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 第三 方支付 市场数据 发布 报告2020Q1 & 2020Q2e22020.6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摘要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2020Q2数据 预测分析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回弹,消费板块占比明显回升第三 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预计在 第 2季度 反弹至 56.9万亿 , 预计 随着疫情影响减小,加之“ 618” 活动效应,消费板块份额会相应回升 ,其中移动消费板块占比预计回升至 20.5%,占据 消费板块头部份额的支付宝、财付通、京东支付将展现更加亮眼表现。第三方移动支付:疫情对一季度消费板块影响大 , 行业规模下降2020年第 1季度 ,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下降至 53.2万亿 ,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 成为首个同比下降的季度 。 消费 板块受疫情影响较大占 比下降 , 金融板块表现亮 眼 。 支付宝 、 财付通分别占据了 55.4%和 38.8%的市场份额 。线下扫码支付:居家隔离对线下扫码市场冲击大,预计二季度快速回升2020年第 1季度,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约为 6.7万亿 ,环比上季度下降 30.4%。但交易规模减少只是由于用户支付行为受限,短期内不会改变扫码支付的用户习惯,伴随疫情缓解,扫码支付市场交易规模预计会在第二季度反弹。SMS二维码收单市场: 助力小微商户智能化升级 , 收单企业百舸争流 , 奋楫者先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中 , 按照商户收款码是否为个人码 , 可以分为二维码转账和二维码收单两种交易类型 。 收 单服务 商在 收单服务之上叠加其他数字化服务 , 助力小微商户智能化升级 , 使其获取更多资金 、 营销等方面的支持 。 2020年第 1季度 , 我国二维码收单市场规模约 2.9万亿 。3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 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1中国 移动支付 细分 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2 第三 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结构 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 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342020.6 iResearch Inc. w ww.iresearch第三 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疫情对一季度消费板块影响大,行业规模下降2020年第 1季度 ,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下降至 53.2万亿 ,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0%, 成为首个同比下降的季度 。 本季度交易规模的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 ( 1) 2-3月 , 居民外出减少 , 线下消费行为收缩; ( 2) 疫情期间部分物流受阻 ,加之居民收入预期下降 , 导致线上消费行为减少 、 客单价下降; ( 3) 尽管一季度是传统的春节季 , 但部分受消费带动的转账类交易减少 , 抵消了红包效应的增量 。但伴随复产复工的推进 , 居民生活正常化 , 加之 “ 五一 ” 和 “ 端午 ” 假期的来临 , 预计 2020年第 2季度的交易规模出现明显回升 。注释: 1.自 2016年第 1季度开始计入 C端用户主动发起的虚拟账户转账交易规模,历史数据已做相应调整; 2.统计企业中不含银行,仅指规模以上非金融机构支付企业; 3.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修正。来源: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44.4 44.848.652.7 55.4 55.0 56.059.853.2 56.995.7% 65.2% 54.0% 35.4% 24.7% 22.6% 15.2% 13.4%-4.0% 3.5%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e交易额规模(万亿元) 同比增长率( %)2018Q1-2020Q2中国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52020.6 iResearch Inc. w ww.iresearch第三 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消费 板块占比下降,金融板块表现亮眼注释: 1. 自 2016年第 1季度开始计入 C端用户主动发起的虚拟账户间转账交易规模,历史数据已做相应调整; 2. 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 3. 移动消费包括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和二维码扫码,移动金融包括货币基金、 P2P和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包括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至虚拟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包括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和其他口径内交易。来源: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66.9% 63.3% 61.7% 60.0% 61.3% 57.9% 57.5%55.3% 57.2% 56.2%16.3% 17.2%17.1% 16.9% 17.4% 17.8% 18.1%18.0% 22.3% 21.5%13.7% 17.0% 18.6% 20.8% 19.2% 21.4% 22.2% 24.5% 18.7% 20.5%3.1% 2.5% 2.6% 2.3% 2.1% 2.9% 2.2% 2.2% 1.8% 1.8%0%20%40%60%80%100%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e2018Q1-2020Q2中国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个人应用 移动金融 移动消费 其他2020年第 1季度,由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较大冲击,导致移动消费板块占比出现明显下降。一季度上旬,科技股行情 大好,新发基金募资 火爆 。 居民减少 消费行为的同时 ,将原本可用 于消费的资金用途转化为申购基金、理财等财富管理类产品 ,导致移动金融板块规模和占比均出现明显上涨。在个人应用板块,受消费板块影响,部分与消费关联的转账交易减少,抵消了春节季红包转账行为增加的正向因素,但由于板块整体降幅低于消费类,板块占比出现微升。在 2020年第 2季度,预计随着疫情影响减小,加之“ 618”活动效应,消费板块份额会相应回升,占据消费板块头部份额的支付宝、财付通、京东支付将展现更加亮眼表现。62020.6 iResearch Inc. w ww.iresearch第三 方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格局支付宝财付通保持垄断地位,第二梯队支付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发力2020Q1数据 显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依然保持市场份额比较集中的情况,第一梯队的支付宝、财付通分别占据了55.4%和 38.8%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的支付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发力:其中 ,壹 钱包结合支付服务,推出线上便捷捐助平台、 App商城“科学防护防疫作战”专区,平安商户业务线下商户经营帮扶、财酷业务企业安心团餐服务等多项抗疫帮扶举措,助力抗击 疫情 ; 京东 支付交易 规模排名 第四,在线上线下全面发力,逐步缩小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差距 ;联动优势受益于平台化、智能化、链化、国际化战略,推出面向行业的支付 +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促进交易规模平稳发展;另外,快钱在万达场景如购物中心、院线、文化旅游等场景快速扩展 ;苏宁 支付致力于 O2O化发展,为 C端消费者、 B端商户提供便捷、安全的覆盖线上线下的全场景支付服务。注释: 1. 因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实际业务具有多元化、集团化、跨行业的特征,核算数据仅代表艾瑞针对支付交易规模这一业务维度的观点; 2. 交易规模统计口径为 C端用户在移动端主动发起的 C2C、 B2C、 B2B2C单边交易规模,不包括资金归集等 B2B业务; 3. 交易规模核算范围为移动消费(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二维码扫码)、移动金融(货币基金、 P2P、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至虚拟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其他口径内交易); 4. 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 5. 部分企业处于缄默期,经与企业协商,艾瑞在发布企业交易规模时不对其业务情况进行单独披露。来源:综合市场公开信息、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支付宝55.4%财付通38.8%壹钱包1.6%京东支付1.0%联动优势0.4%快钱0.4%银联商务0.2%苏宁支付0.2%其他2.0%2020Q1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72020.6 iResearch Inc iresearchATJ95.9%其他4.1%2020Q1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移动消费板块 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细分竞争格局:移动消费板块集中度高ATJ三家占据移动消费板块 95%以上市场份额尽管受到较强的疫情冲击, 2020年第 1季度,移动消费板块仍然占据着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中 18.7%的份额。并且,移动消费行为是培养用户心智的重要阵地,有利于用户行为向移动金融、个人应用两个板块扩展。目前,移动消费板块被支付宝、财付通和京东支付共同占据 95.9%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三家在消费板块又具有不同的优势场景:支付宝和京东支付分别具有淘系电商平台和京东商城作为线上消费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付通则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占据着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的部分交易额;线下消费板块,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着 C端用户扫码支付垄断地位,但京东支付从商户侧的发力使得其在商户服务市场具备更多赋能空间。来源:综合市场公开信息、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支付宝在消费板块场景布局丰富,线上消费板块具备淘系为代表的网购场景,本地生活场景同步发力;线下消费板块中, C端用户使用支付宝进行的扫码支付交易金额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尽管与拼多多等线上场景具备合作关系,但财付通在移动消费板块更大的优势仍在于线下消费场景。根据腾讯 2019年报, 2019Q4商业 支付日均交易笔数超过 10亿笔。京东支付在移动消费板块的优势以京东商城为主,但除此以外,京东支付覆盖了京东小店、京东到家、多点等线下场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除了 C端用户侧的优势,京东支付在商户收单侧的发力同样值得瞩目,相继收购乐惠、哆啦宝等收单外包服务商后,线下收单市场的优势将赋予京东支付在商户服务市场的更多的可能性。8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1中国 移动支付 细分 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2 线下扫码 支付市场 二 维码收单 市场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 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392020.6 iResearch Inc. w ww.iresearch线 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居家隔离对线下扫码市场冲击大,预计二季度快速回升2020年第 1季度 , 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约 为 6.7万亿 , 环 比上季度下降 30.4%。 受到疫情影响 , 用户线下扫码支付行为减少 , 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环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 但交易规模减少只是由于用户支付行为受限 , 短期内不会改变扫码支付的用户习惯 , 伴随疫情缓解 , 扫码支付市场交易规模预计会在第二季度反弹 。来源: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0.6 1.2 1.9 2.6 3.5 4.8 5.9 7.2 7.4 8.0 8.69.66.77.8104.1%57.6%32.4% 35.0% 36.9% 24.9% 20.5%3.2% 8.1% 7.8% 11.6%-30.4%17.2%2017Q1 2017Q2 2017Q3 2017Q4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e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 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环比增速( %)2017Q1-2020Q2中国 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102020.6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2020.6 iResearch Inc iresearch二维码收单市场交易规模助力小微商户智能化升级,收单企业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线 下扫码支付市场中,按照商户收款码是否为个人码,可以分为二维码转账和二维码收单两种交易类型。个人码开通方便快捷,在 2017-2018年线下扫码快速普及阶段增长迅速。然而,时至 2019年,线下扫码支付市场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收单服务商开始大力推进对中长尾小微商户的收单服务,使其从个人码收款商户转变为二维码收单商户,并在收单服务之上叠加其他数字化服务,助力小微商户智能化升级,使其获取更多资金、营销等方面的支持。虽然收单市场参与者众多,但以美团、拉卡拉、京东支付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经形成较强卡位优势,有望在最终角逐中成长为二维码收单市场的巨头。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来源: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2017-2020Q2中国 二维 码收单市场 规模2.16.211.82.9 3.32017 2018 2019 2020Q1 2020Q2e二维码收单市场规模(万亿元)CAGR=135.4%用户侧商户 侧支付宝 /微信 直连收单机构收单外包服务商商户触达方支付解决方案支付宝 /微信 自身收单机构自身收单外包服务商合作的持牌收单机构收单 服务方扫码付款 信息推送清算机构银联 网 联 交易信息转接 交易信息转接支付宝微信用户侧支付 机构 付款通知中国 二维 码收单产业链用户侧: 双 寡头格局形成商户 侧:参与 方 众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巨头孕育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