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强基础,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畅通工程 ” 全力推进。新增干线公路硬化油化里程 230 公里,完成村通畅工程 143 公里、通达工程 400 公里,行政村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到 95%、 24.8%。完成东路段和路 院子至敖家垭口段路面大修,道路完好率达到 90%; 二期等出境公路全部通车。完成花台大桥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大桥。和码头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 58个村、 8.65 万人安全饮水任务;建成文峰河堤一期工程、双通引水渠系主体工程,阳引水隧洞掘进 2.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 100 平方公里。农村电网改造面超过 80%。完成农村沼气池 8329 户,改造农村危旧房 2100 户,建设新居 630户、农村康居示范点 20 个。新建移动通讯基站 93 个,完成 3 个乡有线电视光纤接入工程,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 2019 户。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87 个、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 123 个、区域气象自动站 8 个。土地开发整理成效明显,新增耕地 1.3 万亩;推广新机具6778 台,农机化率达到 20.2%。 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实施森林工程,重点打造 3个万亩示范片,累计造林 21.5 万亩;有序推进天然林管护、退耕还林、森林防火工作。完成县城 后山滑坡治理;石漠化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启动 3 个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完成 5 个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城区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河保持国家二类水质。 二、增总量,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 28.0: 28.2: 43.8 调整为 25.1: 32.4: 42.5,二产业占比提高 4.2 个百分点,首次领先 一产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非公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实现产值 40 亿元,比上年翻一番;乡镇企业实现产值 17.5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1200万元。 (一)工业经济提质提速。 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3.5 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20 亿元,同比增长 40.7%;增加值 4.9 亿元,同比增长 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户,实现总产值 8.58 亿元,同比增长 45.5%;实现增加值 3.4 亿元,增长 28.8%。万元 GDP能耗降低 4.7 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数达到 136.3%。 工业园区实质推进。成功争取进出口银行贷 款 3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2 亿元,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完成 组团南北干道建设、组团场平任务,新建标准厂房 1.5 万平方米。入园企业 14 家,实现产值 1.4 亿元。花台移民生态工业园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工业品产量持续增长。建成新田坝电站等 15 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 22.5 万千瓦,发电 6.3亿度;建成 110 千伏田坝变电站。完成年产40万吨水泥熟料 JT窑技改项目,东升石材、乾鼎石材项目和 10 万套套装门生产线建成投产;生产原煤 87 万吨、水泥 33 万吨、石材 75万平方米。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7.5亿元。 资源勘查取得进 展。申报并获批国家投资优势资源勘查项目 10 个。完成大理石资源普查和 27.7 平方公里钼钒矿勘探;浅层页岩天然气勘探项目获国家批准。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48亿元,同比增长 5.8。粮食总产量 20.1万吨。 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特色产业态势良好。种植烤烟 5 万亩,产烟 13.5 万担,比上年翻一番,烟农收入 1.1亿元,实现税收 2019万元。成功探索 “小规模、大集群、标准化 ”模式,发展规模养羊基地村 87 个、适度规模养殖户4000 户,成为全市草食牲畜重点县;出栏生猪 62 万头、山羊 25 万只、家禽 300 万 只; 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认证,林下养鸡 50 万只;实现林特产值 4.5 亿元。建设马铃薯原种基地 3500 亩、良种基地 2 万亩,生产马铃薯原原种 1000万粒、鲜薯 50 万吨,成为全市最大马铃薯种源生产县。新发展中药材 5.3 万亩;建设蔬菜基地 6 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32 家,实现销售收入 1.56 亿元; 33 个产品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红池药业中药饮片通过 GMP 认证,红池腊鲜 “巴山豚 ”商标获 市著名商标。 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率 20.7%;特色农业基地面积扩大到 18 万亩;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87 个。基本完成 410万亩集体林地林权制度 主体改革任务,发证率达 98%;林业要素市场启动运行。 扶贫开发重点突破。超额完成第一批 16 个整村脱贫村建设任务,组建资金互助社 16 个。石柱坪山片区开发加快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步显现。完成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 870 户、 3393 人。完成各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类扶贫培训 4498人,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13.5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8 亿元。减少贫困人口 8300 人,贫困发生率降低 1.8个百分点。 (三)商贸旅游业取得新进展。 规划建设 山货市场,启动建设渝陕鄂 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建设马镇坝中心商圈;改建宁河农贸市场为全县第一个标准化开放式农贸市场。全面完成 “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任务,实现县、乡、村三级农家店全覆盖;新扩建田坝、文峰、古路、徐家 4个农村市场;评定星级农家乐 3 个。销售 “家电下乡 ”和 “汽摩下乡 ”产品 2.7 万件,兑付补贴资金 727 万元。 全县物价基本稳定,市场供销两旺。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 19 亿元,同比增长 27.3%;连锁经营销售额 3.5亿元。 开展旅游综合发展规划调研,启动大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完成河风景区原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景区建 设加快推进,回购景区和河开发经营权,建成寺云梯主体工程。全年接待游客 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6700万元。 (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积极开展内引外联工作,大力招商引资,签约招商项目 17 个,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 8.5 亿元,同比增长 2.4 倍;引进外资 163万美元,同比增长 63%。全县外贸出口创汇 419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2.2倍;完成外派劳务输出 76 人次。 “飞地经济 ”势头良好, 产业园完成投资2 亿元,投产我国西部首条彩钢板生产线;吉林、长春、珠海、渝中区、教育帮扶集团对口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与 、 及周边区县横向经济协作不断深化。 三、建平台,不断推进城镇建设 全面推进 “宜居工程 ”,扩大城镇建成区 0.83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9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24.6%。 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加强。完成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色彩规划、“四线 ”规划、保障性住房规划等 6 个城市规划;编制完成 10 个重点乡镇规划和 12 个村庄规划。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8平方米。完成城区道路 “白改黑 ”5.2公里,城区油化路总长 12.6公里;干道路灯装灯率 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改扩建污水管网 38 公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识标线系统,新增城市公交线路 7 条,城区公共交通状况持续改善。小区物业管理从无到有,开始起步。 “四城 ”同创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和完善网格管理机制,强力推进八大专项整治活动,市容环境不断向好。完成市级 “山水园林城市 ”3 个单项创建任务,成功创建市级 “卫生县城 ” 和 “文明县城工作先进 ”。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文峰 3.5 万平方米商住小区建设;稳步推进 等集镇开发;启动 等集镇开发。 四、重民生,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科技事业不断发展 。 “两基 ”巩固提高工作通过市政府复查验收,寄宿制学校建设不断加快,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完成校舍安全排查和抗震鉴定,推进校安工程建设。中学镇泉校区、珠海实验小学投入使用。高考上线率 8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取得进展,申报专利 34件,获得授权 8件。 健康工程扎实开展。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新农合参合率达90.1%;实施医疗服务阳光收费工程,群众 “看病贵 ”逐步缓解;有效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防控甲型 H1N1流感疫情;全面完成儿童规划免疫任务;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市级二轮评审验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80.2%。符合政策生育率 88.9%,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市委、市政府出色完成任务奖,荣获 市 “优质服务先进县 ”称号。建成 7 个乡镇文化站、 10 条全民健身路径、 45 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50 个农家书屋; 400米标准体育场投入使用,人均体育场地 0.36 平方米。成功举办渝东片区太极拳邀请赛;广泛开展 “唱读讲传 ”活动。全面推进特色文化强县建设,文艺创作成绩突出。县志编纂工作顺利启动。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9%,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 1358人,促进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3978 户 。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完成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和 “超龄 ”人员养老保险工作。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 5.5万人次,社保综合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全县 6212户、 1.17万人享受城市低保, 1.8 万户、 2.63 万人享受农村低保, 5258 名 “五保 ”对象实现老有所养, 5.9 万人纳入医疗救助, 4.4 万灾民享受生活困难救助;免费为 255 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建设廉租房 15 万平方米,资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改造危房 110 户。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 10.02 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88%。 平安工程建设成绩突出。进一步 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能职责,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成煤矿瓦斯电子监控系统,新增公路防护栏 71 公里,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18.2%和 15.8%。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大走访活动,走访群众 6.1万人次,建立政府常务会研究信访积案长效机制,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办理法律援助 759 件,实现应援尽援;组建社区专业治安巡逻队伍,建成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公共安全视频图像系统,破获刑事案件 678起,打掉黑恶势力团伙 5 个,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实施县级政府部门机构改 革,精简行政事业机构 6个; 实现 “撤乡建镇 ”。强化应急管理;加强执法、廉政、效能监察,加大政务督查;推进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启动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严格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人事、移民、审计、统计、质监、食药监、工商、盐务、地震等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兵役、档案、保密、行政学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台侨、气象、人防、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横向比较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仍 然落后,发展瓶颈尚未根本改变;二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小,赶超压力大。三是经济增长的内动力依然不足,增长自治县基础建设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方式单一。四是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贫困面大,特别是解决群众增收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五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六是少数单位、部门执行力不强,行政效能较低,公仆意识较弱,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年,是市委、市政府对关照最多、支持最大的一年。全县干部群众心齐、劲足、工作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市委、市政府及市级各部门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是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对口支援省市区、友好单位、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逆势而上、开拓奋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干部群众、驻巫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注、关心、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