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开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Zhejiang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国环评证:甲字第 2007 号 二 O 一四年二月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 8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 12 评价适用标准 . 14 总量控制指标 .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6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 23 环境影响分析 . 2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36 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 39 结论和建议 . 41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件 1:项目备案登记证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建设单位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法人代表 xxx 联系人 xxxx 通讯地址 钦州市钦南区三马路 55 号 联系电话 xxxxxxxxx 邮政编码 535099 建设地点 钦州市尖山镇沙田坪村附近 立项部门 钦州市钦南区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钦南发改规【 2013】 5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Q857 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 占地面积 ( m2) 3533.35 绿化面积( m2) 702 总投资 (万元) 874 环保投资(万元) 33 所占比例 ( %) 3.8 评价经费 预计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 项目由来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具有实施政 府对社会疾病预防控制职能的卫生事业单位,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业务培训与指导、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近几年来,各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非典、禽流感等的爆发更加促使全国上下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力度。目前在当地预防监测爆发性传染病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设备落后及实验室相对拥挤所造成的实验能力和监控措施的严重不足等问题都亟需改善, 钦州市把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因此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的建设是进 一步完善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系建设,是提高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对暴发疫情、中毒及生物化学危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反应能力重要途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13 年 12 月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等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和其它有关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 项目性质 工程名称: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钦州市尖山镇沙田坪村附近 建设单位: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程性质:新建 劳动定员及劳动制度:总员工数为 60 人。 占地面积: 3533.35m2,用地指标已经获得钦南区人民政府批准。 1.3 工程内容 项目总投资为 874 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 3805.83m2,其中:建设疾病控制中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3 心业务楼 3784.23 m2,值班室 21.60 m2,并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给排水工程等。项目工程建设内容见表 1-1,工程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2。 表 1-1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 类别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业务用房 建设业务用房为 6 层,层高约为 3.5m,建筑占地面积169m2。 公辅工程 给水 项目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供水压力 0.35MPa。从市政供水管网接入一根 DN150 供水管进入中心并沿着中心建筑物四周布置成环网。 排水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医院废水由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至河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供电 从市政电网接入,疾控中心设有发电机房,用于特殊时刻的备用发电。 道路 路宽 6 8m。 环保工程 垃圾处理设施 建设一间 17m2的危险废物暂存室, 位于业务楼内一层。污水处理设施 采用 “调节池 +MBR 处理 +接触消毒脱氯 ”二级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 20m3/d。 表 1-2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3533.35 2 净用地面积 m23533.353 总建筑面积 m23805.83 6F 4 建筑占地面积 m2614.12 5 容积率 1.07 6 建筑密度 % 17.387 绿地率 48.32 8 建设总投资 万元 7149 工程费用 万元 580.25 10 工程建设其他费 万元 80.7211 预备费 万元 53.03 1.4 业务楼功能布置 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3805.83m2, 一层布置业务用房 16 间及大厅,建筑面积 592.52 m2;二层设业务用房 8 间,实验室 8 间,建筑面积为 581.26m2;三层和四层各设实验室 17 间,各层建筑面积 643.91 m2;五层设行政用房 9 间,保障用房 8 间, 建筑面积为 643.91 m2; 六层设保障用房 17 间, 本层建筑面积 643.91 m2。 业务楼各功能布置情况见表 1-3。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4 表 1-3 业务楼各楼层功能布置一览表 楼层 功能 污染产生情况 一层 业务用房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医疗废水 大厅 噪音、生活垃圾 二层 理化实验室 危险废物、理化实验室废液、有机废气 业务用房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废医疗水 三层 理化实验室 危险废物、理化实验室废液、有机废气 四层 微生物实验室 危险废物、微生物检验室废水、有机废气 五层 行政用房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保障用房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六层 保障用房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1.5 项目选址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选址在钦州市尖山镇沙田坪村附近,项目四周均为旱地、农田,项目西面 120m 处为在建的钦南区人民医院,北面102m 处沙田坪村,西南面 251m 处为西沟村。项目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1。 1.6 主要设备 本项目生物实验、理化实验过程中不使用特殊试剂,项目建成后主要医疗设备清单详见表 1-4。 表 1-4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名称 数量 培养箱 8 PCR 仪 1 酶标仪 10 洗板机液氮罐 8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1 微量注射泵 6 免疫荧光分析仪 1 显微镜 2 电热灭菌器离心机 生化培养箱 1 生物安全柜 1 全自动荧光 PCR 1 过滤装置 针头销毁器 1 全自动核算分离 1 厌氧培养箱高压灭菌器 BLS-2 实验室 2 实验台 1 移液器超声波清洗器 1 色谱仪 5 水分测定仪 分光光度计 2 电热鼓风干燥箱 2 超声清洗器 1 1.7 总平面布置 项目总平方案:大门入口布置在项目的西侧, 入口右侧设值班室,场地北端建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5 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场地南向 规划建设篮球场地,最南面为绿化休闲区,生态停车场布置在场地的西面。场内道路 从大门入口中间线为主道路,次道路绕业务楼和篮球场一周。污水处理站设在最东南侧,详见总平面布置图附图 2。 1.8 劳动组织及工作制度 项目劳动人员为 60 个,年工作时间为 365 天。 1.9 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 1 年,预计 2013 年 12 月开工建设,建设投资一次性投入,项目从第二年开始投入使用。 1.10 公用工程 给水系统 项目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供水压力 0.35MPa。从市政供水管网接入一根DN150 供水管进入医院并沿着医院建筑物四周布置成环网。 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 PE给水管,热熔连接。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聚丙烯( PP-R)给水管,热熔连接。结合医院建设规模,本项目用水估算见表 1-5。 表 1-5 项目用水量一览表 序号 用水项目 用水定额 使用数量 用水量( m3/d) 备注 1 门诊 30L/人 次 70 人 2.1 / 2 医务人员 20L/人 日 60 人 12 / 3 微生物实验室 0.5 4 其它 1.4 按以上水量的10% 合计 16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系统 雨水采用密闭式开沟外排水,楼层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沟。室外地面水经雨水口收集后与屋面雨水一并由室外雨水管道就近排入附近的雨水沟。 污水系统 医院废水经过消毒处理后接入中心内污水处理站。 排污管采用 DN200 的耐酸碱、耐腐蚀、隔音效果好的 PVC-U 加厚塑料管。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6 通风工程 业务用房和实验室采用分体式空调形式。卫生间、设备房、无窗房间设置机械抽风排气系统。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根据现状调查,项目四周均为旱地、农田。项目西面 120m 处为在建的钦南区人民医院,北面 102m 处沙田坪村,西南面 251m 处为西沟村,区域无工业项目,因此项目所在区域不存在有环境问题。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2.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钦州,地处中国西南沿海,位于北纬 2052至 2241,东经 10727至 10956之间。全市总面积 10842.73km2。钦州市处于东南亚与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的轴心,是大西南经济协作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扼广西沿海三个地级市与广西内地及大西南交通联系的咽喉。钦州市区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119km,距北海市和防城港市分别为99km 和 63km,是我国少有的集沿海沿江优势于一体的沿边经济开发区。众多铁路在钦州市区交汇;一共有 9 条高等级公路横贯钦州市区。钦州市有 520km 的海岸线,有钦州港、龙门港、沙井港、丝螺港等多处优良天然海港。 本项目位于钦州市钦南区,具体位置见附图 1。 2.2 自然环境概况 地质、地貌 钦州市形状略为方块形,主要属于丘陵地貌类型。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丘陵起伏连绵,地形复杂,西北部属于山区,北部和西部属于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 250m 左右,中部属于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击平原区,以低山和河谷平原为主,土地稍平坦,东部属于低丘陵区,南部属低丘滨海岗地、平原区,有市内最大的冲击平原 钦江三角洲。 气候特征 钦州市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 境内地形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沿海滩涂,主要山脉呈东北 西南走向,东北部有六万大山;西北部有十万大山,横贯钦州境内,钦州市濒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2 ,绝对最高温度 37.5,绝对最低温度 -1.8。 钦州市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mm 左右,平均日照时数 1800h 左右,无霜期大于350 天。太阳年辐射量 104.6 108.8 千卡每 cm2,年日照时数为 1633.6 1801.4 小时,年平均气温 21.4 22,年总积温 7800 8200。历年平均无霜期 329 354天。 水文条件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9 钦州市中小河流众多,分属珠江流域桂南沿海及西江两水系。属桂南沿海水系的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大风江和南流江支流小江(又称马江)和武利江等;属西江水系的有武思江、沙坪河、罗凤河等。有 14 条集水面积 200km2的干支流,其中:桂南沿海水系 13 条,西江水系 1 条。大风江发源于广西灵山县伯劳镇,由广西钦州市犀牛脚镇沙角村注入钦州湾。大风江主流河长 147km,流域面积 1927km2,年入海水量 19.7 亿 m3。 动植物状况 钦州市自然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有 31 目、 90 科 208 属、 294 种。其中: 鱼类: 22 种,主要有鲫鱼、花带条鳅、越鲶等; 两栖类: 19 种,主要有大鲵、棘胸蛙、虎纹蛙、泽蛙、大绿蛙等; 爬行类: 42 种,主要有蟒蛇、山瑞鳖、大壁虎、大头平胸龟、乌龟、百花锦蛇、金环蛇、银环蛇、五步蛇等; 鸟类: 151 种,主要有原鸡、林三趾鹑、风头鹃隼、雀雕、猛隼等; 哺乳类: 60 种,主要有黑叶猴、猕猴、小灵猫、苏门羚、黑熊、穿山甲等; 项目周边因人类活动频繁,少见大型野生动物,只有少量鸟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如麻雀、青蛙、青蛇、蚯蚓、蜜蜂等。 2.3 社会环境现状(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钦州是北部湾新兴的临海工业城市,现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钦州市总人口为 379.11 万,常住人口为 307 万。其中市区人口109.76 万人,少数民族 人口占总人口 10.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284 人。钦州市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钦州全市都通用白话,属粤语钦廉系,少数民族使用当地方言。汉族、壮族为 钦州世居民族。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89.3%,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 10.3%。汉族全市均有分布,壮族主要分布在钦北区,其中大寺镇最多,有 8.3 万壮族人,是全市壮族人口最多的乡镇。 2012 年钦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24.5 亿元,增长 12%,人均 GDP 由 2011年的 20896 元提高到 23202 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 1093 亿元,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0 增长 16.4%;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 200 亿元,增长 13.6%。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财政收入 139.2 亿元,增长 13.1%,一般预算收入 33.6 亿元,增长 31.3%,税收收入比重达 89.5%。 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622.7 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 447.3亿元,比 2011 年分别增加 88.7 亿元和 69.5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600元,增长 12.2%;农民人均纯收入 7140 元,增长 15.8%。扩大内需成效明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52.6 亿元,增长 16.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7.6 亿元,增长 16.3%。外经贸易逆势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 37.7 亿美元,增长 26.1%;进口额超 1000 万美元的企业达到 25 家。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进国内到位资金 550 亿元,增长 25.3%;实际利用外资 4.7 亿美元,增长 15.2%,总量位居全区第三位。 钦南区位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北距首府南宁仅百余公里,濒临北部湾,东连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拥钦州港,是钦州市的辖区。是一个集临海工业园区、滨海文化旅游胜地、广西沿海交通枢纽、大西南最近接海点等众多功能与优势于一身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最具 竞争力的城市中心区。是著名的 “中国大蚝之乡 ”。 钦州市钦南区是广西连接东盟的 “桥头堡 ”和广西对外开放的前沿,总人口 60.6万,陆地总面积 2299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 520.8 公里,浅海、滩涂面积 132 万亩。近年来,钦南区为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工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在 “软、硬 ”件建设上双管齐下,加大对钦州市进 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 、尖山开发区、大田物流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行政中心片区 “五个园区 ”的规划建设,创造条件招大引强,推动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促进产业聚集,打造企业集群,使园区经济逐步成为全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全镇有 1 所高级中学, 13 所小学,教师 329 人,在校学生5883 人。新建有镇宣传文化中心一座,各种科技藏书 3 万多册。建有彭新示范新村1 个,有敬老院 1 个,五保新村 4 个,一级合格卫生院一所,卫生门诊点 36 个,医疗工作者 64 人。全镇各种文体娱乐、卫生设备齐全。 评价区域周边附近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 钦南区河西污水处理厂概况 河西污水处理厂位于市沙井大道中段,于 2006 年 10 月份试运行,设计日处理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1 污水 8 万吨,主要收集处理中心城区生活污水。目前日处理污水量为 6 万吨,出水达到国家一级 B 类排放标准。 根据项目调查,区域管网已铺设,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2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属于二类功能区。根据区域最近的监测资料表明,环境空气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3.2 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周边主要地表水体为钦江,项目区域段水 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根据钦州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2013 年 11月钦州市水环境质量月报中对钦江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钦江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好。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现状, 根据确定的评价范围以及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监测方法,采用 HS5633B 型噪声分析仪于 2013 年 12 月 21日 22 日对项目四周及周边敏感点进行昼间、夜间环境噪声监测,噪声监测共设 4个点位,监测结果见表 3-1,监测点位见附图 2。 表 3-1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 dB(A) 测点编号 监测时间 昼 间( 10: 30 10: 40) 夜 间( 23: 00 23: 10)LAeqdB(A)标准值dB(A)超标值dB(A)LAeqdB(A) 标准值 dB(A) 超 值dB(A)1#西面厂界外 1m12.21 50.3 60 0 40.7 50 0 12.22 50.4 60 0 40.5 50 0 2#北面厂界外 1m12.21 50.7 60 0 44.6 50 0 12.22 50.8 60 0 45.1 50 0 3#东面厂界外 1m12.21 49.3 60 0 44.5 50 0 12.22 50.2 60 0 43.8 50 0 4#南面厂界外 1m12.21 54.3 60 0 46.3 50 0 12.22 51.2 60 0 45.9 50 0 *环境噪声取 10min 的等效连续 A 声级。 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见:建设项目实施地场界声噪声监测值在 49.354.3dB(A)之间,夜间监测值在 40.8 46.3dB(A)之间,各监测点位的噪声监测值均符合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区标准限值。由此可见,项目所在地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3 3.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2。 表 3-2 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规模 与项目相对方位 距离( m) 保护级别 沙田坪 56 户, 312人 北 102m 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要求限值 空气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3096-1996)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 西沟村 34 户, 177人 西南 251m 钦江 / 东 12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4 评价适用标准 4.1 环境质量标准 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 4-1。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 SO2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一小时平均 0.50 二氧化氮 NO2年平均 0.08 日平均 0.12 一小时平均 0.24 PM10年平均 0.10 日平均 0.15 H2S 一次最高允许浓度 0.01NH3一次最高允许浓度 0.20注: H2S 与 NH3参照执行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 1 标准。 2、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为钦江,其水质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标准,具体标准见表 4-2。 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单位:mg/L 项 目 pH 溶解氧 CODCrBOD5NH3-N类大肠菌群 (个 /L) 级标准值 6 9 5 20 4 1.0 10000 3、项目所在区域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限值,具体标准见表 4-3。 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单位:dB(A) 时段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周边区域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执行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3 标准,见表 4-4。 表 4-4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3 标准 污染物 单位 标准值 氨 mg/m31.0 臭气浓度 无量纲 10 H2S mg/m30.03氯气 mg/m30.1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5 2、项目废水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466-2005)表 2 中的预处理排放标准,具体标准见表 4-5。 表 4-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表 2 中的预处理标准 序号 控制项目 预处理标准 1 CODCr500mg/L2 悬浮物( SS) 60mg/L 3 BOD5100mg/L4 氨氮 - 5 类大肠菌群数 5000MPN/L 6 总余氮 - 3、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限值,具体标准见表 4-6。 表 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单位:dB(A) 标准类别 标准值 昼间 夜间 2 类区 60 50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具体标准见表 4-7。 表 4-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4、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剩余污泥排放执行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 4-8。 表 4-8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 医疗机构类别 粪大肠菌群数( MPN/g)肠道致病菌 肠道病毒结核杆菌 蛔虫卵死亡率( %)综合性医疗机构 100 95 5、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污泥等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执行 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十二五 ”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 “十二五 ”期间我国将对 CODcr、 NH3-N、 SO2和氮氧化物共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另申请总量。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 工艺流程图 施工期工艺流程 项目施工期主要是土建、给排水、电气、等建设,使用的施工设备包括电动挖掘机、推土机、电钻及运输、装卸设备等;以昼间施工为主。项目建筑施工主要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5.2 主要污染工序 5.2.1 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问题包括施工废水、废气、扬尘、施工噪声以及施工固体废弃物等。 废水: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施工期间安排工人数为 20 人,平均用水量按100L/(人 日)计,其中 80%作为污水排放量,则本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排放污水量为 1.6m3/d,施工时间为 360 天,则整个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576t。根据类比其他资料,生活污水中的 CODCr浓度为 300mg/L, NH3-N 浓度为 30mg/L,则整个项目施工期排放的 CODCr量为 0.17t, NH3-N 量为约 0.02t。 施工期的施工废水主要是维修、清洗设备外排的污水,污水中含有泥沙和油污。场地平整 定位放线 护壁桩施工 工程静压桩施工 地下室防水施工 地下室钢筋砼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上部主体施工外架搭设 装修施 工室外总平 外架拆除 屋面防水 竣工清理 工程竣工验收 投 入 使用 图 5-1 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 例 : 噪声 扬尘 固体废物 废水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7 施工期施工废水约为 100t。 废气:主要是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主要的污染物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THC 等。 扬尘:本项目施工期扬尘的主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施工场地使用挖土机和推土机进行地基处理时,在土的运输、倾倒过程中,会有少量的砂土从地面、施工机械、土堆中飞扬进入环境空气中。 施工期运送施工材料的施工车辆在行驶中,会有少量物流散落进入空气中;当施工车辆在通过未铺砌路面或尘土较多的路面时,会有路面的二次扬尘产生。 当有风吹过施工物流堆放处和暴露松散土壤工作面时, 表面侵蚀随风飘散到空中。 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来源主要是施工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声压级在 7080dB( A)之间。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废石、碎渣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间建筑垃圾产生量按 2t/100m2计,约为 10.5t,生活垃圾按0.5kg/d人计算,施工人员为 20 人,则本项目生活垃圾为 10kg/d,整个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3.6t。 5.2.2 运营期 废水 项目废水包括微生物检验室废水、 理化实验室废水、 门诊部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各种废水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微生物检验室废水 微生物检验室中废水主要产生于实验结束后的清理冲刷过程, 实验室内配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对其中有感染性的器皿先进行灭菌消毒后进行洗刷,洗刷废水的产生量大约为 0.5t/d, 182t/a。由于该实验室内器具主要受微生物培养过程的营养物质污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为有机物,污染成分为 pH、 CODCr、 BOD5、 SS 等,其浓度水平经类比估算: pH6 9, CODCr300mg/L, BOD5150mg/L, SS100mg/L。 理化实验室废液、废水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实验室废液大多为有毒有害物质, 其中还存在剧毒物质和强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8 致癌物质,虽然在数量与强度方面远不及工业企业单位,但是如果不进行处理而随意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实验室废液中含有机溶剂、六价铬、汞等,产生量大约为 300mL/周。废液排放量小,排放周期不定。因此,这一部分废液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分类收集编号后,定期送往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理。 门诊部废水 疾控中心门诊主要进行体检及疫苗接种工作, 其废水水质不同于一般医疗机构门诊,成分相对简单,主要污染物质为 CODCr、 SS、 BOD5、粪大肠菌群等,浓度较低,各污染物浓度大约为 CODCr200mg/L, SS100mg/L, BOD5100mg/L,粪大肠菌群5000 个 /L,就诊人员日常用水定额按 30L/人 日计,日就诊人数为 70 人,则日用水量 2.1t,年用水量为 767t。 生活污水 中心医务人员日常用水定额按 200L/人 日计,则日用水量约 12t,年用水量为4380t。 因此项目生活总用水量为 14.6t/d,再加上其他用水量,则本项目的总用水量为16t/d。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总用水量的 80%计,则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为 12.8t/d,4672t/a,污水中主要含有 CODcr、 BOD5、 SS、氨氮等污染物,各污染物浓度为:CODcr约 300mg/L、 BOD5约 200mg/L、 SS 约 200mg/L、 NH3-N 约 30mg/L。 本项目拟建设一套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采用 “调节池 +MBR 处理 +接触消毒脱氯 ”二级处理工艺,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过预 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排入河西污水处理厂。 为满足废水排放负荷并预留一定废水处理负荷, 项目建设的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 20m3/d。废水经过格栅槽去除大颗粒物质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再由提升泵将废水提升至 MBR 处理装置,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曝气、膜过滤、消毒等处理工段(消毒池拟采用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可控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装置,全自动运行控制,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处理后的清水再经脱氯池 ,加入一些还原剂进行脱氯达标后从排水口外排入钦江。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入下图。 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9 图 5-2 医疗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