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K12 教育产业链梳理 量价的驱动力在哪里 ? 今天我们研究的行业,在卫生事件发生后,龙头公司都出现了大幅下跌,但目前,其股价,大多反弹回卫生事件之前的水平。 比如,龙头公司 A,卫生事件之后股价从高点 59.61 美元 /股,跌至 45.24 美元 /股,跌幅高达 24%,而现在其股价反弹到 65.84 美元 /股,已经超过卫生事件前的历史高位水平,创下上市后的历史高位。 图:巨头 A 走势 来源: Wind 另一家巨头,其目前还处于修复中,暂时还未反弹到历史高位。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巨头 B 走势 来源: Wind 这个行业,就是 K12 教育产业链 ,以上两家龙头公司分别为好未来和新东方。 对教育产业链,我们近期已经出了系列报告,分别覆盖学前 +高教、职业教育领域,全文见专业版报告库。 在前一篇关于“职业教育”赛道的报告中,我们提到了一家职业教育龙头:达内教育。当时我们分析过,在职业教育领域, IT 教育是其中的核心赛道,市场天花板高、培训也较为高频。 然而,达内却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近年来开始,它的净利润开始由正转负,毛利率( 71.57%下滑到 35.44%)和净利率( 15.31%下滑到 -70.83%)都出现显著下滑。这样的基本面变动,也反映在走势上,其从上市后的高点 21.46 美元,一路跌至区间峰值低位 0.69 美元,峰值跌幅达到 96%。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跌到现在,从估值角度呈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账面的现金等价物和存款数额,都快赶上总市值了。如果看账面递延收入规模,也快赶上总市值了。这样的估值情况,跟白送有啥差别。 之所以这么惨,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它开始 拓展 K12 编程板块 ,这,导致毛利率下滑,同时营销推广费用提升,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图:走势图 来源 :Wind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好,一家职业教育的龙头,原本日子过得不错,处于挺好的赛道,但甘愿冒着财务数据滑坡的风险,也要挺进 K12 产业链。那么, K12 教育这个赛道的逻辑,到底是怎样的,它到底有多香? 对于 K12 教育这条产业链,眼下,我们必须要研究一下,并且还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 一是, K12 教育的供需情况如何?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是, K12 教育这个赛道,未来的增长,从量价两个维度来看,各自驱动力在哪?行业竞争格局情况如何? 三是, K12 的代表公司,财务数据有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比如主打线下课程的,净利率为正,而主打线上课程的公司,净利率大多为负。那么这个赛道,怎么看线上和线下两种商业模式的抉择呢? (壹) K12 教育,其覆盖学前到高中这个阶段,一般分校内和课外辅导两类,其中校内以民办和公办教育为主,课外辅导以线上和线下的补习班为主。 K12 教育本身属于必选消费赛道,但其中的 K12 课外辅导则属于可选消费赛道。 这个产业链,上游是设备、信息服务提供商、中游是教育机构、下游一般是应聘渠道,各个环节的代表公司,我们在脑图中做了标注。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 K12 产业链代表公司情况 来源:塔坚研究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其中, K12 学校板块,政策监管力度较强。新民促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机构不得申请营利性,高中可申请盈利性学校但监管较多。因此, K12 学校目前处于政策强监管的变革中,本篇暂且不做详细研究。 本篇报告,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于 K12 培训市场。 (贰) K12 培训市场,它的目标用户为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其年龄大致处于 6 岁到 18 岁之间。 纵观整个教育阶段,一般来说,幼儿园、K12、高等教育的刚需性较强,因为这个阶段教育目标的指向性较为明确 升学率,本科录取率等。 与此同时,在选拔考试背景下,家长抱着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氛围中,因而K12 培训尽管属于可选消费,但相对刚需,正在逐渐成为必须消费品。我们先来量化一下家长们对于 K12 阶段孩子的焦虑感: 图:普通高中、本科录取率 来源:教育部、万联证券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K12 阶段按升学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小学 初中,初中 高中,高中 大学,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升初中,通常就近入学,讲究学区概念;而初中升高中(中考)、高中升大学(高考),升学的途径,在于考试,需要“分数”竞争。 根据教育部统计, 2018 年高中录取率为 55%左右,意味着 100 个参加中考的学生,有55 名进入普通高中,其余的进入中职或技校等。同期,本科录取率为 53%,可以视为这55 名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里面有 29 人进入本科院校。 简单测算后,我们可以发现,每 100 名初中生,其中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的大致为 29 人,即录取率为 29%。 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来源:教育部、国元证券 较低的录取率数据,也是培训市场的主要驱动。单从本科录取率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处于50%左右的水平,欧洲为 71%、美国为 86%、日本为 64%、韩国较高为 94%。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另外,虽然本科率取率在 50%以上,但是其中“ 211 和 985 高校”的录取率依然偏低, 2017年 985 录取率仅为 2.10%, 211 的录取率仅为 8.68%。 这里,涉及一个比较重要的假设,我们要用数据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录取率,未来变动快慢的问题。 此处我们做一个简单推理: IMF 预测 2020 年到 2024 年,我国 GDP 增速分为别 1.18%、 9.21%、 5.7%、 5.6%、5.5%,后续我们假设 GDP 增速每年下降 0.1%,则到 2044 年,我国人均 GDP 可达到日本当下水平,历时 25 年。 如果随着我国人 均 GDP 的增长,国民整体学历水平同步提升,则经过 25 年的时间,本科录取率从 51.6%提升到日本 64%的水平,那么我国录取率的年化增速为 0.87%。 这样简单假设计算后,可发现,年化录取率的年化增长其实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中短期我国面临的低录取率仍然带来的竞争压力和焦虑感,依然是 K12 这个赛道的主要驱动力。 了解整个行业的驱动逻辑后,我们来看具体的增长情况如何测算。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叁) K12 教育的市场规模,如果从量、价两个维度拆分来看,可表示为: K12 教育市场 =K12阶段人口总量 *参培率 *价格; 接下来我们逐一从量、和价两个维度,来看这个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先来看量的维度,重点在于两个指标,一是 K12 阶段的人口数量,一个是参培率。 图:人口结构 来源:国家统计局 目前,我国人口结构中, 5-19 岁群体的结构占比存 在下降趋势,这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占比增长有关。近年来, 5-19 岁群体下降趋势有所走平,但考虑到之前我们分析过的数据,出生率后续大概率会走低,因此,未来 5-19 岁人群比例,大概率将呈现小幅负增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 10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长 。 既然人口总量的增长可能会遇到瓶颈或小幅下滑,那么,接着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因子:参培率。 (肆) 参培率,是 K12 培训行业量方面增长的主要逻辑。 K12 教育参培率提升的逻辑,主要还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竞争压力大带来的焦虑感。它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的指向,其实就是升学率、一本上线率。这种焦虑和压力感,让家长更愿意为孩子的课外补习,付费。 图: K12 教育参与率 来源:国泰证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