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复兴之路》后有感.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读《复兴之路》后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复兴之路》后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复兴之路 后有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读复兴之路后有感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崎岖而曲折,但是,正像一句名言中说的那样: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历史证明,中国的复兴与再次崛起与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义有着重大的关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迎来了新的春天。但是, “两个凡是 ”的绝对理论拉长了美好的前景与现实的生活之间的距离。关键时刻,一个声音喊出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随后的大讨论冲破了 “两个凡是 ”的精神禁锢,一场思想解放大潮,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释放出无穷活力。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承包责任制等等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转,物资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十年改革带来的除了进步与物资的丰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当时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而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的作用日益加强,计划市场经济定价必须转向市场定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1988年, “居民储蓄剧减 95的物品都再上涨,电视机、冰箱等的价格上涨了 20到 50。 ”价格问题还只是中国在改革的道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989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中说道: “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读复兴之路 后有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 ” 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变,国际环境也在急变之中给中国带来各式各样的影响。比如, 1989 年 9 月开始,波兰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 1990年 10 月 3 日德国统一, 1991年 12 月 25 日苏联解体等等。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说道: “国际上,几乎是西方所有国家的一些主流形态,都认为中国也必然会改变颜色。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情势,邓小平同志又一次站出来,强调: “基本路线要搞一百年,动摇不得。 ”对于如何开待改革中出现新事物新问题,邓小平强调: “不要搞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发展才是硬道理。 ” “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 放发展经济,逐步地该改善人民得生活,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对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小平同志回应道: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也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一论断对社会主义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制逐渐成形: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又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最突出的特色。实践证明,在风云变幻的风口浪尖上, “认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是果敢的选择,也是 明智的选择。 ”在总结了苏联、东欧和我国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读复兴之路 后有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走自己的道路。 总而言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历史的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现实和时代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特定的世界历史环境和中国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