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 国零售 业供应 链优化 手册 果蔬 商品流 通实施 指引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2019 年 引言 果蔬商品是零售业中消费频次高、 满足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商品, 但因 其易腐易损的特性导致了果蔬商品在流通环节的高损耗, 从而影响终端的销售价 格和品质, 进而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据统计, 我国果蔬的平均损耗率 达到20%, 远高于成熟市场3%-5%的平均水平。 为实现果蔬供应链降本增效这一目标,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联合多家连锁零售企业、 果蔬种植户、果 蔬 上 游供应商以及供应链各环节软硬件 服务商, 成立了果蔬供应链标准化专项工作组 (以下简称 “工作组” ) ,以 标准化 果蔬周转 筐(简 称“周 转筐” ) 为切入 点,推 动果蔬供 应链标 准化工 作,先后发 布了 中国零售业周转筐应用情况研究报告 , 联合15 家连锁零售企业发出了 “共 同采用标准化周转筐”的行业倡议。与此同时,超过 10 家连锁零售 企业成功参 与了由工作组主导的果蔬标准化试点工作, 并均获得企业自身以及行业的广泛认 同。 作为商务 部标 准 SB/T 果蔬类 周转 箱运营 操 作规范的 配套 工 具书, 果 蔬商品流通实施指引 (以下简称 “指引” ) 涉及 果蔬商品统一编码、 流通标准化 载具的选择与应用、 流通信息体系构建以及案例分享等4 部分, 通过阅读本 指 引 , 希 望能够 为果蔬 种植户、 上游果 蔬供应 商、连锁 零售企 业以及 供应链各环 节服务企业提供参考,共同推动果蔬供应链的降本增效。 在此, 感谢参与 指引 撰写的彭建真、 田芮丰、 唐海滨、 景珊、 丁一、 李 征、 田剑、 池洁、 王 晓明、赵 莹 、 张永沛等, 由于时间仓促和篇幅有限, 不足和 疏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果蔬商品流通实施指引编写组 2019 年7 月 i 目 录 一、果蔬商品流通环节及其特点. 1 1 种植户 . 1 2 上游果蔬供应商 . 1 3 零售企业配送中心 . 1 4 零售企业门店 . 1 二、果蔬商品统一编码. 2 1 GS1 全球统一编码标 识系统 . 2 2 GS1 全球统一编码标 识系统的编码体系 . 3 3 常用商品条码 . 4 3.1 商品条码的概念 . 4 3.2 EAN-13 条码 . 4 3.3 EAN-8 条码 . 6 3.4 GS1-128 条码 . 7 4 零售商品条码的码制选择 . 8 4.1 独立包装的单个零售商品 . 8 4.2 组合包装的零售商品 . 8 三、果蔬商品流通标准化载具的选择与应用. 10 1 标准化载具的选择 . 10 1.1 纸箱尺寸及相关要求 . 10 1.2 周转筐尺寸及相关要求 . 10 1.3 托盘尺寸及相关要求 . 11 1.4 其它物流设施设备 . 11 2 标准化周转筐循环共用模式 . 11 2.1 循环共用模式 . 12 2.2 实施方案 . 12 2.3 实施价值 . 13 四、果蔬商品流通信息体系构建. 15 ii 1 果蔬信息化概述 . 15 2 果蔬信息化的核心点 . 15 2.1 果蔬商品的信息化分类 . 15 2.2 标准化作业标签的使用 . 15 2.3 双计量单位的管理 . 16 2.4 加工管理 . 16 2.5 多类型作业容器全程流通管理 . 17 2.6 完善的质检体系 . 17 3 果蔬核心作业流程的概括 . 18 3.1 越库流程 . 18 3.2 统配流程 . 19 五、案例分享. 21 1 项目背景介绍 . 21 2 设计思路及实施流程 . 21 2.1 设计思路 . 21 2.2 实施流程 . 22 3 主要创新点 . 26 4 主要成效 . 26 1 一、果蔬商品流 通环节及其特点 1 种植户 我国还未形成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土地的流转承包还在进化中, 离大 规模产业 化尚远 。目前 ,种植户 通常使 用纸箱 、编织袋 和泡沫 箱等一 次性包装, 在田间地头交货, 造成了果蔬商品非标准化问题, 而非标产品到标准化产品将经 历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 2 果蔬供应 商 我国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一批区域龙头企业, 他们在农产品供应链 中大多扮演着果蔬供应商的角色。 果蔬供应商对农产品进行集中收储、 加工、 包装,然 后 分销给相应渠道,供 应链相对稳定。 上下环节通过合同约定双方的权责利, 彼此间是一种长期交易行 为, 环节之间连接较紧密, 通过上游果蔬供应商的集中信息处理, 对生产过程实 施连续监管,改善了果蔬商品品质。 果蔬商品从田间地头至冷库, 这一环节是由上游果蔬供应商来安排自行运输 或者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3 零售企业 配送 中 心 产地至销地的干线运输量很大, 大多为集装箱运输或者整车运输, 形成了规 模效应, 运输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配送中心对果蔬商品依此进行收货、 验货、 分 拣等操作后,将果蔬商品带载具配送至零售门店。 4 零售企业 门店 零售门店收到果蔬商品及载具后, 将商品随载具移动到后仓, 并根据售卖情 况进行补货。 2 二、果蔬商品统 一编码 GS1 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作为世界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语言, 为全球范围内 标识货物、 服务、 资产和位置提供了准确的编码。 编码以条码符号来表示, 便于 进行商务流程所需的电子识读。 该系统克服了厂商、 组织使用自身的编码系统或 部分特殊编码系统的局限性, 提升了贸易的效率和对客户的反应速度。 在物流供 应链中实施GS1 统一标识, 可以提高物流在生产、 运输、 搬运装卸、 仓储、 信息 控制与追踪等各环节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1 GS1 全球统一编 码标 识系 统 GS1 全球统 一编 码标识 系统起源 于美 国,由 美 国统一代 码委 员会(UCC,于 2005 年更名为 GS1 US)于 1973 年创建。UCC 创造性地采用 12 位的数字标识代 码(UPC)。 继 UPC 系统成功后, 欧洲物品编码协会, 即早期的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 International), 于 1977 年成立并开发了与之兼容的系统,并在北美以外 的地区使用。 2002 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 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正式合并, 2005 年更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 GS1 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是一种开放的、 多环节的、 多领域的全球统一商 务语言系统 ,由 国际物 品编码协 会(GS1 )制 定,是服 务于物 流、供 应链管理的 开放式标准体系。GS1 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包含编码体系、 数据载体、 电子数 据交换等模块(见图1 所示) 。 图 1 GS1 全球统 一编码 标识系统 的组成 3 2 GS1 全球统一编 码标 识系 统的 编码 体系 编码, 即编制物品的代码。 按照代码的特性, 企业需要为每一个产品编制一 个唯一的代码。 代码的编码规则根据应用领域不同而不同。 编码体系是整个GS1 系统的核心, 是对流通领域中所有产品与服务 (包括贸易项目、 物流单元、 资产、 位置和服务关系等)的标识代码及附加属性代码,如图2 所示。 图 2 GS1 系统编 码体系 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lobal Trade Item Number, GTIN)是编码系统中应用 最广泛的 标识代 码。GTIN 是为全 球贸易 项目 提供唯一 标识的 一种代 码(也称代 码结构) 。对贸 易项目 进行编码 和符号 表示, 能够实现 商品零 售(POS) 、进 货、 存补货、销售分析及其他业务运作的自动化。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erial Shipping Container Code, SSCC)是为物流 单元(运 输和/ 或储藏 )提供唯 一标识 的代码 ,具有全 球唯一 性。GS1 系统的一 个重要应 用是跟 踪和追 溯供应链 中的物 流单元 ,扫描每 一个物 流单元 标识代码, 通过物流与相关的信息流链接, 可跟踪和追溯每个物流单元的实物移动, 并为在 更大范围内应用创造了机会,物流单元使用 GS1 标识代码 SSCC 进行 标识,保证 了物流单元标识的全球唯一性。 参与方 位置 代码 (Global Location Number ,GLN)是 对参 与供 应链 等活动 的法律实体、 功能实体和物理实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参与方位置编码由中国4 物品编码中心统一管理与维护。 附加信息采用 “应用标识符 (AI)+附加信息代码” 的编码结构。 应用标识 符(Application Identifier, AI)是表示编码应用含义和格式的字符,用于指 明跟随在其后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应用标识符由 24 位数字组成 ,不同的附 加信息代码可组合使用。附加属性代码不能脱离标识代码独立存在。 3 常用商品 条码 3.1 商 品条码的 概念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 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 表示商品代码的条 码符号, 包括零售商品、 储运包装商品、 物流单元、 参与方位置等等的代码与条 码标识(GB 12904-2008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 。条码技术是 20 世纪中 叶发展 并广 泛应用的 集光、 机、电 和计算机 技术为 一体的 高新技术。 它解决了 计算机 应用中 数据采集 的“瓶 颈” , 实现了信 息的快 速、准 确获取与传 输, 是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 条码符号具有操作简单、 信息采集速 度快、信息采集量大、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等特点。以商品条码为核心的 GS1 系统已经成为服务于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国际标准。 在物流供 应链中 ,不论 使用哪一 种编码 形式, 承载它们 的载体 主要有 三种: 一维条码 、二维 条码和 射频标签 。三者 相比, 射频标签 有信息 量大、 智能化高、 对环境要求低等优势; 但从价格来看, 一维条码、 二维条码相对低廉, 是我国目 前物流领域中运用较多的载体方式。目前,常见的商品条码包括 EAN-13 条码、 EAN-8 条码、ITF-14 条码、GS1-128 条码及商品二维码等。 3.2 EAN-13 条码 3.2.1 代码结构 EAN-13 条码(也称为 GS1-13 条码)采用 13 位的代码结构,是比较通用的 一般终端产品的条码, 主要应用于超市和其它零售行业, 同时也可用于非零售商 品。13 位 代码由 厂商 识别代码 、商品 项目代 码、校验 码三部 分组成 ,分为四种5 结构(见表1)。 表 1 GTIN-13 代 码结构 结构种类 厂商识别 代码 商品项目 代码 校验码 结构一 X13X12X11X10X9X8X7 X6X5X4X3X2 X1 结构二 X13X12X11X10X9X8X7X6 X5X4X3X2 X1 结构三 X13X12X11X10X9X8X7X6X5 X4X3X2 X1 结构四 X13X12X11X10X9X8X7X6X5X4 X3X2 X1 厂商识别代码由 710 位数字组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分配和管理。厂 商识别代 码的前 3 位 代码是由 国际物 品编码 协会分配 给中国 物品编 码中心的标 识代码, 称为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由25 位数字组成, 一般由厂商编制, 也可 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编制。 校验码为1 位数字, 用于检验整个编码的准确性, 避免误码的产生。EAN-13 条码的编码结构示例如图3 所示。 图 3 EAN-13 条码 的编码 结构示例 3.2.2 EAN-13 条 码 的符号 结构 EAN-13 条码 由左侧 空 白区、 起始符 、左侧 数 据符、 中间分 隔符、 右 侧数据 符、校验符、终止符、右侧空白区及供人识别字符组成,见图4 和图5。 图 4 EAN-13 条码 的符号 结构 6 图 5 EAN-13 条码 的符号 构成示意 图 3.3 EAN-8 条码 3.3.1 EAN-8 条码的代 码结 构 EAN-8 条码 (也称为GS1-8 条码) 采用8 位的代码结构, 只用于零售贸易项 目, 一般用于体积较小的商品包装。8 位代码由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 三部分组成。其结构见表2。 表2 8 位代 码 结构 前缀码 商品项目 代码 校验码 X8X7X6 X5X4X3X2 X1 X8X6 是前缀码,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已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前缀码为 690695。X5X2 是商品项目代码, 由4 位数字 组成, 由中国物品编码 中心负责分 配和管理。X1 是校验码,为1 位数字,用于检验整个编码的正误。 3.3.2 EAN-8 条码的符 号结 构 EAN-8 条码由左侧空白区、 起始符、 左侧数据 符、 中间分隔符、 右侧 数据符、 校验符、终止符、右侧空白区及供人识别字符组成,见图6 和图7。 图 6 EAN-13 条码 的符号 结构 7 图7 EAN-8 条码的符号构成示意图 3.4 GS1-128 条码 GS1-128 条码用于标识物流单元,不用于 POS 零售结算。GS1-128 条码一般 表示的产品信息更加丰富, 长度可变 (非定长) , 可编码的最大数据字符数为48, 通常以标签的形式粘贴在产品外箱上, 用于供应链精细化管理。GS1-128 条码符 号由左侧空白区、 起始符、 数字字符、 符号校验字符、 终止符及右侧空白区组成, GS1-128 条码符号的基本格式如图9 所示。 图 9 GS1 条码符 号的基 本 格式 GS1-128 条码符号的长度依字符的数量、 类型和放大系统的不同而变化, 并 且能将若 干信 息编码 在 一个条码 符号 中。GS1-128 条码字 符串 编码/ 译码规则详 见附录1.1。 在日常管理中, 为跟踪商品流通, 需要设制附加信息项, 如净重、 面积、 体 积、 生产日期、 批号、 保质期等。 这些附加信息项与商品相关联, 必须与商品标 识代码一起出现。 附加信息采用 “应用标识符 (AI)+附加信息代码 ( 有效日期、 批号、 序列号等) ” 的结构。 应用标识符由24 位数字组成, 不同的附加信息代 码可组合使用。 常用的应用标识符有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 (00) 、批 次(10)、 生8 产日期 (11) 、 付款截止 日期 (12) 、 包装日期 (13) 、保 质 期(15) 、有 效 期(17) 等应用标识符。含有附加信息的商品条码采用GS1-128 条码表示,详见图10。 图 10 含 批号“123 ”的GS1-128 条码 4 零售商品 条码 的 码制 选择 4.1 独 立包装的 单个零售商 品 独立包装的单个零售商品是指单独包装的、 不可再分的零售商品。 其商品代 码通常为13 位代码结构, 用EAN-13 条码表示。 当商品的包装很小, 符合以下三 种情况任意之一时,可申请采用8 位代码结构(EAN-8 条码表示) : 13 位 代码 的条码 符号的印 刷面 积超过 商 品标签最 大面 面积的 四 分之一 或全部可印刷面积的八分之一时; 商品标签的最大面面积小于40cm 2 或全部可印刷面积小于80cm 2 时; 产品本身是直径小于3cm 的圆柱体时。 4.2 组 合包装的 零售商品 (1)标准组合包装的零售商品 标准组合包装的零售商品是指由多个相同的单个商品组成的标准的、 稳定的 组合包装的商品。 其商品代码通常为13 位代码结构, 采用EAN-13 条码表示; 但 不应与包装内所含单个商品的代码相同。 (2)混合组合包装的零售商品 混合组合包装的零售商品是指由多个不同的单个商品组成的标准的、 稳定的 组合包装的商品。其商品代码通常为 13 位代 码结构, ,采用 EAN-13 条码表示; 但不应与包装内所含商品的代码相同。 (3)变量零售商品 9 变量零售商品是指出售、 订购或生产的产品的量是可改变的, 如水果、 蔬菜、 肉类、布 料等。 变量零 售商品代 码用于 商店内 部或封闭 系统中 的商品 消费单元, 可采用13 位、8 位代码结构,分别采用EAN-13 条码与EAN-8 条码表示。 10 三 、 果蔬商品流 通标准化载具的 选择与应用 1 标准化载 具的选择 1.1 周 转筐 优于 纸箱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 与纸包装箱相比, 周转筐系统能够减少82%的生产垃 圾排量、49%的能 耗、92%的用水 、降低 76%的 臭氧层破 坏;使 用周转 筐的果蔬, 每 500 公斤果蔬能为生产者和零售商减少 6 公斤的垃圾排放和 1363 公升用水。 同时,周 转筐还 大大降 低了包装 破损率 ,为农 户和企业 带来可 持续性 发展空间。图 12 周 转筐系 统的环 境 保护作用 在欧洲, 周转筐采用再生能源、 绿色洗洁剂、 被 科学处理过的污水进行清洗, 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使清洗过程达到严格的卫生和环保监控标准。 因此, 原 则上 能采用周转筐的果蔬商品不建议采用纸箱。 1.2 周 转筐尺寸 及相关要求 对已使用周转筐的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 零售企业所使用的周转筐标准化程 度较高,周转箱规格尺寸( 长 x 宽,正上方投影外廓尺寸) 多为 600*400mm 和 300mm*400mm, 该规格尺寸符合国家推荐的1200mm1000mm 标准托盘的包装模数, 可以实现 “周转 筐+托 盘”的单 元化载 具循环 共用模式 ;对于 周转筐 的高度,主 流高度 有五 种,120mm 、160mm、230mm、290mm、340mm ,满 足不同 果 蔬的包 装要 求。 同时, 根据企业特殊需求, 也可由业务需求方自行调整订制; 调研发现, 为 了更好地减少空筐在运输过程中的空间占用, 大多数零售企业采用可折叠周转筐 (有对折 式和内 倒式两 种折叠方 法) , 折叠后 的体积只 有箱体 体积的 五分之一到 六分之一。 11 此外, 直接接触食品的周转筐应符合 GB 3160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标准规定。 1.3 托盘 尺寸及 相关要求 托盘通常需要配合标准的包装箱或周转筐来使用, 才能够实现堆叠码垛的稳 定。 目前, 我国果蔬商品以传统批发渠道及农贸市场销售渠道为主, 现代商超渠 道为辅, 其中传统批发及农贸市场渠道基本不使用托盘运输, 仅对部分货值较高 的果品商品采用带板运输的模式; 而商超及果蔬专营店, 由于供应商配送时使用 了规则的纸箱或周转筐, 为托盘化运作提供了条件, 因此商超使用托盘进行果蔬 运输较为常见。 目前, 在国家的推动下, 以托盘标准化及其循环共用、 标准周转箱应用、 城 市配送体系中物流标准化建设等为工作重点, 支持对非标准托盘按照国标 联运 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 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进行标准 化更新, 优先推广1200mm*1000mm 托盘, 鼓励企业带板运输, 支持使用与标准托 盘相匹配的400mm*600mm、400mm*300mm 等标准模数的周转筐、物流箱等包装载 具。 托盘无法像周转筐一样贯穿果蔬商品的供应链全过程, 仅在与零售商直接关 联的上下游之间使用。由于田间地头条件限制,也很难开展托盘化运作。 1.4 其 它物流设 施设备 零售企业将果蔬类商品从配送中心运送到门店的过程中, 会采用笼车等设备, 但笼车的尺寸需要与周转筐的尺寸相匹配,满足果蔬商品的运输需求。 此外,为满足体积较大的果蔬存储及配送需求,也会采用大型果蔬箱。 2 标准化周 转筐 循 环共 用模 式 从 2015 年起,商务部 同财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启动物流标准化 试点工作 ,鼓励 以租赁 的方式, 推动供 应链全 程“不倒 盘、不 倒筐” ,加速周转 筐循环共用。 12 2.1 模式 介绍 服务商以租赁的方式向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标准化周转筐, 并提供配套 的标准化清洗、 维护、 回收和系统管理服务, 通过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运作, 优化 企业使用成本。 周转筐由循环共用服务企业负责购买, 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仅需根据使用需 求向服务 企业租 赁相应 数量(淡 季少租 ,旺季 多租) ; 周转筐 的清洗 、维修等工 作主要由服务企业承担, 服务企业对周转筐使用过程中各个主体的管理责任做出 明确规定,尽可能避免使用过程中因责任不明确导致的纠纷。 该模式的运作流程为: 果蔬 种植户 将采摘 后的果蔬 按照特 定要求 (如:重 量、码 放方式 )放置 于标准化果蔬 周转筐中 (可使用“保 护性”或 “增加相应保 护性材料 , 避免果蔬商品被刮伤) , 销售给果蔬供应商, 或根据相关协议, 将果蔬带 箱运送到零售商配送中心; 零售企业配送中心按筐收货, 并对果蔬商品依次进行验货、 分拣等操作, 将果蔬商品带筐配送至零售门店; 门店 带筐接 收果蔬 ,并上架 陈列展 示,售 卖完毕后 将周转 筐统一 回收返 回给服务企业 。周转筐 经过清洗、分 拣、维修 等操作后,重 新回到果蔬 产地以备新一轮的循环使用。 2.2 实施 方案 以零售商为例, 循环共用服务商在项目启动前, 用不同型号的周转筐对各类 果蔬进行试装并确定“标准件”, 零售商依此作为标准单元进行订货、 收货等作 业。服务 商在周 转筐管 理系统上 分别为 果蔬供 应商、零 售商在 系统上 开设账号, 并在其营运中心 (某个区域内的大型周转筐营运中心, 或设置在零售商配送中心 的周转筐现场营运中心)准备足够数量的周转筐安全库存。 果蔬供应商根据用筐需求前往服务商的营运中心提取干净的空筐, 并在其加13 工中心/ 仓库完 成果蔬 装筐后, 带筐将 果蔬运 输至零售 商配送 中心, 实现周转筐 的转移, 相应数量的周转筐就从供应商账户转移至零售商账户; 零售商配送中心 将果蔬带筐按门店进行分拣后, 再配送至各个零售商门店; 零售商门店可将果蔬 带筐直接上架陈列售卖, 并在完成售卖后将使用完毕的空筐返回服务商的营运中 心 ,或 由零售商配送中心收集各个门店的空筐后再统一返还至服务商的营运中心。 基于以上流转过程, 在动态转移模式下, 服务商记录周转筐在各个主体 (如: 服务商、 果蔬供应商、 零售商配送中心、 零售商门店、 承运商等) 之间的流转数 据(出入 库数据 ) 、库 存数据等 ,进行 流转及 库存数据 的管理 ,并为 零售商管理 周转筐提 供数据 支持, 减少周转 筐在各 个环节 的占压, 加快周 转筐的 周转效率, 减少周转筐丢失的风险。 门店使用完毕的周转筐回到服务商的营运中心后, 将由 服务商对周转筐进行统一的分拣、 维修和清洗操作, 确保重新发放给果蔬供应商 的周转筐满足使用要求。 图 13 周转 筐 循环 共 用示意 图 2.3 实施 价值 在果蔬供 应链体 系中采用 标准化 周转筐 及循环 共用模式 ,可带 来诸多 好处。 果蔬商品得以通过 “标准件” 的方式实现从上游产地到零售终端的 “一触式” 作 业, 从而降低果蔬商品的损耗, 节约包装成本, 提高周转筐资产利用率, 简化交 接手续,降低物流成本,并大幅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14 图 14 标 准化周 转筐及 其 循环共用 模式的 优势 15 四 、果蔬商品流 通信息体系构建 1 果蔬信 息化 概述 大量的市场调研发现, 柜面上光鲜整洁的果蔬背后存在一定的品质、 损耗以 及账务数据问题, 主要体现在果蔬供应链的业务规范度以及时效性上, 这些问题 都在企业后端的果蔬物流仓储及配送环节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 果蔬信 息化 的核心 点 2.1 果蔬 商品的 信息化分类 相较于常温商品而言, 果蔬商品的分类更具有多样性, 代表性的分类为蔬菜、 水果。 不同果蔬类型在采购、 存储条件、 配送车辆上的要求都存在差异, 这些不 一致性导致对物流及供应链各环节的更高要求。 果蔬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为如何将不规范转换成规范, 果蔬商品从信息化 作业角度可分成三类: (1)标 准箱商 品:如 进口的水 果。作 业模式 为:以件 为单位 进出货 ,并以件为 单位进行财务结算。 (2)类 标准箱 商品: 如季节性 、相对 标准包 装的水果 。作业 模式为 :以重量收 货,重量出货,但作业过程采用件为单位,财务结算依旧以重量为单位。 (3) 纯称重商品: 如散装西瓜, 甘蔗等。 作业模式为: 以重量收货, 重量出货, 业务运作过程中也只能采用重量为单位,同时以重量为单位进行结算。 基于以上的分类, 我们配套不同的信息化作业流程和工具, 以确保作业的高 效和规范。 2.2 标 准化作业 标签的使用 与分类 不同于常温商品, 绝大部分果蔬商品在外包装上都无条码, 这就增加了果蔬 商品在供应链的各环节操作的复杂性, 不可识别性, 最终导致高差错率。 解决这 个问题的 核心方 法为使用 标签, 在作业 流程中 融入标签 即可将 果蔬商 品的品名、16 重量、 生产日期 (或效期) 等信息显示出来, 并配以PDA 扫描标签的方式, 进行 高效、简单的业务运作,降低差错率。 作业过程用到的标签分为以下两类: (1)GS1-128 标签 (具体介绍见附录1) 。 标签贴在商品外, 主要用于收货, 加工环节。条码信息包含商品代码、重量、生产日期/效期等。 (2)分拨标 签:标 识某门 店 的某商 品,贴 在承载 商 品的容 器上。 主要用于 分拨作业 环节。 条码信息 包含门 店代码 、商品 代码、重 量、生 产日期/效期等内 容。 2.3 双 计量单位 的 应用 常温商品一般只有单计量单位 (数量) , 而果蔬商品拥有双计量单位 (数量+ 重量) , 这也使 果蔬商品 在流通 环节的 管理难 度大大高 于常温 商品。 如何进行双 计量单位的信息化, 取决于如何理解双计量单位在流通各环节承担的角色和意义。 计量单位-重量 :由于 果蔬品类 和规格 多种多 样,很难 仿照常 温商品 用“数 量” 为单位和上下游各环节进行结算, 故取各环节普遍认可的重量单位作为结算 依据。 计量单位-数量: 由于重量难以通过肉眼进行显性化读取, 因此另一单位 “数 量” 就承担了流通各环节的操作角色。 通过这种计量单位与标签, 可以将不规则 的果蔬商品转换成规则的常温商品的管理和作业模式, 提高果蔬各流通环节的效 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