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研究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2019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2018-2019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2018-2019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研究报告 二一 九 年 一 月十二日 目 录 1 社区服务产业概述 . 1 2 产业界定 . 2 2.1.1 概念 . 2 2.1.2 发展阶段 . 3 2.2 宏观环境 . 4 2.3 产业地图 . 6 2.4 产业特征 . 7 3 国外社区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 8 3.1 美国 . 8 3.1.1 服务主体 . 8 3.1.2 管理模式 . 10 3.1.3 资金构成 . 11 3.1.4 服务设施 . 13 3.1.5 服务范畴 . 14 3.1.6 小结 . 18 3.2 加拿大 . 19 3.2.1 服务主体 . 19 3.2.2 管理模式 . 19 3.2.3 资金构成 . 19 3.2.4 服务设施 . 21 3.2.5 服务范畴 . 21 3.2.6 小结 . 24 3.3 英国 . 24 3.3.1 服务主体 . 25 3.3.2 相关政策 . 26 3.3.3 管理模式 . 26 3.3.4 资金来源 . 26 3.3.5 服务范畴 . 30 3.3.6 企业案例 . 33 3.3.7 小结 . 34 3.4 澳大利亚 . 35 3.4.1 服务主体 . 35 3.4.2 相关政策 . 35 3.4.3 管理模式 . 35 3.4.4 服务设施 . 36 3.4.5 资金来源 . 37 3.4.6 人才队伍 . 40 3.4.7 服务范畴 . 42 3.4.8 代表性机构 . 45 3.4.9 小结 . 46 3.5 瑞典 . 46 3.5.1 服务主体 . 47 3.5.2 管理模式 . 47 3.5.3 服务设施 . 47 3.5.4 资金情况 . 47 3.5.5 服务范畴 . 47 3.5.6 小结 . 50 3.6 日本 . 50 3.6.1 服务主体 . 50 3.6.2 管理模式 . 50 3.6.3 服务设施 . 51 3.6.4 服务范畴 . 51 3.6.5 小结 . 54 3.7 新加坡 . 54 3.7.1 服务主体 . 54 3.7.2 管理模式 . 55 3.7.3 服务设施 . 55 3.7.4 服务范畴 . 55 3.7.5 小结 . 60 3.8 小结 . 60 4 中国社区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 62 4.1 管理模式 . 62 4.2 服务设施 . 63 4.3 服务主体 . 63 4.4 资金保障 . 64 4.5 服务范畴 . 66 4.5.1 社区养老 . 66 4.5.2 社区医疗 . 79 4.5.3 社区教育 . 84 4.5.4 社区金融 . 85 5 社区服务智慧应用 . 88 5.1 技术介绍 . 88 5.2 智慧应用 . 89 5.2.1 智慧社区政务服务 . 89 5.2.2 智慧物业服务 . 92 5.2.3 智慧医疗服务 . 100 5.2.4 智慧养老服务 . 110 5.2.5 社区新零售 . 114 6 问题与建议 . 123 7 结论 . 127 参考文献 . 128 1 社区服务产业概述 我国的经济形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变化,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流动人员、退休人员和下岗人员进入社区,使得社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 越多,这也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在 1986 年由民政部倡导探索社区服务模式,目前的社区服务是以传统物业公司运营为主,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服务为辅的服务形式。物业公司主要是对小区内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备 等进行统一管理,提供保安、保洁和保修等服务,依靠收取物业费和服务费得以生存;社区居委会针对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具体立项申请政府的专项拨款,从政府层面服务社区民众;社区组织是指非营利性组织,主要是带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转变社区居民思想,让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共建中来,共享社区服务成果。我国当前的这种社区服务模式,存在社区服务主体责任不明、服务不到位、服务不及时等问 题,造成了物业公司、居委会、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有时不太和谐。物业服 务是最基本的社区服务,随着物业公司的经营成本的提高,使得物业公司的盈利逐渐 减 少,这也间接导致物业服务水平的降低。 我国需要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模式,这不仅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也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服务理念和模式,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美好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 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 ) 和交叉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法 ) 等研究方法,首先,在全球 ( 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 ) 选取了 7 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 ( 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新加 坡、澳大利亚 ) ,分析这些国家社区服务的模式、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服务范畴以及与互联网 +结合的情况等等;然后,重点分析我国社区服务产业的现状,以及社区服务的智慧应用模式;最后,剖析我国社区服务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当前存在的困难, 探索地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引导我国社区服务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合理的发展。 2 产业界定 2.1.1 概念 社区概念 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 1887 年 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 ( 翻译为社区与社会 ) 中提出,他认为,社区首先是由血缘、家庭和家族组成的血缘共同体,然后发展为人们住在一起的地缘共同体,最后发展成为精神共同体。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 罗密斯将这本书翻译为 Community and Society,英文 “ 社区 ” 一词就此产生。 20 世纪 30 年代,费孝通在论文二十年来中国社区研究中,把 Community 翻译为 “ 社区 ” , “ 社区 ” 一词开始流行,并沿用至今。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核心内容是社区居民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居民委员会的辖区。 1 社区服务概念 源于西方,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在西方等同于社区照顾。社会学对社区服务的解释,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 性福利服务活动。 1 社区服务产业概念: 社区服务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将社区服务主体 ( 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非盈利性组织等 ) 提供 的社会性服务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社区服务产业既有福利性的事业属性, 也有经营性的产业属性,是一种具有 福利性的特殊产业 。 2 从社区服务走向社区服务产业,是一个培育并使之走向市场化的过程。 (一)从服务主体来看,社区服务的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 政府和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的都是公益性服务,不同之处在于政府提供的是无偿服务,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的一般是有偿服务,只不过其收入主要用于管理支出和雇员工资,不具营利性质。 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的都是有偿性质的服务,但企事业单位以营利为主,而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更注重社会效果。 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的影 响逐步加大,所以,有的学者也把它称作社会经济或第三部门。 (二)从管理模式来看,社区服务的管理模式有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型和混合治理型三种模式 3。 政府主导型 是指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和运行干预性较强,社区组织机构要遵从上级政府的指令和安排。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一般有 3 个特点:首先,城市被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社区, 社区设有官方组织机构,市政府可以直接为居民办理事务;其次,组织机构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中介和社团组织的纽带和供给作用;最后,政务鼓励居民参与决策和监 督。 社区自治型 是指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完全由社区自治管理,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社区内的不同团体、组织、家庭和个人的行为。社区自治型是当前比较主流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混合治理型 是政府主导型与社区自治型两种模式的结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不像政府主导型那么严格,政府为社区发展提供规划和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三种管理模式的对比如表 1 所示。从表 1 中能够看出,混合治理型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向社区自治型转变。 表 1 三种社区管理模式的对比 政府主导型 社区自治型 混合治理型 产生背景 缺乏法治传统,市场经济 不太健全,民主观念淡薄等 具有法制和民主传 统,市场经济比较健全,经济较发达 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较多,比较民主 代表国家 新加坡 美国 日本 政府和社区关 系 关系紧密 完全分离 部分分开 社区管理主体 政府及其下设的社区管 理机构 社区及其自治机构 社区和政府各自的 管理机构 运行机制 政府主导 市场化,志愿活动 政府支持,社区组织 和居民共同参与 结果表现 大政府、小社会 小政府、大社会,居 民自治 朝自治方向发展 (三)从服务范畴来看,社区服务产业属于复合型产业范畴。 我国社区服务在刚起步的时候,服务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是针对民政优抚对象提供福利性服务,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种服务,逐渐形成社区服务产业。现在,社区服务产业遍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公益性行业,如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就业服务、法律服务等;又有满足居民发展性需求的经营性行业,如物业管理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区新零售服务、家政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等,已经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4。 2.1.2 发展阶段 一个产业的发展,一般要 经历孕育期、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蜕变期 等阶段。我国社区服务业起步较晚,刚刚走过孕育期,步入新生期,是一个 “ 朝阳产业 ” ,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社区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 3 个发展阶段 4: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从 1986 年开始,民政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社区服务的任务以及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系统的目标,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把社区的概念引入实际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在提高,一些社区服务机构逐步设立。 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从 1992 年到 1996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进一步突破了姓资姓社的禁区,个体民营经济开始蓬勃发展,所以社区服务业的个体从业者在这一阶段大量涌现。 第三阶段是产业化阶段,从 1997 年至今,政府和企业(如物业公司)的社区服务意识大大增强,对社区服务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社区服务逐渐走向产业化,不仅形成了以居委会为主体的社区服务中心,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社区服务公司。 2.2 宏观环境 我国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2011 2015 年 ) 中提出了民生优先原则,要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 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照 “ 十二五 ” 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社区服务体系 建设规划 ( 2011-2015) ,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网 络,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6 年,依照 “ 十三五 ” 规划纲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6 2020 年 )出台,指出要缩小城乡社区服务的差异。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平,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发达国家,人们在社区里的消费占所有消费支出的 60 左右,所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规律也表明,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中的服务类产业比重也会更高。早在 1992 年,党中央、 国务院就做出了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 1994 年,民政部在 “ 上海会议 ” 中 指出社区服务是 “ 特殊的第三产业 ” ,这类产业的比重偏低,尤其是社会服务的比重 明 显滞后4。从 2003 年到 2016 年,社会服务的从业人员比重在 5%左右徘徊,增速缓慢 (见 表 2 和图 1) ,而美国社会服务人员的从业占比达到 35%( 其中 10%专门从事社区从事各类服务工作 ) ,日本在 26%左右,加拿大在 9%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需求,我国社会服务从业人员的比重会不断上升,社区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表 2 我国社会服务从业人数统计表 单位:万人 年份 就业总人数 居民服务、修理 和其他服务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总占比 2003 10969.7 52.8 485.8 4.91% 2004 11098.9 54.2 494.7 4.95% 2005 11404 53.9 508.9 4.94% 2006 11713.2 56.6 525.4 4.97% 2007 12024.4 57.4 542.8 4.99% 2008 12192.5 56.5 563.6 5.09% 2009 12573 58.8 595.8 5.21% 2010 13051.5 60.2 632.5 5.31% 2011 12213.3 59.9 679.1 6.05% 2012 15236.4 62.1 719.3 5.13% 2013 18108.4 72.3 770 4.65% 2014 18277.8 75.4 810.4 4.85% 2015 18062.5 75.2 841.6 5.08% 2016 17888.1 75.4 867 5.27% 图 1 2003-2016 年我国社会服务从业人员占比趋势图 图 2 2017 年各省市社会服务从业人员占比(降序排列)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混合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社区服务产业的 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原动力,有利于推动社区服务的进步,加快社区服务智慧化进程; 有利于形成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服务新业态。 2.3 产业地图 社区服务产业可分为基础服务、细分服务和智慧服务三个层级。基础服务层的服务主体是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如 各种政府福利管理、社区基础设施管理、社区卫生环境管理、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等;细 分服务层的服务主体是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为居民提供社区养老、社区医疗、 社区教育、社区商业等专业性较强的细分行业服务,满足社区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智慧服务层是在细分服务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方便、快捷和舒适的服务。 图 3 社区服务产业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