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 年月日下午时分。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要议题。决定起草工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经济总量跃 居全球第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 放眼全球: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环顾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使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在这个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号召。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以先进的思想上下 求索,为远大的理想矢志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在不断深化 年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 “社会更加和谐 ”的发展要求。 两年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年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年的早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召开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研讨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建设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地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明确提出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重要论断。 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影响社会和谐 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既在实践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 “破题 ”,又在理论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积累新鲜经验。 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作出全面部署,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年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要议题。这一决定,顺应了时代潮流,把握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成立党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负责决定的起草工作。 半个多月后,来自有关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工作人员齐聚北京,决定起草组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任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周永康任副组长。 系统的理论学习,是起草工作的基础。起草组首先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起草工作进行理论准备。 从新年伊始到春暖花开,从炎炎夏日到月金秋,起草组成员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起草工作,起草组驻地常常灯火彻夜长明。 讨论、研究、起草、修改 近个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次全体会议、次工作班子会议,连同小组会议在内,各类会议总计多场,对决定稿反复修改,先后正式改稿多次。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 决定稿在反复研讨中不断完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贯彻群众路线,凝聚各方智慧。党中央对起草工作高度 重视,胡锦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决定的起草过程,是一次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决定的起草工作始终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的。决定形成的每一稿,胡锦涛都认真审阅,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历时近个月的起草过程中,胡锦涛先后主持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汇报和进行研究,并作出重要指示。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 在建党周年之际强调,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 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为着力点,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先进性;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个方面,深刻阐述统一战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和任务;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今年以来,胡锦涛多次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决定起草提供了重要指 导。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福建、云南、上海、青海、河北、新疆 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带着对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带着对发展大计的深刻思索,他们深入城市社区、企业车间、民族村寨、田间地头,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总书记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作为 起草组组长,吴邦国多次主持召开起草组会议,讨论研究决定稿,并对起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也高度重视决定的起草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 我们党领导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实践和丰富经验,是文件起草工作坚持的实践基础。 在文件起草工作中,起草组根据中央要求,重视打开历史视野,努力总结党长期以来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经验;重视打开实践视野,努力从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际和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重视打开未来视野,努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 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来勾画蓝图和前景。 为了起草好决定,今年月,起草组组成个调研组,分赴全国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个省区,就和谐社会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共召开各类座谈会个,与多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交流,并到农村、企业、社区实地调研。在基层的所见所闻所感,极大地丰富了起草组成员的思想认识。 起草组还邀请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组织了个专题研究。针对一些重要问题,起草组还进行了集体研究、联合攻关。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和建议,是文件起草工作的智慧源泉。 月日,中央专门下发通知,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中央还委托中央统战部征求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要求,认真组织讨论,向中央报送了份书面报告,结合各自实际,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任务、重要举措等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月日,中央将决定稿下发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党内老同志和部分党外人士对决定稿深入研究,共返回了 份书面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条。 月日,中南海怀仁堂高朋满座。胡锦涛在这里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决定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为构建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起草组对每一份报告、每一条意见都进行了反复研究,共吸收条意见和建议,作了处修改,吸收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条。 一稿、两稿、三稿 决定稿在一次次的修改中逐步完善、成熟。 月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 决定稿起草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决定稿提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随后,文件起草组根据会议精神,对决定稿进行了修改、完善。 月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吴邦国就决定稿的内容向全会作了说明。为期天的全会,安排了个半天讨论、审议决定稿。与会同志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就修改、完善决定稿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日晚,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全会分组讨论情况的汇报,并对如何修改作出重要指示。起草组又对决定稿进行认真修改。日上 午,全会进行分组讨论。中午,起草组又根据分组讨论情况,对决定稿作最后修改,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审阅后提请全会审议。全会期间,起草组共对决定讨论稿作了处修改。 日下午时,决定草案摆在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坐席前。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获得全会一致通过。 全民共同建设,全民共同享有。决定描绘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决定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阐述理论与推动实践相结合,既注重从理论上对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阐述,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精髓,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光芒。 这是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 科学判断形势、勇于面对矛盾,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决定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全面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集中概括了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 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决定中的这句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决定用句话,系统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要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 这是一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 “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决定从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到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决定中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这一宏伟 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