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研究生面试忌语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研究生面试忌语 应届大学生一直身处校园环境,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应聘的时候,一些弱点就暴露无遗,例如 “大小姐 ”、 “大少爷 ”脾气,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傲气等等。待人接物方面的年少轻狂,让人力资源经理对他们的幼稚 “哭笑不得 ”。有实力的人可以 3天搞定一份工作,自负者因面试过程中的几个细节就丧失了下一次的机会。 第一句 “我是研究生。 ” 小胡是上海某名校的研究生,立志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毕业求职的时候,小胡的焦点集中在市场营销的相关岗位。目标的唯一让他的求职准备显得比较充分。没有漫天撒简历,没有拼命赶场子,没有为其实不会去的工作浪费时间和精力。很快,他就接到了某 IT 公司的面试通知,职位是市场营销。 面试当天,小胡按时到达公司,踌躇满志。前台小姐给每个人发了表格,填写个人基本情况。小胡偷偷瞄了一眼左右,发现都是本科生。看来自己硕士生的学历应该占了不少优势,他暗暗得意。 人力资源部的人收回表格,编了号。然后按照顺序,候选者一个接一个进入面试的房间 。小胡等了一会儿,只见身边的 2 个本科生都被叫到了,自己却迟迟还未轮到,有点不耐烦,轻轻嘀咕: “怎么还没轮到我。我是研究生,难道不该优先考虑? ” 好不容易,轮到了小胡。面试官首先让他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是 研究生面试忌语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大学 系研究生毕业。 ”小胡的开场白没有像通常人那样介绍自己的名字,而是用学历打头。 接下去,面试官让他谈谈自己应聘营销这份工作的优势。 “我是研究生。 ”小胡再次强调了他的学历优势。研究生期间,他跟着导师做过一些相关项目,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他认为自己比那些本科生更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点评: 很多研究生都很自以为是,觉得学历高就很了不起。小胡就是个典型例子。他认为自己是研究生就该比本科生先面试,研究生是他求职的最大优势。事实上,除了技术研发类的岗位,其他销售、市场、营销、公关等职位研究生的表现并不一定优于本科生。 “研究生不好用。 ”眼高手低、自视甚高是通病。 第二句 “你们明白吗? ” 小胡谈到自己曾配合导师做过营销项目。面试官顺着他的话,请他具体谈谈那个项目的内容和他在其中负责的部分。 “那是一本图书的营销策划工作。 ”小胡开始侃侃而谈。从中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谈到导师如何会接手那本书的营销策划,从导师如 何在饭桌上和出版社谈价钱侃到出版行业挣钱的内幕。一副行家的派头,直讲到唾沫横飞。 坐在对面的 HR 们耐心地等着他发挥完毕,请他详细说明一下自己在当时营销策划中做的工作以及收获。面试官的刨根问底没有让小胡紧张,反而觉得对方水平很低。他脱口而出, “畅销书你们知道吗? ”面试官回答知道。 研究生面试忌语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他又开始阐释畅销书概念的产生,还以中信出版社的杰克 韦尔奇自传为例。末了,没忘了问面试官们一句: “你们明白吗? ” 3 个面试官异口同声地回答: “明白了。 ”主考官还对小胡给他们上了一课 “礼貌 ”地表示感谢。小胡心中颇为得意,觉得 IT公 司的人对图书出版一窍不通,自己肯定把对方侃晕了。 点评:搞 IT的人确实对图书出版行业了解不多,对所谓 “畅销书 ”的运作策划也不甚了了。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就是傻子 对图书的营销策划一无所知。之所以请小胡谈谈他参与过的项目,是希望了解他在项目中发挥的作用,看看他在营销方面的实践经验到底有多少。是纯粹帮老师打打下手,还是负责了部分工作。据此,判断他的思路、对市场的敏感度,是否有相通的,可以直接应用到今后工作的经验和技能。小胡的侃侃而谈,以及脱口而出的 “你们知道吗? ”“你们明白吗? ”是对面试官的不尊重,反映出自以为 是的浅薄。 第三句 “公司可以给我多少发展空间? ” 面试进行到这里,小胡的 “高水平 ”已经得到了充分表现。最后,面试官问他是否有什么问题。小胡略一思索,抛给了考官一个问题: “公司可以给我多少发展空间? ”公务员之家 : 对方似乎没有想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也略一思索。然后主考官告诉他,公司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对于公司的员工而言,只要他足够优秀,就有无限上升的可能,但如果他自身能力有问题,那么在公司他也就找不到上升的通道。 研究生面试忌语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点评:不少应届毕业生都知道,不能把薪水作为找工作考虑的第一位因素。他们都知道要把未来 的发展作为首要选择,但是这不等于你可以直接问 HR,公司可以给你多大的发展空间。首先,连这个公司的门都没有进,对方都还没决定是否要你,你凭什么问这样的问题。第二,和要薪水一样。在要求高薪前要想清楚,你要公司给你这么多钱,你能提供给公司的又是什么;哪怕你已经进入一家公司,在要求公司给你发展空间的时候,也得想想公司提供的舞台上,你又能上演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