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味品景气度高,产品+渠道构筑核心壁垒.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复合调味品景气度高,产品+渠道构筑核心壁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复合调味品景气度高,产品+渠道构筑核心壁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复合调味品景气度高,产品+渠道构筑核心壁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复合调味品景气度高,产品+渠道构筑核心壁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复合调味品景气度高,产品+渠道构筑核心壁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 复合调味品 行业 处于快速成长期,渗透率不断提升,增长潜力 较大 2018 年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突破千亿, 2013-2018 年 CAGR 为 14.39%, 增速明显快于单味调味品, 目前仍 处于导入阶段 ,渗透率较低 。 我国复合调味品渗透率仅为26%, 相较发达国家渗透率至少有一倍 提升空间。 2016 年日本 /美国 /中国人均复合调味品开支分别为 88.7/85.5/9.3 美元,按人均消费达到日本和美国水平的一半计算,还有 3 倍提升空间。 餐饮渠道 上 看 ,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城镇化率的提升支撑居民外出就餐频次增加, 提升 下游餐饮业景气度 ; 连锁化经营趋势下,餐饮企业连锁化率提升空间较大,催生复合调味品定制化需求。 家庭渠道 上 , 复合调味品显著简化烹饪流程,提升烹饪效率,缩短烹饪时间,完美解决年轻人没时间做饭, 烹饪水平不高的问题, C 端需求将持续旺盛。 中式复合调味料 “ 赛道 ” 最优, 细分品类上川 式 复合调味料 前景最佳 火锅和川菜已成餐饮行业中最重要的菜系与品类,在餐饮行业占比达 29.7%。 受益于川菜和火锅的持续流行,川式复合调味料发展前景明朗 ,川式复合调味料可分为火锅底料和川菜调味料。 火锅调味料是 其中 最重要,发展最为成熟的品类,占据中式复合调味料 50%以上的份额, 市场规模由 2010 年的 73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256 亿元 ,CAGR 达 15.0%。 同时火锅底料应用空间广泛,不局限于火锅汤底,还可用于烹饪等,无论是餐饮端还是家庭端渗透率都存较大提升空间。 川菜复合调味料方面 ,鱼调料是其中发展最为成熟的单品,各头部企业均有布局 。 受益于小龙虾的火爆和佐餐概念的兴起,小龙虾复合调味料和佐餐酱成为 独立大单品 ,发展潜力巨大。 新品研发能力和渠道推广能力是复合调味品行业核心壁垒 从产品壁垒来看, 复合 调味品种类多 、 口味多, 产品周期短,十分考验新品研发能力,天味食品 以 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 B、 C 端 联动创新产品 , 拥有百余人研发团队,每年推出一定数量新品,共有“好人家”、“大红袍”、“天车”、“有点火”四大品牌,九大类共计 100 余种产品。颐海国际通过推出 产品项目制,鼓励员工 自行组队提出产品创意, 并在该产品成功上市盈利后得到相应奖励,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从渠道壁垒来看, 调味品行业“小食品、大流通”的特点决定营销网络的建设 至关 重要,渠道里的强弱决定公司可以占据的市场份额, 目 前头部企业颐海国际和天味食品营销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但覆盖密度提升空间巨大。颐海国际 激励政 策充分,推出合伙人裂变制,将公司利益和销售团队利益深度绑定, 销售人员人均创收连年增加。 投资建议 复合调味品行业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 餐饮行业 繁荣发展,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关注新品研发能力较强,渠道力强的头部企业,包括【颐海国际】、【天味食品】 、【日辰股份】 等。 风险提示 餐饮连锁化率提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等。 Table_ProfitDetail 盈 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代码 重点公司 现价 EPS PE 评级 10 月 14 日 2019A 2020E 2021E 2019A 2020E 2021E 1579 颐海国际 * 115.90 0.89 0.92 1.26 130 126 92 暂无评级 603317 天味食品 71.00 0.74 0.72 0.89 96 99 80 推荐 603755 日辰股份 76.50 1.04 0.96 1.09 74 80 70 推荐 资料来源: Wind、标 *公司数据取自 Wind 一致预测,民生证券研究院 Table_QuotePic 行业 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 分析师:于杰 执业证号: S0100519010004 电话: 010-85127513 邮箱: yujiemszq 分析师 : 熊航 执业证号: S0100520080003 S0100118080028 电话: 0755-22662016 邮箱: xionghangmszq Table_docReport Report 相关研究 1. 天味食品( 603317) 2020 年半年报点评: Q2 业绩靓丽,产能与渠道扩张支撑未来成长 2. 日辰股份( 603755) 2020 年半年报点评:疫情短期冲击 20H1 业绩,长期成长空间仍广阔 Table_Invest 推荐 维持 评级 -11%9%30%50%71%19-10 20-01 20-04 20-07 20-10食品饮料 沪深 300 Table_Title 食品饮料行业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复合 调味品 景气度高,产品 +渠道 构筑 核心壁垒 深度 研究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2020 年 10 月 15 日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Table_AuthorIntroduce 目录一、行业概况:发展强劲的调味品子行业 . 3 (一)调味品种类繁多,单味调味品向复合调味品升级趋势明显 . 3 (二)生产方式以原料调配为主 . 4 (三)餐饮渠道占 60%,家庭渠道占 30%,且餐饮渠道粘性更强 . 5 二、市场 空间:餐饮和家庭渠道双重推动需求提升 . 7 (一)餐饮渠道:外出就餐频次增加 +餐饮连锁化率提升 +外卖行业渗透率提升共同推动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 . 7 (二)家庭渠道:简化烹饪流程,提高效率,解决做饭难问题 . 10 三、细分行业:中式复合调味品 “赛道 ”最优 . 13 (一)中式复合调味品:川 式复合调味料增长强劲,定制化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 13 (二)鸡精和西式复合调味料: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相对有限 . 17 四、头部企业比较:产品 +渠道构筑起头部公司核心竞争力 . 18 (一)产品端:产品周期短,新品研发能力尤为重要 . 18 (二)渠道端:经销商 渠道占比最高,定制餐调渠道大有可为 . 21 五、行业相关标的重点关注 . 25 (一)天味食品:根植西南,川味复合调味料产品优势明显 . 25 (二)颐海国际:品牌力强,激励政策优越 . 25 (三)日辰股份:定制复合调味料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突出 . 25 六、风险提示 . 26 插图目录 . 27 表格目录 . 28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调味品 按成份 单味调味品 复合调味品 按成品形状 酱品类 酱汁类 汁水类 味粉类 固体类 按呈味感觉 按地方风味 咸味 甜味 苦味 辣味 酸味 鲜味 香味 广式风味 川式风味 港式风味 西式风味 其他风味 一、 行业概况: 发展强劲的 调味品子行业 (一) 调味品种类繁多,单 味 调味品向复合调味品升级趋势明显 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以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 按照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类。我国调味品种类繁多, 根据调味品分类( GB/T20903-2007), 共有 食用盐、 食糖 、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鱼露、耗油等 17 种品类 。 按照成份分类 , 可以分为单味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 单味调味品是指 仅含一种主要原材料的调味品, 复合调味品 则 通常是由 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调味品按照一定比例 调配制成。 图 1: 调味品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 天味食品 公司公告 , 民生证券研究院 调味品属于 小产品,大市场 , 增长 较为 稳定 。 近年来 , 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是 世界最大的调味品消费国。 国家统计局 数据 显示 , 2013-2018 年 我国调味品 市场规模由 2,328 亿元增长至 3,427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8.04%, 从品类看,部分单味调味品 的发展已经步入 成熟阶段,整体增长趋缓,而 复合调味品 发展明显 优于 行业 平均 , 是调味品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13-18 年 CAGR 为 14.39%, 市场规模于 2018 年突破千亿,达1,091 亿元 。 复合调味品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渗透率 仍有 很大 提升空间。 在 调味品 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 普遍 以使用 复合调味 料 为 主 , 美国、日本、韩国复合调味品占比分别为 73.35%、65.79%和 59.32%, 而目前 我国复合调味品渗透率仅为 26%,即便是同饮食习惯较为接近的日韩相比, 市场占比 仍有 至少 一倍 的 提升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消费者生活节奏越发加快和连锁餐厅对于效率越发重视,复合调味品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1 年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1,658 亿元。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图 2: 复合调味品增速明显快于调味品行业增速 图 3: 我国复合调味品 渗透率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2018 年)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 Frost & Sullivan,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民生证券研究院 细分品类看,中式复合调味料 增长最迅速 。 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可以分为鸡精、中式复合调味料、西式调味料 和日式及东南亚式 其他 复合调味料 四个 部分。 中式复合调味品是复合调味料第一大品类且增速最快, 2016年中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为 315亿元,占 36.9%,预计 2016-2021 年 CAGR 为 15.0%, 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 634 亿元。其中 70%左右为川式复合调味料,川式复合调味料又可分为火锅底料和川菜调味料, 颐海国际作为海底捞火锅底料的独家供应商,天然拥有海底捞的品牌背书,在火锅底料领域确立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天味食品立足西南,在川菜调味料行业 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图 4: 复合调味品各品类增速(单位:亿元) 图 5: 复合调味品 各品类占比 ( 2016 年) 资料来源: Frost & Sullivan,民生证券研究院 ( 注 :已将火锅底料调整至中式复合调味料中) 资料来源: Frost & Sullivan,民生证券研究院 (二) 生产方式以原料调配为主 1. 原料调配 为主要生产方式 复合调味品加工方式主要有提取发酵型、分解反应 型和 原料混配型 三种, 目前复合调味料生产主要以原料混配型为主, 通过控制不同原材料的用量 , 混合调制出不同的风味。传统的单味调味品更多依靠发酵生产,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酿造,生产周期更长,工艺更加复杂 ,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0%5%10%15%2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亿元) 调味品市场规模(亿元) 复合调味品市场 yoy 调味品市场 yoy 0%10%20%30%40%50%60%70%80%美国 韩国 日本 中国 05001000150020002011 2016 2021E中式复合调味料 鸡精 西式复合调味料 其他 36.9% 28.5% 19.3% 15.3% 中式复合调味料 鸡精 西式复合调味料 其他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5 图 6: 复合 调味品 主要生产流程 资料来源: 各 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 2. 复合调味品行业竞争格局十分分散 我国各地区口味差异较大, 形成了“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饮食格局,因此 调味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 多为区域 性 强势品牌,目前仅出现了海天味业一家全国性品牌。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 2018 年全国调味品百强品牌收入 938 亿元,占行业总收入 27.37%。 复合调味品 行业也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 以发展相对成熟的火锅调味料来看, 2015 年 CR5 为 29.7%,前五大品牌红九九、颐海、红太阳、天味、德庄市占率分别为 7.5%、 6.8%、 6.3%、 5.7%、 3.4%,市场份额 之间 差距很小, 相互追赶的可能性较大, 行业内中小型 规模 企业众多,尚 未 出现 行业 领先品牌 。 图 7: 调味品行业 CR100 图 8:火锅调味料 行业集中度 资料来源: 中国调味品协会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Frost & Sullivan,民生证券研究院 (三 ) 餐饮渠道占 60%,家庭渠道占 30%,且餐饮渠道粘性 更 强 调味品主要有餐饮、家庭和食品工业及其他三种消费渠道, 三者分别占 60.0%、 30.0%和 10.0%, 餐饮消费和家庭消费 合计占比 90.0%,是调味品最主要的消费渠道。 从消费 粘性上看,餐饮渠道粘性强于家庭渠道。 餐饮 消费者对 口味的稳定性 要求较高 ,一般 不会轻易 更改 品牌, 复购率较高 , 而 家庭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 喜欢 尝鲜, 更容易接受 新口味,新品牌 ,消费粘性弱于餐饮渠道 。 7.5% 6.8% 6.3% 5.7% 3.4% 70.3% 红九九 颐海 红太阳 天味 德庄 其他 15%20%25%3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进料 预处理 混合 颗粒化 除菌 干燥 过筛 包装 进料 预处理 煮制 除菌 包装 进料 预处理 混合 炒制 定量 冷却 包装 检测 粉状调味料 液体调味料 火锅底料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6 从 用量上看,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更高。 出于对健康的追求,家庭烹饪时一般会选择较少使用调味品, 外出就餐时厨师更注重菜品的味道,同时外出就餐的浪费量较大 ,因此外出就餐场景下调味品消耗量 大于家庭烹饪 。根据中国期刊网 ,在外就餐和家庭烹饪下每公斤食品调味品用量分别为 7.19g 和 4.58g,外出就餐调味品消耗量是家庭烹饪的 1.6倍。 从 价格敏感性上看,家庭消费者价格敏感性更低。 B 端客户 十分 注重成本,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家庭消费者调味品购买频次较低,一般 1-2 个月 进行一次 选购, 人均调味品支出占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不足 2%, 且调味品本身单价不高, 难以察觉 小幅度的 提价 ( 10%以内 ), 因此 价格敏感性不高。 综合来看, 餐饮渠道粘性较 高 , 较为稳定, 新品牌进入存在一定困难,具有一定门槛,已经确立优势的品牌将持续获益, 享有 渠道带来的稳定收益 。 家庭渠道 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品牌突破重围更多需要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竖立品牌形象来实现, 需要投入较多的营销费用, 竞争相对激烈。 图 9: 调味品主要渠道占比 图 10: 外出就餐调味品消耗量更高 2015你啊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中国期刊网 ,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11: 餐饮渠道消费者调味品选购原因 图 12: 人均调味品支出占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比例不足 2% 资料来源: 全国调味品行业蓝皮书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 Euromonitor, 民生证券研究院 60.0% 30.0% 10.0% 餐饮消费 家庭消费 食品工业及其他 02468家庭烹饪 在外就餐 调味品使用量 g/公斤食品 77.8% 10.2% 3.2% 8.8% 重复消费 价格低 明星效应 其他 1.0%1.1%1.2%1.3%1.4%1.5%1.6%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人均零售调味品消费占比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7 二 、 市场空间 :餐饮和家庭渠道双重推动需求提升 (一) 餐饮渠道 : 外出就餐频次增加 +餐饮连锁化率提升 +外卖行业渗透率提升 共同 推动 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 下游餐饮行业 稳定发展,带动 复合 调味品需求提升 。 由于政府严控三公消费,餐饮行业 2012 和 2013 年增速明显回落, 2014 年以后步入转型期,大众化餐饮消费成为主流,非公务餐饮消费占比超过九成,行业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 2014-2019 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9%, 2018 年行业收入突破 4 万亿, 2019 年全国餐饮行业收入 46,720 亿元,同比增长9.4%。根据 Frost & Sullivan 预计, 2019-2024 年餐饮行业 CAGR 为 8.9%, 2024 年收入达71,582 亿元。 图 13: 2010-2024 年餐饮行业收入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 Wind, Frost & Sullivan,民生证券研究院 1.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的提升支撑居民外出就餐频次增加 2013-2019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8,310 元稳步提升至 30,733 元,年均复合增速为9.0%,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渐提升, 外出用餐的需求相应增加。 过去 10 年,我国城镇化率每年约提升 1 个百分点。 2019 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60%, 较 上年末提高 1.02 个百分点。 无论是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 80%左右水平相比,还是同人均 GDP 和中国相近的国家巴西( 86.6%)、墨西哥( 80.2%)、俄罗斯( 75.1%)、土耳其 (74.4%)相比 (以上均为 2018 年数据) , 中国 城镇化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预计未来 10-15 年,城镇化率有望提升到 70%。 城镇化率每提升 1 个百分点, 将有1400 万人进入城市,城市餐 馆数量较多,外出用餐更为方便, 且 城市居民外出就餐率是农村居民的 1.65 倍, 因此 伴随城市化率上升,外出就餐 比例也会 相应 提升。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2018 年我国约 51.8%的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增加,有 48.2%的消费者每周外出就餐 3-4 次以上, 80、 90 后 新 中产消费者每周外出用餐 3-4 次以上的比例为64.2%。外出就餐频次的增加将带动餐饮行业发展,作为必选消费品,复合调味品需求也将相应增加。 0%5%10%15%2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 餐饮行业收入(亿元) Yoy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8 图 1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 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15: 我国城镇化率提升仍有空间 图 16: 2018 年消费者外出就餐消费频次分布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艾瑞咨询, 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17: 城市居民外出就餐率高于农村 图 18: 2018 年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民生证券 研究院 资料来源 :艾瑞咨询, 民生证券研究院 2. 餐饮连锁化率 和外卖渗透率的 提升 带动复合调味品定制化需求提升 餐饮 企业连锁经营 已成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截至 2018 年年末,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总店数量为 482 家,连锁餐饮企业实现收入 8,331 亿元 (占行业总收入 19.5%) ,无论是门店数量上还是收入占比上,餐饮连锁化 程度 还处于较低水平 。 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 2017年美国 /日本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 53.3%/48.9%/9.2%, 中国 同日本、美国连锁化水平51.8% 37.5% 10.7% 增加 没有明细变化 减少 0%2%4%6%8%1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 yoy 城镇居民 yoy 全国居民 yoy 30%40%50%60%70%80%90%巴西 墨西哥 发达国家水平 土耳其 俄罗斯 中国 0%20%40%60%80%100%整体外出就餐消费人群 80、 90后新中产 每周两次及以上 每天一次 每周 5-6次 每周 3-4次 每周 1-2次 每月 2-3次 每月一次以下 0%5%10%15%20%2004 2006 2009 2011城市居民外出就餐率 农村居民外出就餐率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9 差异较大, 提升空间巨大。 中餐细分业态远多于日本和美国 ,制作过程也更为复杂, 如果技术上 和管理上更好的 解决中餐制作标准化问题 ,连锁化率将得到迅速提升。 政策上,商务部在 2014 年发布的 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 中指出,构建大众化餐饮服务 体系需要提升大众化餐饮供应能力, 鼓励餐饮企业建设中央厨房,完善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体系 , 支持企业建设、改造食品加工车间和流水生产线,实现餐饮加工工业化和产品生产标准化。 “中央厨房 +门店”模式既 充分 保证菜品口味的稳定,又可 通过规模优势降低餐饮企业成本。 目 前我国 70%以上的 连锁餐饮企业采取 “ 中央厨房 +门店” 模式,由中央厨房统一采购, 基于标准化 食谱 和 流程制成半成品食材, 再统一配送至 门店, 餐厅层面仅需有限的烹饪工作。中央厨房的配置 可 有效降低 门店 厨房成本 , 提高店平效和人效 , 同时可以最大程度 保证菜品口味 始终如一,满足 连锁餐饮企业对于口味稳定性和控制成本的诉求。 餐饮连锁化率的提升将带动复合调味品 定制化需求提升。 根据餐饮企业的要求,复合调味品企业可以为其定制生产适用于某款菜品的调味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厨师的工作,也让餐饮企业的特色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成为可能, 这对复合调味品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 具有较强的口味还原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以及产品标准化能力的生产企业 将 优势明显。 图 20: 连锁餐饮企业 总店数量 图 21: 连锁餐饮企业收规模 及增速 资料来源 : 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Frost & Sullivan, 民生证券 研究院 图 22: 餐饮连锁化率提升空间巨大 图 23: 连锁餐饮企业统一配送商品比例 资料来源 : Euromonitor,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Wind, 民生证券 研究院 -10%-5%0%5%10%15%20%25%30%01002003004005006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连锁餐饮企业总店数 yoy0%10%20%30%40%50%6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国 日本 美国 0%20%40%60%80%100%02004006008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统一配送商品购进额(亿元) 商品购进总额(亿元) 统一配送商品比例 0%5%10%15%20%25%01020304050607080千连锁餐厅收入(千亿) 非连锁餐厅收入(千亿) 连锁餐厅收入占比 非连锁餐厅 yoy 连锁餐厅 yoy 深度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0 外卖市场自 2015年来迅速扩张,渗透率逐年提升。 我国外卖市场从 2011年开始萌芽,随着互联网企业的 进入 , 2015 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易观数据, 2019 年我国餐饮互联网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达 7,273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65%,交易规模较 2015 年的 457亿元增长 15 倍左右。 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张,外卖行业渗透率逐年升高,已经由 2014 年的0.5%提升至 2019 年的 15.6%,成长为餐饮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点外卖也 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外卖行业爆发式增长加速推动快餐企业 对 复合调味品 的 需求。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用户选择外卖订餐 最主要的原因是用餐时间短, 70%以上的网络外卖用户以消费快餐简餐为主, 也就是说用户对外卖的核心诉求是便捷和快速 , 这就对外卖商家 出餐时间提出较高要求 , 倒逼外卖商家提高 标准化、快速化的 程度从而提高烹饪效率, 进而 带动复合调味品需求提升。 图 24: 餐饮互联网外卖行业市场 交易 规模 图 25: 外卖行业渗透率 资料来源 : Analysys 易观 ,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Analysys 易观,国家统计局 , 民生证券 研究院 图 26: 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订餐原因分布 ( 2019 年) 图 27: 网络外卖平台用户消费的餐饮品类 ( 2019 年) 资料来源 : 艾媒咨询 ,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DCCI, 民生证券 研究院 ( 二 )家庭渠道 : 简化烹饪流程,提高效率, 解决做饭难问题 复合调味品成为生活节奏快不擅长烹饪且对健康有一定追求的年轻人的最佳选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8 年我国主力消费人群 20-40 岁群体占总人口的 30%左右,该部分群体消费能力较强, 尝试新鲜事物的意愿较强,对于复合调味品接受程度较高。同时0%50%100%150%200%2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交易规模(亿元) yoy0%5%10%15%2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外卖行业渗透率 0%10%20%30%40%50%60%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订餐原因分布 0%10%20%30%40%50%60%70%80%快餐简餐汉堡披萨特色小吃粥粉面馆炸鸡卤味川湘菜海鲜烧烤西式餐点火锅香锅日韩料理京味菜馆江浙菜港粤菜其他网络外卖平台用户消费的餐饮品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