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20年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概览 概览标签: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电商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报告主要作者:王思雨 2020/02 leadleo2 2020 LeadLeo leadleo 头豹研究院简介 头豹研究院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B2B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已形成集行业研究 、政企咨询 、产业规划 、会展会 议行业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行业服 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致力于为用 户提供最专业、最完整、最省时的 行业和企业数据库服务,帮助 用户实现知识共建,产权共享 公司致力于以优质商业 资源共享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围绕产业焦点 、热点 问题,基于丰富案例 和海量数据 , 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 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00+ 50万+ 行业专家库 1万+ 注册机构用户 公司目标客户群体覆盖 率高,P E / V C、投行覆 盖率达80% 资深分析师和 研究员 2,500+ 细分行业进行 深入研究 25万+ 数据元素 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报告服务、管理 咨询、战略调整等服务 提供行业 分 析师外派驻场 服务, 平 台数据库 、 报告库及内部研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服务 地方产业规划,园区企业孵化服务 行业峰会策划、奖项评选、行业 白皮书等服务 云研究院服务 行业排名、展会宣传 园区规划、产业规划 四大核心服务:3 2020 LeadLeo leadleo 报告阅读渠道 头豹科技创新网 leadleo PC端阅读全行业、千本研报 头豹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搜索“头豹”、手机扫右侧二维码阅读研报 图说 表说 专家说 数说 详情请咨询4 2020 LeadLeo leadleo 农产品流通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包含当年的气候变化、农作物病虫害、政策走向、消费者偏好变化等方面。整体而言,中国农 产品流通行业呈增长趋势。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7,466.5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0,54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6%。未来,农产品流通业务由生产向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零售两端延伸,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将以3.9%的年复合增长率 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其市场规模可实现23,833.7亿元。细分领域中,水产品、蔬菜、干鲜果品市场合计占比超60%,三 类农产品市场成交额变动对农产品整体市场成交额总量影响大。 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 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农产品全流程包括农产品生产、商贩收购、产地批发市场、销地一级批发市场、销地 二级批发市场、初加工、农贸市场/超市/餐饮、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均需掌握对应的市场信息。例如,农产品生产前,生 产者需根据去年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价格指数等数据制定今年生产品种及生产量的计划,因而依赖于市场信息、数据的积累与分析。 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农民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生产者依据所得信息科学、合理制定生产计划,进而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 不断优化,实现多方共赢。 农产品流通体系线上、线下融合 当前,农产品流通领域已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例如,盒马鲜生布局线下实体门店,永辉超市推出“到家服务”。线上电商平台 布局线下门店,线下门店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是农产品流通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体现。 农产品流通企业产销一体化发展 当前,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较低,其原因在于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不足。基于此,农产品 流通企业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及时了解市场供求状况、提升冷链物流技术等方面寻求发展。例如,北京新发地市场投资开设了11家 分市场和300余万亩生产基地,根据农产品价格指数调整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品种和面积,并举办农产品宣传推介会,将生产基地蔬菜产 品直接匹配送到零售终端,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 企业推荐: 合肥周谷堆 北京新发地 寿光蔬菜 概览摘要5 2020 LeadLeo leadleo 名词解释 - 06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 - 07 定义及分类 - 07 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 - 08 发展历程 - 09 市场现状 - 10 产业链分析 - 11 市场规模 - 15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驱动因素 - 16 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 - 16 政策利好驱动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 - 17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风险分析 - 18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相关政策 - 19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 20 农产品流通体系线上、线下融合 - 20 农产品流通企业产销一体化发展 - 21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竞争格局 - 22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资企业分析 - 23 方法论 - 29 法律声明 - 30 目录6 2020 LeadLeo leadleo 名词解释 农产品批发市场:以粮油、蔬菜、鲜干果品、水产品、肉禽蛋等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交易对象,为买方和卖方提供商品集散、信息公开、结算等服务的交易场所。 农超对接: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即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的农产品流通方式。 订单农业: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商家签订订单,组织农户生产农产品、商家统一收购农产品的农业产销模式,其中,商家包含种子生产单位、农业龙头企业、农产 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经销公司等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所需技术、信息及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存储等服务实现成员互助的组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生鲜电商:以电商平台为生鲜产品销售媒介,为消费者提供线上购物渠道的服务平台,常见的生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品、蔬菜等类别。 农场: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的农业生产单位,包括国有农场、家庭农场等类型。 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过集中投资并建成的农产品集中生产地区,多依据农产品种类不同进行划分,包含粮食生产基地、油料生产基地、渔业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等 种类。7 2020 LeadLeo leadleo 定义:农产品流通是通过买卖形式,将农产品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的过程,包括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是促进农业再生产的 一种经济活动。 分类:依据 农产品种类,农产品流通可分为粮油流通、肉禽蛋流通、水产品流通、蔬菜流通、干鲜果品流通、棉麻土畜及烟叶流通、其他农产品流 通;依据农产品流通组成环节,可将农产品流通分为农产品收购、农产品运输、农产品储存、农产品销售。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农产品流通定义及分类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定义及分类 蔬菜、干鲜果品、水产品三类农产品市场占比超6 0 %,鲜活农产品对运输方式、储存环 境、流通效率要求极高 依据农产品流通组成环节分类 依据农产品种类分类及其市场占比( 按市场 成交额 计),2018年 农产品收购 农产品运输 农产品储存 农产品销售 参与主体:农户、农业合作社、商贩、批发商 具体内容:农户、农业合作社等主体生产农产品,商 贩收购农产品后卖给批发商 参与主体:经销商、物流企业 具体内容:农产品运输方式包含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鲜活农产品对运输要求极高 参与主体:仓储服务企业、物流企业 具体内容: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对农产品储存效果 具有严重影响 参与主体:餐饮店、超市、农贸市场、消费者 具体内容:传统农产品销售以农贸市场为主,当前线 上渠道逐步获得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逐步拓宽 棉麻土畜及烟叶流通 肉禽蛋流通 粮油流通 其他农产品流通 水产品流通 干鲜果品流通 蔬菜流通 21.7% 20.8% 20.4% 16.8% 9.3% 8.4% 2.6%8 2020 LeadLeo leadleo 传统的农 产 品流通模 式为“农户+收购小贩+批发商/龙头企业+零售终端”,其中,批发商存在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等多级批发商。因此,传统农产品流通模 式存在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等问题。此外,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均为鲜活农产品,对运输的时间周期具有严格要求,直接关系农产品的新鲜程度 及储存时间。为此,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加强探索,逐步推出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 农超对接:农超对接是指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即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的农产品流通方式。2008年12月,商务部、 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08年起开展农超对接试点,第一批试点企业为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麦德龙等 9家企业。“农超对接”的优 势在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最大限度地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实现企业、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 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商家签订订单,组织农户生产农产品、商家统一收购农产品的农业产销模式,其中,商家包含种子生产单位、农业龙头企 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经销公司等主体。订单农业的优势在于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避免农产品盲目生产。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 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具有流通环节少、流通成本低、流通效率 高的特征,可实现企业、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 麦德龙 具体措施 超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 社+ 农超对接基地 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 超市+农超对接基地 超市+农技咨询公司+农民 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中介与农民 合作,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种养殖 技术或资金 成立家乐福食品安全基金会,定期 举办农超对接培训班 在天津市、湖北省、山东省等地 区建立农超对接大型生产基地, 直接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 投资设立麦哲达农业信息咨询公司, 指导农民养殖、种植,委托第三方机 构检测农产品质量,通过麦德龙平台 销售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为消费者提供 新鲜、丰富、便宜的农产品,并降 低超市采购成本 促使农超对接模式规范化发展,扩 大农产品流通范围 进一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 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加快 农产品流通效率 创立全新供应链,引入农技咨询公司、 第三方检测机构,实现农产品质量控 制及可追溯 采用模式 农超对接模式案例分析 沃尔玛 华润万家 家乐福 实施成效9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发展历程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受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发展至今共经历萌芽阶 段、发展阶段、转型阶段 萌芽阶段 (1978-19 84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逐渐萌芽发展。1984年,武汉皇经堂农产品批发市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等批发市场建立,为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发 展 阶 段 ( 1 985-20 12 年 ) :此阶段,新建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2012年,中国农产品 市场摊位数达59.7 万 个,达到历史最高值。此外,农产品市场发展逐渐具备“公益性”,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 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目标,首次提出鲜活农产品市场“公益性”的概念。 转型 阶 段(2 013年至 今 ) :2013年以来,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先后上线,开始抢占农产品线下市场份额。2013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摊位数开始下降, 为 57.7 万 个,比2012年减少 2万个,2018年农产品市场摊位数下降至 47. 0 万 个。农产品市场摊位数下降原因在于线上平台涌现、政策鼓励线上平台发展。2014年10月,国务 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的要求。政策利好对农产品流通 体系建设、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发挥极大推动作用。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农产品市场摊位数,2009-2018年 52.1 53.7 56.4 59.7 57.7 56.5 55.9 52.3 50.7 47.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万个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1978-1984年) 发展阶段 (1985-2012年) 转型阶段 (2013年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实 行,中国农产品流通 行业逐渐萌芽发展 1984年,武汉皇经堂 农产品批发市场、山 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等批发市场建立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 场、合肥周谷堆农产 品批发市场、上海农 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 批发市场先后建立 2012年,中国农产品 市场摊位数达 59.7 万 个,达到最高值 每日优鲜、盒马鲜生、 叮咚买菜等线上平台 先后上线 2013年,中国农产品 市场摊位数开始下降, 比2012年减少 近2万 个,2018年农产品市 场摊位数下降至 47.0 万个10 2020 LeadLeo leadleo 农产品运输成本高,运输过程中易出现农产品损耗问题,冷链物流技术是农产品流通 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由2000年的 高 于 80% 下降至2019年的 低 于 70%,下降原因在于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兴 起,以及生鲜电商平台的分流。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中,水产品、蔬菜、干鲜果品三类农产品市场需求量最大,市场 份额最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水产品、蔬菜、干鲜果品三类农产品市 场成交额占比62.9%,其中,蔬菜市场成交额最高,达 3,972.3 亿 元;蔬菜市场摊位数 数量最高,达16.9 万 个,占农产品总市场摊位数的36.0%;蔬菜市场营业面积最大, 达1,539.5万平方米,占农产品市场总营业面积的38.5%。 来源:国家统计局,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市场现状 蔬菜在农产品市场成交额、农产品市场摊位数、农产品市场营业面积三项指标中占比最 高,可见蔬菜产品市场需求大、供给量高 中国各类农产品市场成交额,2018年 3,972.3 3,820.9 3,738.0 3,073.5 1,707.1 1,544.6 470.8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亿元 1,539.5 618.1 471.2 628.4 318.5 302.8 121.7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万平方米 16.9 6.2 6.5 9.5 2.1 4.0 1.7 0 5 10 15 20 万个 中国各类农产品市场摊位数,2018年 中国各类农产品市场营业面积,2018年11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上游参与主体为农产品供应商,包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主体;中游参与主体为农产品流通企业,包含 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及其他领域企业;下游参与者为零售终端,包含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 来源:相关企业官网,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产业链 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 中游 下游 上游 线下渠道 其他领域企业 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民专业合作社 多以生产、销售农产品服务为主 农场 国有农场数量处于下降趋势,2018年国 有农场数量为1,759个 中国中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600余家 中国农产品市场摊位数47.0万个 线上渠道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产业链分析 农产品流通行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系紧密,是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展业务、延伸产 业链的有利条件 30% 70% 农贸市场 垂直 电商 综合 电商 超市 餐饮 超市:农超对接模式应用范围扩大 物流:掌握冷链物流技术 电商:拥有庞大用户规模12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上游参与主体为农产品供应商,包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 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粮食的产量最高,达 85,789.2 万 吨,是油料的25.0 倍。与之相对应,农产品供应商以生产粮食为主,其 中,玉米占比30.0%,稻谷占比24.7%,小麦占比15.3%。 (1)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通过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所需技术、信息及农产品销售、加工、运 输、储存等服务实现成员互助的组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当前,农民专 业合作社的业务多以生产、销售农产品为主。 (2)农场 农场即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的农业生产单位,包括国有农场、家庭农场。根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国有农场数量处于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 1,789 个下降至 2018年的 1,7 59 个。中国国有农场的大型农用拖拉机数量逐年提高,由2014年的 19 万台提高至2018年的 23万 台。由此可见,中国国有农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机械化水 平逐步提高。 (3)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经过集中投资并建成的农产品集中生产地区,多依据农产品种类 进行划分,包含粮食生产基地、油料生产基地、渔业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等类 型。因农超对接模式兴起,农产品生产基地可直接与超市终端进行对接,引入资金、 技术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农产品过剩的风险,农产品生产基地将在农产品流通领域 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产业链上游分析 农产品供应商以生产玉米、稻谷、小麦等粮食为主,农业生产基地将因农超对接模式兴 起而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2018年 85,789.2 25,688.4 8,624.6 6,457.7 3,433.4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粮食 水果 肉类 水产品 油料 万吨 中国国有农场数量,2014-2018年 1,789 1,785 1,781 1,758 1,759 0 500 1,000 1,500 2,0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个 玉米:占比30.0% 稻谷:占比24.7% 小麦:占比15.3%13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为农产品流通企业,包含农产品批发 市场企业、其他领域企业。 (1)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粮油、蔬菜、鲜干果品、水产品、肉禽蛋等农产品及其加 工产品为交易对象,为买方和卖方提供商品集散、信息公开、结算等服务的交 易场所。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依据交易对象不同分为粮油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 场、鲜干果品批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等类型。 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的是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核心部分,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中国 近 70%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消费领域。农产品批发市场 已实现电子化交易结算管理,但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商铺、摊位、冷库租赁, 盈利模式单一,盈利增长困难。此外,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包括三个特征:(1) 具有商业地产成分,重资产运营;(2)具有排他性,且用地受地方政府限制; (3)属于B2B商业模式,商户群体稳定且信誉度高。 (2)其他领域企业 受政策驱动,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企业通过农超对接模式,涉足农产品 流通市场,并取得良好成效。伴随农超对接模式应用范围扩大,将有更多超市 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对接,进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此外,物流、电商等 企业凭借冷链物流技术、庞大用户基础等资源优势,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逐渐 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产业链中游分析 农产品流通企业以经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受政策驱动,超市、物流、电商等企业逐 渐涉足农产品流通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逐步提升 农产品产业链中游企业关系 供应商 零售终端 物流 产地批发市场 销地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 超市/电商平台 物流 物流 属于 属于 其他领域企业14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下游参与者为零售终端,包含线下渠道的超市、农贸市场、 餐饮,线上渠道的综合电商平台、生鲜电商平台。 (1)线下渠道 自2008年农超对接模式试点开展后,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华润万家等连锁 超市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线下渠道。例如,2007年,家乐福开始开展农产对接 项目,直接向农民采购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截至2019年,家乐福已与 超550家农 民专业合作社、超120万名农民建立合作关系。 农贸市场是销售农产品的固定场所,伴随居民消费习惯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农贸 市场已处于升级改造过程中,如将农贸市场改造为超市,深圳、上海等城市商业 规划中已不再布局新的农贸市场。 餐饮对农产品具有长期需求,稳定的、新鲜的农产品供应是餐饮行业长久发展的 重要保障。农产品流通市场在成功开展农超对接项目后,尝试将此模式应用于餐 饮领域,期望实现餐饮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进一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 (2)线上渠道 2005年,易果网上线,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平台正式出现,农产品流通行业线上 渠道开始出现,但由于人们消费习惯难以打破,2019年农产品流通线上渠道市场 份额约 30%。2020年初,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人们均处于居家隔离状 态,生活物资依托于“无接触”线上渠道配送,将促进农产品流通行业产业链下游渠 道市场规模激增,并有助于培养消费者形成线上渠道购买蔬菜、水果、粮食等农 产品的习惯,进而促进农产品流通行业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来源:相关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产业链下游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使农产品流通线上渠道实现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渠道 联动发展是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的未来趋势 农产品流通线下渠道 农产品流通线上渠道 超市 农贸市场 因农超对接模式兴起,超市 逐渐发展为重要渠道 农贸市场已处于改造升级过 程中,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 对农产品具有长期需求,可 借鉴农超对接模式实现发展 餐饮 垂直电商 每日有限、盒马鲜生等生鲜 类垂直电商平台上线,扩大 服务范围 综合电商 淘宝、京东等综合电商上线 生鲜频道,可“半日达”、“次 日达” 30%15 2020 LeadLeo leadleo 16,483.8 17,466.5 19,346.7 18,327.3 19,727.1 20,548.4 21,369.7 22,191.1 23,012.4 23,833.7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2023预测2024预测 亿元 农产品流通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包含当年的气候变化、农作物病虫害、政策走向、消费者偏好变化等方面。整体而言,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呈增 长趋势。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 17,466.5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 20,54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未来,农产品流通业务由生 产向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零售两端延伸,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将以 3.9%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其市场规模可实现 23,833.7亿元。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按农 产品市 场成交 额计) ,2015-2024年预测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4.6% 2019-2024年预测 3.9%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综述市场规模 受电子商务发展、信息化建设、政策利好等因素驱动,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保 持万亿水平以上,对农产品商品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分领域中,水产品、蔬菜、干鲜果品市场合计占比超 60%,三类 农产品市场成交额变动对农产品整体市场成交额总量影响大。 2017年,水产品中占比较高的淡水鱼价格上涨,水产品市场成交额 比2016年增长 427.4亿元,另外干鲜果品市场成交额增长 1, 486. 1亿 元,促使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变快。 2018年,蔬菜、干鲜果品的市场成交额比2017年分别下降 289.9亿 元、767.8亿元,因此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出现短幅回落。 未来,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的原因有:(1) 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线上渠道发展;(2)乡 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持续发布乡村产业发展相 关政策,例如2020年2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 的通知,鼓励企业采取订单生产、股 份合作的模式,为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变化分析16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驱动因素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 信息化建设是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的工作之一,信息化建设可促使农产 品流通各环节透明化发展,进而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 农业信息化建设 当前,农产品流通行业面临供求信息不对称、流通环 节多、流通方式单一等问题,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两端 中,处于弱势地位。为应对以上问题,2006年,中国 供销合作社设计“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以 下简称“新网工程”),商务部启动了“农村商务信息服 务工程”建设,建立“新农村商网”,两项工程使农产品 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实现有效衔接,可及时调控市场 供给,有助于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农产品全流程包括农产品生产、商贩收购、产地批发 市场、销地一级批发市场、销地二级批发市场、初加 工、农贸市场/超市/餐饮、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其中 每个环节均需掌握对应的市场信息。例如,农产品生 产前,生产者需根据去年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价格 指数等数据制定今年生产品种及生产量的计划,因而 依赖于市场信息、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因此,农业信 息化建设,有助于农民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生 产者依据所得信息科学、合理制定生产计划,进而促 进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优化,实现多方共赢。 农业信息化建设及成效 销地二级 批发市场 初加工 农贸市场/超 市/餐饮 消费者 农产品生产 商贩收购 产地批发 市场 销地一级 批发市场 需制定生产品种、生 产量计划 需了解生产、销售两 端信息 需了解销地市场需求 量大小 需了解当地需求量 部分农产品进行初加 工后销售 多轮流通后产品售价 抬高 消费者偏好、消费方 式选择存在变化 时间 部门 内容 成效 “新网 工程” “新农村 商网” 2006-06 中国供销 合作社 目标在于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 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 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 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农 村农产品供求信息有效 流通,促使农村经济快 速发展 2006-04 商务部 为农民实时发布相关政策和农产品 供求信息,提供农产品咨供求信息 网上对接服务 定期举办“农产品网上购 销对接会”,帮助农民解 决“卖难“、“买难“问题 农产品流通体系17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驱动因素政策利好驱动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 农产品流通领域实现税收优惠政策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乡村振兴政策要求加强乡村 产业体系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1)税收优惠政策 2012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 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开始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免征收房产税和 城镇土地使用税。2016年1月、2019年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分别两次印发关于 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继续 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税收优惠政策推行至今,有助于降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促 进企业长期发展。 (2)乡村振兴政策 农产品多生产于农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信息化程度均与农产品流通的发展息息 相关。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有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完 善、信息化水平提高。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发展目标。 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等发展目标。以上政策的出台,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 现代化建设,进而为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 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 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优惠政策的通知 2012年9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 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 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 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2016年1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 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 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 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2019年1月 开始实行 继续实行 继续实行 对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免征收房 产税和城镇土地使 用税 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税收优惠 政策的推行,有助 于降低农产品批发 市场、农贸市场的 经营成本,进而促 进经营农产品批发 市场、农贸市场的 企业获得长期发展 2019年1月1日至 2021年12月31日 2016年1月1日至 2018年12月31日 2013年1月1日至 2015年12月31日 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税收优 惠政策 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 农产品 流通 依托于 农业基础设施 交通网络 信息化程度 乡村振 兴政策 完善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明确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 发展目标 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乡村产 业体系健全完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等发展目标18 2020 LeadLeo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风险分析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自然灾害风险、质量安全风险、运输风险、农产 品滞销风险,鞭策农产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流通效率 (1)自然灾害风险 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面临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病虫害等风险, 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易受雨雪等天气影响,耽误运输进程。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自然灾害风险难以把控,是农业发展过程中极其关注的风险之一。 (2)食品安全风险 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均为鲜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易出现损坏,如蔬菜新鲜 度下降、水产品死亡、水果腐坏。人们食用损坏的鲜活农产品,可能造成身体不良反应, 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当餐饮业使用损坏的鲜活农产品,易引起消费者不满意情绪,降低 业界口碑。为避免食品安全风险,企业需高度把关鲜活农产品质量。 (3)产品滞销风险 中国土地面积广阔,农产品生产地较为分散,农产品生产信息难以统一。与城市相比, 农村信息化程度低,对农产品市场信息掌握有限,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 题,易出现过量生产的问题,从而导致农产品滞销。此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