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体系 前 言 “ 工业互联网 ” 概念自提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认可,并成为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进行新一代科技变革和业务创新的重要利器。过去两三年里互联网迎来了更加 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 和深度不断扩展,企业不断加快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 使之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关键的生产要素、持续的价值源泉。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重要窗口,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 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相关架构和应用情况研究,引导和推动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的技术创新和落地。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健康快速发展,科学评估工业企业的网络现状,量化工业企业 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水平,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 AII) 于 2019 年初启动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化评测指标体系的制定工作,经 过半年多的努力,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体系 (征集意见稿 )。本体系遵循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 版本 2.0) 的主体思想,制定了一套相对完整细致的评估模型和细则, 旨在建立一个 可采集、可监控、可评价、可提升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评价自身网络建设成 果的标准参考依据,为企业找到工业互联网实施中的改进方向和建设路径;为联盟各项工作及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科研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与此同时,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指导。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毫无疑问, 我们目前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认知还是初步阶段,本指标体系 (征集意见稿 ) 会在不断持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各工业企业的试用过程中继续完善和修订更新。 目 录 一、 背景 . 1 (一 ) 工 业 互 联 网 网 络 化 的概 念 与 内 涵 . 1 (二 ) 工 业 互 联 网 网 络 化 评估 的 重 要 性 . 2 (三 ) 工 业 互 联 网 网 络 化 评估 的 必 要 性 . 2 二、 评估模型 . 3 (一 ) 评 估 模 型 的 架 构 . 3 (二 ) 业 务 体 系 网 络 化 模 型 . 5 (三 ) 架 构 体 系 网 络 化 模 型 . 7 (四 ) 管 理 体 系 网 络 化 模 型 . 10 三、 网络化指 标分析 . 12 (一 ) 业 务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细则 . 12 (二 ) 架 构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细则 . 14 (三 ) 管 理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细则 . 15 四、 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汇总 . 16 工业 互 联 网 网 络 化 汇 总 指 标和 评 分 标 准 细 则 . 16 图 表 目 录 图 1 工 业 互 联 网 网 络 化 架构 模 型 . 4 图 2 业 务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模型 . 6 图 3 业 务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细 化 模型 . 7 图 4 架 构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模型 . 8 图 5 架 构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细 化 模型 . 10 图 6 管 理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模型 . 11 图 7 管 理 体 系 网 络 化 指 标细 化 模型 . 12 一、 背景 (一)工业互联网网络化的概念与内涵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 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 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是将原来散落 的工作状态和落后的单机技术,通过联网等技术改良,成为 具有高能效传输、高资源共享、高技术支持的新的技术和设 备的状态。 从工业视角看,工业互联网网络化主要表现为从生产系 统到商业系统的端到端网络化,由内及外,生产系统自身通 过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机器之间、机器与系统之间、企 业上下游之间实时连接与智能交互,并带动商业活动优化。 其业务需求包括面向工业体系各个层级的优化,如泛在感知、 实时监测、精准控制、数据集成、运营优化、供应链协同、需求匹配、服务增值等业务需求。 从互联网视角看,工业互联网网络化主要表现为商业系统变革牵引生产系统的端到端网络化,由外及内,从营销、 服务、设计环节的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带动生产组织和制造模式的智能化变革。其业务需求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 的精准营销、个性定制、智能服务、协同设计、协同制造、 柔性制造等。 (二)工业互联网网络化评估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互联网概念兴起,美德 先导应用不断涌现,目前德国工业 4.0 平台已有 140 多个应用案例,美国 IIC 有接近 50 个应用案例,主要聚焦在生产管理优化、物流仓储优化、质量管理优化、制造柔性化、产品服务价值化等 领域。 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界也加快了面向各类场景的工业互联网 应用探索,致力于 打通生产各工序与供应各环节,使市场与 消费者和使用者实现更好的对接互动。但我国工业互联网网 络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低、行业和 企业间的基础差异大、大规模推广难等突出问题。加快构建 工业智能生态体系、实现工业产业上下游协作、推动工业互联网网络化进程成为必由之路。建立完善可用的工业互联网 网络化指标体系是开展网络化改造、提升网络化水平、加速网络化进程的重要参考。 (三)工业互联网网络化评估的必要性 当前工业企业对自身工业互联 网网络化建设的定位、现状和发展路径不明确,缺乏一致的方法论来评判具体网络化水平。联盟希望通过工业企业网络指标体系的制定助力企业了解自身建设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获取相关的诊断建 议。该指标体系并不是为了创造一套复杂的理论,而是希望以提供网络化指标评估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一个便利的自我 评价工具。 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体系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续发展、反复迭代的过程,需要借助产业界各类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深化模型,结合企业对模型的应用结果和反馈,不断补充更符合不同阶段实际情况的评估细则,不断修正完善评估指标、权重等。这个过程不仅能助力政府部门了解我国工业企业互联网网络化程度,也能帮助工业企业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建立起透明的信息窗口,促进政产研用 为了帮助企业发现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助力政府和产业界了解网络化建设和应用的水平,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开展了关于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体系的研 究,从实际生产制造环节出发、从企业网络建设思路出发、 从运营成本出发并基于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现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形成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体系(征求意见 稿)。 二、 评估模型 (一)评估模型的架构 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 安全是保障,工业企业的网络建设和网络应用是工业互联网 发展的关键基础因素。基于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 版本 2.0) , 工业互联网将构建面向工业智能化的全流程、全体系、全管 理的优化闭环,即面向网络化生产全流程的闭环、面向网络 化架构全体系的闭环、面向网络化运维全管理的闭环。三大 闭环环环相扣、协同发展、相互贯穿。 体系针对上述三大闭环,将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指标评估体系分为业务流程指标体系、网络架构指标体系、网络管理指标体系,通过三维立体式模型进行网络化指标的全面分析 ( 如图 1 所示 ) 。 图 1 工业互联网网络 化 架构模型 基于三维模型,既可以从任意一个维度单独查看企业自身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化现状进行单点改进,也可以从全方位 评估自身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水平,指导企业从业务、架构、 管理三个维度综合评价自己的网络化程度。由点到面、由面到场,企业通过对网络化三个维度的建设发展,将全面成为更加先进的网络化制造企业。 (二)业务体系网络化模型 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和战略焦点,智能制造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生产系统自身通过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机器之间、机器与系统之间、企业上下游之间实时连接与智能交互, 网络化的柔性制造能力也带动销售和服务等商业活动包括精准营销、个性定制、智能服务等全流程的网络化提升。 从生产具体流程出发,参照设计、生产、销售、物流、 服务五大流程环节,提取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建设的业务体系网络化指标模型 (如图 2 所示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