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able_Title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 2020 年 11 月 18 日 Table_Summary 【 投资要点 】 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 Gartner 预测,未来几年云计算市场平均增长率在 18%左右,到 2023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 3500 亿美元,其中, IaaS、 PaaS、 SaaS 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971、 749、 1877 亿美元。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19 年,我国公有云 IaaS 市场规模为 453 亿元,同比增长 67.4%;公有云 PaaS 市场规模为 42 亿元,同比增长 87.9%;公有云 SaaS 市场规模194 亿元,同比增长 34.2%。我国云计算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SaaS 是云计算中最大的细分市场,我国 SaaS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9 年,我国公有云 SaaS 市场规模达到 194 亿元,比 2018 年增长了34.2%,仍与全球整体市场( 1095 亿美元)差距明显。 2020 年受疫情影响,预计未来市场的接受周期会缩短,将加速 SaaS 发展。目前中国 SaaS行业的已经形成了三大阵营包括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和进行云转型的传统软件公司。其中,创业公司、传统软件公司更多参与相对细分的市场以获取壁垒,而互联网公司更多从 IM( Instant Messaging)协同功能入手打造平台化的生态系统,在自己核心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培育移动办公应用生态 圈。进行云转型的传统软件公司以用友、金蝶、麦达数字为代表,创业阵营以北森、销售易等为代表的SaaS 服务商,在各细分领域已崭露头角。 云计算安全已经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需求将会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快速增长。 根据 Gartner 统计, 2019 年全球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为 74.1亿美元,到 2021年将会超过 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中国方面,根据赛迪统计, 2019 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55.1亿元,同比增长 45.8%,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预计到 2021 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 将突破百亿,达到 115.7 亿元,规模增速亮眼。云安全服务带来网络安全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与增量,将成为网络安全行业极具发展前景的细分市场。 “新基建”助力数据中心建设,云化趋势带动服务器市场持续高景气。2020 年 4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作出解释,数据中心被列入“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概念。据 IDC 圈预测, 2014-2021年,中国 IDC 市场规模将增长 5 倍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 30%;到 2021年,中国 IDC 市场规模将达到 2760 亿元。服务器是数据中心设备成本支出的最大部分 ,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近 6 年来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2.5%,近年增速超过 20%,市场规模超过 1200 亿元。我国正处于云计算快速发展前期,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将助力服务器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服务器行业未来增长可期。 Table_Rank 强于大市 (维持) Table_Author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危鹏华 证书编号: S1160520070001 联系人:王立康 电话: 021-23586330 Table_PicQuote 相对指数表现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电信与数通市场双轮驱动,有望引发新一轮光模块需求高峰 2020.10.09 物联网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建议关注模组和行业应用相关公司 2020.05.14 工信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有望加速提升 2020.05.11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 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进度,相关产业链公司受益 2020.03.06 新冠病毒疫情持续扩散,建议关注5G 基建和远程办公相关产业 2020.02.07 -8.94%0.22%9.38%18.55%27.71%36.88%11/17 1/17 3/17 5/17 7/17 9/17 11/17通信设备 沪深 300Table_Title1 行业研究 /通信设备 / 证券研究报告 挖掘价值 投资成长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2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配置建议】 在受益于“新基建”政策的数据中心行业中,我们 谨慎看好 光环新网。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及云计算业务。 公司的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目前在津京冀及长三角地区拥有 8 处数据中心 ,在建项目 规划容量超过 5万个机柜, 将 进一步扩大公司 IDC 业务辐射范围,增加 IDC 资源储备。云计算业务方面,公司运营的 AWS 中国(北京)区域云服务进展顺利,可为用户提供超过 175 项全功能齐全的服务,涵盖从计算、存储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技术,到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湖以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 在云计算 服务器 行业中,我们建议关注浪潮信息 。公司作为全 球智慧计算的领导者,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领先的服务器设备 。根据 Gartner 数据, 2020 年第一季度,浪潮通用服务器市占率 9.6%,蝉联全球第三,成为全球前五排名中增速最高的服务器厂商;在中国市场 ,浪潮通用服务器市占率超37.6%。浪潮多节点云服务器蝉联全球出货量和销售额双料第一。 同时,公司在服务器、 AI 计算、开放计算等新兴应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引领 创新应用的发展和演进,为 智能计算 中心提供必要的产业基础。 在潜力巨大的 SaaS 行业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用友网络。 公司的云服务经营模式为向企业客户与公共组织提供 PaaS、 SaaS、 BaaS、 DaaS 等服务。据赛迪顾问 统计 ,公司以 9%的市场份额,蝉联中国 SaaS 市场第一。公司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积累的客户关系和客户认可度等优势明显,处于市场的领导者位置。伴随着中国高端 ERP 软件不断成熟,国产替代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根据前瞻研究院统计, 2019 年,公司高端 ERP 软件占中国市场份额的 14%,在国产软件中占比第一,仅次于 SAP 与 Oracle。 在发展迅速的云安全领域中,我们 建议 关注奇安信。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网络安全企业,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创新研发能力,公司的泛终端安全防护类产品、态势感知与安全运营平台、态势感知与安全运 营平台在终端安全市场、安全管理平台市场、 NGSOC 市场占有率领先,云安全管理平台、虚拟化安全管理系统、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等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处于行业前列,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根据赛迪咨询与 IDC 统计, 2018 年,公司在终端安全市场、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市场、云安全市场、终端安全软件市场均排名国内市场第一位。 【风险提示】 ICP 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公有云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数字化转型缓慢,企业上云进度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3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正文目录 1.云计算:引发 ICT 产业的深刻变革 . 6 1.1 云计算的基础概念与技术架构 . 6 1.2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与优势 . 7 2.云计算发展为大势所趋,云计算服务市场广阔 . 8 2.1 数据量增长使云计算成为大势所趋,网络建设催化云计算的应用 . 8 2.2 我国企业上云率逐步提升,公有云成为企业上云的首选 . 10 2.3 云计算服务市场广阔,我国 PaaS 和 SaaS 市场潜力巨大 . 11 2.4 随着我国云化程度不断加深,安全需求迫在眉睫 . 14 3.未来趋势:硬件从中心向边缘延伸,应用服务弹性扩展 . 17 3.1 边缘侧需求推动,云计算从中心向边缘延伸 . 17 3.2 云原生充分拓展应用服务的弹性,最大程度发挥云的优势 . 20 3.3 应用场景:云游戏,重新定义硬件与游戏的关系 . 22 4.“新基建”助力数据中心建设,云化带动服务器市场维持高景气度 . 25 4.1 政府政策高度重视云计算发展 . 25 4.2 “新基建”助力数据中心建设 . 26 4.3 云化趋势使全球服务器市场维持高景气度 . 28 5.配置建议 . 31 5.1 光环新网( 300383):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业务并进,业绩稳健增长 . 31 5.2 浪潮信息( 000977):国产服务器龙头,受益于云化时代 . 33 5.3 用友网络( 600588) : 中国 SaaS 市场龙头企业,企业上云大势所趋 . 34 5.4 奇安信 -U( 688561):云安全服务迫在眉睫,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 35 5.5 行业建议关注公司盈利预测 . 36 5.风险提示 . 37 图表目录 图表 1:云计算产业体系构成 . 6 图表 2:云计算技术架构 . 7 图表 3: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 7 图表 4:云计算的优势 . 8 图表 5:全球数据量规模 . 9 图表 6:中国各地区 100Mbp 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 . 9 图表 7:我国光纤接入用户和百兆及以上接入用户占比情况 . 9 图表 8: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 10 图表 9:中国人民日均使用智能手机时间 . 10 图表 10: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示意图 . 10 图表 11: 2018 年中国云计算使用率情况 . 11 图表 12: 2019 年中国云计算使用率情况 . 11 图表 13:中国公有云、 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 11 图表 14:云计算服务层介绍 . 12 图表 15: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 12 图表 16: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 . 13 图表 17: 2019 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份额 . 13 图表 18:中国公有云 P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 . 13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4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图表 19: 2019 年中国公有云 PaaS 市场份额 . 13 图表 20: 2019 年全球企业级 SaaS 领域分布情况 . 14 图表 21:中国公有云 SaaS 市场规模 . 14 图表 22:近年中国 SAAS 行业企业阵营分布格局 . 14 图表 23: 2019 年 DDoS 攻击目标分布 . 15 图表 24: 2019 年云平台每月新增恶意文件数量 . 15 图表 25: 2018 年私有云安全投入占 IT 系统的比例 . 15 图表 26: 2019 年私有云安全投入占 IT 系统的比例 . 15 图表 27:云计算安全产品体系 . 16 图表 28:全球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 16 图表 29: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 16 图表 30: 2019 年中国安全资源池厂商市场份额 . 17 图表 31:分布式云架构图 . 18 图表 32:边缘云计算应用场景 . 18 图表 33:全球边缘云计算市场规模预测 . 19 图表 34: 2018 年全球边缘云计算市场区域结构 . 19 图表 35: 2019 年中国边缘云计算应用情况 . 19 图表 36:中国边缘云计算市场规模预测 . 20 图表 37: 2018 年中国边 缘云计算市场份额 . 20 图表 38: 2020 年边缘计算企业前 10 排行 . 20 图表 39:云原生技术特征 . 21 图表 40:云原生四大典型应用场景 . 21 图表 41: 2015-2019 年中国中间件市场规模 . 22 图表 42: 2018 年中国中间件市场份额占比 . 22 图表 43:数字中台具体分类与内容 . 22 图表 44: 5G 时代云游戏架构示意图 . 23 图表 45:中国端游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 23 图表 46: 2019 年各游戏类型在全球各地区占比情况 . 23 图表 47: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及预测 . 24 图表 48:中国云游戏市场规模及预测 . 24 图表 49:中国目前各类云游戏应用及平台 . 24 图表 50:云计算在新基建中的作用 . 25 图表 51:近年云计算相关政策 . 26 图表 52: 2014-2023 年全球 IDC 市场规模预测 . 27 图表 53: 2019 年全球 IDC 企业云计算客户收入占比 . 27 图表 54: 2014-2021 年中国 IDC 市场规模预测 . 27 图表 55:中国投资数据中心的行业及其份额 . 27 图表 56:中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 . 28 图表 57:数据中心设备采购支出构成 . 28 图表 58:全球 X86 服务器与非 X86 服务器市场规模 . 29 图表 59: 2019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类型占比 . 29 图表 60: 2010-2019 年美国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 . 29 图表 61:美国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与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 . 29 图表 62: 2018-2019 全球服务器出货量与市场规模 . 30 图表 63: 2012-2020 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预测 . 30 图表 64:中国 x86 服务器出货量预测 . 30 图表 65: 2018-2019 年全球主要服务器厂商份额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31 图表 66: 2019 全球服务器市场份额 . 31 图表 67:光环新网主要业务 . 32 图表 68:光环新网近年分产品营业收入 . 32 图表 69:光环新网近年归母净利润 . 32 图表 70:浪潮信息重点产品 . 33 图表 71:浪潮信息近年营业收入 . 33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5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图表 72:浪潮信息近年归母净利润 . 33 图表 73:用友网络创新平台 YonBIP 服务架构 . 34 图表 74: 2019 年中国高端 ERP 市场份额分析 . 34 图表 75:用友网络近年营业收入与云服务收入 . 35 图表 76:用友网络近年归母净利润 . 35 图表 77: 2018 年奇安信核心产品国内市场份额排名 . 35 图表 78:奇安信近年营业收入 . 36 图表 79:奇安信近年归母净利润 . 36 图表 80:奇安信云安全管理平台收入 . 36 图表 81:云安全管理平台销售数量与销售单价 . 36 图表 82:云计算行业建议关注公司盈利预测(截至 2020-11-16) . 36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6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1.云计算:引发 ICT 产业的深刻变革 1.1 云计算的基础概念与技术架构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是一种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 云计算利用分布式计算和虚拟资源管理等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 ICT 资源(包括计算与存储、应用运行平台、软件等)集中起来形成共享的资源池,并以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终端 (如 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智能电视等 )通过网络获取ICT 资源服务。云计算产业由云计算服务业、云计算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以及支持产业等组成。 图表 1:云计算产业体系构成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公开资料整理,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在云计算技术架构中,主要分为两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与 ICT 资源层组成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由资源控制层功能构成的云计算“操作系统”。 1)云计算“基础设施”是承载在数据中心之上的,以高速网络(目前主要是以太网)连接各种物理资源(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和虚拟资源(虚拟机、虚拟存储空间等); 2)云计算“操作系统”是对 ICT 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度和分配的软件系统,其主要目标是对云计算“基础设施”中的资源(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进行统一管理。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7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图表 2:云计算技术架构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公开资料整理,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1.2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与优势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云计算从被质疑到成为新一代 IT 标准,从单纯技术上的概念到影响到整个 ICT 产业的业务模式。 2006 年 IBM 和谷歌联合推出云计算概念, 2007-2009 年间, Salesforce 发布 Force,即 PaaS 服务; Google推出 Google App Engine;而后云服务的全部形式出现。 2009-2016 年间,云计算功能日趋完善,种类日趋多样传统企业开始通过自身能力扩展、收购等模式,纷纷投入云计算服务中。 2016-2019 年间,通过深度竞争,出现主流平台产品和标准产品功能比较健全,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云计算进入成熟阶段。未来云计算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诞生更多形式的服务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图表 3: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 5G+云 +AI”: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引擎,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云计算引发 ICT 产业的深刻变革。 1)软件方面,云计算的应用使软件开发具备分布式特征,用户的使用模式由购买转为租赁; 2)硬件方面,体现在硬件要求更强性能,同时具有更低功耗,可管可控性更高; 3)网络架构方面,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8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则要求网络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支撑未来的创新型业务; 4)终端方面,则要求使用便捷,更富有个性,并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云计算的诞生消除了传统 IT 基础架构存在的弊端,如价格昂贵、结构复杂、难以惠及社会大众、资源分布不均和封闭、计算能力不对称等。同时,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强、高可伸缩性和成本低廉的优点,是 ICT 产业的发展趋势。 图表 4:云计算的优势 名称 内容 超大规模 “云”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电子发烧友统计,截止 2019 年, Google 云计算已经拥有 100 多万台服务器,亚马逊、 IBM、微软和 Yahoo 等公司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虚拟化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一个 PDA,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获取各种能力超强的服务。 高可靠性 “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可靠。 通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于变万化的应用,同一片“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高可伸缩性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成本低廉 “云”的特殊容错措施使得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 ;“云”的自动化管理使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大幅降低 ;“云”的公用性和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云”设施可以建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从而大幅降低能源成本。 资料来源:电子发烧友,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2.云计算发展为大势所趋,云计算服务市场广阔 2.1 数据量增长使云计算成为大势所趋,网络建设催化云计算的应用 由于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人类对计算的需求大大增加,并且希望随时随地获取,这将直接推动云计算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 Statista 的统计和预测,全球数据量在 2019 年达到 41ZB,预计到2020 年全球数据量将会达到 50.5ZB,同比增长 23.2%。 2020 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催化,全球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等多方面的发展呈现了新的趋势,也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9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图表 5:全球数据量规模 资料来源: Statista,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我国高度普及的高速宽带网络,为云计算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我国光纤网络实现城乡全面覆盖,用户宽带呈向高速发展的趋势。据工信部统计, 自2017 年以来,受益于“宽带中国”政策的实施,我国用户宽带呈向高速发展的趋势,平均渗透率从 2017 年 36.4%到 2019 年的 85.7%。截止 2020 年 6 月,我国光纤接入用户占固定宽带用户的比重达 93.2%, 100M 及以上的固定宽带用户占比已经超过 86.8%, 城市固定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超过 100Mbps,部分发达城市已实现千兆接入能力普及。宽带网络的建设为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表 6:中国各地区 100Mbp 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 图表 7:我国光纤接入用户和百兆及以上接入用户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工信部,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化云计算的应用。 据工信部统计, 2013-2019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从 9026.3 万千兆增长到 150 亿千兆,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00%; 2020 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 745 亿 GB,同比增长 34.5%;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 720 亿 GB,同比增长 30.4%,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 96.6%。 6 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DOU)达到 10.14GB/户,同比增长 29.3%,比上年 12 月份高 1.55GB/户。根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中国用户使用日均使用智能手机时间从 2011 年 21 分钟 /每日增长到 2019 年 134 分钟/每日。移动互联网的出 现与普及大大催化了云计算的应用,目前大量的 App都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各种类型的 App 可以说成为了支撑云计算平台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云计算平台也在不断降低各种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门槛,随着“全栈云”的应用,未来云计算平台将进一步赋能移动互联网产品。 2017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10 Table_yemei 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图表 8: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图表 9:中国人民日均使用智能手机时间 资料来源:工信部,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艾媒数据中心,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2.2 我国企业上云率逐步提升,公有云成为企业上云的首选 公有云 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公有云的核心属性是共享资源服务。 私有云 是为一个用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在数据安全性以及服务质量上自己可以有效的管控,私有云可以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核心属性是专有资源。 混合云 是在成本和安全方面的一种折中方案。顾名思义,就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结合。数据依然是存到本地的机器上,但是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访问或者计算时,就会把这部分计算的需求转移到公有云平台上,实现不同场景的切换。混合云在使用起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是企业在考虑成本效益下的首选方案。 图表 10: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示意图 资料来源:智客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我国企业的云计算应用度持续提升,在企业上云的选择中,公有云以其低成本、无需维护、按需付费、高可靠性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上云的首选。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云计算发展调查报告, 2019 年我国已经应用云计算的企业占比达到 66.1%,较 2018 年上升了 7.5%。我国应用云计算的企业采用公有云的企业占比 41.6%,较去年提高了 5.2%;私有云占比为 14.7%,与去年相比有小幅提升;有 9.8%的企业采用了混合云,与 2018 年相比提高了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