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leadleo 2020年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精品报告 概览标签 :运载火箭、卫星制造、遥感卫星、卫星通 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报告主要作者:彭琪瑶 2020/032 2020 LeadLeo leadleo 头豹研究院简介 头豹研究院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B2B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已形成集行业研究、政企咨询、产业规划、会展会 议行业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行业服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完整、最省时的行业和企业数据库服务,帮助 用户实现知识共建,产权共享 公司致力于以优质商业资源共享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产业焦点、热点问题,基于丰富案例和海量数据, 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00+ 50万+ 行业专家库 1万+ 注册机构用户 公司目标客户群体覆盖 率高,PE/VC、投行覆 盖率达80% 资深分析师和 研究员 2,500+ 细分行业进行 深入研究 25万+ 数据元素 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报告服务、管理 咨询、战略调整等服务 提供行业分析师外派驻场服务,平台数据库、 报告库及内部研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地方产业规划,园区企业孵化服务 行业峰会策划、奖项评选、行业 白皮书等服务 云研究院服务 行业排名、展会宣传 园区规划、产业规划 四大核心服务:3 2020 LeadLeo leadleo 报告阅读渠道 头豹科技创新网 leadleo PC端阅读全行业、千本研报 头豹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搜索“头豹”、手机扫右侧二维码阅读研报 图说 表说 专家说 数说 详情请咨询4 2020 LeadLeo leadleo 商业航天是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与传统航天相比,商业航天更重视市场竞争 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是将航天从计划经济加速推进至市场经济的行为。商业航天根据功能可分为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 间站五大方向。2015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2亿元上升至8,36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1%。未来五年,因中国规划多 个卫星星座项目,未来小卫星星座发射需求将不断增长,预计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将呈现增长的趋势。 运载火箭配套产品采用通用化设计,可大幅降低火箭研发制造成本 运载火箭配套产品通用化发展可大幅降低火箭制造成本,促进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运载火箭结构复杂精密,研制周 期长,难以进行批量生产,致使运载火箭制造成本升高,制约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为有效降低运载火箭的研发、制造成本,部分企业 开始采用配套产品通用化的设计,实施配件产品化、批量化生产。随着成本降低后所获市场利润空间的增加,选择采用通用化火箭配套 产品设计以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商业运载火箭企业数量逐渐增多,火箭发射成本的降低又将刺激卫星发射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整个商 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卫星小型化和低轨化发展可降低研制成本、缩短数据传输延时、减小数据传输路径消耗 全球卫星发展至今经历了传统航天时代、过渡期、新航天时代三个阶段,卫星逐渐从大卫星、高轨道、军事应用为主向小卫星、低轨道、 多元化应用的方向发展。小卫星研制周期短,通常仅需一年的时间即可完成从立项研制到发射全过程,而大卫星则至少需要5-8年的时 间,阵线长且时间成本高。大卫星的研制成本多超过5,000万美元,而小卫星的研制成本低,适用于卫星星座组网。低轨道卫星可缩短 数据传输延时、减小数据传输路径损耗,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感。 企业推荐: 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 报告摘要5 2020 LeadLeo leadleo 名词解释 - 07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 - 08 定义及分类 - 08 发展历程 - 09 市场现状 - 10 市场规模 - 14 全球商业航天行业案例分析 - 15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产业链分析 - 18 上游分析 - 19 中游分析 - 20 下游分析 - 23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9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0 运载火箭配套产品通用化趋势 - 30 卫星小型化、低轨化趋势 - 30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 31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32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企业排名前10位 - 34 目录6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35 蓝箭航天 - 35 零壹空间 - 37 星际荣耀 - 39 专家观点 - 41 方法论 - 42 法律声明 - 43 目录7 2020 LeadLeo leadleo 名词解释 卫星星座:发射入轨可正常运转的卫星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卫星网。 SSO:Sun-Synchronous Orbit,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 LEO:Low Earth Orbit,近地轨道,卫星距离地面高度低的轨道,轨道高度多在2,000km以下。 GTO: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近地点在1,000km以下,远地点约为36,000km的椭圆形轨道。 地球半径:地球中心到地球表面的距离,半径范围为6,357km至6,378km。 立方体卫星:用来进行太空观察及大气测量的立方体小卫星。 卫星新闻采集(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全球范围的新闻采集。 甚小孔径终端(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天线口径在3米以内的小型地球站。 比冲:单位时间内消耗单位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是用于衡量火箭或飞机发动机效率的物理参数。 热环境:由太阳辐射、气温、周围物体表面温度等因素组成的影响人类冷热感及健康的环境。 Q/V频段:Q频段的频率范围为33-50GHz,V频段的频率范围为50-70GHz,Q频段及V频段均为电子通信传输信息时所使用的毫米电磁波。 Gbps:Giga bits per second,千兆比特每秒,衡量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的单位。8 2020 LeadLeo leadleo 商业航天是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 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与传统航天 相比,商业航天更重视市场竞争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是 将航天从计划经济加速推进至市场经济的行为。商业航天 根据功能可分为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 测及空间站五大方向。 来源:中国知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定义及分类 商业航天与传统航天相比更注重市场竞争,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 商业航天是将航天产业从计划经济加速推进至市场经济的行为 商业航天分类(根据离地距离划分) 火箭研制 火箭发射 过程监控 发射保险 遥感卫星 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科研卫星 载人飞船 太空旅游 行星探测器 太空采矿 太空城市 太空居住 运载火箭 人造卫星 载人航天 深空探测 空间站 商业航天根据离地距离可分为近地空间商业航天、 宇宙空间商业航天及宇宙深空商业航天:(1) 近地空间商业航天是从地心起1.015-6.6个地球半 径空间区域内的商业航天活动,包括人造卫星及 火箭的制造与发射;(2)宇宙空间商业航天向 宇宙太空进一步延伸,较近地空间商业航天离地 距离远,主要包括航天飞船的制造与发射、国际 空间站、太空旅行等活动;(3)宇宙深空商业 航天是对宇宙深空资源的探测及人类移居计划可 实施性的探索等活动。 定义及分类 宇宙空间商业航天 近地空间商业航天 火箭 人造卫星 航天飞船 国际空间站 火箭 宇宙深空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分类 商业航天分类(根据功能划分) 空间站运行轨道9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发展历程 2015 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行业发展至今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政策扶 持环境下,行业中涌现出大批具有潜力的商业航天企业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商用高 分辨率遥感卫星星座“吉林 一号”发射成功,包括1颗光 学遥感卫星、1颗灵巧成像 验证星及2颗灵巧成像视频 星,大幅缩短遥感观测时间, 提高卫星服务能力,促进中 国商业航天的发展 2015年10月 由三颗高分辨率卫星组成的 “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在 印度发射。“北京二号”遥感 卫星星座是中国政府核准的 第一个民用商业遥感卫星项 目,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行 业的起步。 2015年7月 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 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 峰会主题为“科学创新、 转型思变,探寻中国商业 航天发展路线”,为商业 航天行业产业集聚、交流 共享提供了平台,促进了 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 2015年10月 中国首家按商业模 式开展研发和应用 的专业火箭企业中 国航天科工火箭技 术有限公司在武汉 注册成立,揭开了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 发展的新篇章 2016年2月 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首 批卫星“丽水一号”搭 载“长征11号”火箭发 射成功,这是中国火 箭首次为中国民营卫 星企业提供商业发射 服务,标志着中国在 商业航天领域进一步 发展 2016年11月 欧比特运营的“珠海一号”两 颗首发星乘“长征四号”B运 载火箭升空,两颗卫星成像 范围涵盖全球主要城市及 85%以上人口,可获取海量 遥感数据,为环境保护、资 源开发、交通运输等行业提 供卫星大数据服务 2017年6月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 地实施方案,该基地 以发展商业航天为主导, 促进商业航天行业全面 创新和集聚发展 2016年8月 “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搭载“快舟 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 空,同时搭载的还有“行云试验一 号”、“凯盾一号”两颗立方体星。此 次发射采用纯商业发射合同组织形 式,按照市场行为运作,标志着中 国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新的步伐 2017年1月10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企业官网,安信证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市场现状(1/4) 中国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持环境下推出多个卫星星座 计划,卫星发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商业航天市场空间广阔 商业航天发展背景:科技发展及日益增强的太空经济活动需求刺激中国航天产业蓬勃发展,航天产业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探索领域逐步由近地空间迈向宇宙深空,但仅依 靠国家投入已无法承担快速增长的太空经济活动需求及航天科技的创新。中国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既可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又可高效推动新兴技 术的应用及普及,推动了航天产业高速发展。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 2025),提出大力支持商业卫星产业。在政策扶持环境及资本的助推下,商业航天民营企业相继推出星座计划,据公开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卫星工程需发射近2,500颗卫 星,卫星总重量近400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潜力巨大。 民营企业星座计划 星座用途 机构名称 星座规模(颗) 卫星轨道(km) 单星质量(kg) 启动时间 长光 遥感 长光卫星 138 500 100 2016 九天 窄带物联网 九天微星 72 600 100 2017 翔云 物联网 欧科微 28 500 45-100 2017 天仪 引力波探测 天仪研究院、清华大学 24 500 10 2017 灵鹊 遥感 零重力实验室 378 500 15 2018 未来导航 导航增强 中科院小卫星 120 700 100 2018 天启 物联网 国电高科 38 500 50 2018 欧比特 遥感观测 珠海欧比特 36 500-530 100 2018 银河 宽带通信 银河航天 650 500-1,200 300 2019 连尚蜂群星座系统 宽带通信 连尚网络 272 100、600 200 2019 LaserFleet 激光通信 航星光网、上海光机所 288 550 150 2019 星时代 光学遥感 国星宇航、天仪研究院 192 500 20 2019 奥博星座 物联网 奥博太空 36 500 100 2019 蔚星 宽带通信 中科院小卫星 186 800 100-200 2019 中国商业航天民营企业已规划星座计划,截至2019年底11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中金公司,中国航天报,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市场现状(2/4) 商业航天企业主要集中于航天产业中的发射服务及卫星系统两大环节,商业航天企业 数量日益增加,截至2019年底,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160家 商业航天市场参与主体: 中国航天产业涉及发射服务、卫星系统、测控系统、发射场系统、客户等环节:(1)发 射服务包括火箭制造及火箭发射等部分;(2)卫星系统包括卫星制造、卫星运营、卫星 应用等部分;(3)测控系统是对运行中的航天器进行测量及控制的电子系统,包括跟踪 测量系统、遥测系统等部分;(4)发射场系统包括技术区、发射区、技术保障系统等部 分;(5)客户主要包括企业、政府及高校等B端客户与C端个人客户。 商业航天企业主要集中于航天产业的发射服务及卫星系统两大环节,并逐渐形成以航天 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及以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为代表的民营 企业相竞争的行业格局。据中国航天报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 160家。2015年至2019年,与商业航天相关的投融资约160起,投资金额超百亿元。 中国航天产业各环节简介 企业简称 融资轮次 融资时间 融资金额 投资方 火箭企业 蓝箭航天 C轮 2019-12 5亿元 碧桂园创投 星河动力 Pre-A轮 2019-12 1.5亿元 普华资本、华强资本、 联储创投、川商基金等 星际荣耀 股权融资 2019-11 未披露 复星锐正资本 星途探索 Pre-A轮 2019-09 数千万元 国信弘盛、同方投资 零壹空间 C+轮 2019-07 未披露 中金资本 卫星企业 航天驭星 A轮 2019-12 亿元 黑马基金、用友幸福投 资、明势资本等 银河航天 B轮 2019-09 未披露 建投华科、顺为资本、 IDG资本、君联资本、 晨兴资本 长光卫星 股权融资 2019-09 未披露 宸睿科技 国星宇航 A轮 2019-06 近亿元 万科集团、合兴基金、 成都技术转移集团、成 都弘宇 智星空间 天使轮 2019-06 未披露 哈工创投、宣城火花基 金、同润科投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部分企业融资情况简介,2019年 发射服务 发射场系统 测控系统 卫星系统 客户 申请、获得 发射许可 提供航天器发射 场地及服务 测量及控制卫星 与火箭企业签订 发射服务合同 为客户提供 发射服务 与卫星企业签订 卫星研制合同 卫星交付应用 申请、获得 空间无线电 台执照及卫 星无线电频 率使用许可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 部 国防科工局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 局 协调及匹配 火箭与卫星 的技术与参数 测量及控制航天器 发射轨迹等 航天发射项 目审核部门12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中金公司,天眼查,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市场现状(3/4)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形成以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和以星际荣 耀、蓝箭航天、长广卫星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相竞争的行业格局 发射服务环节:相较于传统航天专注于火箭发射的可靠性,商业航天企业更关注客户需求,可 通过灵活的发射时间、稳定的发射成功率及定制化的技术与参数接口等方式实现差异化。国有 企业方面,航天科技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相继推出“捷龙”、“快舟”、“腾龙”等系列火箭。民营企 业方面,除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三家头部企业外,星河动力等企业发展迅速。 卫星系统环节:商业航天企业可通过较短的卫星研制周期及模块化生产等方式,实现卫星快速 组网与卫星数据服务市场开发。卫星系统领域商业航天企业包括以航天五院、航天八院、中科 院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及以长光卫星、微纳星空、天仪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部分民营企业简介 机构名称 领域 主要产品 旗下研究所 研究领域 航天科技集团 民用航天产业,负 责研制运载火箭、 应用卫星、载人飞 船、空间站、深空 探测飞行器等产品 神舟飞船工程 嫦娥探月工程 空间站 北斗卫星等 航天五院、航天八院 卫星、飞船 航天九院 配套微电子部件 航天科工集团 负责研制各类型防 空导弹,开始涉足 商业航天领域 飞云、快云、行云、 虹云、腾云五大商 业航天工程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固体运载火箭等 航天二院 空天防御技术 航天三院 飞航技术 机构名称 领域 星际荣耀 运载火箭研发 蓝箭航天 小型运载火箭研发 零壹空间 小型航天器发射服务 星河动力 商业运载火箭研发 长光卫星 卫星系统研发服务平台 微纳星空 商业微纳卫星及卫星地面应用研发 天仪研究院 微小卫星太空实验服务 智星空间 卫星设计制造 欧比特 电子半导体及元件研发生产 零重力实验室 立方星解决方案研发 国星宇航 民营商业航天服务 银河航天 高性能通信卫星研发 九天微星 航天技术创新应用服务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部分国有企业简介13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企业年报,东方财富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市场现状(4/4) 中国首颗5 G互联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完成全球组网等事件推动中 国商业航天行业进一步发展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迅速,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显示,中国于2019年研制发射超40颗商业卫星,且多为100公 斤以下的微纳卫星,用于覆盖通信、遥感、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为加快发展商业航天行业,中国政府发布多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研制、发射及运营商业卫星,开展 增值服务。同时,传统航天企业通过开放供应链、加强资源共享等方式带动商业航天企业发展,加快商业航天企业技术更新。 中国首颗互联网卫星发射成功:2020年1月17日,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成功发射5G互联网卫星入轨,正式揭开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序幕。该卫星是中国首颗对标国 际水平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采用Q/V等通信频段,具备10Gbps速率的透明转发通信能力,可通过卫星终端及地面站为用户提供5G通信服务,弥补现有地面站和互联网网 络的不足,使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覆盖偏远山区及近海海域和岛屿等地区,实现天地一体的立体覆盖。国际卫星互联网发展方面,全球商业航天头部企业SpaceX于2018年2月 22日发射两颗测试卫星,领先中国约2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卫星互联网领域发展潜力大。 北斗系统即将完成全球组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中国国产北斗芯片、模块、板 卡、天线、终端、软件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接近国际水平。截至2019年底,中国国产北斗芯片产量超1亿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中国市场的30% 和90%。中国将分别于2020年3月及5月再次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并投入使用。预计2020年北斗应用产业规模将超过3,400亿元,未来五年年 复合增长率约为20%。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部分企业营业收入,2015-2019年 5.35 4.37 4.41 4.44 4.72 31.4% -18.3% 0.9% 0.7% 6.3%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40.0% 0 1 2 3 4 5 6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亿元 11.1 16.2 22.0 30.5 29.9 16.1% 46.1% 36.3% 38.4% -2.2% -10.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亿元 38.1 41.2 33.5 41.4 46.2 28.9% 8.2% -18.6% 23.6% 11.6%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40.0% 0 10 20 30 40 5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亿元 振芯科技:北斗导航芯片头部企业 北斗星通:北斗导航定位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海格通信:业务覆盖北斗全产业链14 2020 LeadLeo leadleo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以卫星应用为主的空间应用已逐渐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提 供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卫星的应用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 2025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多项商业航天行业相 关的规划,积极鼓励中国社会资本参与中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开发,中国政策扶持促进商业航天行业发展。2015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 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2亿元上升至8,36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1%。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按营业收入计),2015-2024预测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22.1% 2019-2024年预测 23.5%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综述市场规模 在政策的扶持环境下,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764.2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8,36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1%,未来五年,行业将持续呈现增长趋势 消费 技术 火箭配套产品通用化发展可提高火箭产品化水平, 大幅降低火箭制造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促进中国 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火箭复用技术日渐发展成熟,可通过多次发射分摊 高昂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火箭平均发射成本。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科学技术的日 益成熟,新技术、新应用与航天产业相结合,促进 航天产业持续发展 未来五年市场增长因素预测 未来五年,因中国规划多个卫星星座项目,未来小卫星星座 发射需求将不断增长,预计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将呈现增长的 趋势,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增长至 24,0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5%。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 规模呈现增长趋势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3,764.2 4,441.8 5,418.9 6,773.7 8,362.3 10,202.0 12,548.5 15,522.5 19,263.4 24,06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预测 2021预测 2022预测 2023预测 2024预测 亿元15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企业官网,中金公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全球商业航天行业案例分析SpaceX(1/3)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起步晚,可借鉴全球商业航天行业头部企业S p a c e X在技术及商业模 式等方面的发展 SpaceX是全球商业航天行业头部企业,对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在技术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起示范作用。SpaceX由Elon Musk于2002年创立,企业主营业务为火箭发动机、 飞船及火箭的研制、生产及发射服务等。SpaceX于2015年提出星链(Starlink)计划,并于2019年5月和11月、2020年1月成功发射三批次卫星,单批次60颗卫星,成为全球 最大的卫星运营商之一。SpaceX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完成由1.2万颗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太空通信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火箭业务 方面,SpaceX研制的低轨运力10t的“猎鹰9号”火箭于2010年6月首飞成功,并于2015年12月完成首次回收。火箭的回收与复用技术可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刺激商业航天行业 的发展。2019年,SpaceX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企业估值约为333亿美元。 SpaceX重要成就简介,截至2019年底 时间 重要成就 2008 2018年9月,SpaceX成功发射“猎鹰1号”火箭进入地球轨道,该项目是全球第一个使用私人资金制造液态 轨道火箭的计划 2008年12月,SpaceX获得NASA价值16亿美元的商业补给服务(CRS, Commercial Resupply Services)合 同 2009 “猎鹰1号”第五次发射,SpaceX成为第一个搭载商业卫星进入地球轨道的私人企业 2010 成功发射龙(Dragon)太空飞船并完成回收 2012 龙飞船首次向国际空间站(ISS)交付货物并返回地球,龙飞船是造访国际空间站的第一艘由私人企业建 造的飞船 2015 2015年12月,“猎鹰9号”第一级助推器在着陆区成功着陆回收,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太空轨道火箭第一 级的陆上回收 SpaceX提出星链计划 2016 成功实现“猎鹰9号”火箭第一级在海上平台的回收,是人类首次实现火箭海上回收,验证了运载火箭可重 复使用技术 2017 首次发射回收后重复使用的“猎鹰9号”火箭及龙飞船,创下火箭及货运飞船重复使用的历史 2018 首次发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并成功回收两枚第一级火箭助推器 2019 成功完成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Crew Dragon成为美国第一个自动与轨道实验室对接的航天器 SpaceX于2019年5月及11月分别发射“一箭60星”,成功部署120颗“星链”卫星 61.0 11.0 31.5 29.0 47.3 50.6 1,000.0 450.0 770.0 1,022.0 0 500 1,000 1,500 2002 200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5 2017 2018 2019 百万美元 0.7 1.8 4.0 5.0 6.0 10.0 120.0 210.0 310.0 333.0 0 100 200 300 400 2002 200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5 2017 2018 2019 亿美元 SpaceX融资情况,截至2019年底 SpaceX估值,截至2019年底16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企业官网,中金公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全球商业航天行业案例分析SpaceX(2/3) S p a c e X在2 0 1 8年全球商业发射市场中市占率高达5 2 %,旗下“猎鹰9号”及“重型猎鹰”运载 火箭的单次发射价格远低于同类型运载火箭发射价格 SpaceX自2006年完成“猎鹰1号”火箭首次发射起,随着企业不断成长、技术日益成熟,SpaceX于2018年共完成火箭发射21次,占美国火箭发射总数的68%。据美国联邦航空 管理局(FAA)数据显示,2018年SpaceX在全球商业发射市场中市占率高达52%,成为全球商业航天行业领先企业。 火箭发射价格优势:SpaceX通过采用火箭配套产品通用化设计,以批量生产降低设计费用及生产成本。“猎鹰9号”及“重型猎鹰”单次发射价格分别为0.62亿美元及0.9亿美元, 约为同类型运载火箭发射价格的30%,大幅降低了火箭的发射成本。 太空环游计划:SpaceX宣布将于2021年底至2022年进行为期五天的太空旅游计划,4名乘客将乘坐SpaceX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 (Cape Canaveral)航天港发射升空,环绕地球一圈后返航,飞行高度约为距地400km轨道高度的二至三倍。 SpaceX主要火箭产品简介 猎鹰9号 重型猎鹰 重量(t) 549 1,420 长度(m) 70 70 直径(m) 3.7 12.2 GTO载荷(t) 8.3 26.7 LEO载荷(t) 22.8 63.8 首次发射年份 2010 2018 单次发射价格 (亿美元) 0.62 0.9 11 2 1 22 3 66 8 18 21 13 0 5 10 15 20 2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次 52% 24% 9% 9% 3% 3% 0% 20% 40% 60% SpaceX Arianespace ILS Orbital ATK ULA 其他 百分比 SpaceX 火箭发射次数,截至2019年底 全球商业发射市场市占率(按发射次数计),2018年17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中金公司,安信证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全球商业航天行业案例分析SpaceX(3/3)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从政策、技术、资金及资源等方面为本土 企业提供支持,促使Space X发展迅速 SpaceX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成功可从政府、政策、技术、资金及资源、 企业等层面进行分析: (1)政府层面:为摆脱对俄罗斯制造的发动机与俄罗斯载人飞船 的依赖,美国政府加大航天投入,大力发展商业航天,SpaceX、 Blue Origin等企业发展迅速,其中SpaceX成功研制了Merlin-1D液 态煤油发动机,实现了火箭发动机的自主研发。2019年3月, SpaceX载人飞船Crew Dragon首飞成功,结束了俄罗斯载人飞船在 美国的垄断地位。 (2)政策层面:美国政府发布了商业航天发射竞争力法等多 项法案,涉及航天发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载人航 天等多个领域,支持并保障商业航天行业规范化发展。 (3)技术、资金及资源层面:NASA、美国军方等国家部门提出商 业合作及技术转让计划,从资金、技术及发射场资源等方面为 SpaceX等商业航天企业提供支持:资金:美国空军预计投资约 6,139万美元支持SpaceX研制新一代液氧甲烷发动机Raptor;技 术:NASA向SpaceX开放阿波罗(Apollo)计划的部分技术,用以 支持猎鹰系列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及测试;发射场资源:美国空军 将里根试验中心发射场及范登堡空军基地的SLC-40发射场提供给 SpaceX用于发射猎鹰系列火箭。NASA自2006年起提出商业运输货 物及商业载人航天计划,与商业航天企业进行合作,企业负责产品 设计、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和运营管理等业务,NASA仅负责 项目进度、安全监管等业务。 SpaceX参与的由NASA、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