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后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 ,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 ,便是黄巾之乱 ,董卓之乱 ,群雄割据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 ,讲了黄巾起义之后 ,东汉政府的反击 ,出现了刘备 ,曹操等英雄 ,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 ,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 ,结果被董卓救驾 .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 ,又废少帝 ,立献帝 ,大权独揽 ,实施暴政 ,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 ,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 ,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 ,中原诸侯群龙无首 ,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 ,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 ,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 ,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 ,中原地区曹操 ,刘备 ,吕布 ,袁术之间的战争 .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 在三国演义中 ,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 ,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 ,他被写成奸诈之人 ,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 ,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 ,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 ,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 ,他奠定了魏国的 基础 ,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 ,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 三国演义读后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 ,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 ,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 ,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 ,提出了 “唯才是举 “的用人方针 ,于公元 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 .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 ,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 ,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 ,而所得的贤才 ,又往往不出里巷 ,这绝不是机遇 ,而是当政的人求 ,访得来的 .有鉴于此 ,曹操立足现实 ,指出现在天下未定 ,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 .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 ,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后来 ,曹操于公元 214 和 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 ,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 “唯才是举 “的方针 .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 ,力戒求全责备 ,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 ,只要真有才能就行 .经过一番努力 ,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 ,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 ,形成猛将如云 ,谋臣如雨的盛况 .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 ,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 ,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 ,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袁绍失败后 ,陈琳归降曹操 .曹操问他说 :“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 ,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 ,陈琳连忙谢罪 .曹操爱惜他的文才 ,不仅对他不处罪 ,还照样任用他 .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 ,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在赤壁的惨败之后 ,曹操并未一筹莫展 ,而是笑着说了一句 “今北方仍由我所据 “,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三国演义读后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的乐观态度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 ,喜欢作文赋诗 ,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