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行业专题研究:世界生态建设巡礼系列之一:环城绿化圈、流域治理及生态旅游引发的英伦蜕变.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行业专题研究:世界生态建设巡礼系列之一:环城绿化圈、流域治理及生态旅游引发的英伦蜕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园林工程行业专题研究:世界生态建设巡礼系列之一:环城绿化圈、流域治理及生态旅游引发的英伦蜕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园林工程行业专题研究:世界生态建设巡礼系列之一:环城绿化圈、流域治理及生态旅游引发的英伦蜕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园林工程行业专题研究:世界生态建设巡礼系列之一:环城绿化圈、流域治理及生态旅游引发的英伦蜕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园林工程行业专题研究:世界生态建设巡礼系列之一:环城绿化圈、流域治理及生态旅游引发的英伦蜕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17 年 11 月 26 日  园林工程 行业  环城绿化圈、流域治理及生态旅游引发的英伦蜕变  世界生态建设巡礼系列之一  行业专题研究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之殇 :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启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自 从 18 世纪 50 年代起 经历了由 一系列技术进步 推动的巨大生产变革 。 1771 年阿克莱特建立的英国的第一家水力纺纱机,标志着英国进入到工业生产的新阶段。在这种工厂制度下,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驱使工厂主不顾一切扩大生产,机器的力量得到实现和放大。与此同时,铁路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各种基础建设投资发展起来。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这 100 年里,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巨大的财富。而另一方面,工业发展越快,机器使用的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在利益支配下,工业的迅速发展 对空气、水体以及自然和城市 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   英国政府立法推动环境保护 :  到 19 世纪中后期,日益严峻的 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流行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对,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英国议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涉及水环境及烟尘治理的多部法律。  现 今的英国环境相较从前得到巨大改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届英国政府注意出台、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结果。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英国的环境立法则以预防为指导思想,例如城乡规划法案、水资源法案、自来水工业法案、清洁大气法案、环境法案、污染预防法等,这些法案构成了英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框架。   英国生态建设的主要成 就 :  环城绿化圈 : 绿带政策自经大伦敦规划正式实施以来,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相继被采用,并被其他国家所效仿,迅速成为国际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对各国大城市 的 规划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流域治理: 主要以 英国的“母亲河” 泰晤士河治理为代表 , 通过建设排污下水管道网、实施全流域治理修复生态系统, 不断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 及运用 技术创新, 曾遭受到水污染的重创 泰晤士河如今 终于恢复了原貌。  生态旅游业: 随着旅游业数量型增加和外延型扩大,带来旅游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加上工业的发展导致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适应人们回归自然的需 求,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近 20 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的旅游方式,在英国经历了较快速度的发展。   英国环保产业投入 及 产出情况 :  2015 年,英国政府环保支出 147.24 亿英镑,占 GDP 比重约为 0.8%。其中 固废处理支出 为 最主要的环保支出 方向;分工业类型看, 食品、能源制造及水工业领域环保支出较多。 2008-2012 年英国低碳环保商品和服务销售额年均 1172.99 亿英镑,从业人数年均 92.22 万人、公司年均 5.19 万个 。总体来看英国在环保领域投入较大, 市场 空间广阔, 其环保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为我国环保行业发展提供 了极佳的 借鉴 。  推荐 ( 维持 评级 )  分析师  王小勇  (执业证书编号: S0280517070001) 0755-82312484 wangxiaoyong1xsdzq 研究助理  王斌  (执业证书编号: S0280117080044) wangbin1xsdzq 王萌  (执业证书编号: S0280117090007) wangmengxsdzq 行业与指数对比图  相关研报   靴子落地,利好园林生态类 PPP 上市公司  2017-11-16 “而立”在即,大建设大旅游大生态开启海南新篇章  2017-10-17 赣黔生态文明试验区方案发布,园林PPP 再遇发展契机  2017-10-02 PPP 助力修复生态新家园,开启生态环境建设产业新蓝海  2017-08-13 生态兴则文明兴,重视园林 PPP 投资机会  2017-08-03  -18%-13%-8%-3%2%7%12%17%2016/11 2017/02 2017/05 2017/08 2017/11 园林工程  沪深 300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之殇  . 3 1.1、  英国是第一个开启工业革命的国家  . 3 1.2、  经济繁荣背后的环境破坏  . 3 2、  英国政府立法推动环 境保护  . 4 2.1、  英国早期的环保法律法规  . 4 2.2、  英国环保政策现状  . 5 2.2.1、  空气质量  . 5 2.2.2、  气候变化  . 5 2.2.3、  废物再利用  . 6 2.2.4、  消费者产品  . 6 3、  英国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就  . 6 3.1、  环城绿化圈  . 6 3.1.1、  概念产生,雏形初现  . 6 3.1.2、  法案补充, 绿带成形  . 7 3.1.3、  政策指引,稳步推进  . 8 3.2、  泰晤士河等流域治理  . 10 3.2.1、  建设排污下水管网,初步实现水质好转  . 10 3.2.2、  实施全流域治理,基本修护生态系统  . 11 3.2.3、  技术创新巩固治理,水务业迎来变革  . 12 3.3、  生态旅游业的兴盛  . 12 3.3.1、  英国生态旅游行业发展历程  . 12 3.3.2、  英国生态旅游行业现状  . 13 3.3.3、  英国生态旅游行业优势及其原因 . 13 4、  英国环 保产业投入及产出情况  . 13 4.1、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环保支出力度不减  . 13 4.2、  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大,带动就业效应明显  . 15 图表目录  . 18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1、  工业革命 带来的环境之殇  1.1、  英国 是第一个开启 工业革命 的国家  从 18 世纪 50 年代 起 ,一系列发明 带来的技术进步 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这些发明很快 被 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 。 1771 年阿克莱特建立的英国的第一家水力纺纱机,标志着英国进入到工业生产的新阶段。在这种工厂制度下,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驱使工厂主不顾一切扩大生产,机器的力量得到实现和放大。与此同时,铁路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各种基础建设投资发展起来。  图  1: 1830 年 以来英国 GDP 增长率  资料来源: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1.2、  经济繁荣 背后 的环境破坏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这 100 年里,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巨大的财富。 而另一方面,工业发展越快,机器使用的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在利益支配下,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煤烟滚滚,漫天烟雾。 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煤炭是最重要的能源。蒸汽机直接为工业提供了生产动力,而煤炭则是蒸汽机的直接能源。如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所说, 1820 年代,蒸汽机被应用于轮船和机车,产生了蒸汽船和铁路,这些变化都依赖于煤炭提供的能源。但正是煤炭的大量、广泛运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那时还没有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煤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造成了空气中弥漫着浓烟,也成为了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 浓烟滚滚。工厂的建立集中在河谷底部,以便取水和运输。沿河地带工厂林立,空气污浊。在伯明翰地区,炼钢业的发展使城市上整日锤声回荡,夜间被熔炉的火光照的通红。在伦敦,烟雾混杂,形成了浓浓的黄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1952 年 , 伦敦 发生烟雾事件, 仅 4 天 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 多人 , 在 这一周内,伦敦 市因 支气管炎死亡 704 人 ,冠心病死亡 281 人 ,心脏衰竭死亡 244 人 , 结核病 死亡 77 人。 此外 , 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此外 两个月内 ,又有近 8000 人 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 毒物 影响,公共交通、影院、剧院 等 体育场所都关门停业,大批航班取消, 甚至 白天在公路上 行驶 都必须打开大灯 。 此次 烟雾 事件直接或 间接 导致 12000 人 因空气污染而丧生 。  其次,河流 水体 污染。 在此次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是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行业 ,也是生产量最大的部门,对环境的污染也最严重。工厂主为了私利最大化,将-20%-15%-10%-5%0%5%10%15%20%25%30%1831 1836 1841 1846 1851 1856 1861 1866 1871 1876 1881 1886 1891 1896 1901 1906 1911 1916 1921 1926 1931 1936 1941 1946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2016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工厂的污水排入河流,严重污染了水源。此外,沿河建造的工厂还有制革厂、染坊、骨粉厂、胶料厂和瓦斯厂等,这些工厂的污水及废弃物通通排进了河流中,导致河水乌黑发臭,充满污泥和废弃物,经常冒着臭气泡,恶臭遍布周围的空气,令人作呕。最典型的是泰晤士河,由最初的清澈变成后来的奇臭无比。甚至曾有报道, 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沉没,死亡的 640 人中多人是因喝了受污染的河水致死。  三是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恶化。 工业革命中,继棉纺织业之后,钢铁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钢铁业对环境的破环却是相当严重。炼铁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直接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当时的英国,大片的森林已不复存在,人造森林的面积也较小。此外,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大量聚集到城市,这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街道布满垃圾,排水不畅,住房和地下室常积着废水。尤其在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中的贫民窟,在这些地方,污染更加严重,街道甚至缺少污水沟,排水管道不通畅,污染也难以排出。环境污染的严重及生态的恶化,直接导致了疾病的流行。 1831 年,英国暴发霍乱,造成约 2.2 万人死亡, 1848 年霍乱再次发生,程度比上一次更严重,死亡人数超过 7.2 万人。 1854 年,第三次霍乱爆发,伦敦 10 天中就有 500 人因霍乱而死。1866 年,第四次霍乱爆发。水污染直接导致了霍乱的四次肆虐,而烟气煤气等空气污染则带来了多种呼吸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并且是死亡的最大原因。仅仅在伦敦, 1873-1952 年就发生过四次毒物事件,死伤惨重。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处于这种有害环境中,人们饱受疾病之苦,身体健康状况低下,心理亦因此受到的创伤日益严重。  2、  英国 政府 立法 推动 环 境 保护  2.1、  英国早期的环保法律法规  到 19 世纪中后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流行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对,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英国议会进行了 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 涉及水环境及烟尘治理的 多部法律 。  水环境治理方面 ,由于在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泰晤士河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流域内居民带来各种疾病,英国加紧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河道法令,禁止污染公共供水水源,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采取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 1848 年颁布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  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并规定由地方政府负责供应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1855 年  首都管理法案  和  消除污害法案  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和供水、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1875 通过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环保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英国设有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有环境部、水务公司、流域委员会。英国水资源的保护以流域为单位,设立委员会和水务公司,由其对属于自己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全 面的管理。  在烟尘治理方面 , 1953 年议会通过了大气清洁法,对工厂、汽车排放“黑烟”采取禁止措施,对于“煤烟”,要求安装除尘和除硫装臵。 1956 年又通过清洁空气法案,规定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图  2: 英国环保立法历史  资料来源: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整理  2.2、  英国环保政策现状  现代的英国 , 所到之处几乎都是 青山绿水,碧草连天。整个英伦三岛,空气清新,花香鸟语,看上去像一个大花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届英国政府注意出台、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政策的结果。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英国的环境立法则以预防为指导思想,例如城乡规划法案、水资源法案、自来水工业法案、清洁大气法案、环境法案、污染预防法等,这些法案构成了英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框架。  英国的环保政策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空气质量  2007 年  7 月颁布新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空气质量战 略,确定了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和措施。在工业空气污染方面,英格兰及威尔士环境署和地方政府根据污染防控条例对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能源、金属制造和加工、矿业和化工等行业进行分级管理。  2.2.2、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与全球命运息息相关。英国政府意识到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靠各个国家的交流与协作。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表示,英国应该在节能方面为世界做出榜样,同时称,防止温室效应继续恶化,光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无法实现。 2007 年  11 月  15 日英国议会正式公布气候变化法案,此法案于 2008 年正式通过生效,为今后  5 0 年英国应对气候变化规定了具体计划和目标, 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问题 立法 的国家。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2.2.3、  废物再利用  英国每年产生各类废物约 1 亿吨,其中大部分直接进行掩埋处理,导致土地资源的污染,并生成温室气体甲烷。对此,  2007 年 5 月出台的 2007 英格兰废物战略确定了明确的废物处理目标,包括 掩埋的可分解市镇废物 、不可再利用和不能制作堆肥的生活废物等。  2.2.4、  消费者产品  英国政府规定了七大重点废物材料,包括纺织品、塑料、纸张、玻璃、木材、铝  、食品和园艺废物,要合理利用这 些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防止造成环境污染。英国前首相布朗曾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取缔所有塑料袋,开始使用可重复利用并更加环保的替代品。”  英国政府于 2015 年 10 月 实行购物塑料袋收费 制,短期内虽然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但长期来看有益于降低塑料袋消费量。  3、  英国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就  3.1、  环城绿化圈  随着近代欧洲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无序扩张,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环城绿带能够通过在城市外围安排绿地等形成永久性开放空间的方式缓和经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绿带政策自经大伦敦规划正式实施以来,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地区相继被采用,并被其他 国家所效仿, 迅速成为国际规划体系的一部分, 对各国大城市规划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伦敦环城 绿化圈是 英国首都圈 -大伦敦外围的一块法定绿带区,涵盖的 行政区除大伦敦 边缘地区外,还包含东南英格兰 、 东英格兰贝德福郡、伯克郡、白金汉郡等 。 这一生态建设重要方面推动伦敦城的发展途径从“外延扩张”转变为“外延扩张”与“旧城更新”相结合,改变了城市边缘地带土地使用模式,更为高效集约,在控制城市无序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用地方面成效显著。  3.1.1、  概念产生,雏形初现  绿带政策的演变与英国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演变息息相关。 1580 年,为阻止瘟疫和传染病扩散,也为得到便宜的食物,伊丽莎白女王下令在伦敦周边设臵宽4.8km 的隔离区域,该区域内禁止新建房屋,这是关于伦敦绿带的最初构想。 1657年,政府又通过制定法律将禁区扩大到 16km 内,并规定该区域内建筑用地不得超过 4 英亩,这可以看作英国绿带政策的雏形。 17 世纪,威廉佩蒂第一次提出“绿带”概念,为日后绿带政策推广奠定基础。 1826 年,在约翰鲁顿编制的“伦敦规划”中,城市环形发展的概念首次被提出,申明政府应保护城乡结合部处的森 林及农田。 1910 年,乔治派普勒首次将设臵绿带和城市空间发展相联系,提出应在距伦敦市中心 16km 处设臵环状林荫道的方案;该方案中,绿带宽约 420m, 中间是公路、铁路、电车等复合交通系统。  1933 年,雷蒙 恩温 借鉴霍华德“田园城市”构想中的绿带理念 提出绿色环带( Green Girdle)方案 ,设想建立宽 34km 的绿带呈环状 围绕在伦敦城区 ,用地包括公园、自然保护地、运动场、墓地、果园等。他认为这一环城绿带不仅可作为城区隔离带,为市民提供休闲地,还是 实现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图  3:恩温的伦敦环城绿带方案  资料来源: 伦敦新城规划建设研究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3.1.2、  法案补充,绿带成形  1935 年,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发表第一份修建环城绿带政府建议, 将绿带概念具体化,提出在伦敦周边设臵环状绿带, 以提供开放空间和休闲空间 。 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只适用于伦敦地区的 绿带法 ( Greenbelt Act:London and Home Countries),在伦敦城外围设臵 9 座新城,以政府购买城市边缘地区农业用地等方式限制伦敦城盲目扩张;鉴于当时并无明确的配套政策及规划方案予以指导,该法案于 1950 年开始在英国主要城市才得以全面实施。  20 世纪 40 年代早期,关于工业人口疏散的巴罗报告( Barlow Report) 、关于农业地区土地利用的斯科特报告( Scott Report) 、 关于补偿金与改善金的尤斯瓦特报告( Uthwatt Report)三个重要政府报告为日后绿带政策完善奠基,并为战后英国城市与区域规划提供借鉴。以此为起点,现代城市规划日益依赖于政府政策。  图  4: 1944 年大伦敦规划图  资料来源: 伦敦新城规划建设研究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二战后为疏解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解决居民住房短缺和拥堵问题,也为了促进社会高效均衡发展,英国政府将建造新城、卫星城等作为化解问题的主要方式。 1944 年,艾伯克隆比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 Greater London Plan),这是日后伦敦及周边地区制定绿带规划的根本依据 。这一规划明确提出在 距伦敦半径约 48km 范围内向外划分内城环、近郊环、绿带环和农业环四层地域环,核心思想是限制城市增长、划定外围限制区域边界并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这四个同心圈对应不同规划目标:内城环紧挨伦敦行政区,主要用于降低中心城区人口数量,接纳市区迁移的工厂;近郊环侧重保持现有状态,位于郊区地带,着重抑制产业及人口增加;绿带环设定为伦敦农业及休憩区域,宽约 1116km, 旨在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防止伦敦城市无序蔓延,保护周边农耕地;农业环被视作未开发区域,作为卫星城、新城备用地。  1947 年,英国 进一步颁布 城乡规划法 ,为绿带政策实施提供法律保障;该法案提出土地 所有权国有化,允许 各郡政府 指定固定区域作为绿地保留区,并规定土地开发活动 必须在获得政府颁发的规划许可证后才能进行 ,对绿带地区土地的补偿条款加以规定,至此伦敦绿带才真正有条件得以落实。 1955 年, 房屋和地方政府 部 发布第 42 号通告 (Circular 42/55), 明确要求 地方 当局 编制绿带规划, 且只要条件合适, 就应 建立绿带 ; 1957 年颁布的第 50 号通告 (Circular 50/57)完善了绿带规划的内容及编制方法 。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随着内城衰退,绿带政策有力推动了英国城市更新 进程。  3.1.3、  政策指引,稳步推进  1988 年, 英国政府颁布绿带规划政策指引( PPG) , 并于 1995 年进行修订(PPG2);该政策 详细规定了绿带的作用、土地用途、开发控制要求等内容 。 PPG2更强调绿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各级政府日常规划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执行情况良好 。 具体来说, PPG2 对绿带职能进一步拓展,规定要在市区附近提供户外休闲场地,维持宜人景观并增强其可观赏性,保留农林业及其他用途土地等;并 提出绿带最重要的属性是开敞性( Openess) , 其 保持有助 于保护林业及农村用地,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此外,绿带边界一旦被批准,一般只能在特殊情况如考虑城市发展机遇并获得国务大臣满意时才能被修改,详细的绿带边界只有在因绿带内土地开始废弃时才被允许进行开发建设。 1997-2000 年间,全英格兰平均每年仅 0.06%的绿带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大约 65%的开发商不服地方规划限制的案件被中央政府驳回,这有力保持空间 的开 敞性。 另外, PPG2 还提出永久性是绿带的本质特征,应 以长远眼光给予其保护; 为保证绿带面积净增长( Net Increase),坚持绿带总量的动态平衡, 政府还通 过 增减不同地区绿带面积等方式实现绿地面积净增长。 1993-2004 年 ,英格兰绿带面积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006 年以后处于稳定期,面积维持在 16000km2 以上。  图  5: 1993 年以来英格兰绿带总面积  资料来源: 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总体来看,英国政府通过法律形式保证绿带政策贯彻运行,将其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规划政策,经过一段时期发展完善,绿带政策已具备充分的法律权威性、稳定性和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即使在 20 世纪 80 年代 撒切尔政府大量废除法定程序的情况下,该政策也未被触及。 截至 2017 年 3 月末,英格兰绿带面积约 1634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3%,且绿带多集中于中部及 东 南部地区。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图  6: 2017 年 3 月末英格兰绿带分布  资料来源: 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将英格兰地区绿带分为伦敦、南部和西部约克郡、埃文郡、切尔滕纳姆和格洛斯特等 14 个区域,由 1993 年、 1997 年、 2000 年数据可知伦敦绿带面积最大,三年均在 4400km2 以上;紧随其后的是西北部地区、南部和西部约克郡、西米德兰兹郡,三年绿带面积均达到 2000km2; 切尔滕纳姆和格洛斯特 绿带面积较小,三年平均 73.67km2, 伯顿和斯瓦德林科特 绿带面积最小,三年均为 7km2。  图  7: 1993 年、 1997 年及 2000 年英格兰各地区绿带面积  资料来源: 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由于英国政府统计绿带面积的行政区划发生变更,英格兰地区绿带被划分为伦敦、伯明翰、牛津、莫克姆等 15 个区域,统计区域较之前发生重大变化。伦敦绿带面积仍居于首位, 2014年以来绿带面积每年平均 5141km2, 占比均在 30%以上;利物浦、曼彻斯特和西约克地区绿带面积之和年均 5039km2, 仅次于伦敦地区;伯明翰绿带面积也较大,四年均值 2311km2; 另外,格洛斯特、布莱克浦、莫克姆及 特伦特河畔伯顿 四地绿带面积均在 100km2 以下,其中 特伦特河畔伯顿 绿带面积仅 7km2。 总体来看, 各地区历年绿带面积变动不大,这与不得随意占用绿带用于生产经营的规定密切相关。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图  8: 2014 年以来英格兰各地区绿带面积  资料来源: 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作为一项运行数十年的保护农村和城市环境 措施 ,绿带政策在实施 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加重农业用地开发压力、增加交通成本 、加剧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形势等 , 可持续发展的住房政策 也 迫使严格的绿带政策发生松动 。这也启示 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将灵活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将社会发展的 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  3.2、  泰晤士河等流域治理  泰晤士 河 , 人称 英国 的 “母亲河 ”,横穿英国 首都 伦敦 与沿河的 10 多座 城市,所流 之处 有 13000 平方公里, 从伦敦下游 形成 河口,注入北海。 孕育了英格兰 璀璨文明的 泰晤士河,也曾 遭受到水污染的 重创 , 经历 了一系列 治理措施后, 终于恢复了原貌。  3.2.1、  建设 排污下水管网, 初步实现水质 好转  泰晤士河 的水污染可以追溯至 12 世纪, 当时的伦敦居民将 生活垃圾 及牲畜排泄物 随意 扔在大街上,垃圾遇雨天就 通过 下水沟 流入 泰晤士河 。 由于 当时 的人口较少, 产生 的垃圾有限, 以及 河流本 身 的净化能力 均 使 泰晤士 河 未收水污染太大影响 。  随着 英国工业 革命 的到来, 经济 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泰晤士河沿岸工厂林立, 化学工厂 、煤气制备工厂、 印刷厂 、造纸厂等 不胜枚举 。 急剧增加 的 工厂 产生了大量的工业用污水 , 这些污水 未经 处理直接排放到泰晤士河, 市 河流缺氧严重。同时 , 工业化的 发展 加快了 城市化的 进程, 大量人 口 涌入 城市 , 造成 人口 急速膨胀 ,生活污水 的增加 也给泰晤士河 水污染 。 当时 英国 刚形成 两党制度 , 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 双方 分别为了维护教会 与 土地贵族 、中产阶级 的利益,对于河流污染都熟视无睹。基于此 , 19 世纪 中期 的泰晤士河水污染 严重,沿岸地区多次爆发霍乱疫情, 以及 震惊 全球 的伦敦 烟雾事件, 死亡人数上万。 从此 ,英国政府 开始 意识到了污水治理的重要性。   2017-11-26 园林工程 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 免责 声明  -11- 证券研究报告  图  9: 19 世纪 英国人口 的 增长 情况   图  10: 19 世纪 的 泰晤士河  资料来源: 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新民周刊 ,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1848 年, “大都市 排污委员会 ”成立 。 之后的 7 年间 , 共产生 了六 届 都排会。终于 , 1856 年都市工务局 任命约瑟夫 巴扎格为 总工程师, 由 他设计并主持了 拦截式排污 系统的修筑。 按 规划,南岸修建了四条分线下水道 , 汇总于 Deptford 水泵站, 污水被抽入直通下游 流向克罗斯 内 斯的 干渠。 北岸 的高线和中线的下水道 汇集于 OldFord 后 合流流向 AbbeyMills 水泵站 , 再 同底线的下水道汇合流入流向贝肯顿的干渠。 所有 的排污管道仍使用旧管道,在 南岸 与北岸的排污口分别建造了 能 容纳 6 小时 干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