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村四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 “乡村四月 ”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川,河流。子规,大杜鹃,又名 “布谷鸟 ”,夏时各处飞叫,声如 “快快布谷 ”,有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 “绿 ”一 “白 ”,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乡村四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桑叶也当肥嫩,河 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才了蚕桑又插田 ”,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 “永嘉四灵 ”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 “尝登淳佑癸卯乡荐 ”,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乡村四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平,前 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