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村是乡最北端的一个贫困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落。全村有 15 各村民小组,总人口 1718 人, 394户,全部为农业人口;耕地面积 1500余亩,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山地面积 27000 余亩,其中种植桉树 1200亩,红心杉 300 亩,其余均为残次、残幼林。山、田的土地肥力较差,素有 “一斤土七两沙 ”的说法。 由于受自然资源限制,本村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 2019 年全村外出人员达 981 人之多。留守家中的基本是“386199”部队,老弱病残居多。全村目前有小规模畜禽养殖专业户 3户,其余的以种烤烟、白莲、水稻为主。整体素质偏低,科学技术利用率较差。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 1700 余元。村的现状告诉我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之路还是相当的漫长。结合村实际情况,笔者现就如何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浅谈几点看法: 一、正视现实,因地制宜流转土地、山场,让山区农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实惠 村的现实是,如果全村人围着土 地转,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并且地力差,土地贫瘠,想要发展根本不可能。所以剩余劳动力必将外出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求发展。但当青壮年全部外出后,又变成了留守劳力少,劳动强度弱,造成山地、耕地的荒芜、粗放耕作。所以我们要立足这一事实,因地制宜的做好多余耕地、山场的有效流转,让少部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懂技术、懂科学的人耕作大量的土地、山场,在返聘其余劳力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从中获得收益。利用流转出来的土地、山场招商引资搞开发,让山区的农民从土地、山场的流转中获得收益,得到实惠。 二、加大招商力度,积极筹措开发资金。 任何一个贫困的地 方,也会有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村也不例外。目前村的最大的资源优势莫过于生态,还有就是土地、山场、廉价劳动力。我们要立足这一点,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帮助村大搞开发,做足生态文章,发展生态种养、田园经济、观光休闲。外来资本、技术的进入,不仅可以发展本村经济,同时还能改变村民的理念,吸引人才,昌旺人气。 三、加大扶贫力度,抓好农业基础建设 目前,村的农业基础建设极为匮乏,大部农民还在温饱线徘徊,并且存在因病返贫、因教返贫现象。要想农民自筹资金抓基础建设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应加大扶贫力度,帮其 搞好农田水利及道路交通的基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还能更好的吸引外来社会资本的进入,最终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 四、加大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水平极为落后的条件下,无论你有多么有优势的各种资源,那也是徒劳。在高调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科技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政府应加强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大农民种养技术的培训,提高种养水平,让农民能更好的搞好自我产业的发展,通过自我发展,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