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应急筑起铜墙铁壁.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基层应急筑起铜墙铁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层应急筑起铜墙铁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编者按:年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基层组织和单位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要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日,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中央有关部门及一些地方负责同志交流了各部门和各地区开展基层应急工作的经验。此间,诸暨市还进行了基层防洪抢险演练。本报摘编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立 个地市和个县(市)建立了相应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储备点 基层减灾救灾目标是自然灾害发生小时内,灾民生活得到基本救助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民政部门以制定和落实国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为重点,努力推进基层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体系基本建立。目前,中央和省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已经颁布实施,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的地(市)、的县(市)都出台了救灾应急预案。二是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基本形成。以国家 设立的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龙头,全国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个地市和个县(市)建立了相应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储备点。三是灾害应急救助联动工作机制基本建立。确立了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灾害应急救助联动工作机制。 灾害救助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认真履行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不断健全灾情报送和会商机制,强化了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基本实现了第一时间转移受灾群众,灾后小时内上报灾情,小时内救助措施基本到位,保障了受灾群众在应 急期间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仅年和年,全国就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万人,恢复重建倒塌民房万间。 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基层不仅第一时间要直接面对灾害,也要第一时间处置灾害,因此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提高基层灾害处置水平意义重大。当前,在基层减灾救灾工作方面,还面临四方面的挑战: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灾害隐患和减灾能力尚不完全清楚;各级救助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救助工作的需要;各级综合减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基层减灾救灾工作是国家综合减灾工 作的基础。 “十一五 ”期间,基层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减灾救灾的工作目标是:自然灾害发生小时之内,灾民的生活得到基本救助;创建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灾后恢复重建倒塌民房达到设防标准;社区、乡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率达到;的城乡社区建立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以上城乡社区有名灾害信息员,公众减灾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 为完成上述目标,进一步推进基层减灾救灾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打算:一是制定完善基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启动自然灾害隐患普查与评估。三是开展 “减灾示范社区 ”和 “减灾示范学校 ”创建活动。四 是深入推进减灾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五是继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工作,落实责任,协同有关部门一道做好相关工作。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伟:北京社区应急网络形成 基层构建监测预警网络 评估突发公共事件风险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 “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预防为主、平战融合,加强指导、动员群众,依靠科技、完善手段 ”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首先是重心下移、面向基层,着力强化基层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 ”建设。北京市制发了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个街道(乡镇)基本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社区(乡村)编制完成个简洁易行的应急预案。还着手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设,各街道(乡镇)从落实责任主体入手,组建了本辖区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或指挥部。部分社区(乡村)还成立了应急工作组,初步形成社区应急工作网络。 其次是预防为主、平战融合,构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道坚实防线。加强隐患管理,强化排查监控。目前,北京市正在开展奥运期间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和隐患整改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基层单位积极探索建立隐患排查和监控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安全隐患 ,努力将事故消除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部分基层单位构建监测预警网络,摸索出了一些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加强指导、动员群众,提高市民参与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北京市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北京市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实施总体方案,全面启动应急管理 “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 ”工程。为抓好此项工作,我市充实了管理机构,在市应急办增设 “宣教动员处 ”,将市人防办改组为市民防局,调整职责,强化其在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方面的职能。区县党委和政府大力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深入。基层单位组建了义务消 防队、义务巡防队、生态林管护队、防震减灾队等各级各类的应急志愿者队伍,积极引导、组织和带动市民参与到应急管理工作中。 四是依靠科技、完善手段,提升基层应急技术保障能力。北京市在建设基层应急技术支持体系时,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提升了基层应急指挥技术含量。城区基层单位将应急管理与城市管理工作相结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合,通过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了容纳治安、市政、应急等多项功能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平台和应急指挥联动系统。为实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的准确与高效,开发了市 区(县) 街道(乡镇) 社区(乡村)四级值守应急软件应用系 统,已在所有区县开始运行,并在部分街道(乡镇)、社区(乡村)试点。 总体来看,北京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我市将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全面加强我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年北京奥运会安全举办而努力。 浙江省诸暨市市长王继尚: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平台 “枫桥经验 ”拓展到应急管理领域 坚持资源整合,完善基层网络 近几年诸暨市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夯实基层基础,全市没有发生特大或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连续年被评为浙江省平安县 (市)。 首先是坚持 “枫桥经验 ”,拓展应急领域。 “枫桥经验 ”是在乡镇(街道)建立综治工作中心,在村(社区)设立综治工作组,做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解决在基层 ”,其精髓是 “抓源头、抓苗头、抓早、抓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将 “枫桥经验 ”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创造了应急管理的 “五早 ”法,即: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除,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其次是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诸暨市在个乡镇(街道)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落实行政 “一把手 ”负责制;把应急办和党政办合署办公,平时设 名专职干部抓预防,应急时即转为党委政府的应急办事机构。在个村(社区)、个企事业单位、个学校相应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 第三是坚持关口前移,加强预防准备。到目前为止,诸暨市已制订市级专项应急预案个,乡镇、企事业基层单位应急预案个,坚持重大节会活动编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责任人及联系方法,把预防和应急准备作为应急管理的基本功。我市启动建设 “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平台 ”,实现了预警信息与农村有线广播系统的对接,确保了实时预警信息直接入户。 第四是坚持提高能力,抓好队伍建设。近年来,诸暨市坚持 “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专兼结合、互相配合、整体提高 ”的原则,抓好多层次的应急队伍建设。目前,市级层面建立应急管理队伍余支,共有人员名。乡镇一级有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专职消防、事故救援等队伍支,共有人员名。村(社区)有护村队、义务消防队等队伍支,共有人员名。企事业单位有护厂队、消防队等应急管理队伍支,共有人员名。 第五是坚持资源整合,完善基层网络。诸暨市逐步形成 “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 ”的 工作格局。村(社区)、厂矿企业和学校设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置自然灾害预防员、消防安全员、公共卫生信息员、综治信访员,形成了全市的网格化。诸暨市在各村(社区)设置了名公共卫生信息员,形成了农村公共卫生信息网。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应急管理加强五项工作 省级教育部门和所普通高校已完成应急预案编制 各省级教育部门每年应急管理专项经费近万元 目前,全国共有高等学校所。普通中小学校万所,在校学生达亿。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 首先是突 出教育系统特点,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教育部于年月制定完成并印发实施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省级教育部门和所普通高校于年底完成了预案编制工作,其中教育部所直属高校全部完成。截至目前,以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总纲、以各地教育部门预案为主体、以各级各类学校预案为支撑的教育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形成。 其次是健全综合防控体系,抓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部门以维护稳定工作体系为基础,成立应急管理机构和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全国有所普通高校成立了 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各中小学坚持校园安全工作 “一把手 ”负责制,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 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第三是整合各种工作力量,抓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保卫工作干部及广大教师的作用。各高校通过建立 “学生护校队 ”、 “义务交通疏导队 ”、 “校园消防志愿服务队 ”,组织学生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此外教育部门还加大了宣传普及力度,抓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着力夯实工作基础,抓应急预案演练,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坚持用制 度化的形式将应急演练固定下来。教育部门还切实增强应急投入,抓应急管理工作条件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级教育部门每年用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专项经费近万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将以建立健全维护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为统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将集中加强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制订应急体系建设长远规划,完善应急管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深化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细化应急预案工作环节。 二是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工作。部署 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全面深入开展影响安全稳定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指导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 三是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推进校园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警校共建,督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促学校落实内部治安、安全防范措施。 四是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努力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对学生住宿和食堂的管理,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发挥教育系统各类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总结推广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举办多种形式的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把公共安全知识普及到全体师生。 江西省赣州市副市长刘建平:提高农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村庄规划进行安全性评估 推广农村和谐模式 近年来,我们立足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市情,以加强农村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首先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村应急保障能力。赣州市要求全市所有圩镇和自然村 庄在编制规划时都要进行规划安全性评估,组织专业设计人员,设计选择了套新房型供农民选用,加强了消防功能,并对地处地震带的会昌、寻乌等县的新房型增加了抗震设计。做好 “三清三改 ”,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有效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杜绝了农村饮水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基层应急 筑起铜墙铁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同时还加强了消防安全、信息发送设备等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应急宣传、通信、交通等保障能力。年,在公安部消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赣县、兴国等县的一些行政村开展了消防安全试点工作。水文部门、林业部门、气象部门、地质矿管 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防范自然灾害的合力。 其次是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一方面,建立健全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山洪灾害联户防范责任制。另一方面,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和职能部门,明确监测方法及预警信息发布方式、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等应急预案内容,根据因灾受威胁农户的具体情况,逐户制定山洪地质灾害紧急避险卡,于汛前发放到农户手中。赣州市还注意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赣州市还健全预案体系,强化应急队伍。编制印发了赣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包括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在内的个专 项应急预案、个部门应急预案。结合新农村建设,防疫部门在乡镇机构改革时组建了乡镇动物防疫站,设立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站。在一些行政村组建了群众义务消防队,在乡镇设立治安指挥中心和应急联动小组,农村社区指定了专人为应急管理信息员。 三是加强农村管理机制创新,着力提高农村应急管理能力。赣州市及时把农村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其中,让农村应急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解决应急管理网络最后 “一公里 ”问题。注重发挥村民理事会载体作用,把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延伸到村民理事会,实现了市、县有应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