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好辽宁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必须从辽宁实际出发,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对于正处于振兴中的辽宁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辽宁省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在县域,农民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县域。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主阵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必须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农民增收的突破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确保辽宁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建设新农村,新就新在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这就要求 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增强辽宁省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辽宁省经济整体实力还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发展相对滞后,辽宁省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县域。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业化的进程。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全面提升农村工业化整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体水平。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二 、三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领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显得日益迫切。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就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为农民非农化就业和增收拓展了空间,不仅农民的转移成本低,就业风险也较小,是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辽宁省已经确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努力构建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积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还必须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解决 “三农 ”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支柱财源、实现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发展县域经济,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把小城镇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平台,为辽宁省逐步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支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坚持 “放心、放手、放开 ”的方针,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和落实政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要紧紧围绕发展县域经济的各项任务,继续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难点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如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全省上下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