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扶困促和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助学扶困促和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助学扶困促和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助学扶困促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助学扶困促和谐 对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贷款,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商业银行对发放助学贷款不够积极,部分农村信用社也顾虑重重:助学贷款周期长、易沉淀、风险高,怕亏本不敢放;额度小、管理难、效益低,嫌麻烦不愿放。其实,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农村信用社在有效防范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不仅能够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农民群众解难,而且可以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农村信用联社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助学贷 款业务的思路和办法,大力实施助学 “圆梦工程 ”,取得了较好效果。 转变观念,破除思想障碍 农村信用社源于农民、植根农村,是 “农民自己的银行 ”,既要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也要肩负起服务 “三农 ”、造福社会的职责。在实施助学“圆梦工程 ”之初,市联社采取召开专题会议、走村串户调研等办法,多方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使员工认识到,发放助学贷款不仅具有支农、解困的作用,还具有培养人才、提高农民素质等深远意义,是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变消极应付为积极主动,为助学 “圆梦工程 ”的全面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了打消员工的思想顾虑,市 联社还引导大家 “算 ”了发放助学贷款的助学扶困促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三笔账:一是虽然助学贷款周期长、易沉淀,存在一定风险,但从长远看,发放一笔贷款,便可能成就一名人才,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培育一位忠诚客户;二是虽然助学贷款额度小、管理难,短期效益较低,但从长远看,发放一笔贷款,受益的是少数特困农户,感染的是众多农民群众,提升的是农村信用社的形象;三是虽然特困户能力弱、有困难,暂时需要扶持,但从长远看,这类家庭情况各异,只要方法得当、路子对头,总是会摆脱贫困、实现致富的,发放一笔贷款,就为他们脱贫致富增添了一份力量。观念转变了,思路理清了, 员工实施助学 “圆梦工程 ”的行动就自觉了。 摸清底数,实施分类帮扶 帮一时之急容易,难得的是持久帮扶。着眼于持久地帮扶困难家庭,并确保助学贷款按期收回,市联社对贫困生家庭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底,根据不同类型制定了帮扶计划。 “助学贷款 +爱心捐助 ”型。就是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主要成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在发放助学贷款的同时发动广大信用社员工为其捐款。2019年,市联社共为贫困大学生捐款 258415 元; 2019年,再次发动员工捐款 151555元,并全部送到贫困学生手中。 “助学贷款 +项目帮扶 ”型。就是对暂时贫困但有 劳力的家庭,在发放助学贷款的同时还进行项目帮扶。对全市贫困生家庭逐一建立帮扶档案,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制定脱贫致富措施,提供项目选择、技术指导、资金注入、市场营销等服务,力争通过 1 至 3 年的努力,使这助学扶困促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些农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目前,全市各信用社已对 1752 名贫困生家庭建立了扶持档案,并为 427 个家庭制定了脱贫致富措施。 “助学贷款 +勤工俭学 ”型。就是对所有贫困大学生,在发放助学贷款的同时为其联系勤工俭学岗位,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学业。在市联社的倡导下,各县联社依据每个贫困生的专业特长,为他们联系了寒暑假 的勤工俭学单位,既实实在在地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又丰富其社会实践经验。 强化组织,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实施好助学 “圆梦工程 ”,运城市市、县两级联社强调确保 “三个到位 ”。 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到位。坚持把 “圆梦工程 ”作为重点工作,要求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具体管。市联社还积极与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沟通,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助学方案及帮扶规划,以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县(市)信用联社、信用社主要负责人亲自上门、深入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完善措施,跟踪监控到位。市联社专门设计了贫困大学生扶持情 况登记表、贫困新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进度报告表,实行定期报告制度,随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通过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业绩讲评等方法,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对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认真、效果不理想的进行处罚。同时,要求各县(市、区)联社设立 “助学圆梦工程监督联络热线 ”,在运城日报和运城电视台公布,便于广大贫困助学扶困促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学生和家长联络以及社会各界监督。 转变作风,任务落实到位。以发放助学贷款为契机,引导和组织广大员工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疾苦,增强做好助学、支农工作的责任感;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信用社助学、支农的成就,增进广大员 工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了解和情谊,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