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县长在早稻生产专题会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县长在早稻生产专题会发言 同志们 一、创新思路。谁受益;种多少。不种不补 ”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据实发放政策,打造一流的粮食生产环境。一是用惠农政策搭台子。坚持 “谁种粮。补多少。充分调动群众种粮积极性。二是以集中育秧打底子。大力推进集中育秧,出台对早稻育秧连片面积在 10 亩以上每亩奖励 200元的奖励政策。全县范围广泛采取镇村两级公益性育秧、规模大户有偿化育秧、农户联户协作型育秧等三种集中育秧形式,确保早稻用种需要。现已落实集中育秧 1367处,面积 8730 亩。三是拿代耕代种作衬子。大力支持乡镇村组干部、规模大户开展代耕代种,坚决遏制抛荒和水稻 “双改 单 ”扩大双季稻面积,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由促耕促种向代耕代种转变。归阳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张笑恒带头代耕代种稻田 120 亩。金桥镇针对多数农户只愿种植一季的情况,采取由政府补助大户种早稻,再由农户种晚稻的方式,确保水稻播面稳定。四是靠农业科技撑柱子。坚持以大户和专业组织为载体,突出推广盘育机插秧、小苗直插和旱育保姆育秧抛栽等轻简栽培技术,为劳动力匮乏条件下的粮食生产提供助力。五是凭规模订单做引子。今年在做好良种直销试点和引导本地稻米企业订单的基础上,还支持中央储备粮祁东直属库采取半价供种等形式,开发湘米产业基地,已 同湖南盛县长在早稻生产专题会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湘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优质稻订单 3 万余亩。六是抓硬件投入夯实基础。为解决部分产区因缺水等原因无法种植双季稻的现实之忧和种粮大户发展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县委县政府积极整合山平塘清淤、新增粮食产能、优质稻产业开发、一事一议 ”等涉农项目予以支持。 二、硬化措施。作为制止耕地抛荒、减轻政府责任压力的重要帮手。按 100 元 /亩奖励大户的基础上,追求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是扶持大户上纲举目张。积极把种粮大户作为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一道屏障。开创了政府履职与种粮增收的双赢局面。县政府单列 100万元种粮大户奖励资金。实行 基本奖、标兵奖、推荐奖 “三奖同步 ”和农机购置补贴、烘干机贷款贴息、种粮保险、模式化服务 “四项配套 ”今年全县 30亩以上种粮大户 1710 户,上年的 3倍。太和堂镇党委书记曾定健面对群众不愿种植双季稻、种粮大户担心亏本、犹豫不决的现实情况,带头入股 30%给大户吃上定心丸。二是奖补促进上旗帜鲜明。全县已形成县、乡、村 “三位一体 ”粮食生产奖补体系。 2019 年县乡两级财政已投入粮食生产发展资金 1300万元,比上年增加 400 万元,重点用于早稻集中育秧补贴、早稻面积达标补贴、早稻生产竞赛奖励和年度粮食生产评比奖励,重点用于鼓 励规模种粮的政府贷款贴息,积极帮助大户解决生产融资等难题。三是任务保证上绝不含糊。实行县对乡镇和乡镇对村的任务保证金制度。县财政从年度应拨付各乡镇的粮食县长在早稻生产专题会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生产发展资金中,暂扣 30%作为乡镇粮食生产任务保证金,各乡镇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暂扣 1000-2019 元作为各村粮食生产任务保证金。 三、强化责任。落实早稻面积。实行动态管理。全县已分乡镇落实早稻面积台账 23 个,体现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是台账跟踪抓落实。为及时掌握情况。对全县早稻生产全面建立面积到组台账、办点到户台账和种粮大户台账等三项台账。组率 100%对 300 里示范长廊内 20 个乡镇 223 个村 3.2 万农户实行到户登记,逐阶段督促落实品种选择、早稻育秧、板田犁翻和早稻插秧情况。二是入户指导抓到位。以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活动为契机,督促县乡两级办点人员进村入户加强指导。有关部门强化了办点人员台账管理,切实将办点情况与下乡补助和工作绩效挂钩。三是从严问责抓考核。县政府对各乡镇粮食生产全面实行 “一票否决 ”制度,各乡镇明确了对包片包村镇干部和村主干的粮食生产工作责任,问责力度空前强劲。县政府对 300 里双季稻生产示范长廊内的行政村实施考核排名管理,拟对后 20 名行政村黄牌警告 ,对后 10 名行政村一票否决。 3 月份以来,全县已组织 3 次粮食生产督查,召开 3 次乡镇长参加的粮食生产工作会议。 县早稻育秧取得了初步成效。对比兄弟县市。落实指标任务,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县长在早稻生产专题会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差距。下步工作我将进一步按照全市总体部署。强化督查考核,全力承担稳粮保供给工作重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