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 中 国 网 络 版 权 保 护 年 度 报 告委 托 方 : 国 家 版 权 局受 托 方 : 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1目 录前 言 .2一、 2019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的总态势 .3二、 2019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的新进展 .6三、 2019 年重点领域的网络版权保护状况 .22四、 2019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 .35五、建议与展望 .372前 言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版权制度已成为新时代激发内容创新、促进文化繁荣的基础规则和重要保障。如何将我国版权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挥版权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政府引导各方协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版权运营和保护机制,共同探索净化网络版权环境的新途径。 2019 年,我国网络版权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亮点频出。政策制度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产业转型与治理升级并驾齐驱,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网络版权大保护格局初见雏形。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网络版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版权管网治网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也对网络版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 本报告从网络版权的制度完善、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多元共治、技术护航等多个层面,向社会各界展示 2019 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强化版权保护情况,阐明网络版权保护对净化版权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作用。3一、2019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的总态势(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创新为建设版权强国提供根本保障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2019 年,一系列知识产权重要改革举措发布。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从“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着手,对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系统谋划;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等政策陆续出台,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创新的制度环境;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日益成熟,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逐步统一。通过一系列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版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版权治理效能不断优化。 (二)版权保护塑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助推网络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重要推动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 6.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0% ;占 GDP 的比重为 7.37% ,比上年提高 0.02 1 个百分点。从 2013 年至 2018 年,我国版权产业规模增长了 55% ,1数据源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年完成的“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调研报告4占 GDP 比重不断提升,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 年,我国积极推进版权的实际运用。从国家层面,以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为龙头的全国版权展会授权体系逐步建立。在地方层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启动运行;一些地方版权管理机构开发线上版权确权交易一体化平台。各大内容平台以视听等核心产品类型为基础,不断向游戏、电竞等新兴产品类型拓展,版权产品运营更加专业。版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转型升级,为促进版权产业发展和版权强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社会版权保护意识普遍提升,协同大保护格局初见成效 随着我国数字内容市场的版权规范化,用户的版权意识不断提升。 5 年来,中国网络音乐许可收入增幅达 458% ,其中超过一半为数字音乐版税收入 2 ;网络视频付费用户规模达3.47 亿3 。版权意识的普遍提升为网络版权的社会共治打下良好基础。一是政企合作加强,版权监管部门推动网络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企业履行违法犯罪线索报告和配合调查义务严格落实“通知 删除”等法定处置责任,共同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二是平台服务提供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超七成平2数据源自CISAC发布的2019全球版税报告3数据源自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视频精品报告5台的版权纠纷治理率超过 90% 4 ,与政府监管形成互补,实现多元共治效率最大化;三是行业协会积极引导行业风向,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规范版权传播秩序;四是网络用户积极参与网络版权治理,平台与用户共赢的良性循环初步形成。我国逐步构建起网络版权大保护格局,版权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成效性。 (四)新技术加速赋能版权保护和运用,贯穿网络版权保护全流程 2019 年,区块链、 5G 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版权治理进行数字化改造,促进版权运用加速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国家版权局完善国家版权监管平台,加强技术手段在执法中的运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启动运行,通过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促进版权全产业链的保护与运用;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运用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手段,解决数字版权存证、认证难题; 网络平台和企业开发运用新技术,在版权确权、维权、交易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随着新技术迅猛发展和版权保护运用的内在需求拓展,“版权 +新技术”凸显强化保护、推进运用4数据源自维权骑士发布的2019年内容行业版权报告6的独特力量和优势。 二、2019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的新进展(一)政策完善保障版权制度创新供给1. 系统部署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创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新局面 201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著作权法修改完善,完善体育赛事等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打击利用版权诉讼进行投机性牟利等行为。 2019 年 10 月,国务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指出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体现出知识产权作为制度保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 2. 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重视平台的知识产权治理责任 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 2019 年 8 月,中宣部、网信办、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版权保护全链条体系建设,开展文化产品价值评估与版权交易,知识产权保护与侵权追踪,要加快文化数据在版权保护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7数字平台的崛起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平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2019 年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专门规定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将“避风港原则”扩大适用至电子商务领域,确立了反通知原则等。为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和内容管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强调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为促进网络信息服务和内容生态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3. 地方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创新举措,打造知识产权政策高地 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2019 年许多省市制定知识产权促进政策,为促进地方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保障。在制度完善方面, 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019 年 11 月,全国首部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实施,要求依法查处网络文学、音乐、影视、动漫、游戏、计算机软件等领域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在协作机制方面,北8京、上海、江苏等 12 省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十二省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协议书,进一步打通相关案件线索移送通道,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的互认机制;广东推出“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 10 条”,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新机制。在加强新领域新业态产权保护方面,2019 年底,北京市发布关于推动北京音乐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北京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助力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与国际网络游戏之都。 (二)行政执法引导版权秩序不断规范1. 剑网行动成果斐然,成效显著自 2005 年起,国家版权局联合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连续 15 年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互联网版权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5 年来,“剑网行动”以查办大案要案为抓手,针对网络文学、音乐、视频、 游戏、动漫、软件等重点领域,不断强化对网络侵权盗版行9图 1 剑网行动十五年专项整治情况为的打击力度,共查办网络案件 7097 起,依法关闭侵权盗版网站 7671 个,删除侵权盗版链接 366 万条,收缴侵权盗版制品 1474 万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 769 件(图 1)。相继查处了“一点资讯”非法转载新闻作品案、百度及快播播放器侵权案、“天线视频网”影视作品侵权案、“番 茄花园”网站侵权案、“天籁村网”音乐作品侵权案等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网络侵权盗版活动。“剑网 2019 ”专项行动硕果累累,成效显著,围绕当前互联网版权治理热点难点,开展媒体融合、院线电影、图片市场、流媒体等多个领域专项整治,删除侵权盗版链接 110万条,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 450 件,其中查办刑事案件 160件、涉案金额 5.24 亿元,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营造良好网络版权环境。 2. 创新执法监管方式针对网络新技术和商业新模式,版权执法监管部门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创新执法监管方式。着力推进“互联网 +监管”,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版权执法监管中的研发运用,提高对侵权违法线索的发现、甄别、挖掘、预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