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近年来,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便民服务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了便民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经过 2 年的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在全县全面推广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不仅按照上级要求创建了便民服务中心,还创新举措,在每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站,构建了 “县乡村 ”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即构建了 1个县行政综合服务中心、 11 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141 个村(居)便民服务站,形成覆盖全县的便民服务网络。不断强化为群众服务的功能,使便民服务中心(站)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的 “温馨家园 ”。 一、主要经验和做 法 1、因地制宜,规范管理,高标准建设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是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展示形象的窗口。我县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多元保障,切实把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好。 一是加强场所阵地建设。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上级单位资助、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县直有关单位帮扶、乡镇财政配套等方式办法,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标准高、功能全的便民服务场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做到 “八有 ”,即:有牌子、有场所、有制度、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专用电话、有办事指南、有服务登记、有意见簿。村级便民服务 站要有便民服务登记薄,并挂 “便民服务站 ”牌,并进行服务承诺。 二是加强人员配备建设。在便民服务中心的人员配备上,注重优化整合。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一般由党群书记或纪委书记兼任;副主任由党政办主任兼任,负责日常工作。各窗口进驻人员由各进驻部门抽调有关业务骨干组成,要求:一是政治素质好,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二是业务水平高,具有为群众办事所需的熟练业务水平;三是责任心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工作认真负责,勤政务实,作风优良。 三是加强 服务项目建设。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向基层广大群众提供指导协调、咨询帮助、教育培训和解困帮扶等服务的综合平台,把关怀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服务宗旨贯穿始终。涉及服务群众的部门都要求进驻,如土管、民政、劳动保障、计生、新农合、法律咨询、财政、农业、群众(综治)、林业以及党员、群众服务等。 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四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完善配套制度,规范运作流程,建立联动机制,使便民服务中心具有较完备的服务功能。便民服务中心按照 “便民、高效、廉洁、规范 ”的原则动作,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运行 机制。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层面的制度,主要包括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登记台帐制度、服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2、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拓展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功能。 我县坚持建管并重,以人为本,努力把三级党员服务网络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的温馨 “家园 ”,联系群众的 “亲民平台 ”。 一是坚持以面对面的宣传影响人。制作为民服务项目和服务承诺公示牌,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宗旨、服务内容、联系电话。设立党务政务公开长廊,把乡村两级的工作思路、重大事项决策、为民办实事目标以及事项办结时 限向群众公开承诺。同时,根据站所服务内容和乡镇工作安排,通过发放便民服务明白卡,印制便民服务手册等形式定期发布服务信息。 二是坚持以快捷化的服务方便人。便民服务中心(站)坚持 “一站式 ”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对受理的事项实行全程代理,进行跟踪服务,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做到限时办结,实行销号制,做到件件有落实。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实行处理结果公示,做到事事有回音;坚持 “亲情式 ”服务,打破节假日、工作日界限,根据需要实行错时加班服务,群众只要随时拨打服务热线电话,都有工作人员为其解疑释难。同时,还给每一位送 上一张服务联系卡;每一位到中心的群众致以亲切问候,递上一杯开水;每一项受理的服务,事后进行一次回访。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好评。 三是坚持以亲情式的帮扶关怀人。在便民服务中心开通了困难群众求助热线。截至目前,已帮助 1220余名困难群众协调解决了就业问题,主动为 130余名特困群众办理了低保。通过各类帮扶,给广大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3、创新载体,开展活动,高效率运行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为提高便民服务中心(站)的 服务效果,我们创新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更好的体现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我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按照各乡镇、村和社区(居委会)的实际,由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党员、干部、群众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志愿为群众服务。目前全县共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37 支、共有志愿者 820多名。 二是设立便民服务基金。各便民服务中心通过 “上面给一点、乡镇出一点、党员捐一点 ”等方式,设立了便民服务基金,进行亲情服务和救助,对创业能力强的还实行创业帮扶,帮助提供小额贴息贷款 和创业信息,扶上马,送一程,尽显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之情。 三是开展记 “民忧档案 ”活动。此项活动纳入到便民服务中心(站)的日常工作范围之中,将 “民忧卡 ”发放到农户手中,群众直接将反映问题的 “民忧卡 ”上交到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或包点联系的乡(镇)驻村干部手中,乡(镇)驻村干部及村干部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农户回收 “民忧卡 ”。便民服务中心收到 “民忧卡 ”后,按问题性质和办理权限分级建档,经领导批示,限时办结后销帐。目前,全县已发放 “民忧卡 ”21000多张,为群众解决问题 2411件,化解重大民事纠纷13 起 , “民忧 ”办结率达 97%以上。 二、取得的成效 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通过建立 “县乡村 ”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搭建了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平台和载体,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 一是转变了干部作风,取信于民。便民服务中心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认真对待,并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切实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 “人难找、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 ”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和惟我独知、惟我独办、惟我独揽的状况,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 ,进一步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二是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群众。便民服务中心通过规范办事程序和流程,办事手续由繁变简,办事形式由暗变明,办事速度由慢变快,缩短办理时间,提高行政效率。一年多来,全县三级便民服务机构的300 多名便民服务员,共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1.8万多次,办理各类证件 1.2 万余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200 余起,全县农村矛盾纠纷、群众来信来访同比分别下降 15.6和 18.6。 三是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惠泽百姓。便民服务中心(站)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以提高人民满意 度、幸福感为目标,提供就业和医疗保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障服务,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帮助困难群众。近期,全县共实施新农村示范点 36 个,修路 13 公里,改水改厕59处,办理农村合作医疗 1240户,提供就业信息 6100条,帮助 2019余名群众就业。盱江镇新安村村民曾小明在便民服务基金的扶持下种植茶树菇,年种植茶树菇 500 万筒,年产值 300 余万元,年创利润20 余万元,创业获得了成功。如今,全县象曾小明一样受到便民服务网络帮扶创业成功的群众已达 20余人。 三、存在不足 一是部分便民服务网点运作、维护难。部分便民服 务网点人员、硬件等不到位,功能不够齐全,同时由于缺乏经费等原因,部分便民服务点办公场所紧张、办公设施不全,影响正常办公。二是便民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工作人员的存在业务素质不够高、服务意识不强、接待群众缺乏耐心等问题。三是各单位联动服务难。在服务群众中,单单靠乡镇党委政府往往有许多实际性问题解决不了,很多实际性的服务措施难以实施,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配合。四是帮扶群众创业难。在群众创业过程中,特别是在内地,存在有技术无帮扶资金、有项目无资金的尴尬局面,导致出现有好项目不能上马,有好技术不能开工的 景像。作为便民服务中心,只能尽可能的去联系相关单位,但真正帮扶群众实现创业有一定难度。 乡村便民服务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