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市民中 2018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2018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成立于 1991 年,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初中义务教育和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学校设有办公室、德育处、教研室、总务处、教务处等 5 个内设科室和 6 个年级组。现有事业编制 257 人,在职在编人数为 242 人,退休人员 32 人。 2018 年度上年结转和结余 252.83 万元,事业基金弥补 9.89 万元。收入 5295.69 万元,支出 5020.14 万元,收支结余 275.55 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 275.55 万元(其中: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 249.32 万元)。 部门整体支出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2018年度基本支出 4155.06 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3426.68万元(基本工资 1097.14万元,津贴补贴 1429.4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419.2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300.36 万元。基本支出主要用于我校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 性工作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支出、津补贴支出、社会保障缴费等人员经费和办公费、手续费、邮电2 费、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工会经费、维修费、以及住房公积金、助学金等支出。 2018 年 “三公经费 “ 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我校 “三公经费 “实行统一管理,严格预算、厉行节约。在公务用车管理方面,安排专人,严格车辆管理,严控长途车和单独派车,公车不得私用。 2018 年度 “三公经费 “15.69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9.77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2.64万元,出国 出境 3.28 万元。比 2017 年度三公经费减少了 4.45 万元,下降 22.09%,原因是减少了招待费支出;比当年预算减少 5.81 万元,下降 27.02%。 (二)项目支出 专项资金 865.08 万元,主要用于我校的助学金 140.16 万元;教学楼及体训馆的建设 183.41万元;办公设备购置 82万元;大型修缮 299.07万元等。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日常运转保障 总体来看,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保障了我校的正常运转,确保了我校顺利完成初高中的学历教育及基础教育的发展工作。 2018 年,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一本升学率达 26%,本科升学率达6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目前校纪校风优良,师生积极向上,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二)财务管理情况 3 管理制度健全。我校制定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实物管理系列等管理制度,明确了财务管理人员职责。管理制度依照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制定的,具有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相关管理制度得到认真执行;资金使用合规。一切支出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资金拨付有完善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 支出等情况;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时间公开预决算信息。 (三)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18 年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高度重视,结合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一自评打分,并认真撰写自评报告。从自评情况来看,我校自我评价得到 89.1分,自评结果:良好。部门支出绩效水平较高,整体上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保障了部门各单位的正常运转,促进了我校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本支出经费保障水平偏低 ,财政安排的资金年初预算不足, 部门绩效指标及目标值 ,有待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部门整体预算执行率未达标 ,预算执行有待提升 ,再就是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 )、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严格执行预算 ,完善管理制度 ,规范绩效目标编制 ,在编制目标上尽可能明确细化、量化,加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新预算化学习,建议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拓宽教育专项资金的范围。 4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2019 年 4 月 22 日 2018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评分表 填报单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5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评价标准 得分 投入( 10 分) 目标设定( 4 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2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整体 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是否符合部门 “三定 “方案确定的职责; 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6 合理: 2 分;较合理: 1 分;不合理: 0 分 2 绩效目标明确性 2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是否与部门年度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是 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明确: 2 分;较明确: 1 分;不明确: 0 分 2 预算配置( 6 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 =(在职人员数 /编制数) 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局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7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以 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 100%,计 3 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 0.5 分,扣完为止。 3 “三公 经费 “变动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 “三公经费 “预算数与上年度 “三公经费 “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 “变动率 =(本年度 “三公经费 “预算数 -上年度 “三公经费 “预算数) /上年度 “三公经费 “预算数 100%。 “三公经费 “变动率 0,计 3 分; “三公经费 “变动率 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 0.5 分,扣完为止。 3 过程( 50分 ) 过程 (50分 ) 8 预算执行 ( 32 分) 预算到位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部门预算数与部门决算数的比率 ,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到位率 =预算数 /决算数 100%。 90%: 5 分;每减少 10%的完成率扣 1 分,扣完为止 2.3 预算控制率 5 9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控制率 =(预算调整数 /预算数) 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0: 5 分;每增加 10%的调整率扣 1 分, 扣完为止 0 结余结转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 =结转结余总额 /支出决算数 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9%: 5 分;每增加 10%的调整率扣 1 分,扣完为止 5 预算执行 32 分 10 结余结转变动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 结余变动率 =(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 -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 /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 100%。 10%: 5 分;每增加 10%的调整率扣 1 分,扣完为止 5 公用经费控制率 4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 =(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 /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公用经费支出是指部门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100%: 4 分;每增加 5%的公用经费扣 1 分,扣完为止 3.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