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安全应用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金融行业安全应用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融行业安全应用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融行业安全应用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金融行业安全应用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金融行业安全应用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金融行业安全应用分析报告,123,本周分享概要,向前看:金融安全如何上升为国策?正当时:金融监管新布局向后看:“一行三会”如何冲锋?2,金融强监管成常态:两会以来,金融监管风暴又起,监管部门重拳出击,监管协调机制呼之欲出。随着金融监管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安全上升为国策。3,1.1,1.2,官媒解读:金融安全成国策,金融监管号角响起5月2日开始,新华社连发七篇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金融安全重要讲话精神的系列述评,明确金融安全成国策之后,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金融监管是重头戏,号角响起;金融安全是底线,支持实体!4,123,本周分享概要,向前看:金融安全如何上升为国策?正当时:金融监管新布局向后看:“一行三会”如何冲锋?5,2.1,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以一行三会为中心,实行分业监管、分段监管。今年两会之后,金融防风险成重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上日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开始布局,人事先行。6,7,2.2,2017年年初央行强化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货币政策今年内不具备放松的条件。以稳为主,稳定调节流动性。监管协调布局方面,央行在监管协调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 保本:以稳为主,主要动作旨在稳定调节流动性。,8,3月下旬开始,银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上任“三把火”掀起来了银行业的一场监管整治风暴。密集发文主要针对的是银行同业业务和表外理财业务,从委外,投资规模、 投资杠杆比例、资本投融资期限错配情况、表外理财、 同业资金投资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排雷:新官上任三把火,背负政治任务,亟待打开局面,,监管动作最为积极,去杠杆、控风险是重心。,2.3,9,证监会加强监管是常态。刘士余“第一是监管、第二是监管、第三是监管”的表态定下了全年监管的基调。政策以修复为主,监管持续加压。创新势头再显。,市场处于股灾后的自我修复期,承受力水平较低,稍有风吹草动,指数就会走低。监管对股市的影响已成行情主要矛盾之一。,* 自救:自我修复为主,加快创新势头显现;监管持续加压,,市场预期偏悲观,2.4,行情主要矛盾之一:监管对股市的影响,2.4.1,4月13号,上证综指收盘3275.96,5月11日,收盘于3061.50,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跌7。创业板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727.58点,创下近七个月以来的新低。5月10日政府释放温和去杠杆信号后,市场情绪趋向缓和,各板块均有回升;19日监管舆情上升,叠加流动性中短期紧缺升级的影响,大盘再次开始磨底。10,11,2.4.2,5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第十四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时提出证监会将采取多种,创新模式,推出更多创新类投资产品。, 中国期货市场将推出更多产品和交易模式,鼓励商业银行和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市场; 计划推出股指期权,将加快推出原油期货,正研究纸浆、生猪、红枣和苹果等期货新品,种;, 在金融市场加快开放的背景下,中国证监会也在积极研究金融期货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的方案。中国证监会已经确定原油、铁矿石作为特定品种试点引入境外投资者;, 将在更多交易不活跃的期货品种中引入做市商制度,以增加流动性; 不允许利用创新规避风险,对各类犯法行为零容忍。,创新势头再显,释放什么信号?,? 修复已稳,创新拉动?,? 回归资本市场发展的本源动力创新,12,4月初,原主席项俊波落马之后,保监会“接棒”监管“长跑”,30多天里多次发文,连续召开6次主题会议,频出整治行动,向当前保险业较为突出的流动性风险、资金运用风险等九大重点领域“亮剑”。5月以来,列出保险销售“八大雷区”的同时,保监会发布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重大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险资支持实体经济细则出台。近一周连发4文,旨在规范人身保险企,业行为,引导险资投资方向。,监管目的仍以回归主业、防范风险为主。,* 纠偏:纠偏为主,避免险资过于激进,2.5,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改革预测1、高层强调的重点是“协调”而非“统一”:市场传闻的几种金融改革方案中,学习英国模式、将一行三会进行合并的方案至少在短期内是不会实施的,四部门的架构格局或不会有太大变化。2、参考的国际标准或是美国的多头监管:习近平指出 “要及时弥补监管短板,做好制度监管漏洞排查工作,参照国际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在排除了英国金融监管集权模式的情况下,国际上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标准就只有美国的多头分权金融监管体系。这表明我国或将参照美国的多头金融监管体系。重点参考:建立金融稳定监察委员会,加强机构协调;强化美联储监管权力;将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监管目标。3、建立高规格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及时弥补监管短板”,或表明中国也会参考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改革经验,建立一个高规格的金融监管委员会。成员可能包括财政部、一行三会的主要负责人,甚至不排除由国务院更高级别官员牵头的可能。4、央行或被赋予更多的功能监管权力:“加强宏观审慎监督”则表明或将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更多的功能监管权力。13,2.6,一行三会在监管新布局中的角色定位,央行:或将统一货币政策权和宏观审慎为主的功能监管权,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以金融控股公司或大型银行为主)及其子公司拥有审慎监管权。金融监管委员会:而作为金融监管统筹协调机构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则以维持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实现跨机构、跨功能的信息共享和统筹监督,将所有金融领域纳入监管范畴,弥补监管空白,协调监管冲突,减少监管失控的局面。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机构设置会保留,监管工作上更加侧重微观机构行为的监管以及对消费者、投资者权益的保护。14,2.7,123,本周分享概要,向前看:金融安全如何上升为国策?正当时:金融监管新布局向后看:“一行三会”如何冲锋?15,16,政策高度:金融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人事布局:一行三会人事调整趋于稳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中的角色也已确定。在此基础之上,一行三会如何表现?,3.1,央行: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坚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变。,银监会:政策已发文,接着抓落实。如何将掌门人的“三把火”烧到实处会是接下来工作重点。此前发文提到的监管补短板领域将是重点。,证监会:不放过一个风险隐患,防范交叉性风险产生。重修复的同时,加强混业监管。,保监会:以业内自查为主,险资使用方向是监管重点。,守住风控底线,重回主导,专职流动性调节,自我修复后,效力实体经济,回归本位,监管协调下的监管趋势:,金融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提下,金融强监管和去杠杆大趋势不可逆,但节奏会因为经济状况有轻重缓急,市场预期也是监管考量要素之一,但可能只限于口头维稳。目标:监管与发展的协调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过去几年,监管层对机构的监管让步于行业发展,发展也掩盖了各类风险。目前已经明确首要任务是监管,摒弃“父爱式”、“保姆式”监管,行业要回归主业。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目标带给监管改革最佳的时间窗口,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监管同发展的协调 。路径:监管层之间的协调监管同发展如何协调?央行媒体在文章中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呼之欲出,监管政策的穿透性将会进一步加强。通过监管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依赖于具体化、指向化、更具穿透性的政策实施,实现金融业的穿透监管,引导资金有效脱虚入实,这就是监管协调机制的政策路径。方法:监管与市场的协调相较于此前密集发文、齐掀监管风暴等可能引起市场剧烈波动的做法,监管层会更倚重对市场预期的引导、监管节奏的把握、监管层之间的科学协调。但强监管的态势不会变,监管层对市场预期的引导更多会体现在舆论安抚上。17,3.2,监管节奏走向常态化,但严监管不会中止市场仍然需要应对监管政策变动所带来的短期冲击经济会否失速回落决定了后续监管力度的轻重缓急监管协调机制下,市场会逐步适应覆盖面广、穿透性强的监管常态18,3.3,未来监管力度的阶段性预测,银行资金面偏紧,存款利率提高;流动性方面,shibor利率持续走高,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力度有限,短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监管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监管机构开展的去杠杆、降风险的监管风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市场情绪进而对股市缺乏信心,导致股市上涨乏力。另一方面央行缩表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收紧了市场流动性,导致企业借贷成本上升,宏观调控政策收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反映到股票市场中引起相关投资板块下跌。银行委外资金的大规模赎回会对债市造成强烈的冲击。银行同业业务和表外理财业务的收紧,在流动性压力下,利率债首先会被迫出售,另一方面,由于资产穿透原则, 银行的风险偏好会下降, 对于风险较高的信用债的需求将下降, 信用债也面临着大量抛售。但长期来讲,随着委外资金管理符合规定后,银行对于利率债的需求会相应增加。最严楼市调控政策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加大对银行理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排查力度,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19,3.4,短期内监管趋严对金融市场的影响,3.5,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预测酝酿大动作?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时间比预期晚了很久,并且是本届中央政府任期内召开的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会议重点:目前已经确定本次金融工作会议将以金融监管为重要内容。金融改革及金融监管机制改革方面的大动作将会在此次金融工作会议上有定论。重要看点:下阶段金融改革的方向定调,协调监管机制的推出以及各监管部门职责的划分。监管协调将以资产管理业务为试点。会议之后的监管趋势:去杠杆是最为核心的工作,而且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金融监管不会中止,反而可能会更深、更广范围挺进。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