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 /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电气设备 2018 年 01 月 30 日 三元高镍化是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最明确的投资方向 看好 万国电车 系列 深度 报告 之一 相关研究 无 证券分析师 刘晓宁 A0230511120002 liuxnswsresearch 韩启明 A0230516080005 hanqmswsresearch 研究支持 郑嘉伟 A0230518010002 zhengjwswsresearch 张雷 A0230117040007 zhangleiswsresearch 联系人 宋欢 (8621)232978187409 songhuanswsresearch 投资要点: 2020 年能量密度规划目标 300Wh/kg, 高镍化和高电压 是 动力锂电池的 发展 主流 。 根据起点 研究 的 预测, 2017 年我国锂电正极材料的产量有望 达 到 21 万吨,同比增长 31.25%,其中 三元材料 的 产量 8.6 万吨,同比增长 58.38%, 三元材料产量 的 增长 主要受新能源乘用车 、 专用车、锂电自行车等 细分 市场 需求 的 驱动 。 根据工信部等 四部委印发的 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到 2020 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300Wh/kg,系统比能量达到 260 Wh/kg,成本降至 1 元 /Wh 以下 。 由于提高电压以及镍的比例能够大幅提高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因此高镍 高电压 三元材料是未来 动力锂电池的发展 主流。 高镍三元材料已经成为下游客户追捧 的 方向 , 产能 有限供不应求 。 目前率先 尝试 NCM811三元 材料 的电池厂商包括 CATL、 BYD、 江西 孚能 、比克 电池 、 国轩高科、天津 力神、 鹏辉能源。 而 目前国内大多数三元正极 材料 厂商 的 主打产品 仍是 NCM523 及 NCM622, 仅有 宁波金和、当升科技、杉杉能源等少数公司在生产 NCM 811 以及 NCA 的产品 , 产能有限供不应求 。 钴在三元正极材料中的成本占比较高,上涨预期下三元材料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由于 2018年三元材料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以及钴矿供给严重依赖进口,导致钴的供需结构偏紧。根据我们的 测算 ,钴在 NCM523 和 NCM622 的成本占比超过 30%。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力度预期较大,但是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受到上游资源品价格的影响更大,而2018 年钴价上涨的预期较大,因此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高镍三元材料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高技术门槛带来更强的盈利能力。 由于高镍三元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相对较低,且生产组装时不能接触空气,因此需要全自动化产线。高镍三元材料 的产线对环境要求更高,原有 NCM523 与 622 产线不能通过技术 改造 升级来生产高镍三元材料,而是需要重新设计和新建。我们认为这一较高的技术门槛要求导致行业扩产较难,但也给具有先发优势的厂商带来更强的盈利能力。 推荐标的: 我们认为 2018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会 追求 “更高 质量的 发展”, 政府在不断提升补贴门槛加大技术推进力度 。 国内整车厂商将会加快速度准备与特斯拉 、 奔驰、宝马 、大众 、 丰田等 外资整车厂商 的 竞争,考虑到特斯拉已经在批量使用高能量密度的 NCA 正极材料,我们认为国内整车 厂商 对于三元材料高镍化 的 需求 将会 出现 爆发式增长 , 我们 重点推荐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当升科技、 杉杉股份。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 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2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新能源乘用车放量推动三元电池比重提升 . 5 1.1 补贴门槛提升对应更高的能量密度要求 . 5 1.2“ 补贴 +双 积分 ” 持续推动新能源乘用车放量 . 6 1.2 新能源乘用车放量推动三元比重持续提升 . 7 1.3 2017 年三元正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超过 58% . 8 1.4 三元正极价格受到市场需求和钴材料成本的双重支撑 . 10 2 高镍三元趋势明确,技术门槛筑护城河 . 12 2.1 高镍三元材料能量密度优势明显 . 12 2.2 高镍三元材料已经成为下游客户追捧的方向 . 14 2.3 正极材料厂商纷纷扩产布局高镍三元产品 . 15 3 当升科技是技术领先的高镍三元供应商 . 17 3.1 当升科技 是业绩快速增长的正极材料供应商 . 17 3.2 三元产能有望在 2020 年前达到 3.4 万吨 . 19 3.3 研发支出不断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丰富 . 20 3.4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布局原材料供应链 . 21 4 杉杉股份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锂电材料供应商 . 22 4.1 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锂电材料供应商 . 22 4.2 公司开始投产 NCM811 产品,未来销售有望放量 . 23 4.3 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25 4.4 公司覆盖国内外优质客户,上游积极布局原材料供应链 . 26 目 录 3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3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表目录 图 1: 2015-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单位:万辆或 %) . 7 图 2: 2017 年新能源汽车月度装机量(单位: GWh) . 8 图 3: 2017 年动力电池分类型占比(单位: %) . 8 图 4: 2011-2017 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及增速(单位:万吨或 %) . 9 图 5: 2015-2017 年不同正极材料产量占比(单位:万吨) . 9 图 6: 2016 年中国三元材料分型号产品产量占比 . 9 图 7: 2016 年中国企业对高镍 NCM811/NCA 布局 . 9 图 8:新能源汽车产量与电池总需求量预测(单位:万辆或 GWh) . 9 图 9:新能源汽车使用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占比及预测(单位: %) . 9 图 10: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拆分(单位:元 /kWh) . 10 图 11: NCM523 电池成本拆分(单位:元 /kWh) . 10 图 12:钴资源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 . 11 图 13:锂资源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 . 11 图 14:湖南杉杉的 NCM523 正极材料价格(单位:万元 /吨) . 11 图 15: NCA 和 NCM 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 . 11 图 16: 镍 Ni 钴 Co 锰 Mn 酸锂结构 . 12 图 17:镍 Ni 钴 Co 锰 Mn 占比不同的多种多元材料 . 12 图 18: NCM 系列产品的制备过程 . 14 图 19: 2017年 1-12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纯电动乘用车不同能量密度车型汇总(单位: Wh/kg). 15 图 20: 2017 年 1-12 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纯电动客车不同能量密度车型汇总(单位: Wh/kg). 15 图 21:公司股权结构(截至 2017 年三季度末) . 18 图 22:高能量型 NMC622 材料扫描电镜图 . 19 图 23:高能 量型多元材料 NMC532 扫描电镜图 . 19 图 24: 2010-2017Q3、 2018 年预测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单位:亿元或 %) . 20 图 25: 2010-2017Q3 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单位:亿元或 %) . 20 图 26:锂电材料和智能装备业务毛利及毛利率(单位:亿元 或 %) . 21 图 27: 2014-2017 年及预测单季度盈利情况(单位:百万元) . 21 4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4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28:研发投入与营收占比(单位:亿元或 %) . 21 图 29:当升科技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率 . 22 图 30: 当升科技应收账款与票据情况(单位:百万元) . 22 图 31:杉杉集团的股权结构 . 22 图 32:营业总收入及同比增长(单位:亿元 或 %) . 25 图 33: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单位:亿元 或 %) . 25 图 34: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单位:亿元 或 %) . 26 图 35:杉杉能源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率 . 26 图 36:杉杉能源应收账款与票据情况(单位:百万元) . 26 表 1: 2016 年、 2017 年和 2018 年(征求意见稿)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 . 5 表 2: 2017 年和 2018 年(征求意见稿)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 . 5 表 3: 2017 年和推测 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系数 . 6 表 4: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重大政策 . 6 表 5:单吨 NCM523 材料主流工艺的制备成本构成 . 10 表 6: NCM 不同型号对比(单位:元 /KWh) . 12 表 7:不同电 池性质对比 . 13 表 8: 2017 年 1-12 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的不同类型电池汇总(单位:辆) . 14 表 9:正极材料厂商产能及规划(单位:吨) . 16 表 10:当升科技 的参股公司及其主营业务 . 17 表 11: 2015 年当升科技股权激励计划 . 18 表 12: 2016 年当升科技的正极材料新研发产品 . 19 表 13:当升科技正极材料工厂分布与产能(单位:吨) . 20 表 14:杉杉能源产品信息表 . 23 表 15:杉杉能源的正极材料工 厂分布与产能 . 25 表 16:杉杉能源的产品销量情况与毛利率(单位:亿元、吨、元 /吨 或 %) . 25 表 17:相关标的估值表(单位:元 /股 或倍) . 27 表 18:关键假设表之电力设备新能源 . 27 5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5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新能源 乘用车放量推动三元电池比重提升 1.1 补贴 门槛提升对应 更高的 能量 密度要求 补贴金额逐年退坡, 门槛持续提升。 2017 年补贴政策对大部分类型新能源车的补贴都进行了下调,同时规定地方补贴不得超过中央财政补贴 50%(原为 100%)。在乘用车领域,以工况法续驶里程 R 为指标,对高续驶里程车型的补贴额度为低续驶里程车型的 2.2 倍;同时规定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低于 90Wh/kg,对高于 120Wh/kg 的按 1.1 倍给予补贴。 2018 年,预计在客车领域,政府对单车长度在 6 米到 8 米(不包含 6 米)的客车补贴上限从 9 万元下降到 3 万元,客车补贴上限基本上都减少一倍。 表 1: 2016 年、 2017 年和 2018 年 (征求意见稿)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 车辆类型 纯电动续驶里程 R(工况法、公里 ) 2016 年补贴额度 2017 年补贴额度 2018 年 (征求意见稿)补贴额度 纯电动乘用车 100 R 150 2.5 2 0 150 R 200 4.5 3.6 2 200 R 250 2.8 250 R 300 5.5 4.4 4 300 R 350 4.5 R 350 5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 R 50 3 2.4 资料来源: OFweek、申万宏源研究 表 2: 2017 年和 2018 年 (征求意见稿) 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 年份 车辆类型 中央财政补贴标准(元 /KWh) 中央财政单车补贴上限(万元)( L 为客车长度) 地方财政单车补贴 6 L 8m 8 L 10m L8m 2017年 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1000 9 20 30 不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 50% 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3000 6 12 20 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 3000 4.5 9 15 2018年(征求意见稿) 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1100 3 12 18 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2000 4 8 13 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 1500 2.2 4.5 7.5 资料来源: OFweek、申万宏源研究 6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6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表 3: 2017 年和推测 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系数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 Wh/kg) 2017 年补贴系数 预计 2018 年补贴系数 90-100 1 0.9 100-120 1.1 1 120-135/140 135/140 1.1 资料来源: OFweek、申万宏源研究 1.2“ 补贴 +双积分 ” 持续推动 新能源 乘用车放量 “ 补贴 +双积分 ” 持续推动 行业 发展 , 2025 年 国内 渗透率有望达到 20%以上。 2017 年 2月 20 日, 三部 委 联合印发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新能源领域的阶段性目标是“到 2020 年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 200 万辆” 以及 “到 2025 年 新能源汽车占汽车 总 产销 的 20%以上”。 2017 年 10 月 17 日, 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即“双积分政策” ) ,对新能源车的技术含量、配套设施、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表 4: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重大政策 发布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2 年 7 月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 年 ) 提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2014 年 7 月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 指导意见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 升级。 2014 年 8 月 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 的公告( 2014 年) 自 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5 年 2 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 项实施方案 实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完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技术体系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升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超前研发下一代技术;到 2020 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为 2020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500 万辆提供技术支撑。 2016 年 12 月 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 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2016 年) 提高技术门槛,补贴退坡 20% 2017 年 3 月 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 方案 一是产品性能大幅提升, 2020 年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力争较现有水平提高一倍达到 260 瓦时 /公斤、成本降至 1 元 /瓦时以下, 2025 年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 500 瓦时 /公斤;二是产品安全性满足大规模使用需求,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生产和使用;三是产业规模合理有序发展, 2020 年行业总产能 1000 亿瓦时、形成产销规模 400 亿瓦时以上的龙头企业;四是关键材料及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 2020 年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骨干企业;五是高端装备支撑产业发展, 2020 年实现装备智能化发展、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7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7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2017 年 4 月 汽车 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 2020 年,培养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与国际发展同步 ;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7 年 9 月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 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约束性政策,建立起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和市场化机制,加速汽车电动化 的进程。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申万宏源研究 2012-2015 年,国家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012 年至 2015 年实现 大幅增长 ,销量分别为 1.2 万辆、 1.76万辆、 7.47 万辆和 33.1 万辆。 2016 年开始受补贴政策退坡影响,增速逐步放缓,但 2016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 51.7 万辆和 50.7 万辆,远超 2015 年整体水平。 我国纯 电动 乘用车 2017 年 产销同比增长 81.7%和 82.1%。 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为 79.4 万辆和 77.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3.8%和 53.3%,市场占比达 到 2.7%,比上年提高了 0.9 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47.8 万辆和 46.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1.7%和 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11.4 万辆和 11.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0.3%和 39.4%。 图 1: 2015-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单位:万辆或 %) 资料来源:中汽协、申万宏源研究 1.2 新能源乘用车放量 推动三元比重 持续提升 新能源 乘用车 放量趋势出现 ,三元 电池 的市场比重持续提升 。 2016 年三元电池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比首次过半,达到 58.49%; 其中,在 纯电动 乘用车市场上,三元电池用量占比提升到 63.36%;在插混乘用车市场 上 ,三元电池 用量占比 提升到 21.57%, 而 2015 年仅为 3.23%。 2017 年 三元电池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比 进一步 达到 75%以上 。 根据 高工锂电的数据, 2017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装机电量为 36.40GWh,同比增长 29%,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 的装机 电量 合计 34.05GWh,占比 93.4%,其中三元电池 16.01GWh,-100%-50%0%50%100%150%200%250%0246810121416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15 2016 2017 2016同比增速 2017同比增速8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8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而磷酸铁锂 电池 对应 18.04GWh。随着政府对能量密度的标准不断提高,未来三元电池 的市场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 图 2: 2017 年新能源汽车月度装机量(单位: GWh) 图 3: 2017 年动力电池分类型占比(单位: %)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申万宏源研究 1.3 2017 年三元 正极材料 产量 同比 增长超过 58% 2017 年三元正极 材料产量 同比增长 58.38%。 根据 第三方机构起点研究的数据, 2017年 三元正极材料的产量达到 8.6 万吨 ,同比增长 58.38%。同期 ,正极材料的产量达到 21万吨 ,同比增长 30%。 2017 年 正极材料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动力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新能源汽车补贴 紧密 挂钩 后 ,动力电池企业加速 往 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 目前 , 磷酸铁锂电池 的 能量密度 在 140Wh/kg 左右 , 而 上限 为 160Wh/kg 左右 , 这一 上限 制约 了 续航里程 的 提高 。而 NCM523 和 NCM622 的能量密度 能够 达到 180Wh/kg,镍含量 更高 的 NCM811 的 能量密度能够 达到 220Wh/kg, 因此高镍 三元材料能够满足动力电池企业日益增长的 产品 需求。 2018 年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发展 的元年 。 从我国市场上看, 2016 年 NCM523 型号和NCM622 型号 的比重分别为 76%和 10%,但考虑 到 2017 年下半年 宁波金和、 当升科技、杉杉能源等公司 正在 陆续投产 NCM811 以及 NCA 产品 ,我们认为 2018 年 有望成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发展的元年。 到 2020 年预计三元 电池需求有望 增长至 80GWh。 为了 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行业将 会 向 高镍化、高电压发展, 高镍 NCM622 型号 、 NCM811 型号 与 NCA 型号有望逐渐放量。 根据真锂研究 的 预测 , 2018 年预计三元 电池 装机量可达 23GWh, 而 磷酸铁锂装机量下降到12GWh 以下 ,到 2020 年三元电池需求有望增长至 80GWh。 02468101214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装机量LPF49%三元44%锰酸锂4%钛酸锂2%其他1%9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9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4: 2011-2017 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及增速(单位:万吨或 %) 图 5: 2015-2017 年不同正极材料产量占比(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起点研究、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起点研究、申万宏源研究 图 6: 2016 年中国三元材料分型号产品 产量占比 图 7: 2016 年中国企业对高镍 NCM811/NCA 布局 资料来源:能源网、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能源网、申万宏源研究 图 8:新能源汽车产量与电池总需求量预测(单位:万辆或 GWh) 图 9:新能源汽车使用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占比及预测(单位: %) 资料来源:中汽协,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中汽协,申万宏源研究 0%10%20%30%40%50%60%70%051015202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全国产量 (万吨) 增速05101520252015 2016 2017NCM LCO LPF LMONCM11113%NCM52376%NCM62210%其他1% 小批量投产20%研发阶段55%产线建设阶段25%0204060801001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新能源汽车产量 /万台 车用动力电池总需求量 /Gwh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磷酸铁锂占比 三元和锰酸锂占比 其他10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10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4 三元 正极 价格受到市场需求和钴材料成本的双重支撑 三元正极材料 在动力 锂电池中的成本占比约 32%。 在整个电池成本构成中,主要分为正极、负极、电解液和其他费用,一般来说电池中正极、负极、电解液所需消耗的质量比是 2:1: 0.9。 以 NCM523 为例 , 按瓦时计算,正极材料 占 成本 的 比重 可达 32%。 图 10: 磷酸铁锂 电池成本 拆分 (单位:元 /kWh) 图 11: NCM523 电池成本 拆分 (单位:元 /kWh) 资料来源:真锂研究、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真锂研究、申万宏源研究 以 NCM523 为例,四氧化三钴在三元正极材料中的成本占比 超过 30%。 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材料主要是镍钴锰前驱体和碳酸锂,焙烧过程中主要消耗的是电费,同时在计算成本构成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人工费用和设备折旧。以 NCM523 的制造工艺为例, NCM523 需要约0.6 吨的 硫酸钴 ,乘以 11 万元 /吨的采购价,对应成本 7.7 万元 /吨,约占成本比重 35%。 表 5:单吨 NCM523 材料主流工艺的制备成本构成 项目 成本(万元) 成本占比 原材料成本 单价(万元吨) 用量(吨) 镍钴锰前驱体 12 0.95 11.4 60.64% 锂盐 14 0.4 5.6 29.79% 烧结 0.9 4.79% 人工费 0.2 1.06% 耗材 0.3 1.60% 设备折旧 0.2 1.06% 其他 0.2 1.06% 合计 18.8 100%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申万宏源研究 正极19%隔膜12%负极4%电解液14%铜箔8%结构件9%NMP6%电力7%人工及制造费21% 正极32%隔膜10%负极4%电解液11%铜箔6%结构件8%NMP5%电力7%人工及制造费17%11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11 页 共 28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钴在三元正极材料中的成本占比较高, 钴价上涨预期保障 三 元价格 稳中有升。 由于 2018年三元材料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以及钴矿供给严重依赖进口,导致钴的供需结构偏紧。根据我们的测算,钴在 NCM523 和 NCM622 的成本占比超过 40%。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力度预期较大,但是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受到上游资源品价格的影响更大,而 2018 年钴价上涨的预期较大,因此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图 12:钴资源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 图 13:锂资源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 资料来源:百川资讯、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百川资讯、申万宏源研究 图 14:湖南杉杉的 NCM523 正极材料价格(单位:万元 /吨) 图 15: NCA 和 NCM 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 资料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申万宏源研究 钴价上涨削弱电池 企业盈利能力,三元材料高镍化 成为 成本控制手段 。 随着技术路线往 高镍化 方向 发展 , NCM523 和 NCM622 的钴分子含量 分别为 12.21%和 12.16%,相差并不大,而 NCM811 的钴分子含量为 6.06%, 仅 为 前两者的一半 左右 。 因此 , NCM811 单吨对应钴 的 用0102030405060金属钴 99.8%min 硫酸钴 20.5%min四氧化三钴 73.5%min02468101214161820电池级碳酸锂 -含量 99.5%单水氢氧化锂 LiOH 56.5%05101520251/2/2015 1/2/2016 1/2/2017三元 523-湖南杉杉05101520253035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NCM5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