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注重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一情况,济南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摆到重要位置,努力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为民、富民、惠民、安民中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民意为先,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和作风 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作为谋划工作的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济南市委、市政府在每年年初研究全年工作之时,首先进行民意调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路和措施。同时,通过召开全市群众工作会议等方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教育,强化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把解决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是我们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 坚持从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入手,解决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才能更有实效性。济南市委、市政府坚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并把它们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到基层特别是到贫困农村和困难企业调查研究、蹲点挂职;实行工作联系点制度,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都负责联系一个社区、村庄或企业;推行信访代理制,建立领导公开接访、网上信访等制度,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推进工作的着力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济南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搭建群众参与平台,推行民主恳谈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凡重大事项都向社会公示、进行社会听证;在政府网站设立 “市长专页 ”、 “市长信箱 ”、 “群众之声 ”网页,在市属媒体开办 “阳光政务 ”频道、“政务监督热线 ”栏目,在全市范围开展 “泉城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的讨论,广泛听取 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民生为重,认真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济南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各种民生问题。 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努力扩大就业。通过实施有利于就业的产业、财税、金融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项目扶持等措施,改善就业创业环境;以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就业空间;创办 “阳光大姐 ”家政服务机构,开展 “消除零就业家庭 ”活动,努力减少失业人员。 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加强基础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成人教育的思路,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 17 万平方米,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 1200 余人,完善 “对口帮扶 ”、 “支教支校 ”等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和扶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全面落实 “两免一补 ”政策,推行义务教育阶段 “一费制 ”,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 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着眼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将新 型农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 40 元;不断扩大惠民门诊、病房范围,优惠各类人群 15 万余人次;强化医疗安全和质量控制,遏制过度医疗行为,减轻群众负担。 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把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及灵活就业者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体、社会救助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创建 “泉城义工 ”组 织,构建民间救助平台。 更加注重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通过发放廉租房补贴、开展棚户区改造、依法整治违法建筑、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等举措,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深入开展平安济南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治安防控工作网络,筑牢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坚持打防并重、专群结合,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开展平安企业、平安行业、平安校园、平安社区等群众性安全创建活动;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