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核心,是贯穿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红线。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建议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因而也是关于发展的根本理念。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它回答了关于中国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科学发展观,其统领作用既体现在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又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 “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 观。 ”“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不是人为地拔高它的地位或作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是在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需要把握我们党在这三个时期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思想的几个主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点。毛泽东用 “向自然界开战 ”的语言表达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需要转移的思想;提出要以苏为鉴 ,寻找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 ;指出要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主张发展经济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等。邓小平领导我们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指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才是硬道理;制定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等。江泽民提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要一以贯之决不能动摇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要抓住 21 世纪头 20年 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思想所做的精辟概括,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也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 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0世纪 60 年代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发展观,即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 展观念。可以用 “发展经济 ”这个公式加以概括;随着传统发展观给现实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弊端愈来愈严重以及人们对它的反思,于是在 20世纪 60、 70 年代西方国家提出可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续发展观并开始实施。这是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其代表作有美国科学家蕾切尔 卡森 1962 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和 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以及 1987 年挪威首相布伦特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等。可持续发展观可以用 “发展经济社会 ”这个公式概括。在此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理论不断完善和推进,从而 形成了今天的现代发展观。西方现代发展理念非常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现代发展观可以用 “发展经济社会人 ”的公式加以概括。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它包括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条件等。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和世界性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中。这个战略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我们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和谐。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统领作用,决定了我 们今后将继续走对内和谐发展与对外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