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乘十七大东风,把校长送回校园.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红网:乘十七大东风,把校长送回校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网:乘十七大东风,把校长送回校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网:乘十七大东风,把校长送回校园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红网:乘十七大东风,把校长送回校园 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 “科教兴国,教育优先 ”的战略方针,十七大的首场记者招待会便是科教,其中所彰显的意义不言自明。教育是关系民生的当务之急,又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其重要性决定了不管提高到什么样的高度来重视和加强,都不为过,所以说是 “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战略举措,也确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成就是巨大的。当然。在新的起点新的发展中,仍然需要一如既往的不断加大力度加快速度。 教育与医疗、城市房价等,是近年来无论两会还是社会群众都是一个议论焦点,自然也是本次党代会报告以及代表讨论的一大热点。但是,从各方议论中不难发现,有一个问题日益凸显,即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可以分为 “办学 ”与 “教学 ”两大任务,虽然彼此间互为交叉,但仍具有各自侧重。或者换句话说,办学侧重在教育的量上,而教学更重于教育的质。显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 “办 ”与 “教 ”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办学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学的提升显得相对滞后。 如果要问校长这几十年来,最主要的日常事务、最累人的或最头痛的事是什么,估计除了有的普 通重点中学外,其余十之八九都会说是 “办学 ”(实际还是建校、抓工程等)。事至如今,不管是大学、中学、小学已经既成的一个事实是,校长的职责便是主管校外 负责与社会各方联系协调,校内的基本由 “业务 ”副校长管。这么种 “约定俗成 ”红网:乘十七大东风,把校长送回校园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的管理体制本身是否就说明了什么?而且,颇有对一地教育发展成绩的认定,也是 “一如既往 ”的是办学 “量化 ”,比如学校数、受教人数是基本的,配套设施以及教师数是重要的等等。这个办学上的 “量 ”能够真实代表、反映出教育的整体实力么? 教育繁荣、大发展的背后,我们不时看到大学越来越 “大 ”,校门一个赛一个 豪华,学术泡沫,文凭注水,校园衙门化,诸多 “一流 ”评审的自娱自乐化等等的 “新闻 ”,还有在一些地方普通中小学愈演愈烈的择校、借读等等。这些是否正好折射出 “教学 ”的相对滑坡,以至教育质量上的某种虚脱。 学校教育,国民教育,精英教育,这些是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本质要求。但是,不管是那类教育,其根本与核心都应当是立足于学校教育。而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理由,或者说依据、支撑,就在于其教学质量。 “学生当以学为主 ”,学校也当以教为主,校长、学校、教育也应当以抓此为重。 当然,我们不必拿外国教育模式来说中国的学校,我们需要 从实际出发,按国情办事。但是如果说校长管校外,是个 “理所当然 ”,也只能说是基于我们特殊国情下办教育的一个暂时选择,也只能说是在一个时期内的 “因地制宜 ”。经过几十年后的今天是该值得我们再思考了。毕竟质量是任何国家任何种类教育的生命线。教育的产品是人,其精细取决于 “一次定型 ”的。因此,校长乃至别的主管,齐心协力精心抓好教学才是天经地义。 红网:乘十七大东风,把校长送回校园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教育优先,教学为重。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其中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进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新阶段。那么,我们的教育发展也应该有切实的转变,其中之一,教育发展 不应该只是大踏步的 “优质校园 ”增多,更当是优质教学的大幅度提升。但愿,再说教育的发展,不再是一大串 “量 ”的数字。 风正好扬帆,乘十七大的东风,把校长们送回校园送进课堂。 稿源:红网 作者:严雨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