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1 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减轻疾病负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常伴有并发症,其疾病管理的医疗支出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 负担。如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慢性疾病负担是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IQVIA将以系列报告的形式,深度研究慢 性疾病的管理与保障。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部分,本报告的主题为糖尿病管理。 报告内容包括: 1. 从医疗健康服务的角度分析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管理策略,以及具体方法 2.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评价健康管理成本与健康产出 3. 解析医疗卫生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情况 4. 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医疗与保险行业提供参考 以下为报告节选。 糖尿病治疗费用的保障 2014年,我国糖尿病医疗支出为803.30亿元,占慢性病 医疗资源的5%,消耗了5.4%的用于慢性病医疗费用补偿的社 保基金 1 。在未来的20年,我国将新增4500万II型糖尿病成人 患者。从经济保障到糖尿病管理,我国政府和保险企业正面 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更有效的配置资源,提高医疗支 出的效率以减轻糖尿病疾病负担。 我国糖尿病医疗费用主要以门诊费用为主,占比为61%, 住院费用占比为39%,门诊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43.8%, 糖尿病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31.8%(见图1 ) 。在药品 使用方面,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几乎涵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 求,包括12种胰岛素,5 个DD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也通过高价药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图1:糖尿病医疗费用细分图 1. “中国糖尿病医疗费用分析”研讨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费用核算与政策研究室张毓辉主任做主题演讲。 2014年,我国糖尿病医疗支出为 803.30 亿元 数据来源:IQVIA分析 门诊费用 住院费用 61% 39% 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31.8% 门诊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43.77% 聚焦慢性疾病的管理与保障 提高生命质量,减轻疾病负担 iqvia | 101 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减轻疾病负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常伴有并发症,其疾病管理的医疗支出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 负担。如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慢性疾病负担是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IQVIA将以系列报告的形式,深度研究慢 性疾病的管理与保障。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部分,本报告的主题为糖尿病管理。 报告内容包括: 1. 从医疗健康服务的角度分析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管理策略,以及具体方法 2.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评价健康管理成本与健康产出 3. 解析医疗卫生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情况 4. 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医疗与保险行业提供参考 以下为报告节选。 糖尿病治疗费用的保障 2014年,我国糖尿病医疗支出为803.30亿元,占慢性病 医疗资源的5%,消耗了5.4%的用于慢性病医疗费用补偿的社 保基金 1 。在未来的20年,我国将新增4500万II型糖尿病成人 患者。从经济保障到糖尿病管理,我国政府和保险企业正面 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更有效的配置资源,提高医疗支 出的效率以减轻糖尿病疾病负担。 我国糖尿病医疗费用主要以门诊费用为主,占比为61%, 住院费用占比为39%,门诊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43.8%, 糖尿病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31.8%(见图1 ) 。在药品 使用方面,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几乎涵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 求,包括12种胰岛素,5 个DD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也通过高价药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图1:糖尿病医疗费用细分图 1. “中国糖尿病医疗费用分析”研讨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费用核算与政策研究室张毓辉主任做主题演讲。 2014年,我国糖尿病医疗支出为 803.30 亿元 数据来源:IQVIA分析 门诊费用 住院费用 61% 39% 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31.8% 门诊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为43.77%03 02 图2:我国糖尿病并发症现状 除了药品使用保障,不同统筹地区在基本保障的基础上 还加入了更多的医疗项目。例如,从2015年起,青岛地区针 对美敦力胰岛素泵产品实施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共付机制, 所需耗材也采取相同的比例由救助基金和患者共同支付。 在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已将糖尿病 并发症(心、脑、肾、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纳入特 殊病种门诊范围,然而相对于糖尿病本身的费用保障力度, 并发症费用补贴略显不足,预防措施、患者管理和并发症相 关检查费用也并未全部纳入社会医保范围内(见图2)。 数据来源:1991-2000 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 脑血管病变占12.2%,死 亡率在29%左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视网 膜小血管长期累积受损的 结果,它是导致成人失明 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 占34.3%,视力丧失占8%。 糖尿病神经病变占60.3%。 足部神经病变( 神经受损) 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 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 感染以及最终需要截肢 的可能。 约1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 会发生足溃疡。根据ABI 检查,我国50岁以上糖尿 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患病 率为19.47%23.80%。 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为 31.9%。 心血管并发症占 15.9%,脑卒中、心肌梗 死、无痛性心梗最常见。 糖尿病是造成慢性肾功能 衰竭的常见原因。肾脏病 变占33.6%,病程10年以 上的患者死于糖尿病肾衰 的约为53%。 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减轻疾病负担 与社保相比,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则更加广泛,可以满 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国内多家保险公司均推出了针对II 型糖尿病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定额给付产品,并通过健康管 图3:国内糖尿病保险产品概况 理,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也为被普通重疾险拒保的II型糖尿 病患者提供重疾类产品(见图3)。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产品公开资料,IQVIA总结 保障范围 4种轻度并发症,给付20%保险金,一次为限。 4 种重度并发症,最高20万,被保险人发生过糖尿病轻度并发症赔付保险人将给 付80%保险金。 2种特定治疗项目,最高2万。 4种重度并发症,最高30万,身故退还保费。 覆盖了I、II型糖尿病患者 6 种并发症,包括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急性心 机梗塞、足部截肢、失明、酮症酸中毒深度昏迷。基本保额5 万,累计10万为限。 4种重度并发症。 4种重度并发症。 4 种重度并发症。初次发生II型糖尿病并发症按主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的120%给付II 型糖尿病并发症确诊保险金。 4 种重度并发症。第一个保单年度内初次确诊罹患本合同所定义的糖尿病严重并发 疾病保险金数额为合同金额的50%。 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截肢、视力丧失,五类并发症(无 论一种或多种)。首次并发症给付基本保险金额的20%保险金;其后每年按合同 约定的基本保险金额的20%继续给付并发症保险金。 把医保目录外降糖药、仪器耗材纳入报销范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住院责任,提供1 万元/年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住院保障。 失明、截肢、肾衰竭等7大慢性并发症诊疗费用。 I型、II型糖尿病患者 4种重度并发症,5万/10万 企业,产品 合众糖无忧 复星保德信 糖友卫士 太平养老 盛世甜蜜蜜壹号 众安在线财险 糖小贝 招商信诺人寿 糖无忧 合众人寿 合家甜蜜无忧 泰康人寿 甜蜜人生A款 昆仑健康 糖尿病人群疾病保险 (A款) 平安健康 平安控糖保 大特保 退糖鼓 安心财险 安心食糖糖尿病并发症保险 年龄、保障期限 30-65岁 5年 65岁 65周岁 1年 20-65岁 30-60岁 终身 30-65周岁 5年/10年/20年 30-70岁 终身 30-65周岁 30-65周岁 30-65周岁03 02 图2:我国糖尿病并发症现状 除了药品使用保障,不同统筹地区在基本保障的基础上 还加入了更多的医疗项目。例如,从2015年起,青岛地区针 对美敦力胰岛素泵产品实施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共付机制, 所需耗材也采取相同的比例由救助基金和患者共同支付。 在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已将糖尿病 并发症(心、脑、肾、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纳入特 殊病种门诊范围,然而相对于糖尿病本身的费用保障力度, 并发症费用补贴略显不足,预防措施、患者管理和并发症相 关检查费用也并未全部纳入社会医保范围内(见图2)。 数据来源:1991-2000 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 脑血管病变占12.2%,死 亡率在29%左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视网 膜小血管长期累积受损的 结果,它是导致成人失明 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 占34.3%,视力丧失占8%。 糖尿病神经病变占60.3%。 足部神经病变( 神经受损) 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 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 感染以及最终需要截肢 的可能。 约1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 会发生足溃疡。根据ABI 检查,我国50岁以上糖尿 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患病 率为19.47%23.80%。 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为 31.9%。 心血管并发症占 15.9%,脑卒中、心肌梗 死、无痛性心梗最常见。 糖尿病是造成慢性肾功能 衰竭的常见原因。肾脏病 变占33.6%,病程10年以 上的患者死于糖尿病肾衰 的约为53%。 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减轻疾病负担 与社保相比,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则更加广泛,可以满 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国内多家保险公司均推出了针对II 型糖尿病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定额给付产品,并通过健康管 图3:国内糖尿病保险产品概况 理,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也为被普通重疾险拒保的II型糖尿 病患者提供重疾类产品(见图3)。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产品公开资料,IQVIA总结 保障范围 4种轻度并发症,给付20%保险金,一次为限。 4 种重度并发症,最高20万,被保险人发生过糖尿病轻度并发症赔付保险人将给 付80%保险金。 2种特定治疗项目,最高2万。 4种重度并发症,最高30万,身故退还保费。 覆盖了I、II型糖尿病患者 6 种并发症,包括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急性心 机梗塞、足部截肢、失明、酮症酸中毒深度昏迷。基本保额5 万,累计10万为限。 4种重度并发症。 4种重度并发症。 4 种重度并发症。初次发生II型糖尿病并发症按主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的120%给付II 型糖尿病并发症确诊保险金。 4 种重度并发症。第一个保单年度内初次确诊罹患本合同所定义的糖尿病严重并发 疾病保险金数额为合同金额的50%。 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截肢、视力丧失,五类并发症(无 论一种或多种)。首次并发症给付基本保险金额的20%保险金;其后每年按合同 约定的基本保险金额的20%继续给付并发症保险金。 把医保目录外降糖药、仪器耗材纳入报销范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住院责任,提供1 万元/年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住院保障。 失明、截肢、肾衰竭等7大慢性并发症诊疗费用。 I型、II型糖尿病患者 4种重度并发症,5万/10万 企业,产品 合众糖无忧 复星保德信 糖友卫士 太平养老 盛世甜蜜蜜壹号 众安在线财险 糖小贝 招商信诺人寿 糖无忧 合众人寿 合家甜蜜无忧 泰康人寿 甜蜜人生A款 昆仑健康 糖尿病人群疾病保险 (A款) 平安健康 平安控糖保 大特保 退糖鼓 安心财险 安心食糖糖尿病并发症保险 年龄、保障期限 30-65岁 5年 65岁 65周岁 1年 20-65岁 30-60岁 终身 30-65周岁 5年/10年/20年 30-70岁 终身 30-65周岁 30-65周岁 30-65周岁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减轻疾病负担 05 04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IQVIA总结 多方合作应对糖尿病治疗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普遍认同,对于糖尿病来说预防和管 理是对医疗资源最好的利用方式 2 。在近期的研究中,我们以 2015年国内患病情况以及现行管理模式为基础,利用IQVIA CORE TM 模型,针对不同程度的干预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明,与现有管理模式相比,若使用优化管理模式,各并发症 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每年可节省2120亿元并发症治 疗花费,净节省费用1060亿元 3 。 然而,基层医疗资源不足严重限制了疾病预防、筛查以 及早诊早治等一体化医疗服务的开展。因此在政府之外,医 疗服务企业、移动医疗企业、药品制造企业以及保险企业等 社会各方力量都在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工作。在“ 健康中国” 战略的大框架下,国内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的基础上更加强 调健康促进作用。作为支付方,保险企业参与糖尿病管理的 核心目标是控制疾病发生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从而减少 未来医疗费用。 通常企业需要先评估参保患者的疾病危险程度,根据结 果选择服务内容。大部分的医疗护理卫生费用都来自于高风 险患者,利用预测性分析,识别到高风险患者后,企业可以 2. Hoskin MA, et al. Prevention of Diabetes Through th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and Outcomes Study and its Translation to Practice. Curr Nutr Rep. 2014,1;3(4):364-378. 3. IQVIA CORE(Centre for Outcomes Research)糖尿病模型(CDM)由瑞士巴塞尔结果研究中心开发,是具有一定效度的、被广泛接受的糖尿病长期(1-50年)临床效果和经济学评价的专 用模型。通过长期临床数据对比,显示模拟结果有良好的可靠性,模型经常被用于医保决策、公共卫生问题、临床试验设计和优化病人管理策略等。 进一步了解患者详情,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措施加以干预,包 括选择不同的服务工具、管理机构,或引导就医。企业可以 为客户提供固定服务模块(比如糖尿病管理App、特定种类 的血糖仪),也可以根据客户情况设计整体管理方案。企业 可以基于健康产出,为用户个人提供适当的反馈体系和激励 措施,从而提高健康管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糖尿病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糖尿病对于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在政府层面,许多国家正在应对与中国相似的挑战:如,服 务成本快速增长,医疗质量令人质疑,健康成效增长停滞等。 全球有156个国家制定了糖尿病相关政策,其中127个国家筹 集资金并执行了相关政策。由于各国经济水平和医疗体系的 差异,防控项目存在不同的侧重点。经验证有效、全面的糖 尿病防控计划对我国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技术层面,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和技术革新,提高管理 水平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管理模式方面,我国现有的医 疗卫生体系更多是以医院为中心,卫生筹资体制与医疗服务的 整合(或协调)程度低,在糖尿病管理上缺乏有效、连贯的整 合管理模式,以至于不能带来最优化的管理效果(见图4 ) 。 图4:将创新医疗科技应用于疾病管理的各个环节 我们总结出了未来中国糖尿病管理的主要趋势,包括: 政府政策措施方面 提升患者治疗率与管理率 执行治疗规范以及技术普及 通过分级诊疗释放医疗服务资源 技术方面 多种慢病共同管理 将创新医疗科技应用于糖尿病管理的各个环节 管理模式方面 闭环式管理 建立评价机制,评估糖尿病管理产出 节选自IQVIA健康信息学院报告聚焦慢性疾病的管理与 保障提高生命质量,减轻疾病负担 作者:王小岩,IQVIA健康信息学院项目经理 Email:xiaoyan.wangiqvia 支付方 医疗 器械 数据 分析 移动 医疗 平台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减轻疾病负担 05 04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IQVIA总结 多方合作应对糖尿病治疗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普遍认同,对于糖尿病来说预防和管 理是对医疗资源最好的利用方式 2 。在近期的研究中,我们以 2015年国内患病情况以及现行管理模式为基础,利用IQVIA CORE TM 模型,针对不同程度的干预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明,与现有管理模式相比,若使用优化管理模式,各并发症 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每年可节省2120亿元并发症治 疗花费,净节省费用1060亿元 3 。 然而,基层医疗资源不足严重限制了疾病预防、筛查以 及早诊早治等一体化医疗服务的开展。因此在政府之外,医 疗服务企业、移动医疗企业、药品制造企业以及保险企业等 社会各方力量都在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工作。在“ 健康中国” 战略的大框架下,国内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的基础上更加强 调健康促进作用。作为支付方,保险企业参与糖尿病管理的 核心目标是控制疾病发生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从而减少 未来医疗费用。 通常企业需要先评估参保患者的疾病危险程度,根据结 果选择服务内容。大部分的医疗护理卫生费用都来自于高风 险患者,利用预测性分析,识别到高风险患者后,企业可以 2. Hoskin MA, et al. Prevention of Diabetes Through th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and Outcomes Study and its Translation to Practice. Curr Nutr Rep. 2014,1;3(4):364-378. 3. IQVIA CORE(Centre for Outcomes Research)糖尿病模型(CDM)由瑞士巴塞尔结果研究中心开发,是具有一定效度的、被广泛接受的糖尿病长期(1-50年)临床效果和经济学评价的专 用模型。通过长期临床数据对比,显示模拟结果有良好的可靠性,模型经常被用于医保决策、公共卫生问题、临床试验设计和优化病人管理策略等。 进一步了解患者详情,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措施加以干预,包 括选择不同的服务工具、管理机构,或引导就医。企业可以 为客户提供固定服务模块(比如糖尿病管理App、特定种类 的血糖仪),也可以根据客户情况设计整体管理方案。企业 可以基于健康产出,为用户个人提供适当的反馈体系和激励 措施,从而提高健康管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糖尿病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糖尿病对于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在政府层面,许多国家正在应对与中国相似的挑战:如,服 务成本快速增长,医疗质量令人质疑,健康成效增长停滞等。 全球有156个国家制定了糖尿病相关政策,其中127个国家筹 集资金并执行了相关政策。由于各国经济水平和医疗体系的 差异,防控项目存在不同的侧重点。经验证有效、全面的糖 尿病防控计划对我国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技术层面,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和技术革新,提高管理 水平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管理模式方面,我国现有的医 疗卫生体系更多是以医院为中心,卫生筹资体制与医疗服务的 整合(或协调)程度低,在糖尿病管理上缺乏有效、连贯的整 合管理模式,以至于不能带来最优化的管理效果(见图4 ) 。 图4:将创新医疗科技应用于疾病管理的各个环节 我们总结出了未来中国糖尿病管理的主要趋势,包括: 政府政策措施方面 提升患者治疗率与管理率 执行治疗规范以及技术普及 通过分级诊疗释放医疗服务资源 技术方面 多种慢病共同管理 将创新医疗科技应用于糖尿病管理的各个环节 管理模式方面 闭环式管理 建立评价机制,评估糖尿病管理产出 节选自IQVIA健康信息学院报告聚焦慢性疾病的管理与 保障提高生命质量,减轻疾病负担 作者:王小岩,IQVIA健康信息学院项目经理 Email:xiaoyan.wangiqvia 支付方 医疗 器械 数据 分析 移动 医疗 平台关于 IQVIA TM IQVIA TM 是全球领先的信息、创新技术和研发外包服务企业, 致力于通过使用数据和科学,帮助医疗健康行业客户为患 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IQVIA源于艾美仕(IMS Health) 和昆泰(Quintiles)的合并,利用医疗信息、技术、分析 和人类智慧的进步,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推动医疗健康 行业的发展。IQVIA帮助客户重新考量改善临床研发和商业 绩效的方法,坚信创新的力量,提高病患治愈的可能。 IQVIA全球现有约5万5千名员工,遍布100多个国家,协同 致力于充分彰显人类数据科学的力量。IQVIA CORE是我 们业务解决方案的基石,完美结合大数据、先进技术和海 量行业信息分析,提供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行业洞见。IQVIA是保护患者个人隐私的全球领导者。IQVIA拥有多种 多样的加强型隐私技术和保障手段,能够在保护个人隐私 的同时对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推动医疗的发展。这些洞见 和执行能力帮助生物科技、医疗设备、制药公司、医学研 究者、政府机关、支付方以及其他医疗利益相关方,获得 对疾病、人类行为和科技进步更深入的理解,共同朝着治 愈各类疾病的方向迈进。 敬请关注 IQVIA 中国研发 官方微信 敬请关注 IQVIA 中国商务 官方微信 2018 IQVIA及其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IQVIA各商标已在美国和其他多国注册。 更多详情,请登录官网IQVIA查询 IQVIA 中国公司 艾美仕市场调研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 968 号 嘉地中心 12 和 15 楼 +86 21 3325 2288 艾美仕市场调研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光华东里 8 号 中海广场中楼 7 楼 +86 10 8567 4500 昆泰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 388 号 枫林国际大厦 A 号楼 3 楼和 5 楼 +86 21 2422 8888 昆泰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 138 号 新东安广场第 3 座 9 层 901-919 室 +86 10 5911 7888 昆泰医药发展(大连)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汇贤园 1 号楼 10 层 10-02/04 +86 411 8498 8188 IQVIA 全球总部 83 Wooster Heights Road Danbury, CT 06810 United States 总第37期 2018.05 IQVI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