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 目 名 称: 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建设项目 变更报告 建设单位(盖章): 乌海市精神 卫生 中心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 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 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项目名称: 乌海市精神 卫生 中心 建设 项目 变更报告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单位: 乌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公章) 法人代表: 董艳云 项目负责人: 曹喜萍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签 名 登记证或上岗证书号 职 责 曹喜萍 环评 登记证号 B14010080400 号 负责 尚春林 环评 环评岗字 第 B14010019 号 编写 宋艳红 环评 登记证号 B14010010400 号 审核 此件仅 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变更报告 使用,复印无效。 4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 变更报告 建设单位 乌海市精神 卫生 中心 法人代表 多正平 联系人 弓 瑞红 通讯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乌达 区 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联系电话 13847327575 传真 邮政编码 016000 建设地点 乌海市乌达区 海勃湾至乌达快速路以南、兴业路以西 立项审批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 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乌海发改发 20092007 号 建设性质 (新建)厂址变更 行业类别及代码 专科疾病防治院 (所、站 ) Q8360 占地面积( m2) 30000 绿化面积( m2) 15000 总投资(万元) 40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242.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6.06% 评价经费(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 1) 任务的由来 乌海市 精神 卫生 中心是内蒙古 西 部地区唯一一所治疗精神疾病的专科医院,承担着乌海地区精神病的防治工作,同时收治城市“三无”精神病人,家境贫困需要政府 救济的精神病人,以及参与精神病人老残鉴定,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院。 据乌海市精神卫生 中心 调查,精神病人有 3000 余人,目前乌海市精神防治中心住院病床仅有 80 张,由于设备简陋、发展滞后、现有的就医环境不能满足乌海地区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工作,有部分病人转入外 地 就医, 还有部分病人流落街头,所以急需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市级精神中心。 乌海市 精神卫生中心 于 2010 年 12 月委托乌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进行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于 2010 年 12 月编制完成了 乌海市精神卫 5 生中心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表 , 该报告 于 2010 年 12 月 10 日由乌海市环境保护局以乌环审 2010139 号文件予以批复 , 但 该卫生中心未 在原厂址进行 建设。 目前, 由于原厂址规划为居民区,该精神卫生中心为特殊医院, 在原厂址建设与城市发展规划不符, 因此,该 项目厂址发生变更,由原厂址 乌达区 神华大道以北、建安路以东变更为 乌达区 海勃湾至乌达快速路以南、兴业路以西, 由于新厂址周边无饭店,为解决医院职工和病人的就餐问题,该卫生中心新建食堂;新厂址周边为沙丘、 植被 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恶劣,为了病人的尽快康复,该卫生中心在新厂址加大了绿化面积; 为了更好的稳定达标排放,部分环保措施加强, 其他建设内容不变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项目应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办理环评变更手续,为此该 精神卫生中心 委托乌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 厂址变更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进行了现场探勘,并依据工程有关技术资料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2.1-2011、 HJ/T2.3-93、 2.2-2008、 2.4-2009、 HJ610-2011、 HJ19-2011),编制完成了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变更报告 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 变更前, 总 建筑 面积 12000 m2, 建成后拥有 病床 150 床 ,入住率为 100%,门诊就诊人数 600 人次 /天 , 年就诊天数 365 天 , 职工 人数 100 人 , 厂址变更后,以上参数不改变 。 本项目 变更前、后 建设内容一览表 见表 1。 表 1 本项目变更前、后建设内容一览表 项目组成 变更前 变更后 变化 原因 厂址 乌达区 神华大道以北、建安路以东 乌达区 海勃湾至乌达快速路以南、兴业 路以西 原厂址属于居民区,特殊医院建设与城市发展规划不符 主体 工程 门诊楼 共三层,包括急 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药剂科室 共三层,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药剂科室 不变 供应室 共一层,保障系统、 共一层,保障系统、行政管理、生活 新增食堂 6 行政管理、生活服务等 服务、食堂,食堂共设 4 个灶头,满足 250 人就餐 公用 工程 供水 由乌海市乌达区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用水量为 76m3/d 由 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自备水井供给 ,用水量为 95.75m3/d 新增洗衣房和食堂 供电 由乌海市乌达区市政供电网供给,总用电量为 21.9 104kwh/a 由乌海市乌达区市政供电网 供给,总用电量为 21.9 104kwh/a 不变 供热 烧水采用电热水器 ,采暖由乌达区市政供热管网统一供暖 烧水采用电热水器 , 采暖 近期 由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 6t/h 的热水锅炉供给 ,远期由乌海市乌达区集中供热管网供给 改变 环保 工程 食堂废气 - 燃料 近期使用罐装液化气,远期 使用清洁燃料天然气,用气量为 6.25m3/d,2281.25m3/a 新增食堂 食堂油烟 - 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标后通过专用烟道经土建竖井至屋顶高空排放 污水处理站恶臭 对设施封闭 污水依托乌海市职业病防 治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不新建污水处理站 不新建污水处理站 餐厨 废水 - 经隔油 池 预处理后排入 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容积 25m3 新增食堂 职工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乌达区市政污水管网 由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处理能力为10t/h,日处理能力为 240t, 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 处理达标后近期夏季用于 这两家医院及西面防护林绿化 ,冬季用于厂区南面农业示范区大棚灌溉,远期排入乌海市乌达区市政管网 处理工艺和去向改变 其他生活污水、 医疗废水 自建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集中定点收集,纳入生活垃圾清运系统。 院内和楼道里设置垃圾箱,由环卫部门运往乌达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不变 废油 桶装,定期送往政府餐厨垃圾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桶装,定期送往政府餐厨垃圾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新增食堂 餐饮废 物 医疗废物 分类收集后,送至乌达区中心医院统一焚烧处理。 收集和 暂时 贮存于 储存室 ,面积 20m2,定期交予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目前,乌海市已建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污泥 不新建污水处理站 不新建污水处 理站 风机 等 - 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 新增食堂 绿化 绿化 加大 绿化面积 ,面积 15000m2 为改善周边环境,加大绿化 硬化 除建设、绿化用地外, 其他路面全部硬化 除建设、绿化用地外,其他路面全部硬 化 不变 7 ( 3) 主要设备 本项目 变更后主要设备不 改 变, 主要设备 一览表 见表 2。 表 2 本项目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套 1 2 B 超 套 1 3 心电监护仪 套 1 4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 套 1 5 X 光机 套 1 6 16 导脑电地形图仪 套 1 7 心电图机 套 1 8 音乐体疗仪 套 1 ( 4) 主要经济指标 本项目变更后,总投资及其他经济参数不改变, 项目总投资 4000 万元, 申请中央资金 3200 万元,地方各级政府 解决 800 万元 。 本项目相关经济指标如下: ( 1)营业利润: 970.92 万元 ( 2)投资利润率: 24.27%。 ( 3)投资利税率: 28.40%。 ( 4) BEP(利用率) : 44.12%。 ( 5) 财务内部收益率 : 42.43% ( 6) 财务净现值( Ic=10%) : 5165.74 ( 7) 动态投资回收期 : 5.46 年(含建设期 2 年) ( 5) 供 、 排水 本项目变更后,由于新增了食堂和 洗衣房,故变更前后用水量和排水 量发生了变化,并且供水来源和废水最终排放去向也发生了改变 。 供水: 变更前, 项目用水量为 76m3/d, 27740 m3/a, 由乌海市乌达区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 变更后,项目用水量为 95.75m3/d, 34948.75 m3/a, 由 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自备水井供给 。 8 排水: 变更前, 项目排水量为 60.8m3/d, 22192m3/a, 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乌达区市政污水管网,其他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采用医院 污水二级处理工艺, 出水 达到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要求 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变更后,项目排水量为 760.6m3/d, 27959m3/a,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职工生活污水 、 其他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 由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处理能力为10t/h,日处理能力为 240t, 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 处理后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 2005)和 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 要求后,近期夏季用于 这两家医院及西面防护林绿化 ,冬季用于厂区南面农业示范区大棚灌溉,远期排入乌海市乌达区市政管网 。 本项目 变更前后用水量、排水量及变化情况 见表 3, 变更前水平衡图 1,变更后水平衡图见图 2。 表 3 医院 变更前后 用水量 、 排水量 及变化情况 类别 单位数 (人 ) 用水量标准 变更前日用水量( m3/d) 变更后日用水量( m3/d) 变化原因 变更前日 废 水量 (m3/d) 变更后日 废 水量 (m3/d) 变化 原因 住院 病人 150人 /d 250L/(床 人) 37.5 37.5 不变 30 30 不变 陪护 人员 150人 /d 150L/(人 d) 22.5 22.5 不变 18 18 不变 医院 职工 100人 /d 40L/(人 d) 4 4 不变 3.2 3.2 不变 门诊 病人 600人 /d 20L/(人 d ) 12 12 不变 9.6 9.6 不变 洗衣房用水 150人 /d 90L/(床 d) - 13.5 新增洗衣房 - 10.8 新增洗衣房 食堂 250人 /d 25L/( 人 d) - 6.25 新增食堂 - 5 新增食堂 合计 76 95.75 60.8 76.6 9 单位: m3/d 图 2 变更后 水平衡图 ( 6) 供电、供热 本项目供电量、供热面积不变,供电、供热来源 发生改变 。 供电: 变更前, 该 项 目由乌海市乌达区市政 供电网 供电 , 变更后,由乌海市乌达矿业公司水电处供给, 总 用电量 为 21.9 104kwh/a。 新鲜水 95.75 4 医院职工 住院患 者及陪护 门诊病人 食堂 洗衣房 污水处理站 近期夏季用于 这两家医院及西面防护林绿化 ,冬季用于厂区南面农业示范区大棚灌溉,远期排入乌海市乌达区市政管网 60 12 6.25 13.5 0.8 12 1.25 2.7 71.6 3.2 48 9.6 5 10.8 2.4 新鲜水 4 医院职工 住院患者及陪护 门诊病人 污水处理站 乌达区市政污水管网 60 12 0.8 12 60.8 3.2 48 9.6 60.8 2.4 76 图 1 变更前水 平衡图 单位: m3/d 10 供热 : 变更前, 该项目采暖 由 乌海市 乌达区 集中供热管网,总热负荷为1468.8kW/h, 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和病人生活热水由电热水器提供 ,变更后采暖近期由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新建的 6t/h 的热水锅炉供给,远期由乌海市乌达区集中供热管网供给,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和病人生活热水由电热水器提供。 ( 7) 用气 : 本项目变更后, 由于新厂址周边无饭店,为解决医院职工和病人的就餐问题,该卫生中心新建食堂; 食堂 烹饪 近期罐装 液化气,远期 燃用天然气,全年耗天然气2281.25m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见表 4。 表 4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名称 CH4 C2H6 C3H8 CO2 H2S 低热值 指标 (%) 95.9 0.90 0.136 3.0 20mg/m3 8500kcal/m3 ( 8) 原辅材料种类及耗量 本项目变更前后原辅材料种类和耗量不发生改变, 本 项目的原辅材料种类及耗量见表 5。 表 5 本项目 原辅材料种类及消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消耗量 1 砌块 万块 81.5 2 水泥 吨 1136.9 3 钢材 吨 320.6 4 砂子 m3 2442.8 5 石子 m3 1628.5 6 电 (建设期 ) 千瓦 52500 7 水 (建设期 ) 吨 2750 ( 9) 建筑方案及科室组成 本项目变更前后 总 建筑面积 、各类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变,总建筑面积为 12000m2,本项目各类用房建筑面积 一览表 见 表 6。 11 表 6 本项目各类用房 建筑面积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急诊部 400 2 门诊部 1040 3 住院部 6480 4 医技科室 、药剂科室 2160 5 保障系统 960 6 行政管理 480 7 院内生活 服务 480 合计 1200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 变更项目,变更情况 、原有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治理措施等 见报告。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乌海市 乌达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低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五虎山呈南北向展布于本区,整个地形西南高、西北低。行政区 总面积 220km2。 该项目 变更后的 厂址位于 乌海市乌达区 海勃湾至乌达快速路 ,延伸线 南、兴业路以西 ,乌海市职业病 防治 医院以北, 占地 30000m2,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 4022,北纬 39 35 01,具体位置见项目地理位置图。 2)地形、地貌、地质: 乌海市地处贺兰山北端,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区内有山地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的沙漠,群山环抱,一水中流,地形复杂。 乌达区西依贺兰山北段,东临黄河,地形为西高东低呈缓状起伏,地势较平坦,并有少量冲蚀沟,一般切割深度为 20m-30m,纵观其地形,自 西向东可分为西部山地、中部丘陵地、东部倾斜冲积平原三类。 3)水文: 黄河是流经乌海市 乌达 区唯一的地表水,全长 105km,冰封期较长,冰层厚度在 0.5m。平均水位标高 1060m 左右;河面宽度约为 250 500m;平均水深 4m 左右;平均流量 1018m3/s;最大流量 5820 m3/s;最小流量 60.8 m3/s;流速 0.881.97 m3/s;流向自南向北,冬季黄河封冻期间及春季解冻期间,冰凌流动撞击严重。 4)气象特征: 13 乌海市属于 中温带温热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 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降水偏少且相对集中,秋季 秋高气爽气温剧降。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10.1,极端最高气温为 40.2,极端最低气温为 -28.9;年平均气压为 891.6hPa;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41%;年降水量为161.0mm,年极端最高降水量为 264.4mm;年蒸发量为 3025.1mm。年平均风速为2.7m/s,年主导风向为 SSE 风,其出现频率为 10.9%, SE 风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为 7.6%,静风的年出现频率为 15.0%。全年以 SSE 方向的风平均风速最大,为 4.2 m/s。 5)地震 乌海市位于阴山天山 东西向构造带南侧,贺兰山和祈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脊柱南北构造带、北北东向构造带相互交切地区。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新生代断裂较为发育,地下应力易于集中,能量易于积累和释放,因而乌海及邻近地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8 级。 6)土壤、植被 本地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风沙土,风沙土的主要特征是通体为砂质土,质地较轻,无层次,土壤结构疏松,易于漏水、漏肥,腐殖质积累微弱,土壤肥力差。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碎屑。 本地区在植被分带上属于荒漠化草原向草原化荒漠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生物物种多样性单一,只有一些荒漠 化干旱型的低矮灌木,主要为荒漠草原植物和沙生植物。植被高度灌木为 30 600cm,草本为 15 40cm,主要以沙冬青、白刺、沙蒿等植物分布于本地区的沙地及半固定沙丘地。自然植被覆盖度低。 14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人口分布 乌达区始建于 1976 年,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三个市辖区之一。该区辖 1 个镇 (乌兰淖尔镇 )、 7 个街道办事处 (滨海、苏海图、五虎山、巴音赛、三道坎、梁家沟、新达办事处 )以及经济开发区和高效农业开发区各一个。 2011 年末,常住人口 134350 人,由蒙、汉、 回、满、达斡尔等 15 个民族构成。 2)经济发展 2011 年,乌达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8.62 亿元,同比增长 1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0.91 亿元,同比增长 2.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118.9 亿元,同比增长 20.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28.81 亿元,同比增长 11.9%。人均生产总值 110865 元,同比增长 17.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0.04 亿 元,同比增长 20.6%。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70620 万元,同比增长 27.4%;个人储蓄存款余额 453262万 元,同比增长 8.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41656 元,比上年增加 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501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9.7%。 3)工业概况 2011 年, 乌达工业总产值 214.88 亿 元 ,比上年增长 4.8%。 内资企业总产值214.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国有企业总产值 58.43 亿元,比上年减少 3.8%;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206.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2%。 2011 年, 乌达 建筑业 总产 值 36785 万 元,比上年 增长35.2%。 建筑企业单位数 4 个;建筑企业从业人员 4758 人, 比上年 增长 195.7%。 4)农业概况 2011 年 乌达区 农林牧渔总产值达 15000 万元,同比增长 2.1%。 农业生产基本 15 保持稳定, 2011 年,全区耕地面积达到 2299 公顷,同比减少 0.8%;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536 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76 公顷。粮食产量 1896 吨,油料产量476 吨。 2011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 0.83 万头 (只 ),其中 大牲畜 0.02 万 头、羊 0.50万 只, 猪 0.31 万只, 肉类总产量 1333 吨。 5)项目周围概况 该项目 变更后的厂址 位于 乌海市乌达区 海勃湾至乌达快速路,延伸线南、兴业路以西 ,乌海市职业病防治医 院以北, 项目西北面 1.8km 为油库, 2.4km 为大漠电厂, 占地 30000m2,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目前为沙丘 、沙生植被 。 周围情况见图3 6。 图 3 项目北面 图 4 项目 西面 图 6 项目 东 面 图 5 项目 西 北面 16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采用 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苏海图煤矿委托监测数据 中的监测数据, 苏海图煤矿位于本项目西南 面 约 3.7km 处。 (1)监测项目 根据污染因子筛选,选择监测因子为 SO2、 NO2、 TSP 和 PM10。 (2)监测布点 根据该项目工程排污特征及评价区内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等,选取 工业场地办公区 这个监测点,见表 7。 表 7 大气采样布点情况统计表 序号 采样点名称 监测项目 1 工业场地办公区 SO2、 NO2、 TSP、 PM10 (3)监测采样时段和频率 大气现状监测时段为 2012 年 9 月 15 日 21 日, SO2、 NO2、 TSP、 PM10各因子共监测 7 天, SO2、 NO2连续采样 18h, TSP、 PM10连续采样 12h。在监测期间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 (4)监测结果 本项目大气环境监测 结果统计表见表 8 11。 表 8 SO2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Nm3 监测点名称 小时值范围 小时值 超标率 % 最大 超标倍数 日均值范围 日均值 超标率 % 最大 超标倍数 工业场地办公区 0.034 0.213 0 0 0.075 0.090 0 0 17 表 9 TSP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Nm3 监测点名称 日均值范围 日均值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工业场地办公区 0.051 0.244 0 0 表 10 PM10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Nm3 监测点名称 日均值范围 日均值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工业场地办公区 0.024 0.135 0 0 表 11 NO2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Nm3 监测点名称 小时值范围 小时值 超标率 % 最大 超标倍数 日均值范围 日均值 超标率 % 最大 超标倍数 工业场地办公区 0.019 0.081 0 0 0.033 0.056 0 0 SO2: SO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75 0.090m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 TSP: TSP 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51 0.244mg/Nm3, 未出现超标现象。 PM10: 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24 0.135mg/Nm3, 未出现超标现象。 NO2: NO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33 0.056m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 综上所述,评价区内大气环境质量 SO2、 NO2、 PM10、 NO2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故本项目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地面水质量现状 根据 2011 年乌海市环境监测年鉴,乌海市黄河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黄河乌海段水质属类水体,其中氨氮年 平均值为 0.542mg/l,超标率为 18.18%;挥发酚年平均值未检出;化学需氧量年平均值为 14.0mg/l,超标率为 4.55%;汞年平均值为 0.0000678mg/l;石油类年平均值为 0.04mg/l;溶解氧年平均值为 7.22mg/l。 3)地下水质量现状 地下水现状选择 本项目东 北 面 4.3km 的 泽园社区饮用水源地 2#(北村) 2013年 4 月 2 日农村地下水 监测数据。 监测项目为: pH 值、 六价铬、猛、铁、锌、铜、铅、镉、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 溶解性总固体、 矿化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 、 细菌总数 、 总大肠菌群数、亚硝酸盐氮、 氰化物、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汞 等共 23 项 。监 18 测结果见下表。 表 12 泽园社区饮用水源地 2#(北村) 监测结果 单位: mg/l(pH除外 ) 序号 监测项目 标准值 泽园社区饮用水源地2#(北村) 监测值 1 pH 6.5-8.5 7.8 2 六价铬 0.05 0.004L 3 锰 0.1 0.01L 4 铁 0.3 0.03L 5 锌 1.0 0.05L 6 铜 1.0 0.05L 7 铅 0.05 0.001L 8 镉 0.01 0.0001L 9 氟化物 1.0 0.771 10 氯化物 250 132 11 硝酸盐 20 3.21 12 硫酸盐 250 201 13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688 14 矿化度 688 15 高锰酸盐指数 3.0 0.7 16 总硬度 450 338 17 氨 氮 0.2 0.12 18 细菌总数 100 0 19 总大肠菌群数 3.0 3 20 亚硝酸盐氮 0.02 0.003L 21 氰化物 0.05 0.004L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3 0.05L 23 汞 0.001 0.00001 由表 12 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泽园社区饮用水源地 2#(北村)监测的 23 项指标中 22 项指标 监测结果均好于地下水的三类水体标准值, 矿化度无标准值, 故该处地下水水质较好。 4)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区干旱多风,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风蚀作用强烈 ,植被稀疏,类 19 型简单且分布不均匀,环境承载能力差。 生态环境脆弱是这一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格调,在这一区域生存的植物因长期干旱、日照形成一个共同点:植株矮小,地下部分粗壮,根系发达,多被绒毛,肉质叶片上致密的角质层关闭了外通的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该区域分布最广泛的是旱生和超旱生的沙生植物。 5)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所在地 风沙较大,生态脆弱,植被类型简单, 覆盖度低,主要为沙生植被, 生态环境较差。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见表 13。 表 13 本 项目周围环 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规模(人 ) 距离 (km) 功能 环境功能目标 大气环境 老公村居民 S 2000 2.6-3.1 居民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水环境 厂址及 周围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类标准 声环境 项目厂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1 类标准 生态环境 厂址周围现有植被 20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二级标准 水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 III类标准 噪声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1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3096 93) 二级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 2001) 水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标准 噪声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20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 1 类标准 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9-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7-2001) 总量控制指标 2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砖块 水泥 水 门诊大楼和住院部 砂子 钢材 主要污染工序: 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分析 (1)废气:施工过程中在场地平整、施工材料装卸运输和混凝土水泥砂浆搅拌配制时产生扬尘,主要污染物为 TSP,无组织排放。 (2)废水:施工期间废水包括建筑废水及生活废水。施工期的废水排放量依据施工队伍人员数量、工程队的施工水平及施工时间确定,其排水量变化大。 建筑废水主要包括冲洗机械、工具、地面等产生的废水,以及水泥、砂浆、石灰浆等废液,主要污染物为 SS、石油类。 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粪便污水 、淋浴污水、洗涤污水和食堂污水等,主要含有 COD、 BOD5、 SS、氨氮( NH3-N)、磷酸盐和动植物油等污染物。本项目施工高峰期人数约 95 人,按人均用水量为 150L/人 d 计,则施工高峰期生活用水量为 14.3m3/d。按排水系数为 70%和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 COD 为 350mg/l、 SS 为220mg/l 计,则施工高峰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10m3/d,其污染物产生量 COD 为 22 3.5kg/d、 SS 为 2.2kg/d。 (3)噪声: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作业机械及运输车辆在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噪声,主要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噪声 声级见表 14、表 15。 表 14 机动车噪声声级 Leg: dB(A) 行驶条件 车辆种类 加速时噪声声级 匀速时噪声声级 重型载重汽车 85-91 85-89 中型载重汽车 84-90 80-84 轻型载重汽车 83-89 72-82 拖拉机 84-89 83-89 表 15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声级 Leg: dB(A) 序号 噪声源 声 级 序号 噪声源 声 级 1 推土机 78-96 6 打桩机 95-105 2 搅拌机 75-88 7 移动式空压机 75-85 3 气锤 80-98 8 柴油机 75-85 4 混凝土破碎机 80-90 9 铺路机 80-85 5 卷扬机 75-88 (4)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按施工人员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 1.0kg/人 d 计,施工高峰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95kg/d。 2、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分析 本项目厂址变更后,由于新选厂址离市区较远,周边没有食堂,因此,该卫生中心设置食堂,满足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就餐,共 250 人 ,设 4 个炉灶 。因此,项目变更后,新增加 食堂废气、油烟大气污染源,废水增加餐饮废水,固体废物增加隔油沉淀池废油、餐厨废物,噪声增加油烟排风机噪声源。变更后污染源分 23 析如下: ( 1) 大气污染 食堂 厨房设有炉灶 4 个,所用燃料为天然气,根据类比调查,餐饮业人均用天然气量为 0.025m3/d,本餐饮部每天平均就餐人数按 250 人算,则日用气量为6.25m3,年用气量为 2281.25m3。根据天然气成分推算出废气污染物 SO2的产生量为 0.0000859t/a, SO2产生浓度为 37.6mg/m3。 食堂 厨房 食品烹调工序将产生油烟废气,特别是煎、炒等方式加工食品时,要产生大量的油烟。根据餐厅的规模,每天就餐人数按 250 人计, 年工作日 365天,日工作时间约 6h, 根据类比调查和有关资料显示,每人每天耗食油量约为 40克,食品在炒作时油烟的挥发量约为 3%,项目年耗油量约 3.65 吨,因此油烟年产生量为 0.1095t/a,每小时产生量 50g。项目安装 4 台 排风量为 10000m3/h 的风机 ,由此可计算得到,油烟产生浓度约 1.25mg/m3。 (2)水污染 项目 变更后, 废水主要包括食堂含油污水、 职工 生活污水和 其他生活污 水及医疗废水。 项目变更后, 项目建成后医院 污水 排放 总量为 76.6m3/d, 27959m3/a, 其中,其他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量为 68.4m3/d, 24966m3/a,主要污染物 为 COD、 BOD、 氨氮、悬浮物 、粪大肠菌群等, 职工生活污水 量为 3.2m3/d, 1168m3/a, 主要污染 COD、悬浮物,餐厨废水 量为 5m3/d, 1825m3/a, 主要污染物为动植物油。 本项目 变更后污水 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 16。 24 表 16 变更后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和产生浓度 表 废水来源 废水产生量 COD SS NH3-N BOD5 动植物油 粪大肠菌 群数 日产生量 m3/d 年产生量 m3/a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个 /L 其他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 68.4 24966 450 11.23 300 7.49 35 0.87 220 5.49 - - 2.5108个 /L 餐厨污水 5 1825 - - - - - - - - 385 0.70 - 医院职工生活废 水 3.2 1168 350 0.41 220 0.26 - - - - - - - 合计 86.65 31627 11.64 7.75 0.87 5.49 0.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