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民因病致贫现象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民因病致贫现象 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建立到逐步完善,解决了农民基本的医疗问题。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通过对合川区盐井街道茶园村、龙市镇垣城村的典型调查,同时结合历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农民 “因病致贫 ”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疾病成为农村贫困人口承受不起的痛,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治病费用已经成为农民的一大负担。通过对合川区龙市镇垣城村调查发现,一是因疾病导致生产生活水平受到影响。全村 632 户、共2019人,因疾病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 29 户,占总户数的 4.6%;因疾病陷入贫困的 13 户,占总户数的 2.1%;生病拖延未治的 54 人,涉及 17 户,占总户数的 2.7%;大病小治的 52 人,涉及 35 户,占总户数的 5.5%。二是患病者平均医疗费用较高。全村自 2019年以来患主要疾病的人数为 480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23.2。这些人从发病至初诊的间隔时间平均是 1.2 个月,患病持续时间平均为 13.5 月, 医疗费共计为 132.6 万元,平均每人 2762.5 元;其中住院病人 125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6.0%,平均住院时间为 23.5 天,医疗费共计为 48.6 万元,平均每人 3888 元。三是高额医疗费用导致多数人借款治疗 ,从而背上较重债务包袱。全村自 2019 年以来患病人群中能够自己支付费用的占 47.4%,需要借钱医治的占 52.6 借款主要来源是亲戚,平均每人次借款数为 2500.5 元,平均借款期限为 19.4 个月,至今还有部分农民因病致贫现象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农民未还清借款。 二、农村社会低收入群体患病医治困难。从纵向上看,农民医疗费用支出增长速度远高于农民 收入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合川调查队农村住户年报资料,合川区农民医疗费用支出由 1990年的 17 元增长到2019年的 319元,增长了 18.8倍,而同期农民纯收入从 663元到 5877元仅仅增长了 8.9 倍。从横向上看,低收入群体的医疗费用支出比例明显比农村居民平均水平要高。 2019 年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 2500 元的群体的平均纯收入为 2235.5 元,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 218.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 9.8%,远高于全区农民 4.7%的水平。由于收入过低,医疗支出较高,这部分群体生病拖延、大病小治的现象普遍,对于疾病风险的抵 御能力不足。盐井街道茶园村某户人家,全家两个儿子到了十五六岁全部瘫痪,检查也没有查出疾病根源,专家初步判断是基因遗传,治疗难度很大。 三、大病、重病引发的贫困现象尤其突出。常见的大病、重病如脑溢血、癌症等,致死、致残率高,治疗费用一般都要几千、上万元。盐井街道茶园村某户人家,一个三十多岁的儿子患有肝癌,全家为治病四处奔走借债,正常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复存在。有的晚期癌症患者因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用,不得不选择放弃治疗。按照 2019 年合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5877.34元计算,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类似的大病、重病,一年 甚至几年的收入将化为乌有,甚至将背上沉重的债务,导致生活陷入贫困。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 ”。农户受大病冲击后,农民因病致贫现象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至少要三五年才能恢复到大病前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同时,疾病导致贫困,贫困又使疾病难以医治,以致恶性循环。公务员之家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极大缓解了农民 “看病难、看病贵 ”的问题,但是对于医疗花费巨大的大病、重病,发挥的作用仍不是很明显。 “因病致贫 ”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仅龙市镇垣城村,学生 “因病辍学 ”的就有 3 例,如有一村民因患病家庭陷入困境,导致女儿高中辍学外出打工。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