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4月7日 基建专题 箭在弦上,深挖新老基建的板块机会 宏观与行业联合专题研究 宏观深度 要点: 新基建代表新方向,传统基建则是短期稳增长主力。估算新基建规模在 1万亿以内,占整体基建规模约5%,但新基建作为传统基建的延伸和升级,有助于推动经济格局(城市群)和经济结构(数字经济)优化,要关注其“质”而不是“量”,2020年广义基建的增速或在6-10%。 通信行业: 政府投资有望加大,关注网络可视化、北斗等领域。建议重点关注信息基建中的政府投资板块:1)网络可视化:疫情加速大众行为向网络迁移,网络态势重要度提升,关注:中新赛克、恒为科技、美亚柏科;2)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在即,应用加速落地预期提升,关注: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 机械行业:逆周期调节加码背景下,看好工程机械和铁路设备行业。1)受益于基建投资增加,上游行业加速复工、追赶进度,工程机械原本在一季度的需求被大量推迟并叠加至二季度,销售数据面临同比由降转升的拐点;2)作为城际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直接下游,随着行业政策及投资的提振,铁路设备行业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建筑建材行业:逆周期调节加码,需求侧无虞。1)新基建推出后,城轨为亮点,将带动相关链条需求;2)建筑央企的市占率持续提升,ROE 有望边际改善;3)钢结构:钢结构装配式在公共建筑领域渗透率仍可提升,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4)水泥:近几年行业景气逐年提高,且行业集中度和供求边际的持续稳定提升,叠加基建回暖,2季度需求端预计呈快速增长特征。 环保行业:三大“攻坚战”收官之年叠加疫情催化,环保投资维持高增长。今年既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水十条”的终考之年。2016-2019 年环保投资复合增速达 35.8%,疫情更是加大社会对环卫领域的关注。预计今年环保投资增速仍将保持35-40%的高速增长,其中水污染、固废和大气污染防治仍是环保投资的主要发力领域。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影响恶化,疫情反复导致“赶工”不及预期,财政赤字和专项债规模低于市场预期,融资滞后等。 分析师 张文朗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100002) 021-52523808 zhangwenlangebscn 刘凯(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2) 021-52523849 kailiuebscn 孙伟风(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110003) 021-52523822 sunwfebscn 王锐(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50004) wangrui3ebscn 殷中枢(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40004) 010-58452063 yinzsebscn 石崎良(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70005) 021-52523856 shiqlebscn 陈佳宁(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2120001) 021-52523851 chenjianingebscn 邓巧锋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5) 021-52523805 dengqiaofengebscn 联系人 武慧东 wuhuidongebscn 郝骞 021-52523827 haoqianebscn 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目录 1、 新基建重“质”,老基建提“量” . 3 2、 通信:政府引导,提高行业景气度 . 6 2.1、 5G基建:理性看待运营商资本开支变化 . 6 2.2、 数据中心:疫情催化IDC短期需求上升 . 7 2.3、 特高压线缆:周期性明显,存在涨价预期 . 8 2.4、 信息基建:网络可视化、北斗等板块 . 9 3、 机械行业:工程机械与铁路设备受益基建加码 . 12 3.1、 工程机械行业:直接受益于基建加码 . 12 3.2、 铁路设备行业:轨交“新基建”带动景气度提升 . 13 4、 建筑建材:关注轨交、建筑现代化等产业机会 . 16 4.1、 关注轨交产业链 . 16 4.2、 建筑央企:龙头效应显现,ROE有望改善 . 16 4.3、 建筑业现代化:长期亮点,看好钢结构 . 18 4.4、 水泥行业:内需,基建受益;进可攻,退可守 . 20 5、 环保:2020年治理大年 . 21 6、 风险提示 . 23 oOmNrOzRsPnPmQyRbR9R9PoMrRsQqQeRqQtPjMrRyQbRqQuNwMoNpNuOpMwP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1、新基建重“质”,老基建提“量”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在于供应端,宏观政策以“纾困”为主。但是需求也受到影响,尤其在外需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适当的需求管理不可或缺,而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则是需求管理的重要抓手。那么,新老基建到底力度多大?资金从何而来?给相关行业带来哪些机会? 新基建代表新的增长点,但短期内传统基建仍为稳增长的主力。今年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铁和城际轨交、特高压、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其中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铁成为新基建领域增长规模大、确定性较强的领域。而随着5G 基建加快,其商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也将迎来发展的有利时机。新基建主要依赖社会主体投资,部分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多属于制造业相关投资,根据我们的估算,新基建概念落在统计局统计的基建领域规模预计在 1 万亿元以内,占整体基建投资比例 5%左右。我们认为新基建的信号作用比较强,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一定程度带动新兴领域投资,“质”重于“量”。从规模来看,今年基建投资主力仍是传统基建。 对今年整体基建增速的预判可结合两个角度综合判断。一是行业角度,基建增速大概多高?二是资金角度,项目融资情况如何? 行结合 2019 年基建子行业的投资增速以及发展空间和行业政策,做一定线性外推,我们认为轨交、市政和公园景区、特高压在内的电网投资、5G 等或较2019年有改善空间,广义基建增速大致在6-10%之间。 表1:2020年广义基建合意增速在6-10%之间(单位:%) 增速 铁路 运输 道路运输 水运 空运 管运 邮政 水利 生态 环保 公共设施 管理 电力 热力 燃气 水 电信广播 卫星 互联网 2013 6.3 18.5 3.5 14.3 76.9 34.9 21.3 31.1 27.8 14.5 37.4 28.1 8.2 58.5 2014 16.6 20.3 12.6 9.2 -14.0 38.4 26.5 26.0 23.1 19.4 1.9 16.8 25.6 79.7 2015 0.6 16.7 -3.4 28.6 -5.2 90.2 21.0 24.4 20.2 15.7 4.0 30.7 18.4 95.4 2016 -0.2 15.1 -8.0 20.6 -12.2 -8.1 20.4 39.9 22.9 11.7 -8.4 20.5 8.3 24.8 2017 -0.1 23.1 -11.9 8.5 32.5 23.0 16.4 23.9 21.8 -1.9 5.0 11.6 -5.2 22.0 2018 -0.2 8.2 -9.6 4.8 -4.4 20.0 -4.9 43.0 2.5 -12.3 6.4 15.3 -10.8 20.0 2019 -0.1 9.0 -22.5 -17.8 -3.4 15.0 1.4 37.2 0.3 -0.2 18.1 16.9 9.0 -6.0 2020E 0.0 10.0-15.0 -15.0 -10.0 0 20.0 3.0-5.0 35-40 2.0-6.0 0-2.0 20.0 16.0 11.0-13.0 5.0 2020分项拉动 0.00 2.6-4.0 -0.18 -0.10 0.00 0.04 0.16-0.27 1.6-1.7 0.8-2.4 0-0.2 0.31 0.65 0.15-0.17 0.03 资料来源:Wind,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光大证券研究所估算 从资金角度看,铁路、收费公路、轨交、空运、电力热力燃气、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具有使用者付费属性,筹资难度不大,而其他偏公益性行业(占比6成以上)则更多需要财政和准财政支持。 公共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大(估算 2019 年公共财政对基建相关支出规模约3万亿): 今年前 2 月财政收入增速降幅为 9.9%,其中税收降幅为 11.2%,而考虑到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占税收比例6成)为次月缴纳以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及叠加增值税减税翘尾效应,预计1 季度税收增速落至-15%左右。而 2-4 季度税收增速即便随名义 GDP 增速改善而反弹,考虑到今年小规模的减税政策,预计今年税收增速仍在负区间。而即使非税收入增速保持10%的增长(2019年增速为20%,主要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拉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大概率在0以下。 考虑其他账户调入情况,2019年公共财政收支差额达4.85万亿,在考虑其他账户调入0.85万亿、一般赤字2.76万亿情况下,财政通过其他方式挖潜1.24万亿。乐观预计今年调入和挖潜规模在1.5万亿。 但公共财政刚性支出项目多,同比增速恐怕难以低于 2019 年的8.1%,这意味着支出规模接近26万亿元。 综合考虑公共财政收支两方面,收支缺口可能接近6万亿,仅 靠3%的赤字率难以弥补(估计2020年名义GDP约100万亿,3%赤字率对应赤字规模3万亿),基建需待更高赤字率,准财政甚至特别国债支持。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放缓趋势,但总体影响不大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有边际放松,从历史上看,占政府性基金收入8成以上的土地出让收入,仅有10%左右用于基建,80%左右用于征地拆迁和补偿被征地农民。因此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放缓并不会直接明显减少对基建的支持,但还是会通过调入公共预算账户规模变动而间接影响。 专项债有望解决部分资金缺口 今年前2 月发行的专项债中,大致有6-7 成投向为基建领域(近 3成投向民生领域),但地方政府用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占比仅约10%,杠杆作用发挥并不显著。2019年发行的2.15万亿专项债中用于基建比例不足 3 成(规模约 6000 亿),今年若增发专项债规模超过3万亿且用于基建比例高于5成,并适度扩大专项债用于资本金比例1,则有望解决部分资金缺口。 准财政对今年基建反弹力度举足轻重 城投公司是基建的重要参与者,但其整体现金流并未显著改善(截至今年2月底机关团体存款增速仅有边际好转)。而从其发行债券情况看,自去年 10 月至今年 3 月底,城投公司合计发行 1.6 万亿债券,但有 1.3 万亿为再融资性质,其余 3000 亿的募投项目中棚改占比较高。城投后续融资改善情况有待观察。 政策性银行已有发力,今年1季度政策性银行发债净融资额较往年提升,尤其是3月发行较多。从年初以来部分省市发改委披露的信息看,均与政策性银行联合开展了“补短板、稳投资”等专项贷款,1根据今年4月3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今年明确政府的专项债不用于土地收储和与房地产相关的项目对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适当提高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比例”。 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且部分领域适用于PSL贷款用途(资金成本较低),预计政策性银行信贷在基建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图1:城投债券募投项目分布 图2:1季度政策性银行债券净融资额较往年提升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统计,注,时间段为2019年10月初至2020年3月底 资料来源:Wind 表2:部分省市发改委披露联合政策性银行推出“补短板、稳增长”贷款情况 省份/地市 日期 具体事项 山东青岛 2.21 国开行青岛分行设立专项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重要国计民生领域企业、外贸企业及“走出去”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保障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流动性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中长期贷款优势,支持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战略新兴产业及制造业、“一带一路”等项目建设。 浙江省 2.26 国开行浙江省分行设立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具体内容包括: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融资总量,用于保障2020年6月底前开工和续建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并优先向疫情重灾区项目倾斜。 河南省 2.29 省发改委、国开行河南省分行联合印发通知,设立融资总量不低于500亿元的2020年河南省开发性金融支持补短板“982”工程专项,大力支持今年6月底前开工和续建的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湖北 3.13 省发改委宣布,已联合国开行和农发行的湖北省分行,设立融资总额2000亿元(国开行、农发行各1000亿元)的补短板稳投资支持复工复产融资专项资金。资金将全力保障2020年底前湖北省内可开工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优先投向重大基础设施、长江大保护、社会公共服务、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领域,并向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疫情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企业倾斜。 河北 3.19 今年初,省发展改革委和国开行河北分行共同发起设立了“促复产稳投资补短板”融资专项,总规模为500亿。 新疆 3.28 区发改委、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农发行新疆分行等6家银行机构联合印发通知,设立融资总额3000亿元的促投资稳增长专项贷款,重点支持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支持续建复工项目及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其中农发行新疆分行设立600亿补短板稳投资专项贷款。 黑龙江哈尔滨 3.30 国开行黑龙江分行专门安排总量300亿元的规模,专项用于支持哈尔滨市稳投资补短板,强化开发性金融对市省百大项目、市重点产业项目及基础设施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确保有效投资平稳增长。 湖南 4.1 省发改委会同国开行湖南分行建立总量500亿元的“稳投资补短板强动能”的融资专项,保障省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补短板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乡村振兴、高端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等。其中国开行湖南分行对纳入融资专项支持的项目,符合生态环保、地下管廊、科技创新及研发、清洁能源、集成电路和配套产业等领域符合 PSL运用标准的,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对其他项目,给予国开行政策允许内最优融资利率支持。 资料来源:各地方政府网站,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对市场而言,从政府引导鼓励投资的方向出发,自上而下选行业/股将成为重要方向。以下为我们重点介绍的行业领域,具体包括通信、工程机械、建筑建材和环保等,新基建主要体现在通信板块。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亿元 金额 01,0002,0003,0004,0005,000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2017 2018 2019 2020亿元 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2、通信:政府引导,提高行业景气度 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基建”,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板块,这其中5G是信息基建的重要基础。 2.1、5G基建:理性看待运营商资本开支变化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计划均已出炉,2020年资本开支总计划334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5G投资达1803亿元,同比增长338%。 表3:近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亿元) 移动 电信 联通 总计 YOY 2015 1,091 1,956 1,339 4386 16% 2016 968 1,873 721 3562 -19% 2017 887 1,775 421 3083 -13% 2018 749 1,671 449 2869 -7% 2019 776 1659 564 2999 5% 2020E 850 1798 700 3348 12% 资料来源:运营商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2020 年三大运营商 5G 投资计划增长 338%,除了 5G 建设加速外,4G 投资下降较多也为5G提供了开支空间。5G投资计划包括5G无线侧、SA(独立组网有线侧)、基础设施、IT配套等等。 表4:三大运营商5G投资计划(无线+SA等)(亿元) 运营商 2018 2019 2020E 移动 0 240 1000 电信 0 92 453 联通 0 79 350 总计 0 441 1803 YOY 338% 资料来源:运营商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对于通信产业链的影响,由于5G和4G产业链高度重叠,4G投资的下降会部分抵消 5G投资提高影响,因此我们拆分有线无线侧方面投资,可以更好地反映行业投资增速情况。 无线侧:整体投资增速23% 表5:三大运营商无线侧投资(亿元) 运营商 2018 2019 2020E 移动 685 820 883 电信 296 350 528 联通 189 229 339 总计 1169 1469 1810 YOY 26% 23% 资料来源:运营商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从三大运营商无线侧投资计划可见,2020年无线侧总投资1810亿元,同比增长 23%,增速较 2019 年略有下降,主要由于 2018 年无线侧投资基数较低,且2019年5G小规模建设为非独立组网(5G基站部署在4G承载网上),资本开支里有线侧为无线侧开支作出较大让步。 有线侧:各家口径不同,中移动传输网投资反转 由于三家在有线侧方面统计口径不同,无法确切地计算出传输网总投资规模。 表6:有线侧及其他投资情况(亿元) 2018 2019 2020E YOY 2019 2020E 移动 传输网 555 450 519 -19% 15% 业务支撑网 257 239 275 -7% 15% 土建及动力 145 132 96 -9% -27% 其他 28 18 25 -37% 39% 联通 固网宽带及数据 90 85 98 -6% 16% 基础设施、传输网及其他 171 180 203 6% 12% 电信 宽带&网络 244 192 112 -22% -41% 信息&应用服务 87 109 124 25% 14% IT支持 32 32 25 -1% -22% 基础和其他 90 94 61 4% -35% 资料来源:运营商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中移动在运营商中资本开支占比较高(超过50%),如果仅从其一家看,2020年中移动传输网投资519亿元,同比增长15%,较19年的-19%增速反转,主要是由于 2020 年计划推进独立组网。从目前三家 5G 承载网方案来看,移动的SPN投资规模较大,或更能满足5G不同业务等级的要求。 投资建议 运营商资本开支自2019年开始进入上升轨道,2019H22020预计为产业链部分公司的业绩兑现高峰期。其中无线侧部分公司在近期有所回调,但估值仍然略高;有线侧部分公司近期上涨较快,估值处于中枢偏上。 风险提示: 市场预期过高的风险,产业链在2020年底大幅降价的风险,5G普及受疫情影响的风险。 2.2、数据中心:疫情催化IDC短期需求上升 云服务持续扩容,数据中心IDC受益显著 疫情期间,在线办公需求陡升,1月29日2月6日腾讯云紧急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投入的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此外手游、在线娱乐等需求增加,云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云服务厂商扩容压力不断增加,带动了 IDC、服务器等底层资源需求上升。同时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强调“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第三方IDC服务提供商发展迎新契机。 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IDC相关公司:科华恒盛、光环新网、宝信软件、数据港、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 风险提示:产业链降价幅度超出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2.3、特高压线缆:周期性明显,存在涨价预期 近期特高压板块市场关注度提升,年初以来国家电网陆续出台多个文件,大力支持特高压项目建设。 特高压建设推进,特高压电缆、光电复合缆等有望受益 特高压具有产业链长、投资强度大等特点(带动上游电源投资,自身变电站、交流线路设备采购,下游的用户侧、配网以及储能等),今年国家电网一再提高年度特高压计划投资规模,想必有稳增长的考虑。目前国家电网已研究编制2020年特高压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明确将加速南阳-荆门-长沙工程等 5 交 5 直特高压工程年内核准以及前期预可研工作。但从其年度计划来看,很多项目尚待国家发改委核准,需要密切跟踪其项目开工进度。 根据国家电网最新报道,国家电网初步安排年年度电网投资 4500 亿元以上(2017 年数据显示,国家电网投资占整体电网投资 80%以上,预计 2020年整体电网投资在5500亿左右,较2019年增长近10%),全年公司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1811亿(并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在特高压、配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等建设带动下,全国电网投资较快速增长,作为特高压建设的重点环节之一特高压电缆、光电复合缆等有望受益。 图3:2019年电网投资增速仍为负增长 图4:国家电网5交5直特高压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资料来源:Wind,注,电力热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为统计局口径,电源和网投资为中电联口径。对比来看电源投资与统计局公布的电力行业投资增速差距较大,可能存在统计口径差异,电网投资增速相差无几。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普通光缆受益5G接入及传输侧建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受光纤到户建设饱和、运营商传输网投资下滑等影响,2019 年国内光纤光缆需求不足,国内光棒产能过剩,散纤市场价格处于低位。 -60-40-2002040608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电网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特高压交流工程 计划安排 特高压直流工程 计划安排南阳 -荆门 -长沙 工程 3 月获 得核 准批 复 白鹤 滩- 江苏 工程 6 月获 得核 准批 复南昌 -长沙 工程 6 月获 得核 准批 复 白鹤 滩- 浙江 工程 1 2 月获 得核 准批 复武汉 -荆门 工程 9 月获 得核 准批 复 金上水电外送工程 /驻马 店- 武汉 工程 1 0 月获 得核 准批 复 陇东 -山东 工程 /武汉 -南昌 工程 1 2 月获 得核 准批 复 哈密 -重庆 工程 /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需求端,5G独立组网将带动传输侧景气度攀升,无线侧基站建设将带动无线接入光纤光缆需求量上升;供给端,国内光棒厂扩产步伐已放缓。因此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光纤光缆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光纤光缆板块处于估值低位 受 2019 年行业景气度较低影响,光纤光缆在通信板块里涨幅居后,目前行业整体估值水平较低。随着特高压建设启动、普通光缆价格企稳,光纤光缆行业相关公司有望在2020年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击。 投资建议 关注特高压电缆/光电复合缆相关上市公司:通光线缆(国网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较高)、亨通光电、中天科技、长飞光纤、烽火通信等。 风险提示:建设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线缆价格低于预期。 2.4、信息基建:网络可视化、北斗等板块 在经济增速下滑可能性增大情况下,投资信息基建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且带来产能过剩、经济滞涨等问题的可能性较小,此外,信息基建投资会有助于网络应用层面创新、信息消费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不过,该领域投资主要计入制造业领域,而非统计局公布的基建投资覆盖行业)。 2.4.1、网络可视化:疫情加速大众行为向网络迁移,网络运维重要度提升 短期疫情影响,大众行为网络化趋势加速,网络态势感知、网络行为安全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长期受益于互联网流量及网络内容复杂度提升。从前端采集到后端存储计算分析,流量增长带来网络可视化、安全大数据系统持续升级需求,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数据的计算分析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双重增长,造成了计算量的几何级增长,给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数据技术推动了存储、计算、网络功能的虚拟化,不同类型的数据需要不同的处理和优化,催生了大量的融合计算需求。现有设备无法永久支撑越来越大的数据量的存储、计算,需要不断对设备进行扩容、升级,同时新数据带来的新功能开发需求不断出现,运维及服务等需求持续增加。 受益于国家网络管控部门需求的提升。以公安、网信办等政府部门主导的网络安全管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网络可视化前端采集设备持续受益于相关部门投入的加大。 5G承载独立组网,为网络可视化带来新增量市场。不同于3G/4G混合组网方式, 5G由于需要满足eMBB和URLLC场景,承载网引入网络虚拟化管理、网络切片等技术,因此最终 5G 网络形式将采用 SA 独立组网。网络可视化前端采集设备未来将大规模部署于 5G 网络,投入规模较 4G 将进一步提升。 2020-04-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图5:网络需求扩大带来的安全大数据系统持续升级需求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绘制 管控市场龙头效应明显,新技术加速格局进一步集中。2018 年以来,以公安、网信办等政府部门主导的网络安全管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而行业向龙头公司集中采购趋势明显。由于 5G 引入 SDN/NFV 等技术,未来网络可视化产品需与 SDN/NFV 技术相结合,一方面需要在新的 SDN/NFV 环境下,进行部署和实施应用;另一方面需要融入SDN/NFV 来实现技术升级,向软件定义可视化发展。 投资建议 新技术的应用和升级,将加速行业向技术布局领先的龙头公司集中,疫情加速大众行为向网络迁移,网络运维重要度提升,关注:中新赛克、恒为科技、美亚柏科。 风险提示:行业季节性波动、中期宽带网建设高峰回落、短期移动网前端建设高峰回落。 2.4.2、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在即,应用加速落地预期提升 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 54 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5 月份,将按计划发射最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 全球部署完成在即,北斗应用加速落地预期提升 民用领域,北斗三号全球覆盖推动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性能精度进一步提升,5G 万物互联加速位置信息需求提升,导航条例预期出台进一步规范北斗标配化。军用领域,北三更新换代需求、通导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带动北斗军用需求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