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04.04 中国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新 加 坡 国立大 学商学院 亚 洲 会 计研究 中 心 清 华 大 学经济 管 理 学 院 互 联 网 发展与 治理研究 中 心 智 慧 足 迹 数 据 科技有限 公 司 1 目录 (一). 引言 (二). 具体内容 01. 七大城市 的人口类别 02全市总体 的线下消费者 活力指数 03聚焦常住 人口的线下消 费者活力指数 04聚焦流动 人口的线下 消 费者活力指数 05聚焦外来 工作人口的线 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三). 方法论 七大城市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2 - - - - 3.6 引言 本报告旨在运用消费者的线下消费行为的数据,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中国消费者活力进行 指数构建和分析。 该 报告根据联通智慧足迹 公司的手机信令数据, 选择了七个具有代表性 的中国 城市并 构建了他们的各类人群分布及其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人口特征对 于消费者活力的影响,我们还对之中的一些有趣的发现和观察进行了总结和剖析。 消费者信心指 数这个术 语大家也许并 不陌生。 据调查,从1997 年12 月,中国国家 统计局经济 景气 监测中心就开始了编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 础上,于2002 年初,在省市一级率先 建立了 消费者信心指数 调查制 度。由此可见, 消费者 信心指 数在中 国已经 存在了20 多年,并且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商业,投资决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首先,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走势的重要指标, 是经济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的风向标。同时,对于地区性较为敏感的商业决策来说,不同城市或 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具备着决定性的参考价值。最后,若投资者们想要了解其投资的城市, 从而将其投资效益最大化,那么消费者信心指数无疑是了解该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前景的一个重要 参数。 本报告所构建的消费者活力指数,依据人们实际在商圈内的活动、驻留和时长建模计算得出。和 目前市场上流行 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相比,又有着哪些不同之处和优势呢? 首先,传统的消费者信 心 指数 构建 大都基 于问 卷调查 的形 式。这 种传 统的方 法有 几个缺 点: (1)问 卷调查 回复 率 低而且 有误 差;(2 )问 卷调 查成本 高, 周期长 ; (3 )问 卷回 答者不 一 定会报 告真 实想法 ;(4 )传统 的方法很难连续跟踪同一个问卷回答者,所以不同年度或者月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可比性较差。 而本报告中的消费者活力指数是依照消费者的手机使用数据,从而直接采用了消费者的真实消费 行为轨迹,并且运用了大数据的处理方式来量化和构建指数。因此,我们所构建的指数,不仅避 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 更加客观真实,而且具 有同期可比性和可持续 研究性。 相信来自各 个领域 的读者都会从该报告中有所收获。 本报告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概述七大城市的人口类别及其分布;第二部分将纵观城市全体人 口的线下消费水平,分析多个因素对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第三,四,五部分则分别聚焦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来工作人口,针对各种因素对其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进行剖析。 研究框架: 本报告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纬度: 城市维度 人口种类维度 七座城市 全体人口 常驻人口 流动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 人 口 特 征 维 度 性别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年龄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节假日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 3 4 1. 七大城市的人口类别 一个城市的 人口因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的不同目的而聚集,因此依据不同的指标,人口类别的 划分也多种 多样。本报告将依据联通智慧足迹公司的手机信令数据,根据人们的家与工作地的不 同分布,对 选取的七大城市的人群分布定义为以下几个类别,并接下来在报告中的后续部分中聚 焦不同的人 群,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进行解读: 常住人口:指家和工作地都在该城市的人群; 流动人口:指家和工作地都在外地但在该城市有活动轨迹的人群; 外来工作人口:指家在外地,但在该城市工作的人群; 外出工 作人口:指家在该城市,但工作地在外地的人群。(因此类人群所占比例甚小,因 此本报告将忽略该人群。) 根据联通智 慧足迹公司的手机信令数据, 我们计算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外来工作人口的联通 用户数量以及百分比,详见以下表格: 5 城市名称 人口类别 联通用户数量 百分比 北京 常驻人群 10,562,297 91.0% 流动人群 931,507 8.0% 外来工作人群 95,965 0.8% 上海 常驻人群 5,981,868 81.9% 流动人群 1,246,270 17.1% 外来工作人群 69,074 0.9% 深圳 常驻人群 6,462,472 81.7% 流动人群 1,355,867 17.1% 外来工作人群 70,546 0.9% 武汉 常驻人群 5,923,079 82.6% 流动人群 281,748 15.6% 外来工作人群 22,580 1.4% 重庆 常驻人群 4,015,186 95.1% 流动人群 758,898 4.5% 外来工作人群 66,940 0.4% 沈阳 常驻人群 3,601,736 81.3% 流动人群 553,730 12.5% 外来工作人群 262,908 5.9% 太原 常驻人群 2,285,892 79.3% 流动人群 473,593 16.4% 外来工作人群 111,934 3.9% 由 此表格中的联通用户 数据来看,城市人口的 主体由常住人口构成, 其联通用户数量在两百 万 到一千万的范 围之内。 常住人口其百 分比在各 城市中都接近90%。城 市人口的第二 个重要组 成 部分为流动人口,像北 京,上海和深圳这样的 一线城市,其联通用户 中的流动人口高达一百 万 (该数据非外推数据) 以上,其余城市的流动 人口均在百万以内。最 后,外来工作人口所占 的 比例较低,在6% 到1% 以内不等。以下的人口比例图更为直观的展现了各类人口比例情况: 91.0% 8.0% 0.8% 81.9% 17.1% 0.9% 81.7% 17.1% 0.9% 82.6% 15.6% 1.4% 95.1% 4.5% 0.4% 81.3% 12.5% 5.9% 79.3% 16.4% 3.9% 常驻人群 流动人群 外来工作人群 常驻人群 流动人群 外来工作人群 常驻人群 流动人群 外来工作人群 常驻人群 流动人群 外来工作人群 常驻人群 流动人群 外来工作人群 常驻人群 流动人群 外来工作人群 常驻人群 流动人群 外来工作人群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城市各类人口比例 人口比例9 6 2. 全市总体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0.1507 0.0969 0.0896 0.1049 0.1508 0.0701 0.0689 0.0500 0.0700 0.0900 0.1100 0.1300 0.1500 0.17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首先,我们将纵观七大城市的全市人口,对其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以及各类因素(包括:性 别,年龄,节假日)对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进行剖析和解读。 左图展示了各城市的线下消费者 活力的总指数。而有趣的是,重 庆市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竟然 出乎意料的超过了“北上深”这 样的一线城市而跃居榜首;相反 深圳市的排名却较为靠后。由此 可见,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高低 也可能与该城市的本地文化密切 相关;例如重庆的“吃火锅,打 麻将”的偏重于线下消费的特色 也许是其排名第一的原因。 9 7 0.1837 0.1232 0.1110 0.1324 0.1882 0.0876 0.0926 0.1147 0.0694 0.0617 0.0801 0.1275 0.0575 0.0473 0.0000 0.0200 0.0400 0.0600 0.0800 0.1000 0.1200 0.1400 0.1600 0.1800 0.2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2.1 性别对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男性 女性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2.0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6018 1.7764 1.7984 1.6537 1.4765 1.5238 1.9551 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 2.1 性别对线下消费 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总体来看,各城市的男性/ 女性的指数比例均高 于1 ,因此男性的线 下消费者活力指数都普 遍高 于女性。而相 比较而言,重庆市和沈阳市的男性/ 女性的指数比例较低,从而说明在这两个城 市中,男性和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差异最小。 接下来,针对性别,年龄和节假日这几 个因素,我们将逐一分析在各 个城市中这些因素将对人们 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有着怎样的影响。 9 8 0.1333 0.1558 0.1625 0.1489 0.1110 0.0951 0.0970 0.1032 0.0986 0.0716 0.0879 0.0864 0.0927 0.0865 0.0703 0.0857 0.1169 0.1126 0.1010 0.0803 0.1713 0.1788 0.1704 0.1515 0.0984 0.0792 0.0701 0.0773 0.0725 0.0628 0.0666 0.0624 0.0749 0.0720 0.0651 0.0400 0.0600 0.0800 0.1000 0.1200 0.1400 0.1600 0.1800 0.2000 0 1 2 3 4 5 6 线下消费者 活力 指数 年龄段 2.2 年龄对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2.2 年龄对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总体来看,各城市的老年人群(大于60 岁)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大多是最低的。而青年(20-30 岁)是线下 消费的主力军。因此,各城市的年龄vs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线都呈现出型。值得注意的 是,沈 阳市的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少年组,而太原市的指数最低值出现在 青年组,可 见沈阳和太原的线下消费主力军不同于其他城市。 量化级别 少年(小于19 岁):1 青年(20-30岁):2 青中年(31-40岁):3 中年(41-60岁):4 老年(大于60 岁):5 9 9 0.1831 0.1212 0.1065 0.1279 0.1974 0.0860 0.0807 0.1184 0.0736 0.0693 0.0860 0.1183 0.0593 0.0575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2.3 节假日对各城市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节假日 工作日 1.3000 1.3500 1.4000 1.4500 1.5000 1.5500 1.6000 1.6500 1.7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5462 1.6459 1.5375 1.4882 1.6691 1.4500 1.4035 节假日/ 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2.3 节假日对各城 市线下消费者活力指 数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节假日 的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 数 偏高的趋势体现了 人们对于时间的分配 和使用规律。节假日 期间人们拥有更充裕 的时间,因而其线下 消费者活力指数普遍 较高。 从指数比例图看出, 上海市和重庆市的节 假日和工作日的线下 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 最大。这说明在这两 个城市中,人们在 工 作日和节假日的消费 习惯非常不同, 在节 假日的线下消费活力 明显更高。 9 10 3. 聚焦常住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在接下来的第三,四,五部分,我们将分别聚焦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来工作人口,针对各种 因素对其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进行剖析。 常住人口在此定义为家和工作地均在该城市的人群。此类人群是一个城市的主体人口,在本次研 究中所选择的七个城市 中,常住人口的百分比 都在90% 左右。因 此, 从一定程度上,其线下 消费 者活力指数与性别,年龄,手机套餐类型和节假日这些因素的关联性,与第二部分中的全市人口 相关分析会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在此供读者参考。 在本部分,我们仍将从性别,年龄和 节假日这几大因素对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相关性展开分 析。 11 0.1926 0.1311 0.1167 0.1418 0.1939 0.0933 0.0984 0.1195 0.0731 0.0643 0.0845 0.1301 0.0606 0.0497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3.1 性别对常住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男性 女性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2.0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6119 1.7938 1.8136 1.6793 1.4903 1.5382 1.9807 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 3.1 性别对常住人口 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各城市的常住人口中, 男性/ 女性的指数比例 均高于1 ,因此男性的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都 普遍 高于女性。 而相 比较 而言,重庆 市和沈 阳市 的男性/ 女性 的指数 比 例较低,从 而说明 在这 两个 城市中,男性和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最小。 12 3.2. 年龄对常住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各城市的常住人口中,老年人群(大于60 岁)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都是最低的。而青年 (20-30岁)是线下消 费的主力军。因此,各 城市的年龄vs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线都呈现出 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城市,沈阳市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最高值出现在少年组; 而太原市的指数最低值出现在青年组,并且与老年组的指数非常接近。 0.1401 0.1625 0.1687 0.1563 0.1156 0.1010 0.1024 0.1079 0.1046 0.0746 0.0928 0.0898 0.0966 0.0906 0.0722 0.0883 0.1242 0.1203 0.1075 0.0823 0.1773 0.1849 0.1749 0.1548 0.0992 0.0842 0.0752 0.0823 0.0761 0.0648 0.0706 0.0663 0.0793 0.0751 0.0660 0.0400 0.0600 0.0800 0.1000 0.1200 0.1400 0.1600 0.1800 0.2000 0 1 2 3 4 5 6 线下消费者 活力 指 数 年龄段 3.2 年龄对常住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量化级别 少年(小于19 岁):1 青年(20-30岁):2 青中年(31-40岁):3 中年(41-60岁):4 老年(大于60 岁):5 3.3节假日对常住人 口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节假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偏高的趋势体现了人们对于时间的分配和使用规律。在常住人口 中,节假 日期 间人们 拥 有更充裕 的时 间,因 而 其线下消 费者 活力指数 普遍较高 。从 指数比 例 图看 出,上海市和重庆市的节假日和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最大。 13 0.1915 0.1277 0.1117 0.1365 0.2028 0.0915 0.0855 0.1233 0.0777 0.0719 0.0905 0.1207 0.0624 0.0600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3.3 节假日对常住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节假日 工作日 1.3000 1.3500 1.4000 1.4500 1.5000 1.5500 1.6000 1.6500 1.7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5536 1.6427 1.5540 1.5076 1.6792 1.4669 1.4261 节假日/ 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9 14 4. 聚焦流动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在每个城市 中有这样的一 个群体 ,他们的 家 和 工作地都 在外地 ,但因 为某些原 因(出差 ,旅游 ,探 亲等等 ) 而出现在该城市 。 因此,我们将这 类 人群定义 为 “ 流动人口” 。 和常住人口不同 的 是,由于 流 动人 口 在该 城市的活 动轨迹大 都出 于某些特 殊原因, 因此 在本章 中 , 我 们将分析 性别, 年龄和 节假日对流 动人 群的线 下消费 者活 力 指数 存在 哪 些影响 ;并 且 针对其影 响程度 , 与常 住人口 进行对 比和解读。 15 首先,我们从性别这一方面,观察一下流动人群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0.1046 0.0934 0.0891 0.0952 0.0990 0.0718 0.0783 0.0667 0.0526 0.0508 0.0612 0.0714 0.0498 0.0430 0.0000 0.0200 0.0400 0.0600 0.0800 0.1000 0.12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4.1 性别对流动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男性 女性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5687 1.7745 1.7536 1.5554 1.3867 1.4428 1.8189 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 4.1 性别对流动人口 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也许人们普遍认为,各城市的流动人口中,男女之间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应该较小, 然 而,从以上男性/ 女 性的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比例图中,我们发现其 比例均高于1 ,说明在 流动 人口中,男女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差异仍然存在,并且男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都普 遍 高于女 性。而 相比较而言,重庆市和沈阳市的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较低,从 而说明在这两个城市的流动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最小。 16 4.2. 年龄对流动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从 各城市的流动人口来看,尽管年龄vs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线的型特征在多数城市依旧突 出。然而在另一些城市却例外。例如在沈阳市和太原市的流动人口中,老年人群的线下消费 者活力指数反而是最高的。这也许和他们来到这个城市的目的(旅游或者就医)有着密切的 关系。因为在本章中,我们将家和工作地都在外地,但因为某些原因(出差,旅游,探亲等 等)而出现在该城市的人群定义为流动人群。 因此,流动人群特有的出行目的,将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其消费者活力指数。例如,在沈阳市和太原市,相比于常住人口中的老年人,流动 人群中的老年人群也可能因为其出行目的而体现出较高的消费活力。 0.0899 0.0915 0.0948 0.0845 0.0677 0.0714 0.0790 0.0799 0.0717 0.0568 0.0717 0.0737 0.0740 0.0697 0.0654 0.0841 0.0833 0.0790 0.0767 0.0773 0.0829 0.0906 0.0924 0.0867 0.0632 0.0551 0.0572 0.0619 0.0647 0.0744 0.0562 0.0557 0.0624 0.0656 0.0794 0.0400 0.0500 0.0600 0.0700 0.0800 0.0900 0.1000 0 1 2 3 4 5 6 线下消费 者活 力 指数 年龄段 4.2 年龄对流动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量化级别 少年(小于19 岁):1 青年(20-30岁):2 青中年(31-40岁):3 中年(41-60岁):4 老年(大于60 岁):5 4.3 节假日对流动人 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我们的普遍认知是节假日应对其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从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图来看,各城市的流动人口中,节假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仍会高于工作日。此外,上海市的节假日和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最大。 17 0.1036 0.0949 0.0858 0.0920 0.1002 0.0706 0.0691 0.0730 0.0571 0.0596 0.0684 0.0754 0.0533 0.0541 0.0000 0.0200 0.0400 0.0600 0.0800 0.1000 0.12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4.3 节假日对流动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节假日 工作日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4208 1.6639 1.4403 1.3458 1.3295 1.3244 1.2772 节假日/ 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18 4.4 常住人口 vs 流动人口的对比解析 1.61 1.79 1.81 1.68 1.49 1.54 1.98 1.57 1.77 1.75 1.56 1.39 1.44 1.82 -0.501.001.502.002.5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a). 性别 对比各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有几个有趣的发现值得强调: 首先,性别对于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力在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中同样明显(上图 中的指数比例无论是常住还是流动人口,均高于1 ,表明性别对线下消费者活力存 在影 响)。这似乎与我们的普遍认知不同。多数人会认为,流动人口出于其出行的不同目 的,其 消费行为不会像常住人口一样,被性别所影响。但上图表明,男女之间的不同线 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在流动人口中依旧存在。 b). 年龄 为了对 比各城市中,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是否随着年龄的变化存 在着同 样的相关性,我们将各城市中,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各年龄段指数分别进行排 序(消费者活力指数最低人群为1 ,最高为5 ) ,从而生成以下图表进行比较。 19 2 4 5 3 1 3 4 5 2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北京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2 3 5 4 1 2 4 5 3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上海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4 2 5 3 1 3 4 5 2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深圳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2 5 4 3 1 5 4 3 1 2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武汉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4 5 3 2 1 2 4 5 3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重庆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5 2 4 3 1 1 2 3 4 5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沈阳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3 2 5 4 1 2 1 3 4 5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太原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总结以上七个图表: 在北京 ,上 海和深 圳, 年龄与 线下 消费者 活力 指数的 关系 在常住 人口 和流动 人口 中较 为 一致; 在武汉,与常住人口不同的是,流动人口中的少年人群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是最高 的; 在沈阳 和太 原,常 住人 口中老 年人 群的线 下消 费者活 力指 数最低 ,而 流动人 口中 的老年 人群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反而是最高的。 由此可 见,各 城市 的常 住人口 和流动 人口 对比 来看, 年龄对 其线 下消 费者活 力指数 的影 响力 是 非常不 同的。 在武 汉, 流动人 口中的 少年 人群 的线下 消费更 加活 跃; 而在沈 阳和太 原, 流动 人 口中的老年人群却是线下消费最为活跃的。 c). 节假日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是否都因节假日的到来而被影 响呢? 总体来看,节假日对这两类人群的线下消费的影响力比较相似;而一个例外是重庆市。 在重庆市,常住人口的节假日/ 工作日的线下 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性最高;然而这个特征在 流 动人口 中却比 较弱 。由 此更加 证明了 重庆 的 “ 吃火锅 ,打麻 将” 的偏 重于线 下消费 的地 域特 色 在常住人口中非常显著, 而在流动人口中就很少见。 1.55 1.64 1.55 1.51 1.68 1.47 1.43 1.42 1.66 1.44 1.35 1.33 1.32 1.28 -0.501.001.502.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节假日/ 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20 21 5. 聚 焦 外来工作 人口的线 下消费者 活力指数 外来工作人 口 ,指家在外地但在该城市工作的 人 群 。在本章中,我们依旧从性别,年龄和节假 日这三个方面来 分享这类 人群中, 人口特征对他 们 的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其次,我 们 将会对常住人口 和外来工 作人口当 中的不同消费 特 点 进行对比和解读 。 23 22 首先,我们从性别和年龄两个方面,观察一下外来工作人群的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 5.1 性别对外来工作 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首先,从以上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图中,我们发现其比例均高于1 ,说明在 外来工作人口中,男女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差异仍然存在,并且男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都普遍高于女性。而相比较而言,重庆市和沈阳市的男性/ 女性的指数比例较低,从而 说明在这两个城市的流动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差异最小。 0.0486 0.0449 0.0388 0.0450 0.0327 0.0450 0.0393 0.0311 0.0265 0.0211 0.0270 0.0242 0.0307 0.0198 0.0000 0.0100 0.0200 0.0300 0.0400 0.0500 0.06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5.1 性别对外来工作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男性 女性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5660 1.6962 1.8364 1.6660 1.3543 1.4685 1.9884 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23 5.2. 年龄对外来工作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从各城市的外来工作人口来看,年龄vs 线下消 费者活力指数线的 型特征不再明显。这说 明,对于外来工作人群,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是比较平均的。在上海 市,外来工作人口中的老年人群,其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偏低。 0.0374 0.0379 0.0405 0.0403 0.0362 0.0369 0.0355 0.0347 0.0331 0.0252 0.0277 0.0275 0.0304 0.0301 0.0278 0.0268 0.0356 0.0366 0.0386 0.0353 0.0282 0.0256 0.0287 0.0289 0.0297 0.0363 0.0340 0.0421 0.0384 0.0313 0.0263 0.0242 0.0337 0.0304 0.0241 0.0150 0.0200 0.0250 0.0300 0.0350 0.0400 0.0450 0 1 2 3 4 5 6 线下消费者 活力 指 数 年龄段 5.2 年龄对外来工作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量化级别 少年(小于19 岁):1 青年(20-30 岁):2 青中年(31-40 岁):3 中年(41-60 岁):4 老年(大于60 岁):5 以下是从节假日vs 工作 日来分析外来工作人群的 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 。 26 24 5.3节假日对外来工 作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对于外来工作人口来说,我们的普遍认知是节假日应对其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不会造成太大 影响,然而从指数比例图来看,各城市的外来工作人口中,节假日消费者活力指数仍会高于 工作日。此外,上海市的节假日和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差异最大。 0.0416 0.0424 0.0299 0.0399 0.0326 0.0437 0.0323 0.0363 0.0263 0.0278 0.0306 0.0234 0.0313 0.0243 0.0100 0.0200 0.0300 0.0400 0.05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5.3 节假日对外来工作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的影响 节假日 工作日 0.8000 0.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1.1471 1.6125 1.0781 1.3040 1.3895 1.3951 1.3286 节假日/ 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比例 25 5.4 常住人口 vs 外来工作人口的对比解析 a) 性别 从性别来看,常住人口和外来工作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受性别的影响程度基本 上是非常接近的。 b). 年龄 为了对比各城市中,常住人口和外来工作人口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是否随着年龄的 变化存在着同样的相关性,我们将各城市中,常住人口和外来工作人口的各年龄段指 数分别进行排序(消费者活力指数最低人群为1 ,最高为5 ),从而生 成以下图表进行 比较。 1.61 1.79 1.81 1.68 1.49 1.54 1.98 1.57 1.70 1.84 1.67 1.35 1.47 1.99 -0.501.001.502.002.5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男性/ 女性的线下消费者活力 指数比 例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26 注:太原市的常住人口和外来工作人口的两条线完全重合。 2 4 5 3 1 2 3 5 4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北京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 2 3 5 4 1 5 4 3 2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上海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 4 2 5 3 1 2 1 5 4 3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深圳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 2 5 4 3 1 1 3 4 5 2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武汉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 4 5 3 2 1 2 1 3 4 5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重庆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 5 2 4 3 1 3 2 5 4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沈阳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 3 2 5 4 1 3 2 5 4 1 小于19岁 20-30岁 31-40岁 41-60岁 大于60岁 太原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总结以上七个图表: 在北京 ,武 汉,沈 阳和 太原, 年龄 与线下 消费 者活力 指数 的关系 在常 住人口 和外 来工作 人口中较为一致; 在重庆,与常住人口相反,外来工作人口中的老年人群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是最高 的,而青年人群最低; 在深圳 ,外 来工作 人口 中,青 少年 人群的 线下 消费者 活力 指数普 遍降 低了。 对于 这一现 象,一 种可 能是深 圳的 年轻的 外来 工作族 ,工作 太忙 没时 间出去 消费 ,或者 他们 将收入 寄回家中,因此他们在本地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就相对较低了。 由此可 见,各 城市 的常 住人口 和外来 工作 人口 对比来 看,年 龄对 其线 下消费 者活力 指数 的影 响 力是非常不同的。 c) 节假日 总体来 看,节 假日 对这 两类人 群的线 下消 费的 影响力 比较相 似。 只有 北京和 深圳差 异较 大, 从 而说明 ,相比 较而 言, 这两个 城市的 外来 工作 人口, 他们的 线下 消费 者活力 指数受 节假 日的 影 响较小。 1.55 1.64 1.55 1.51 1.68 1.47 1.43 1.15 1.61 1.08 1.30 1.39 1.40 1.33 -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汉 重庆 沈阳 太原 节假日/ 工作日的线下消费者 活力指 数比例 常住人口 外来工作人口2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