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按照华书记的安排, 1 月 13 15 日,由张利民、马绍义、陆静及武桥镇有关领导等组成的考察组赴山西省洪洞县考察学习 “两定一查三评 ”情况。考察组听取了该县推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总体情况的介绍,实地考察了广胜寺镇及所属一个村的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的实施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洪洞县推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的做法和成效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共有人口 7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2 万,是山西省第一人口大县,是全国商品粮、棉、奶山羊和煤炭基地县。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78 亿元,财政收入 13.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 1005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000 元。从 2019 年以来,洪洞县委本着执政为民的精神,在乡村两级党组织中深入扎实地推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巩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地位。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 “两定 ”,即乡、村两级党组织年初要定为群 众办的实事、定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查 ”,即年中督查落实; “三评 ”,即年终民主评议乡镇干部、评议村干部和评议农村党员。 (一)在 “两定 ”阶段抓 “三定、三榜、三审 ”,主要体现了民主和公开。一是程序到位抓 “三定 ”。为了确保 “两定 ”目标的科学合理,每个村在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年初制定目标中都进行了以下程序:首先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初定。其次由党员和群众代表评定。第三由乡镇党委审定。二是公布到位抓 “三榜 ”。目标定出来后,向群众公开承诺,由乡镇统一组织在村务公开栏公布一榜、在党员活动室公布一榜、在乡政府公布一榜,让全乡的农村干部都知道各 村的目标是什么,让每个村的党员、群众都知道本村的目标是什么。三是审查到位抓 “三审 ”。就是审目标是否符合村情和实际、审目标的完成时间和责任人是否落实、审完成目标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措施。 (二)、在 “一查 ”阶段抓 “三个严查 ”,起到了监督、保障作用。抓 “两定 ”目标落实的重要一环是搞好督查。在督查中洪洞县抓了 “三查 ”:一是支部严自查,边自查边整改。二是乡镇严督查,边督查边指导。三是县委严检查,边检查边交流。 (三)在 “三评 ”阶段抓 “一讲、三评、一会 ”,主要是向群众总结、交账。 “一讲 ”:就是乡镇领导述职演讲、农村干部汇 报演讲、农村党员总结演讲。 “三评 ”:即自评、下评和上评。自评,就是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农村党员分别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自我评价完成 “两定 ”任务情况;下评,就是由所属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代表评议;上评,就是在自评的基础上,由上级党组织和包点领导评议。通过评议,对乡镇干部定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等次;对农村干部定出优秀、满意、不满意等次;对农村党员定出优秀、合格、不合格格次。 “一会 ”:就是分别召开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和农村党员民主生活会,进行整改提高。 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洪洞县通过近年来实施 “两定一查三评 ”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 展,推动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各村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都把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项目列入目标中,如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科技项目、学校教育、农业调产等,解决了大量制约发展的问题。去年以来全县乡村两级共定办实事 1271 件,完成率达 96%,定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758 件,完成率达 94%,总投资达 5.5 亿元。二是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推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各村普遍召开了党员大会和群众代 表大会,让广大群众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监督 “两定 ”目标的实施,充分发扬了民主,使群众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三是转变了干部作风,改善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新的形象。公开制定目标,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乡、村干部的作风大为转变,乡、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发放意见卡,主动征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各项决策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通过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民意,把自己的职责同群众利益紧紧连在一起,牢固树立了执政为民的新形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达到同呼吸、共命运。四是促 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实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首先,使农村 “两委 ”关系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以前支、村两委比大小、争高低,工作上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调。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制定 “两定 ”目标后,全村就是一个共同目标,使 “两委 ”由争权利,变成了争工作、比贡献。其次,促进了党员活动阵地的建设,各乡镇结合 “两定 ”目标,加强了活动阵地的更新和改造,仅此一项,全县就累计投入了 500 余万元。再次,推动了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苏保镇党委实施了党员 “定岗定责 ”制定,大槐树镇党委开展了创建“党建强村、经 济强村 ”的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 “两定一查三评 ”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化、实在化、制度化。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而是过程的、具体的。宏伟目标,是一件件具体实事的积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按照 “生产发展 ”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既要在宏观上紧紧把握好方向,又要在微观操作时讲求实实在在。实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既从宏观着眼,紧扣发展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总目标来运行,又从微观切入,把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任务,具体分解到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之中,变为必须保证完成的一件一件具体实事。这样不仅能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发展,而且把党员干部的管理纳入了小康建设的轨道。 (二) “两定一查三评 ”建立了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的长效机制,使学教活动的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 “三个代表 ”学教活动中农民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最欢迎的是办实事,干部体会最深的是办实事。如何将这一基本的经验发展下去?实行 “两定、一查、三评 ”制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它通过大力开展办实事、解难题、变作风、当表率的活动,将保持和发挥先进性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实在化、制度化。它把乡村两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每年要完成的任务,要为群众解决的实际问题和要办的实事,公开向社会公示,公开向群众承诺,把干部和党员放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中去经受教育、经受锻炼,放到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中改进作风、发挥作用,从而收到 “经常受教育 ”的效果。同时,它又通过乡村两级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地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完成好一个个目标任务,使农村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 水平不断改善,从而达到 “长期得实惠 ”的目的。 (三) “两定一查三评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有关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运用制度建党,是我们党建工作的一个基本措施。多年来,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建立了多方面的制度,就制度条目而言是完善的,但勿庸讳言,在制度的落实兑现上,仍然存在着图形式、走过场、不经常、不兑现等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是不切实际,二是内容比较空,三是比较繁琐。比如,到了年底,民主生活会要开,民主评议党员要进行,对乡村干部考核还要搞等等,多头安排,重复进行,并且标准不统一 ,优劣难区分,群众难监督,缺乏约束力,使制度难以起到约束、规范、激励的作用。实行这项制度,以 “两定 ”目标任务实施为主线,使有关制度相互衔接,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统一起来。它用办实事的效果去评议党员,考核干部,分出优劣,既能简化程序,又能使各项制度有效落实,更为重要的是把过去封闭运行的制度,放到了群众的公开监督之下,进一步增强了制度的约束效力和鞭策力。 三、关于我县在乡村两级实行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制度的建议 借鉴洪洞县 “两定一查三评 ”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参考山东、重庆等地实行的 “说事 ”制度,结合我县已推行多年的民主听证制度和民主 评议制度,拟在我县乡村两级全面推行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制度。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立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制度的基本框架。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定事、查事、评事 ”。 “定事 ”,乡镇和村每年初将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具体成一件件实事确定下来,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下来; “查事 ”,年中检查指导,督促落实; “评事 ”,年终依据 “定事 ”完成情况,评议乡镇干部、评议村干部、评议农村党员,并将评议结果和农村干部的奖惩 、补贴、使用挂钩。 实行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制度是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农村干部管理体制和农村工作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干部 “干什么、怎么干 ”的问题。通过开放说事、民主定事、公开承诺和民主评议,将农村工作和乡村两定一查三评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干部的一切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必将促进农村干部强化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同时也使基层民主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随着这项制度不断深入,必将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农村稳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推动新农村 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选点试点和时间安排。按照 “先行试点、全面推进 ”的总体思路,从今年 2 月下旬开始,在武桥镇先行试点,并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各乡镇全面推行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制度。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这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民主理事群众评议 ”工作在县委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公开办和农组办具体实施,县委办、民政局、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密切 配合。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度,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这项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分管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对这项工作具体抓、负全责。并由乡镇政务村务公开协调小组负责这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