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配合做好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民政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脱贫攻坚 “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 ”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县民政救助工作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民政救助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切实履行民政政策性兜底保障职能,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民政部门该有的贡献。 二、主要措施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一)加强精准识别衔接。 要通过精准识别,纳入和退出脱贫一批。要将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巩固提高贯彻民政救助助力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切实做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救助贫困群众,精准退出脱贫。 1、在建档立卡方面,县民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县扶贫部门的衔接,共同对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农村低保对象、扶贫建档立卡对象开展精准识别,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特别是扶贫对象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长期患有严重疾病和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对象,要及时主动发现并纳入民政脱贫保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全部纳入扶贫 “建档立卡 ”范围,并针对贫困人口的不同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帮助脱贫;对返贫群众应按照程序重新纳入扶贫帮扶或低保范围,并根据致贫原因分类制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定社会救助政策,实行扶贫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 2、在信息核对方面,要充分发挥县民政部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低保数据录入和进退对象的核对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经济收入、财产状况核查,严格履行社会救助申请、审核、核对、审批程序,落实公示、听证制度,确保贫困群众的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切实做到凡进必核、凡退必核。 3、在横向衔接方面,要主动加强与教育、建设、房管、社保、电力等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努力实现数据共享,合力帮助脱贫。 (二)加强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力度。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1、特困对象兜底保障以户为单位全部兜牢。县民政部门对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处于重度贫困、靠自身条件无法改变生活状况的特困家庭对象按照低保分类施保的规定核准后,将特困家庭所有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并列为农村低保常补对象,对常补对象严格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给予全额保障。 2、低保户占建档 立卡贫困户的比例达到 50%以上。 2019 年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对象有 9941 人,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低保对象 2019 人,占比 20%。根据县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增加低保指标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兜底保障,使未脱贫贫困户占低保户的比例达到 50%以上。为做好此项工作,县民政局决定预下达 1000 个指标专项用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保障工作。具体落实步骤如下: ( 1)县民政局已于 4 月 26 日召集各乡镇民政分管领导、民政所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长召开了全县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兜底保障工作协调会议,预下达 1000 个指 标专项用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保障工作,使未脱贫贫困户占低保户的比例达到 50%以上。要求各乡镇狠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将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 2)各乡镇按未脱贫贫困户占低保户 50%的比例进行重新梳理,将原建档立卡中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予以清退,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做到不错不漏,应保尽保。 ( 3)各乡镇以村为单位,切实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兜底保障工作,未脱贫贫困户占低保户 50%的比例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综合协调,做好平衡。 ( 4)下达的指导性指标可根据各 乡镇实际需求做调整,县民政局统筹安排。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 5)各乡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摸底数要求在5月 5日前上报县民政局,同时各乡镇扶贫和移民办要和民政所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积极做好 5 月份国家扶贫信息系统开放修改权限的“窗口期 ”,在国家扶贫信息系统内的修改,确保系统内的数据与整改后的信息完全一致。 (三)不断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 在 2019年省民生工程要求的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 225元基础上,今年再由县财政兜底保障提高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 30 元,达到255 元。通过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 ,切实兜底脱贫一批。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四)加强农村低保操作管理。严格落实 “七不保 ”、 “四从严 ”、 “五步骤 ”的规定。 “七不保 ”的情形是:子女(孙子女)有赡养能力的;雇佣他人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的;家庭人均金融资产超过当地月低保标准 24 倍的;拥有家用小汽车、大型农用车、大型工程机械、船舶等之一的;兴建、购买高档住房或非居住用房的;自费安排子女择校就读或者出国留学的;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邪教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整改的。 “四从严 ”的情形是:属于基层干部及其近亲属的;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部门统发工资,或在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户居分离的。要按照 “入户、核对、评议、审核、审批 ”的 “五步骤 ”,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严把低保入口关。 全面运用核对机制每年开展核查工作,确保对象认定精准;按照低保兜底保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低保常补对象比例, 2019 年提高到 18%, 2019 年提高到 20%, 2019 年提高到 25%;进一步提高按户保障比例, 2019 年比 2019 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户均保障人口 2019年提高到 2 人, 2019年提 高到 2.5人,基本实现按户保障。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五)着力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 根据根据上级文件政策,不断提高我县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抓住中央统战部对口扶持和中央振兴苏区政策落实的契机,加快全县 11个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力度;不断提高敬老院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敬老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对生活条件恶劣,不宜居住的地方的分散供养对象,动员其搬迁到敬老院集中供养。通过提高供养标准、改善供养软件、硬件条件,供养脱贫一批。 (六)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通 知,严格执行医疗救助政策,低保对象不设置起付线,特困供养人员不设置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起付线和封顶线,取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限制的规定。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省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我县加大民政大病救助力度。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五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在现行救助比例的基础上,提高 5 个百分点予以救助;将五保、低保对象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予以救助。通过医疗救助,救助脱贫一批。 (七)不断推进临时救助工 作。 落实省临时救助操作规程,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制度,解决我县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极端事件发生。对遭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贫困群众及时实施 “救急难 ”。对遭受特别重大困难,造成重大刚性支出远远超过家庭或个人承受能力的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低保对象、未纳入低保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实施特别救助,特别救助金额一般控制在 1-3 万元。通过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帮扶脱贫一批。 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八)福彩公益金助力精准扶贫。 秉承福利彩票 “扶老、助残、救 孤、济困 ”宗旨,县民政部门将继续开展以 “福彩公益行 .关爱困难群众 ”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福彩公益金用于对困难群众实施救助。市、县两级要将本级福彩公益金 50%以上用于福利机构的建设,大力推进敬老院升级改造,全面提高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水平。通过福彩公益金投入,助力脱贫一批。 (九)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构建 “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完善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有效遏制侵害、伤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和安全事故。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 专业服务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