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年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年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9年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9年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796 头豹研究院 | 云计算应用系列深度研究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概览 报告摘要 TMT 团队 在政策支持下,部分大型金融企业(如中国建设银 行、 平安银行、 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等) 已积极 构建云平台,在搭建自用私有云的同时将冗余的计 算资源向有服务需求的中小型金融企业开放,形成 专供金融机构使用的金融云服务模式。中小型金融 机构借助大型金融机构的金融云资源实现业务快速 安全上云。金融云应用有望成为除私有云外,金融 机构业务上云的首选。未来三年,中国多数大型金 融机构将自建私有云,同时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专 业金融云服务,中型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采用自建 私有云部署方式,外围系统采用专业金融云服务作 为补充,小型金融机构将较多采用金融云服务。 热点一: 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市场格局明朗 热点二: 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热点三: 金融行业较看重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资质 互联网系云服务提供商与金融系云服务提供商各具特 色,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旗鼓相当,优劣势明显,短期 内出现一家独大局面的概率较小。未来 3 年内,两者在 中国金融市场将平分秋色。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多数业务未迁移上云,机构私有云部 署发展并未成熟,随着私有云部署的完善,公有云在金 融行业的接受度提升,金融领域的云计算应用规模有望 继续增长。 金融行业对系统的服务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要求高,在业 务上云过程中较为谨慎,金融机构对行业云或公有云服 务提供商的实施经验、资质能力、合规能力、安全能力 以及服务能力有较高要求。 卢佩珊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云应用系列深度研究桌 面云: 企业云化办公的得力助 手 云应用系列深度研究 2020 年中国云安全行业概览 云应用系列深度研究 2020 年中国云安全产品与技 术概览 云应用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云通信行业研究 报告 2 报告编码19RI0788 目录 1 方法论 . 6 1.1 方法论 . 6 1.2 名词解释 . 7 2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综述 . 8 2.1 云计算的定义 . 8 2.2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领域应用分类 . 8 2.2.1 按部署方式分类 . 8 2.2.2 按服务方式分类 . 11 2.3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领域应用现状分析 . 11 2.4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产业链分析. 12 2.4.1 产业链上游 . 13 2.4.2 产业链中游 . 17 2.4.3 产业链下游 . 20 2.5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市场规模 . 21 3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驱动因素 . 23 3.1 政策鼓励,支持云计算应用的推广 . 23 3.2 成本降低,助力私有云的部署应用 . 25 3 报告编码19RI0788 4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挑战分析 . 26 4.1 金融行业不轻易尝试公有云方案 . 26 4.2 强监管行业对云服务商资质要求严格 . 27 5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相关政策法规 . 29 6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发展趋势 . 31 6.1 金融行业云计算应用标准逐步强化 . 31 6.2 金融云应用规模逐渐扩大 . 32 7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市场竞争格局 . 34 7.1 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市场竞争概况 . 34 7.2 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项目分析 . 35 7.2.1 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云项目. 35 7.2.2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云项目 . 37 7.2.3 平安科技金融云项目 . 38 4 报告编码19RI0788 图表目录 图 2-1 云计算交付模式 .8 图 2-2 中国金融机构三种云部署方式占比,截至 2018 年底 .9 图 2-3 云计算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各类云部署模式安全性与成本对比 . 10 图 2-4 云计算服务模式分类 . 11 图 2-5 中国金融机构业务云部署现状 . 12 图 2-6 金融行业云计算应用产业链 . 13 图 2-7 金融云上游服务器供应商两种服务器生产模式对比 . 14 图 2-8 中国三大运营商营业收入,2015-2018 年 . 15 图 2-9 中国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竞争格局,2015 与 2018 年 . 16 图 2-10 中国 IDC 市场规模,2014-2018 年 . 17 图 2-11 中国企业私有云使用情况,2015-2017 年 . 18 图 2-12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2014-2018 年 . 18 图 2-13 中国公有云的三种服务方式市场规模,2014-2018 年 . 19 图 2-14 中国公有云前五服务商市场份额,2018H1-2019H1 . 20 图 2-15 中国金融机构云计算技术部署情况,2018 年 . 21 图 2-16 中国公有云在金融领域应用市场规模(按收入计) ,2014-2023 年预测. 22 图 3-1 中国金融机构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 24 图 3-2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政策驱动分类 . 24 图 3-3 中国数据中心能源效率 PUE 指标,2018 年 . 25 图 4-1 不同云部署模式下用户及服务商的责任划分 . 26 5 报告编码19RI0788 图 4-2 中国金融机构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资质要求,2018 年 . 28 图 5-1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相关政策 . 30 图 6-1 金融行业云计算应用标准 . 32 图 6-2 中国金融机构云计算应用现状调研,2018 年 . 33 图 7-1 中国金融行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 35 图 7-2 兴业数金中小银行核心银行解决方案 . 36 图 7-3 UCloud 金融解决方案架构 . 38 图 7-4 平安云银行解决方案业务架构 . 39 6 报告编码19RI0788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公有云、私有云、金融云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覆盖 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 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 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以多 元化的调研方法,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客观和真实地阐 述行业的现状,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院的每一份研究报告中,完整 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竞争格 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读行业, 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10 月完成。 7 报告编码19RI0788 1.2 名词解释 金融云: 由金融行业内起主导作用的企业或机构建立和维护, 即主要由金融行业内大机构牵头, 中小机构参与,共同部署的云应用。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 白牌生产模式:ODM 厂商无需为品牌商贴牌,可直接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 虚拟化:将一台计算机虚拟为多台逻辑计算机的技术。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将通用计算、存储、网络以及其他基础 硬件资源虚拟化后,以出租方式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模式。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为开发者提供应用服务运行和开发环境的服务模 式。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直接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 合小组委员会发布。 ISO27018:首个专注于云中个人数据保护的国际行为准则。 ISO22301:社会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要求,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管理系统标准,规 定了计划、建立、实施、操作、监视、审查、维护和持续改进文档化管理系统的要求,减少破 坏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破坏性事件做好准备。 8 报告编码19RI0788 2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综述 2.1 云计算的定义 公有云指云计算服务商利用公共网络向客户提供具有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允许用户 根据服务使用量支付费用的云计算模式。 云计算服务商通过互联网以按需、 易扩展的方式向 用户提供硬件、平台、软件及动态易扩展虚拟化服务等资源。 公有云按使用量收费的模式与自建数据中心的收费模式不同,在自建数据中心模式下, 企业需购买一切数据中心搭建设施, 前期投入成本大。在公有云模式下,企业根据自身业务 需求向云服务提供商租赁相应的 IT 资源,按需付费,减少不必要的构建成本支出。 图 2-1 云计算交付模式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领域应用分类 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按部署方式和服务方式分类: (1) 按部署方式分, 金融领域 云计算应用主要有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按服务方式分,主要有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平台即服务 PaaS 和软件即服务 SaaS。 2.2.1 按部署方式分类 金融机构采用的云部署方式主要有私有云和公有云, 截至 2018 年底, 80%的中国金融 机构采用私有云部署模式。而在公有云部署方案的选择中,约有 60%金融机构采用金融云 9 报告编码19RI0788 这一特殊的公有云模式作为部署方案, 较少金融机构直接采用纯公有云 (非金融机构运维公 有云) 部署业务。 在采用私有云和公有云部署方式时, 金融机构可从安全性能和部署成本方 面考量两种方案。 图 2-2 中国金融机构三种云部署方式占比,截至 2018 年底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1.1 云部署方案安全性比较 在私有云部署方式中, 金融机构可采用内部私有云和托管私有云部署模式: (1) 内部私 有云:公司在自有的数据中心建立内部私有云; (2)托管私有云:云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基础 设施和储存中心,并向用户提供数据应用托管服务,用户间不共享服务器。 在安全性方面, 内部私有云安全性能最高, 用户对私有云中的设备和数据具有绝对控制 权, 可部署自身要求的安全防护工具。 而托管私有云为用户提供单独的服务器设备, 但不向 用户开放绝对的设备控制权,因此其安全性高于公有云,但低于内部私有云部署模式。 在公有云部署方式中, 金融云安全性高于纯公有云, 主要由于金融云由行业龙头企业或 相关监管单位建立和维护, 行业内成员较其他公有云服务商熟悉金融行业系统的安全性能建 设。例如,平安集团的平安云和上交所的证通云:平安集团是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上交所 是金融行业监管部门, 两者对金融行业合规监管要求熟悉, 更了解如何向同行用户提供符合 监管要求的云服务。 10 报告编码19RI0788 2.2.1.2 云部署方案成本比较 在搭建成本方面, 私有云的部署成本高于公有云。 私有云部署模式下, 用户需自主搭建 数据中心, 建立运维团队, 支付软、 硬件设施添置费以及人员雇佣费。 而公有云部署模式下, 用户可按需付费,按用量付费,可减少购买硬件或聘请专业人员运维的花费。 金融机构租用公有云的成本和自建数据中心的成本并非固定不变, 出于成本考虑, 需结 合自身业务规模选择不同部署方案: (1) 规模小, 业务量小的金融机构: 相比自建数据中心, 租用公有云服务的性价比更高。小规模企业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储存能力需求相对较低, 按业务量租用服务,节省成本。此外,选用公有云方案部署时间短,花费数分钟即可完成部 署应用, 无需大量人力投入。 而自建数据中心程序复杂, 耗时长, 部署时间长达数月或数年, 小规模企业难以支撑长时间的大额投入。 (2) 规模较大, 业务量大的金融机构: 大规模企业, 业务量大, 对 IT 资源占用较多, 按需租用服务成本从长远看不比自建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低。 在知名云计算企业拥有超过年市场业务拓展经验的专家分析, 当一家企业在公有云的年开 销预计超 1,000 万元人民币时,企业租用公有云三年的合计租金将会高于自建数据中心的 主要支出 (自建数据中心主要支出为购买服务器的成本支出, 占自建数据中心总成本支出的 69%) ,而企业自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使用寿命至少为五年,三年的自建数据中心分摊成本 低于租用三年公有云的租金成本,此情况下选择自建数据中心方案性价比更高。 图 2-3 云计算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各类云部署模式安全性与成本对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1 报告编码19RI0788 2.2.2 按服务方式分类 云计算按服务方式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 (1)IaaS 服务主要为用户提供基础硬件,包括处理 CPU、内存等,用户可在提供的硬件基 础上,开发部署相应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 (2)PaaS 以服务平台的形式为开发者提供 数据库、应用开发、应用基础架构、中间件等服务; (3)Saas 服务主要向客户提供云上应 用程序,用户可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使用云上应用。IaaS 服务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最强 方案,用户可依据自己所需开发相应的平台和软件,而 SaaS 提供的应用较为标准化。 图 2-4 云计算服务模式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领域应用现状分析 (1) 金融机构业务上云情况 中国金融机构主要分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 在业务布局上云方面, 传统金 融行业优先选择将敏感性较低的辅助性业务系统部署上云, 如渠道类系统、 客户营销系统和 机构经营管理系统等。 辅助性业务系统安全要求较低, 系统短暂出现问题不会导致巨大的业 务风险, 且传统金融机构将辅助性业务系统迁移至云端, 可提升整体系统的管理灵活性, 提 升相关业务的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如微贷、P2P、消费金融等,基于互 12 报告编码19RI0788 联网而生,其业务系统具备互联网特性,系统接入云端无需多加改造,简便快捷。互联网金 融机构运用云计算能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及容灾备份安全性能, 较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系 统建于云端。 图 2-5 中国金融机构业务云部署现状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 金融机构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应用情况 金融机构一般将核心业务和重要敏感数据保留在私有云上, 通过私有云部署方式提 高核心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保留IT资源、设备、业务数据的绝对控制权,避免第 三方的干扰。 金融机构一般将非敏感业务(如营销业务、渠道业务、机构管理业务等)部署于公 有云上,减轻自建数据中心的运行负担,同时提升辅助性业务的运行效率。例如,金融 机构将营销业务部署于公有云上, 可利用公有云服务商提供的大数据分析、 智能营销等 应用模块,实现对潜在客群的追踪、分析与判定,提高金融机构的获客能力,实现智能 高效营销。 2.4 中国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产业链分析 金融行业云计算应用产业链由上游软硬件基础设施供应商、 中游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13 报告编码19RI0788 以及下游的行业用户组成。 上游基础设施供应商主要包括硬件供应商、 软件供应商以及 第三方IDC供应商,中游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主要负责为下游金融行业用户(包括银行、 券商、保险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用户)提供云服务。 图 2-6 金融行业云计算应用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产业链上游 上游市场软、硬件设备供应商主要有网络设备供应商、服务器供应商、网络运营商、虚 拟化软件供应商、云计算操作系统供应商等。 (1) 服务器供应商 服务器供应商主要有 ODM 厂商和品牌商, 在传统贴牌生产模式下, ODM 厂商根据品 牌服务器厂商的委托进行生产, 随后将产出品贴上委托方商标后交回给委托方销售。 而在白 牌生产模式下,ODM 厂商无需为品牌商贴牌,可直接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由于 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架构提高了服务器产品的资源复用率和容错率, 降低了对服务器自身高 性能的要求,原本品控标准较低的白牌服务器的性能亦被行业接受,负责白牌生产的 ODM 厂商有机会进入数据中心行业。2016 年以来,中国服务器行业开始呈现白牌化趋势,白牌 14 报告编码19RI0788 厂商的产品使用率和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传统的贴牌生产模式开始向白牌生产模式转变, 中国 ODM 厂商市场份额已从 2016 年的 14.3%上升至 2018 年的 26.2%。 图 2-7 金融云上游服务器供应商两种服务器生产模式对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 网络运营厂商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中国三大网络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在云计算产业链中 扮演多重角色: (1) 负责为云服务提供商以及数据中心供应商提供宽带服务; (2) 向云服务 提供商租借数据中心; (3) 充当云服务提供商为下游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其中中国电信天 翼云 2019 年公有云市场份额均排名中国第三。 受益于通信和数据处理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 正享受云计算行业发展红利, IDC 业务和云计算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推动总营业收入稳步提 升。 15 报告编码19RI0788 图 2-8 中国三大运营商营业收入,2015-2018 年 来源:中国三大运营商公司年报、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是用于连接网络, 维持网络数据传输功能的物理实体, 是云计算产业链最底层 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站、光传输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以及服务器等。目前,中游云计 算服务商开始尝试整合上游资源, 如云计算服务供应商巨头亚马逊, 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链 上游环节,开始自制硬件,涉及 AI 芯片、ARM 框架处理器芯片、网络设备等。从长远看, 龙头云计算服务商布局产业链上游环节, 将对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产生挤占 效应。 (4) 虚拟化及云操作系统 上游软件供应商负责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虚拟化及云操作系统。 虚拟化技术主要使用在 私有云市场, 因为用户自建私有云需购买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及集成服务, 而用户使用公有云 可直接按需购买虚拟化资源,无需购买虚拟化和云操作系统驱动硬件设施。截至 2018 年, 服务器虚拟化行业巨头 VMware 在中国市场表现依旧强劲,其服务器虚拟化市场份额占比 超新华三与华为市场份额占比之和。 但对比 2015 年和 2018 年中国服务器虚拟化市场格局, 中国本土企业有所成长,新华三和华为 2018 年的市场份额占比均较 2015 年有所增长,两 16 报告编码19RI0788 者开始瓜分 VMware 与其他国外服务器虚拟化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在外商聚集的中国服 务器虚拟化市场,中国本土服务器虚拟化企业仍需努力抢占市场。 图 2-9 中国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竞争格局,2015 与 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5) 第三方数据中心 IDC 第三方数据中心供应商主要为云计算厂商提供机房、 机柜等产品和灾备服务。 中国主要 的第三方数据中心供应商有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 近年来有大批民营企业, 如 世纪互联、 光环新网、 数据港等, 铺设第三方数据中心业务, 开始壮大第三方数据中心行业。 云计算大幅提高了数据中心运营附加值,推动数据中心市场上升。2018 年,中国 IDC 市场规模达到 1,277.2 亿元人民币,较 2017 年增长 35.0%。数据中心由于受硬件限制,缺 失弹性伸缩功能, 采用传统自建数据中心模式的企业通常根据预计的最大业务量来提前配置 计算、存储及网络等 IT 资源,当应用系统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部分 IT 资源达不到预定载 荷,容易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而云计算模式整合机房、硬件和软件等基础资源,通过虚拟化 技术,将基础计算资源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和复用,能提高基础资源的利用率,其单机柜的出 租收益有望达到数倍的提升。 17 报告编码19RI0788 图 2-10 中国 IDC 市场规模,2014-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2 产业链中游 (1)私有云 中国企业对私有云部署方式的接受程度逐渐提升, 中国信通院曾连续三年对企业使用私 有云的情况展开调查: (1)2015 年,中国信通院调查的 4,161 家机构中,仅 3.6%的机构 采用私有云; (2)2016 年受访的 2,873 家企业中,有 12.5%使用私有云; (3)2017 年有 13.4%受访企业使用私有云(受访企业总数为 3,915 家) ,使用私有云的企业数量在总样本 数量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18 报告编码19RI0788 图 2-11 中国企业私有云使用情况,2015-2017 年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私有云安全性及私密性高于公有云,更受中国金融机构青睐,截至 2018 年底,中国有 80%金融机构采用私有云作为主要的云部署方式。 中国企业对私有云使用率提高, 推动中国 私有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至 2018 年的 524.6 亿元人民币。 图 2-12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2014-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公有云 2015 年起, 中国公有云三种服务方式的市场规模均稳步上升。 2015 年公有云 IaaS 细 19 报告编码19RI0788 分行业开拓新的应用市场,率先得到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认可,成为游戏、视频、移动互联网 等领域中小企业 IT 部署的首选模式。 至 2016 年, 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规模首次超过 SaaS 市场规模。 SaaS 在灵活性和可创造性上弱于 IaaS, 较多互联网大型企业偏好于购买 IaaS 服 务,如滴滴、摩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采购 IaaS,自建 PaaS 平台和 SaaS 应用,中国企 业的这一选择与海外互联网企业云部署选择方式相似,如 Netflix 向 AWS 采购 IaaS 自建 PaaS。 图 2-13 中国公有云的三种服务方式市场规模,2014-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公有云市场当前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态势,2019 年上半年,阿里巴巴、腾讯、天翼云、 华为和 AWS 分列中国公有云市场前 5 名, 阿里巴巴占据 30.9%市场份额, 名列公有云行业 第一。华为自 2017 年开始,在公有云市场表现积极,将云业务部门升级为一级事业群,持 续发力云计算市场,其公有云市场份额从 2018 年上半年排名第六跃居至 2019 年上半年的 第五, 成为中国公有云前五大服务提供商。 中国公有云市场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共占超 65% 的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度较高, 未来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的变化取决于几大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