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名称: 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 评价单位: 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评价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负责人:陈春梅(登记证号:B310600705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登记证/上岗证 职责 签名 陈春梅 环保 工程师 环评登记证号:B31060070500 编写、审核 郭坤妹 环保 助理工程师 环评上岗证号:B31060058 编写 潘励合 环保 助理工程师 环评上岗证号:B31060064 编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字( 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所在地 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际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 环境质量状况. 8 评价适用标准. 10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7 环境影响分析. 1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5 结论与建议. 36 附图: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3: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 附图 4:项目在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图中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 5:拟建项目在大马鞍水库南蛇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图中的位置图 附图 6:拟建项目在综合水文地质图中的位置示意图 附件: 附件 1:委托书 附件 2:立项批复 附件 3:项目建设单位医机构代码证 附件 4:用地预审批复 附件 5:选址意见 附件 6:医疗废物委托处置临时协议书 附件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 建设单位 钦州市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法人代表 潘朝庆 联系人 丘* 通讯地址 钦州市钦北区行政信息中心办公区 联系电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535000 建设地点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城十四路北面 中心坐标为东经 1083750.22,北纬 220131.38 立项审批部门 钦州市钦北区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钦北发改投 201267 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Q8370 占地面积( m2) 3714 绿化面积( m2) 1039.92 总投资(万元) 69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58.8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8.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1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任务由来 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成立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原有设施一直未得到很好地改善,虽然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由于投入少、欠账大,钦北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仍然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用房少,内部布局不合理。二是设备老化落后,许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本应淘汰的设备因缺少资金购买仍在维持使用,化验检测速度慢、精确度低。科研、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办公场所十分拥挤,已成为制约业务工作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此种状况已极不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新形势的要求。远远不能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了业务开展。 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疾病预防、控制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卫生事业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未能根本解决,卫生事业发展滞后问题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仍然比较突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群众服务卫生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人口流动、环境污染、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卫生服务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以及提高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对暴发疫情、 中毒及生物化学危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反应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计委、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疾病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结合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和实验用房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老化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进一步完善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系建设的需要。 为了分析新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论证本项目投资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尽可能减轻本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钦州市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我公司对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评价组经现场勘察并收集相关区域的环境资料,详细研究、理解建设方提供的项目资料,在基本掌握项目有关要素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开展具体工作,并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期供环保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审查。 二、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 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位于钦州市钦北区新城十四路北面,中心坐标为东经 1083750.22,北纬 220131.38。其北面现状为平坦的空地,紧邻项目北面规划为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再往北规划为钦北区人民医院的宿舍楼;东面现状为平坦空地(为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留用地),规划为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用房楼,再往东为山坡地、钦北区人民医院(距本项目约 100m),项目东面约 270m 处为南北二级公路;西侧现状为山坡林地,南面为 20m 宽的规划道路(新城十四路),道路以南为山坡林地。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2. 工程概况 (1)项目工程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拟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业务综合楼建筑占地面积 525.00 ,总建筑面积2600 (无地下室,包括放射室、结核门诊、接种室、结防办、心电图室、 B 超室、1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肠道、食品细菌、采血室、痰检、地病科、疾控科、防疫、妇检、艾防科、美沙酮药物维持门诊等业务用房) ,地上五层,建筑占地面积 525 ,建筑高度 16.7m ;以及配套建设给排水、供配电、道路广场、绿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检测配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无 p3、p4 生物安全实验室。 一层设置门厅、放射室、准备室、洗片、结核门诊、接种室、结防办、心电图室、B 超室等。 二层设置检办、肠道、碘盐、理化、仪器室、食品细菌、培养基、生化室等。 三层设置采血室、痰检、气象、原子、地病科、疾控科、体检室等。 四层设美沙酮药物维持门诊、咨询室、药库、抽样室、艾防科等。 五层设宣教室、防疫、妇检、资料室、档案室、标本室、微机室等。 表1 工程组成一览表 建筑面积( m2)工程类别 工程组成 功能 一层设置门厅、放射室、准备室、洗片、结核门诊、接种室、结防办、心电图室、 B 超室等。二层设置检办、肠道、碘盐、理化、仪器室、食品细菌、培养基、生化室等。 主体工程 业务综合楼 2600 三层设置采血室、痰检、气象、原子、地病科、疾控科、体检室等。四层设美沙酮药物维持门诊、咨询室、药库、抽样室、艾防科等。 五层设宣教室、防疫、妇检、资料室、档案室、标本室、微机室等。由供电管网统一供给,并配备一台 200KW 应急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供电 公用工程 供水 项目供水水源为自来水公司供给 绿化率 28%绿化 生活配套设施 停车场 机动车停车位 26 个 废水处理设施 二级生化、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废气处理设施 抽排风系统、过滤器、加强绿化 环保工程 噪声处理设施 消声隔振、建筑隔声 注明:项目涉及到核与辐射类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环评单位另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评价不涵盖该部分的分析评价。 (2)公用工程 2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给水:项目给水取自市政供水管网,供水总管 DN200,由市政给水干管引入业务综合楼大楼。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 年版),拟建项目日均用水量为 48.42m3/d(17894.78m3/a),各部分用水情况详见表 2。 表 2 项目各功能区用水量一览表 最高日用水量(m3/d) 日均用水量(m3/d) 序号 用水部门 用水系数 数量 1 医务人员 200 L/d班 130 人 26 26 2 病人 15L/次 1133 人 17 17 3 实验废水 - - 1 1 4 绿化 2L/次 m21039.92 m22.08 0.02 5 不可预见水 按总用水量 10%计 4.61 4.4 合计 50.69 48.42 备注:绿化浇灌以 100 次/a 计 排水: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水:项目屋面雨水经天沟的雨水斗、雨水管道排到室外雨水管道,最后排到市政雨水管道。项目产生的医疗废水经粪池处理后一起进入疾控中心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以及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钦江。 供电: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电由市政电网统一供给,本项目选用一台柴油发电机组, 备载功率 200KW 作为第二路电源,备用发电机组与市电之间设机械及电气联锁。当 10KV 市电停用电,或变压器故障时, 柴油发电机组须在 15S 内向二级负荷及重要负荷供电,投入额定负载运行。当市电恢复后,自动恢复市电供应,柴油发电机组经冷却延时后,自动停机。 (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职工人数共 130 人,均不在疾控中心内食宿。疾控中心全年均营业,实行三班倒,每班 8 小时,全年工作 365 天。 (4)施工进度安排 本项目预计于 2014 年 5 月动工建设,于 2014 年 12 月建成,2015 年 1 月投产使用。 (5)环保投资 项目环保投资主要包括施工期间的扬尘防护、噪声控制、施工废水处理、建筑固废处置;营运期间的化粪池及废水处理设施、降噪、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绿化措施等。3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该项目总投资 69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 58.8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8.5%,项目环保投资费用详见表 3。 表3 项目环保投资费用一览表 项目 污染源 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投资(万元)废气 施工扬尘 建设临时围墙、洒水、遮盖密目网等 3 废水 施工废水 设置隔油池、沉砂池、导流沟等 2 固废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拟送至城市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处理 2 噪声 施工噪声 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临时隔声板 2.5 施 工 期 生态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6 废气 除臭系统 低加盖、绿化等 2 化粪池、防渗处理 废水 综合医疗机构 废水 废水处理设施、事故池 25 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暂存间(含防渗处理措施)的建设 3 生活垃圾 垃圾收集室的建设 1 固废 污泥 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2 噪声 设备噪声 消声、减振营 运 期 绿化 植树种草,绿化面积1039.92m28.3 合计 / 58.8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主要环境问题为钦北区人民医院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其各污染物经采取相关的环保措施后,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4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 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项目位于钦州市钦北区新城十四路北面,其地理位置见附图 1。 1. 地理位置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1055 109 0912,北纬 2134 5222 28 01,濒临北部湾,钦州城区离南宁市 119km,距北海市 100km,距防城港市 65km。 2. 地形、地貌及地质 钦州市属丘陵地貌类型。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丘壑起伏连绵,地形复杂,西北部属山区,北部和西部属中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 250m 左右,中部属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以低山和河谷平原为主,土地稍平坦,东部属低丘陵区,西部属低丘海滨岗地、平原区,有钦州市内最大的冲积平原钦江三角洲。钦州市境内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为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中生界和新生界,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等。 3. 气候、气象特征 钦州市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沛。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 9 月至次年 4 月多偏北风,5 月至 8 月多偏南风,一年中最多风向为北风,频率 22%,其次为南风,频率 13%。年平均风速为 2.6 m/s,最大风速 29 m/s。 4. 水文 (1)地表水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水体为钦江。钦江发源于灵山县平山乡白牛岭,流经灵山县平山、佛子、灵城、三海、檀圩、那隆、陆屋转入钦州市的青塘、平吉、久隆、沙埠、尖山等乡镇,于尖山镇的梨头咀、沙井注入茅尾海。全长 179 km,流域面积 2457km2。其中钦州境内河长 90.4 km,流域面积 851 km2。 (2)地下水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小董幅 1:200000) 综合水文地质图显示,项目所在区域大部分泉流量0.1 升/ 秒,地下径流模数值 3 升/ 秒平方公里。评价区域5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内地下水多为水量贫乏的碎屑岩类构造裂隙水,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砂岩夹砾岩。枯季地下径流模数3 升 /秒平方公里。泉流量0.1 升 /秒。水质为HCO3-Ca或 HCO3Cl-Na 型水,矿化度 0.0190.074 克/ 升。 项目不在大马鞍水库南蛇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区域评价河段无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5.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钦州市天然植被分布区属桂南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区,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季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稀树矮带等 5 大类型。森林覆盖率达 49.1%,珍类树种有格木、紫荆木等。 钦州市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一向居野生动物的首位。现存鸟类有 16 目 42 科153 种,其种类分别占全国和广西区鸟类种类的 13.1%和 29.4%。主要有麻雀、斑鸠、鹧鸪、鹌鹑、水鸭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天鹅、孔雀等珍贵珍贵鸟类已绝迹,连燕子、麻雀、斑鸠、鹧鸪、八哥等也较少见。 两栖类主要有青蛙、蟾蜍等;爬行动物以蛇类为最多,还有乌龟、鳖等;由于滥捉,爬行动物大为减少,有些濒临绝迹;此外,还有昆虫类及其他动物。项目所在地周围植物以城市绿化植物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域内没有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明、文物保护等) 项目选址位于钦州市钦北区新城十四路北面,属钦州市管辖。 1. 行政区划及人口 钦州市现辖灵山、浦北两县、钦南、钦北两区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 10843 km2,陆地总面积 1.08 万km2,海岸线 520.81 km。至 2013 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 396.5 万人,总户数为 97.1 万户,其中非农业户口 43.3 万户,占44.6%。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 216.6 万人,占 54.6%。 2. 社会经济结构 2013 年经过强化经济目标责任管理,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指标增速止降回升、稳步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753.74 亿元,增长 7.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136.6 亿元,增长 3.6%;农林牧副渔业产值 291.72 亿元,增长 4.6%;固定资产投资 559 亿元,增长 35%;财政收入 136.1 亿元,下降 2.2%,6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4.9 亿元,增长 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8.8亿元,增长 13.2%;外贸进出口总额 35.3 亿美元,下降 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95 元,增长 9.7%;农民人均纯收入 8054 元,增长 12.8%。 3. 科教文化卫生建设 2013 年,钦州市加大资金投入,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任务,全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107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82%,进一步解决上学、看病、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全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就业创业兴业扩大,社会保障面扩大。评价区域内无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风景名胜及文化古迹。 7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 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据钦州市环保局统计,2013 年钦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内,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 1.20,年度城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2013 年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的天数 365 天,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为 98.4%,其中空气质量达优的天数为 144 天,达良的天数为 215 天,轻微污染的天数是 6 天。日报 API(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 18122。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2. 地表水环境状况 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最终受纳水体为钦江大榄江河段,其评价河段属三类水体功能,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 根据 2013 年,钦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钦江断面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2013 年,钦江的白坟江、青年水闸、横丰等 3 个断面的各污染物年均值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质标准,其中青年水闸断面达到类水质标准。全市年度水质达标率为 100%,年度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 100%。钦江水质评价为优。 3. 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3 年钦州市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值为 55.2 分贝,噪声质量等级为三级,评价为一般;城市区域声环境夜间平均值为 46.4 分贝,噪声质量等级为三级,评价为一般。 4. 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现状为平坦的空地,场址已无原生植被的存在,区域内植被主要是道路两旁的绿化植物及项目周边的山坡林地。总的来说,评价区的群落外貌和结构比较简单,植被类型较少,现存的野生动物主要是一些小型常见的动物,如8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鸟类、蛇类、鼠类、昆虫类等,没有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动物分布,也没有珍稀濒危植物、动物分布。 评价区域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特殊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不属于敏感区。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项目周围无名胜古迹、珍稀野生动植物、人文景观等环境保护目标,故不属于特殊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 项目周边为城市待建区域,主要为居民、北区人民医院等。根据本项目的特征及周边环境状况,确定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如下: 环境空气: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 4a 类(主干道两侧)标准;地表水环境: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 项目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详见表 4。 表 4 周边敏感点分布一览表 序号名称 方位 最近距离( m环境特征 保护级别 1 海伦堡东方 东北面 350 住宅户数1984 户,居住人口6944人2 北区人民医院东面 100 300 张床位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 4a类(主干道两侧)标准 9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环发20001 号)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 5。 表5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单位:mg/Nm3污染物名称 SO2NO2TSP PM10年平均 0.06 0.08 0.20 0.10 日平均 0.15 0.12 0.30 0.15小时平均 0.50 0.24 2. 水环境质量 钦江纳污河段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执行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见表 6、7。 表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单位:mg/L(pH值:无量纲) 项目 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氨氮 类标准值 69 5 6 20 4 1.0 表7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单位:mg/L(pH值:无量纲) 项目 pH 高锰酸盐指数 铜 锌 砷 镉 铅 Cr6+类标准值 6.5 8.5 3.0 1.0 1.0 0.05 0.01 0.05 0.05灌溉水质执行 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 表8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表 单位:mg/L 水质类别 CODCrBOD5悬浮物 旱作 300 150 200 3. 声环境质量 声环境质量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类、 4a类标准,详见下表。 表9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一览表 单位:dB(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2类 60 50 4a类 70 55 10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物排放标准1.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扬尘执行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1.0 mg/m3; 2. 水污染物 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项目营运期医疗废水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到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2 中的预处理排放标准,详见表 10。 表10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表 项目 pH CODCrBOD5动植物油 挥发酚 SS 粪大肠菌群预处理标准 69 250mg/L 100mg/L 20 mg/L 1.0 mg/L 60mg/L 5000MPN /L3. 噪声 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厂界外功能区 2 类标准,即昼间60dB(A) ,夜间50dB(A) ;施工噪声执行 GB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即昼间 70 dB(A),夜间55 dB(A) 。 4. 固体废物 医疗废物执行 GB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国家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 1d,于 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 7d。 总量控制指标无 11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的基本程序为:基础工程、地下管道施工、回填施工、主体工程、装饰施工、竣工验收、营运。施工期 将产生废气、扬尘、噪声、废弃物,业务综合楼投入使用后还将产生医疗废水、废 气和医疗垃圾等。项目建设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详见图 2。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废弃物 噪声、废气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 设备安装 竣工验收 运行使用 生活污水、建筑垃圾 医疗机构污水、医疗、生活垃圾施工期 营运期 图2 项目施工期、运营期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框图 主要污染工序: 1. 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污染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物 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车辆扬尘、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施工工地内及施工场地的进出口路段,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由于车辆的行驶,建筑材料如水泥、河砂等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 产生的扬尘;施工土方装车过程所产生的扬尘;场地清扫以及装修产生的扬尘。按 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 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土因天气干燥及大风原因而产生的扬尘;运输扬尘主要是在 建材装卸以及场地清扫过程中,由于12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外力而产生的尘粒悬浮而造成的。 (2)施工废水 施工期产生废水主要是机械维护、维修和清洗外排污水,含泥沙和油污,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SS,废水排放的随意性较大 ;地基挖掘时的侵入水,水量与地质和天气状况情况有关,主要污染因子是 SS,其排放量均难以估算;施工场地抑尘废水。根据类比同类型项目,施工废水产生量较小,均就地泼洒抑尘。 参照相关资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一般在 50100L/d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取人均 100L/d计算,按高峰期施工人数 50 人考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5m3/d。(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分为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这些施工噪声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机械 噪声产生于装载机、振捣棒、吊车、升降机、电焊机、切割机等施工设备动力性噪声或其他机械噪声。经类比相似工程,项目施工期部分机械设备噪声源强见表 11。 表1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一览表 施工阶段机械名称噪声源强 dB(A ) 翻斗车95 装载机103 推土机107 土石方阶段、基础阶段 挖掘机105 打桩机85 振捣器79 结构阶段 切割机、电锯95 装修 阶段吊车升降机等 75 (4)固体废物 由于项目场地为平坦的空地,且不设地下车库,故本项目产生的弃土较少。施工期产生的渣土等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 生活垃圾。土建及装修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主要为残砖、断瓦、废弃混凝土以及废弃的装修材料等,产生量按 10 kg/m2计算,该项目拟建部分总建筑面积为 2600m2,因此,在施工期预计产生建筑垃圾约为26t;工作人员生活垃圾以每人 0.5kg/d计,施工期工作人员约 50 人,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8.25t/a。 13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5)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地表开挖易引起少量的水土流失。 2. 营运期 (1) 废气 实验室废气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病菌、病毒和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加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任意排放而扩散到环境中,将会污染大气,造成疾病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污水处理臭气 恶臭是大气、水、固体废物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被感知的一种感觉污染。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来源于 污水、污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发酵过程中散发的化学物质,主要种类有:硫化物、 氨、硫醇、甲基硫、粪臭素、酪酸、丙酸等。 根据项目污水处理工艺,臭味的主要发生部位有:调节池、生化反应池和污泥池等。恶臭气体污染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面源 排放。经类比同类污水处理设施恶臭监测结果,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经过加盖、绿 化稀释与扩散后,场界污染物浓度均未能检出,因此,能够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 车辆尾气 拟建项目不设置地下停车场,仅在楼前空地设置地面生态停车场,以车辆停放。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在院内行驶 时,汽车怠速及慢速( 5km/hr)状态下的尾气排放,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 化油箱等燃料系统的泄漏等。汽车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为 CO、 THC、 NOX、醛类、 SO2等。由于停放车辆较少,且每日运行时间不多,因此,本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较少。 (2) 废水污染源 洗片废弃的显(定)影液属危险废物,不能与污水混合排放,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医疗机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5、 SS、氨氮、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 。根据(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2009年版)医务人员用水量为 150250(L/人 d),本环评医务人员用水量取 200 L/人 d14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计,排污系数取 0.8, 130 人废水生产量为 7592t/a; 门诊病人废水产生量约为 4964 t/a;实验室废水产生量约为 292 t/a。因此,拟建项目污水产生总量约为 12848 t/a。其废水浓度参照国家环境局环发2003197 号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给出的医院污水水质,其源强见表 12: 表12 拟建项目医疗废水污染源强及其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污水量 CODCrBOD5SS NH3-N 粪大肠菌群 产生浓度(mg/L)300 150 120 30 1.6108MPN /L处理前 产生量(t/a ) 3.85 1.93 1.54 0.39 2.051015MPN /a排放浓度(mg/L)60 15 18 15 500 MPN /L综合医疗废水:35.2 m3/d,12848 m3/a 总放口 排放量(t/a ) 0.77 0.19 0.23 0.19 6.42109MPN /a(3) 噪声 拟建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社会噪声、分体空调、发电机房、污水处理站水泵、通风设施和停车场交通噪声等,其噪声的声压级范围为 50105dB (A )。据类比调查,各类声源的源强情况详见表 13。 表13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声级值 序号 名称 主要产噪设备 噪声值 降噪措施 噪声消减量 1 污水站 水泵、风机 95 减振、隔声 35 2 通风设施 抽风机 92 消声器 30 3 相关楼层 分体空调 50 60 4 停车场(室外) 车辆 70 5 发电机房 备用发电机 105 吸声、消声隔声 60 (4)固体废弃物 根据类比同类医院的运行情况进行估算,每天医疗废物(HW01 )产生量约为0.03t,年产生 10.95t/a,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就诊 1133 人/d ,按 0.1kg/人d计,每天生活垃圾排放量为 113.3kg,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本项目污水处理量12848m3/a,年产污泥约 1.1t/a,污泥包括化粪池污泥、栅渣、各类处理池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 灭菌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洗片废15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弃的显(定)影液属危险废物,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3、放射性污染源 项目涉及到核与辐射类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环评单位另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评价不涵盖该部分的分析评价。 16钦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建筑机械、运输车辆等机动车尾气 NO2、CO 、HC 无组织排放,难以 确定 少量 施工期 施工场地 TSP 少量 少量 机动车尾气 NO2、CO 、THC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实验室废气 含有病菌、病毒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少量 少量 大 气 污 染 物 营 运 期 污水处理站 恶臭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施工期 设备、车辆冲洗废水 COD、SS、石油类 少量,难以定量 不外排 水 污 染 物 营 运 期 医疗机构污水 ( 35.2m3/d, 12848 m3/a) CODCr BOD5 SS NH3-N 300mg/L,3.85t/a 150mg/L,1.93 t/a 120mg/L,1.54t/a 30mg/L,0.39 t/a 60mg/L,0.77 t/a 15mg/L,0.19 t/a 18mg/L,0.23 t/a 15mg/L,0.19 t/a 施工场地 建筑垃圾26 t 0 施工期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8.25t/a 0 医疗垃圾10.95 t/a 0 医院 生活垃圾41.35 t/a 0 固 体 废 物 营 运 期 污水处理站污泥 污泥 1.1t/a 0 噪声 施工期:挖掘机、运输车辆、液压静力沉桩机、振捣机、升降机、电焊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