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浣溪沙 五月江南麦已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浣溪沙 五月江南麦已稀 清代:纳兰性德 原文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湔裙谁独上渔矶。 译文 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麦稀疏错落。恰逢梅雨时节,小雨霏霏,在屋檐下静坐,看成年的燕子教雏燕学习飞翔。 堤岸上绿荫深浓,远远看去就像浓墨泼出来的山水画,烟雨消散,山峰又秀色如初。那在水边石矶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谁呢?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麦已稀:意即麦子大部分已经收割,所剩稀少。 黄梅时节:指春夏时节黄淮流域连绵阴雨天气,此时梅子黄熟,故云。霏( fi)微:雾气、细雨等弥漫的样子。 罨( yn)画:色彩鲜明的图画,常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美丽如画。 浣溪沙 五月江南麦已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湔( jin)裙:古代风俗,谓女子妊娠后,欲产子易,则于产前到河边洗裙,这里借指水边的女子。矶: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大石。 赏析 上片词人点明了时间和节令。即 “五月 ”与 “黄梅时节 ”。然后,他以 “分镜头 ”的形式描写了 “麦 ” “雨 ” “燕子 ”等富有节令特点的事物。“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 霏微 ”,在五月,水墨江南里,青绿的小麦稀疏错落在阡陌间,刚好是梅雨时节,雨丝绵绵地飘落下来,一派大自然的美景。 “闲看燕子教雏飞 ”,纳兰怀着一份闲心静坐窗前,看着屋檐下的雏燕学飞,扑打着稚小的双翅,此时才明白生命之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的景色是安定平和的。 下片将景色概括为 “罨画 ”,又将目光转向了水边的美丽女子。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 ”,烟渡流水如同浓墨泼出来的山水画,静谧的山峦间隐约流露着雨过天睛的阳光。纳兰娓娓道来,一幅泼墨山水田园画就慢慢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沉醉其中,浮想联翩。颜色深处,是云青青兮欲雨;墨色淡处,是永澹澹兮生烟。 “溅裙谁独上渔矶 ”,水边的布衣女子赤脚踩着鱼矶石,木槌轻举,捣衣声回荡在这寂静的田园里。这是原本一幅寂静的国画,捣衣女霎那间就打破了寂静,令画面变得生动鲜明起来。末尾一句,只用了一个 “独 ”字,就为整首词笼上了深重的失落情绪。 浣溪沙 五月江南麦已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这首词读来颇有诗经的清雅之趣,所描写的景象也颇具田园风格,原来幸福的彼岸并非功名利禄,而是内心的安定与平和。全词清新明丽,显示了纳兰词的又一风格。 纳兰性德( 1655 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 人之一。其诗词 “纳兰词 ”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