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XX年度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 目 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 3 (一)项目立项 . 3 (二)项目预算 . 3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 . 3 (四)项目的组织及管理 . 6 二、项目绩效目标 . 7 三、评价基本情况 . 8 (一)评价思路及方法 . 8 (二)指标体系 . 8 (三)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 9 四、评价结论情况 . 10 (一)综合评价结论 . 10 (二)各市得分情况 . 13 (三)项目主要成效 . 15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五、意见建议 . 16 3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 本项目依据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鲁政办字 20XX 152号文件立项, XX 省教育厅为解决大班额政策制定及业务管理部门,XX 省财政厅负责解决大班额政府奖补资金的拨付和分配工作,计划用两年的时间解决大班额问题。要求控制小学班级人数不超过 45 人,初高中班级人数不超过 50人。 (二)项目预算 项目 20XX-20XX 年,省财政安排奖补资金 20亿元,补助部分 16亿元,按基础因素分配,各地 3 年补助总额一次确定、分年拨付 ;其余资金为奖励部分,按照奖励因素、管理因素分配, 20XX 年拨付。其中 20XX 年投入补助资金 6亿元,奖励 4 亿元。均为省级奖补资金。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 根据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教 20XX 61 号)、关于下达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鲁财教 20XX 62 号)的规定,大班额奖补资金设立期限是 20XX-20XX年,大班额资金分配使用管理遵循 “奖补结合,规范透明、公平公正 ”的原则。 20XX 年补助资金 6亿元,奖励资金 4 亿元,奖补资金合计 10 亿元 。具体资金投向如表 1: 表 1:省级奖补资金具体投向 序号 地市 4 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资金建设内容 金额(万元) 1 济南市 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市教育局 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奖补资金 6575 2 淄博市 4988 3 枣庄市 3249 4 东营市 2171 5 烟台市 5042 5 6 潍坊市 7500 7 济宁市 8554 8 泰安市 5600 9 威海市 3401 10 日照市 3715 11 莱芜市 2021 12 临沂市 13696 13 6 德州市 7899 14 滨州市 5068 15 聊城市 7906 16 菏泽市 12615 合计 100000 (四)项目的组织及管理 1项目主管部门及职责 本项目由 XX 省教育厅及 XX省财政厅共同管理,具体实施单位为XX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XX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以及各市县教育局、财政局。 XX 省教育厅负责建立稽查考核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解决大班额7 问题保障机制。 财政部门负责对省级财政奖补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审核,会同教育厅制定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拨付办法,及时拨付奖补资金,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责,参与项目审核、绩效考评等工作。 2项目具体实施流程 ( 1)省教育厅编制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20XX-20XX年资金预算方案和 20XX-20XX年项目绩效目标。 ( 2)省财政厅对省教育厅申报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资金预算方案进行审核,编制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奖补资金20XX-20XX年预算草案,报经省政府、省人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 ( 3)省教育厅采用基础因素法分配对补助部分资金进行分配,各地 3 年补助总额一次确定,分年拨付;奖励资金采用奖励因素法、管理因素法进行分配。 3项目管理制度 根据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有关事项的通知(鲁政办字 20XX 152 号)以及 XX省财政厅和XX 省教育厅共同制定的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教 20XX 61 号)为本项目的基本管理制度。 二、项目绩效目标 本项目的长期目标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8 20XX 年年度目标为: 1、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初始班级(即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大班额问题。 2、完成年度规划建设要求。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思路及方法 评价以市级为单位进行,采用项目实施部门自评、第三方 机构现场评审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评结果作为评价参考,主要依据现场评审情况进行打分。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XX 省除青岛市以外其他 16 个地市都在本次评价范围内,将一个市随机抽 2个县(市、区)进行延伸,一个县区再随机抽取 4 所学校进行实地核查。根据县(市、区)情况对所属市级得分进行相应调整,得出市级最终得分。最后,根据各市评分情况,并结合整个项目决策、管理及绩效进行概括性综合评价,确定最终评价结论。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了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 (二)指标体系 以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财预 201353号 )为基础,结合解决城镇普通中学校大班额问题省级奖补资金特点及实施情况,评价组研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项目的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等四个方面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采取百分制的计分方式,其中项目投入标准分 20 分,该指标反映该地区是否按照要求立项并安排资金、制定绩效目标合理性和明确性等情况;项目过程标准分 30 分,9 该指标反映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项目质量及资金使用管控等方面规范情况;项目产出标准分 20 分,主要包括校舍建设情况、设施设备购置情况、足额均衡配置师资情况、消除大班额情况等四个指标;项目效果标准 分 30 分,该指标反映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利益相关方满意程度等。 (三)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了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 自查自评工作由各市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按照评价内容,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连同自评表于 5月 25日前汇总到市教育局。 现场评价时间为 5月 28 日至 6月 14日,评价小组分别前往上述16 地市及下属县(市、区)进行核查,其中:第一组评价济南(延伸评价市中区、历城区)、泰安(延伸评价新泰市、肥城市)、淄博(延伸评价张店区、高青县)、莱芜(延伸评价莱城区、钢城区); 第二组评价临沂(延伸评价兰山区、莒南县)、枣庄(延伸评价滕州市、峄城区)、菏泽(延伸评价成武县、定陶区)、济宁(延伸评价汶上县、金乡县);第三组评价日照(延伸评价岚山区、莒县)、烟台(延伸评价芝罘区、栖霞市)、威海(延伸评价荣成市、乳山市)、潍坊(延伸评价寿光市、安丘市);第四组评价德州(延伸评价齐河县、乐陵县)、聊城(延伸评价东昌府区、冠县)、滨州(延伸评价无棣县、邹平县)、东营(延伸评价东营区、广饶县)。在各级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四个小组都顺利完成了现场评价任务。 10 6月 15 日至 6 月 18 日,各评价组汇总评价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分析整理形成问题清单。 6月 19 日至 6 月 25 日,根据分析整理的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初稿,提交专家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调整评价报告。将调整后的评价报告提交委托方、项目实施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各方提出的合理意见对评价报告进行调整和完善,出具最终评价报告并提交给委托方。 四、评价结论情况 (一)综合评价结论 综合评价得分为 86.89 分(详见表 2),对应绩效评价等级为 “良(成效明显) ”。 表 2:解决 “大班额 ”问题省级奖补资金绩效评价得分表 投入 ( 20 分) 项目立项 ( 12 分) 项目立项规范性( 4 分) 4 绩效目标合理性( 4 分) 4 绩效指标明确性( 4 分)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