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2021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发展背景 1中国家用物联网市场规模2中国家用物联网产业链拆解3中国家用物联网厂商的竞争要素4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趋势展望5 家用物联网研究范畴界定 产业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在家庭消费领域的应用,旨在提升居民生活体验国家标准GB/T 33745-2017物联网 术语对物联网技术的定义为:“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 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两大主线,分 别是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本报告主要研究范围是消费物联网领域的家用物联网,即物联网技术在家庭消费领域的应 用,具体而言,指以家庭为中心向消费者提供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旨在提升人们居住的体验,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安 全、节能的家庭生活环境。 研究范畴界定:家用物联网 细分场景消费物联网 智能家电 家用智能安防智能连接与控制智能照明弱交互性、延伸性、连接性物 联 网 应 用 分 类 家用物联网强交互性 强延伸性 强连接性个人物联网 当个人用户走进家庭 环境中身份便切换为 “家庭用户”当个人用户携消费行为 走进如城市、工业、农 业、车联网等若干产业 环境中,便成为产业物 联网的贡献者之一。 智能可穿戴手机/PC/平板医疗健康其它个人智能产品 家用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的关系家用物联网涉及智能家居后装、前装及物联网云平台家用物联网与智能家居是不同的概念,家用物联网为物联网技术在家庭消费领域的应用,涉及物联网概念中感知层、连接 层、平台层与应用层,而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载体,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家居设备的集中管理实现自主 智能、便捷、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二者具备目标的一致性,但在产业链构成与市场规模表现上有所区别:1)智能家居 的市场规模通常分为智能家居后装市场和前装市场两部分;2)家用物联网相比智能家居概念更大,除包含智能家居的后 装和前装市场外,还包括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3)由于目前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收入规模较小,因此量级上,智能家居 与家用物联网市场规模相当。 家用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的关系 智能家居 家用物联网智能家居 前装系统 物联网云平台智 能 家 电 智 能 安 防 智 能 照 明 智 能 连 接 控 制智能家居后装/家用物联网硬件产品 个人物联网不在本次报告研究范畴内智 能 穿 戴 手 机平 板/PC健 康 养 老 行业政策驱动因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推动终端产品智能化升级2009-2010年,国务院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大力鼓 励发展新兴产业,为物联网建设奠定了基础。2011年,物联网首次进入五年发展规划,且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出台 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推动了技术发展和终端产品的智能化升级,促进了物联网的进一 步发展。2017年后,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极大地推动了家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2009-2020年家用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梳理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物联网建设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 家用物联 网行业相 关政策2009年4月 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年10月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7月 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规划2015年7月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2016年12月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规划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1年11月 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9月 发改委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6年12月 工信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 网分册(2016-2020年)2017年6月 工信部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建设 发展的通知 2017年8月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2018年8月 工信部、发改委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2020年2月 发改委 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鼓励新技术发展和终端产品智能化升级2011年6月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 当前优先发展的 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 2016年11月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智慧家庭综合 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17年12月 工信部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 展三年行动计划 2.1 1.43.0 3.5 4.1 4.52.9 3.838.9% 70.3%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亿户)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数(亿户)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占比(%)6.5 6.9 7.3 7.7 8.3 8.446.7% 49.3% 52.1% 54.8% 58.6% 58.9%2014 2015 2016中国网民规模(亿人)2017 2018 2019 2014-2019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85.4%中国网民渗透率(%) 行业需求端驱动因素(1/2)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奠定家用物联网发展基础CNNIC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由2014年的6.5亿人上升至2019年的8.4亿人,网民渗透率接近60%,已经进入平稳增长的 阶段。同时,2019年中国固定宽带用户数达到4.5亿户,相比2015年增长超一倍,且百兆及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超过85%。 随着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家庭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普及和升级奠定了家用物联网的发展基础,推动了物联网终端产 品的智能化升级。2014-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及渗透率 行业需求端驱动因素(2/2) 20167.1 21966.2 23821.0 25973.8 28228.1 30732.914491.4 15712.4 17110.8 18322.2 19853.1 21558.910.1% 8.9% 8.4% 9.0% 8.7% 8.9%9.6% 8.4% 8.9% 7.1% 8.4% 8.6%2014 2015 2016人均消费支出(元)2017 201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智能生活普惠大众近年来,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对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 求日益强劲。与2014年相比,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提升52.4%与48.8%。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背后 是对产品品质和新科技功能的追求,居民消费由“生活型”逐步向“享受型”转型升级,也意味着家用物联网将不再是高 端市场的消费品而是逐步走向大众。2014-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长率 人均消费支出年增长率(%) 行业供给端驱动因素(1/3)5G与Wi-Fi 6落地加快,云与AI协同助力物联网行业升级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协同发展 AI与IoT协同发展,IoT海量连接数据为AI算法训练提供巨大资源池 AI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算法、机器视觉等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各行各业开花落地:2019年,中国AIoT市场规模突 破3000亿大关直指4000亿量级。 AI将助力物联网家庭场景实现自主智能,预计2025年,65%以上中国家庭拥有AI管家,一户家庭可以拥有10台具 备AI感知能力的设备。来源:相关数据来自公开资料以及2020年磐石-中国5G新基建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2020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等研 究报告。 5G与Wi-Fi 6协同互补,解决家用物联网中大连接量造成的时延、功耗等问题 2019年下半年三大运营商加大5G投资建设力度,建设投入共计411.7亿元,2020年将达1800亿元。5G商用效 果显著,2020年7月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5G用户累计数量约1.33亿人。 2020年Wi-Fi 6商用按下加速键,中国移动宣布2020年预计发展智能组网服务2000万户,实现Wi-Fi 6用户500万户,推动千兆网络覆盖家庭数量达5000万户。云计算发展势能强劲,为物联网实现海量数据获取与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2019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612.4亿元,并录得57.1%的近年来最高增速。其中IaaS占比67.4%,创造 逾千亿市场体量,PaaS市场保持稳步增长,2019年增速高达27%。 行业供给端驱动因素(2/3)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企业向产业链高价值端移动家用物联网的最终价值表现形式是通过家用智能终端的串联实现智慧化生活,因此家用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度以及智能 化水平影响着家用物联网的价值实现速度。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不断促进生产要素高速流转,助力智能终端 普及加快:2012至2020年,我国生产环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35.8%上升至54.2%,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更是 飙升至76.2%,意味着从消费、用户端向生产端、管理端的智能化改造加速进行中。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不仅是适 应消费者智慧生活需求做出的改变,更是契合全球价值链分工趋势: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提供低成本的标准 化产品以保障企业市场规模优势,同时逐步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与营销管理环节转移,以获得用户数据、关键技 术等高价值生产要素提升企业利润。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根据统计模 型核算。来源:根据公开资料,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利 润 空 间 大利 润 空 间 大利润空间小 零部件生产模块零部件 生产组装销售业务 工序附加 值高2017 2018 2019e 2020e附加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值低上游下游研发品牌与服务微笑曲线理论:企业向产业链高价值环节移动35.8% 39.8% 43.7% 45.4% 45.7% 45.4% 48.4% 51.2% 54.2%48.8% 51.9% 55.1% 61.1% 61.8% 63.2% 67.4% 71.7% 76.2%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2012-2020年中国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与数字化 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企业价值服务 迁移路径 行业供给端驱动因素(3/3) 来源:智能手机出货量与增长率来自工信部,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参考案例:智能手机市场早期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 虽有摩托罗拉、联想、诺基亚 等品牌集聚,但市场上长尾玩 家居多,具备典型蚂蚁市场特 征。到2011年8月小米发布1999元超高性价比手机,打破市场乱象格局,推动智能手 机竞争格局分层,甚至助推智 能手机出货高速增长,2012 年、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 货量增速分别高达171.7%与 64%,迅速催熟市场。建立品牌 背靠有经验有实力的大品牌,通 过渠道管理和成本控制建立规模 效应,同时赢得消费者信赖。 提供“极致性价比”产品 参考小米手机模式,家用物联网市 场需要极致性价比产品打破蚂蚁市 场乱象格局,为行业发展建立有序 的竞争环境,促进家用物联网市场 渗透。迅速创新 家用物联网市场以软硬件技术为 上游供给,技术的创新能极大地 促进家用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无标准 目前家用物联网行业尚未形成统 一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无品牌虽有头部互联网和硬件厂商入局, 但网关、传感器、智能照明等产 品市场上白牌混杂、渠道分散, 产品差异化程度低,难以树立起品牌口碑。无高性价比的产品 部分细分市场尚未出现高性价比产 品,智能单品品牌效应难以形成, 家用物联网市场难以快速打开。 蚂蚁市场特征明显蚂蚁市场乱象犹存,亟待“极致性价比产品”出现家用物联网市场供给端的不少细分领域具备典型蚂蚁市场特征:1)在关键连接协议使用、产品形态与性能、价格尺度上, 家用物联网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与行业标准;2)细分市场中,如智能网关、智能传感器、智能灯等市场尚未形成头部品 牌效应,市场上白牌混杂、经营渠道分散、产品差异化程度低;3)细分市场无超高性价比产品引爆行业,智能单品的渗 透效果较低。因此,借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脉络,家用物联网市场亟需类似小米手机的“极致性价比产品”出现,打 破行业乱象格局,倒逼家用物联网供给端改良生产线,提高产品性能同时降低成本,促进行业建立有序竞争环境。2020年中国家用物联网供给端特征与蚂蚁市场破局之路破局之路 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发展历程正在由智能联动向场景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家居生活迈进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早期的家居自动化阶段,该阶段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家用物联网时 期,其主要基于传统的有线传输布控独立的家电管理系统,仅可实现用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第二阶段为智能单品阶段, 此时家用物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产品多为单点智能,种类有限,且数据无法连通;第三阶段为智能联动阶段,除基 于物联网相关的通信协议进行产品布控外,不同品类产品可以互联互通,实现系统化的产品管理。在系统化基础上,厂商 可以打造家庭安防、影音娱乐、照明等基础的物联网家居场景。目前,中国家用物联网正处于由智能联动向全屋智能过渡 升级的阶段,未来家用物联网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自主感知、自主反馈以及自主控制的无 感交互的生活居住环境。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发展历程 自动化家用物联网的雏形阶段基于传统的总线或者电力载波 等有线传输方式布控,例如国 外的X-10,国内天津瑞朗、 上海索博等 仅是实现家电、窗帘、车库等 用电设备的自动管理单品智能化家用物联网的初级阶段可基于有线、无线布控 主要表现为智能开关、智能门 锁、智能灯、智能摄像头、智 能家电等单品智能,彼此之间 孤立,不互联系统化+场景化正式进入物联网阶段基于物联网相关通信协议 系统化:主要指不同品类的产 品实现数据上的互联互通 场景化:通过系统化的管理, 打造基础的家居场景,如家庭 安防、影音娱乐、照明、幼长 关爱等场景系统化+场景化+智能化智联网AIoT阶段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供 新的交互方式,让技术更懂人 和空间环境不同产品不仅可以数据互通, 还能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反馈、 自主控制的能力,无需人为干 涉,表现为无感交互 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发展背景1中国家用物联网市场规模2中国家用物联网产业链拆解3中国家用物联网厂商的竞争要素4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趋势展望5 中国家用物联网市场规模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概况智能家电智能家用安防智能照明智能连接控制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概况 家用物 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市场概况 家用物联网市场整体概况 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细分结构 注释: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指用户在装修完成后自行购买的无需动水动电、即装即用的智能家居产品,其市场规模由智能家电、智能家用安防、智能连接控制、智能照明四类产品的 销售收入构成。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智能家电销售受疫情影响较大,智能家用安防市场逆势增长2019年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规模为3532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6%。智能家电因涉及冰空洗、电视等高单价的产品, 在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中的比例达到85%,智能家用安防、智能连接控制和智能照明的占比分别为7.6%、 6.5%、0.9%。 智能家电领域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预计市场规模将缩小6.3%,而智能家用安防在疫情中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预计2020到2022年间的CAGR有望达到13.5%。2016-2022年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规模及结构24.9% 2269.4 2868.8 2969.3 3003.8 2815.7 2895.6 2999.0156.5 193.7 225.3 268.5 292.5 343.7 392.9198.2 211.9 223.3 229.0 232.5 242.6 257.410.3 15.6 3441.323.5 3532.030.7 3380.940.2 3532.050.1 3708.859.52634.3 3290.1 4.6% 4.5% 5.0%2.6% -4.3%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亿元)智能家用安防市场规模(亿元)智能连接控制市场规模(亿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亿元)智能家居后装市场规模年增长率(%) 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规模(1/4) 注释:智能影音娱乐包括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智能冰空洗指智能冰箱、空调、洗衣机产品;智能生活电器包括智能电热、燃热、小家电、净化器、净水器、电风扇、电暖器、扫地 机器人产品;智能厨房电器包括智能厨电、洗碗机、微波炉与电烤箱。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智能家电:整体规模突破三千亿,生活、厨房家电驱动增长智能家电市场智能影音娱乐、智能冰空洗、智能生活电器、智能厨房电器四个部分组成,2019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首 次突破3000亿元。随着大家电的智能化率越来越高,市场增量空间变小,智能家电整体增速趋缓,尤其以智能电视为代表 的智能影音市场增长疲软。同时,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家电产品付费意愿增强,智 能生活电器、厨房电器未来发展前景较好,预计在2020年到2022年间将有7%-9%的增长速度。2016-2022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及结构26.4% 1326.0 1472.6 1461.8 1382.0 1324.5 1259.1 1238.7568.3 888.5 969.0 1038.7282.4 432.3 482.4 520.792.6 2969.3164.9 2815.7170.3 2895.6185.1 2999.0200.82269.4 2868.8 3003.83.5% 2.8% 3.6%1.2% -6.3%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154.1410.8 440.6 169.8472.3831.3 902.0 979.7智能影音娱乐市场规模(亿元)智能冰空洗市场规模(亿元)智能生活电器市场规模(亿元)智能厨房电器市场规模(亿元)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年增长率(%) 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规模(2/4)智能家用安防:摄像头销量近5000万台,可视门铃增长可观自2016年以来,中国智能家用安防产品销量与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2019年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可视门铃销售量 分别达到4881.0、1159.8和161.1万台,智能家用安防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31.7%,因产品均价有所下降,市场规模上涨幅 度低于销售量,但也有近20%的增长。近年来,智能家用安防产品在技术水平与产品成熟度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应用场 景加速落地。未来,产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继续推动智能家用安防的普及,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2.9亿元。 注释:智能家用安防产品包括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和可视门铃。 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 绘制。 注释:智能家用安防产品包括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和可视门铃。 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 绘制。 1993.3 3095.2 3805.9 4881.0 5813.2 7423.5 8923.0439.5 594.8 815.7 1159.8 1360.8 1739.8 2202.886.8 161.1 215.2 346.1 515.72432.9 3690.0 4708.4 6201.9 7389.2 9509.4 11641.527.6% 31.7% 19.1% 28.7% 22.4%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可视门铃销售量(万台) 智能门锁销售量(万台) 智能摄像头销售量(万台) 智能安防销售量增长率(%)2022e2016-2022年中国智能家用安防产品销售量2016-2022年中国智能家用安防市场规模51.7% 23.8% 19.2%59.8 86.7 97.9 112.3 122.1 141.0 156.296.7 107.1 124.3 150.8 163.3 191.4 220.30.0 0.0 3.0 5.4 7.1 11.2 392.916.5156.5 193.7 225.3 268.5 292.5 343.716.3% 17.5%8.9% 14.3%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可视门铃市场规模(亿元) 智能门锁市场规模(亿元) 智能摄像头市场规模(亿元) 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增长率(%)2022e 59.550.140.230.723.515.610.3 52.0% 50.2% 30.6% 31.0% 24.6% 18.7%2016 2017 2018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亿元)2019 2020e 2021e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增长率(%)2022e 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规模(3/4)智能照明:场景加速渗透,2022年市场规模将接近60亿元2019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达到30.7亿元,相比2016年的10.3亿元翻了近两番。近年来,以智能台灯、智能顶灯、智能 灯泡为代表的照明产品功能不断丰富,使用体验持续优化。一方面,智能台灯产品在学生群体中的渗透加深,另一方面, 智能顶灯与智能灯泡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商品住房新装修、老房翻新的场景。未来三年,预计中国智能照明市场的年 复合增长率为24.7%,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9.5亿。2016-2022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注释:智能照明产品包括智能顶灯、智能台灯、智能灯泡等。 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规模(4/4) 198.2 211.9 223.3 229.0 232.5 242.6 257.45.4% 2.6% 1.5% 4.3% 6.1%2016 2017 2018智能连接控制市场规模(亿元)2019 智能连接控制:家用物联网发展基石,市场规模平稳增长智能连接控制市场由智能路由器、智能网关等设备市场组成,在家用物联网生态中承担着基础连接作用,市场存在较为刚 性的需求,增长态势整体比较稳定,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较小。2019年中国智能连接控制市场规模为229亿元,较上 一年增长2.6%。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预计智能连接控制市场的增长将放缓至1.5%。但预计2021、2022年智能连接控制 市场的增长速度会逐步恢复至5%左右,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257.4亿元。2016-2022年中国智能连接控制市场规模及增长率6.9% 2020e 2021e 2022e智能连接控制市场规模年增长率(%)注释:智能连接控制产品包括智能路由器、智能网关、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传感器等。 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中国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规模 0.0 0.4 4.2 77.356.737.825.8516.1% 46.5% 49.7% 36.5%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瞄准中高端消费者,实现从0到1的跨越式发展相较于后装形式,采用前装的方式进行家用物联网部署投入更高、周期更长,前装销售收入的确认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发 展整体晚于后装市场。但采用前装形式部署能够赋予家用物联网系统高度的一致化体验,在中高端消费者中受欢迎程度较 高。2016年至2019年间,中国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经历了从0到1的跨越式发展,至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25.8亿元。尽 管疫情的出现让前装市场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考虑到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的理念接受程度提高,预计在未来 三年前装市场仍将保持在30%-50%的增长速度,在2020年达到77.3亿元的市场规模。2016-2022年中国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规模及增长率1207.8% 832.6% 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规模(亿元)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规模年增长率(%)注释: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指在装修前为用户提供的包括物联网系统规划、布线及安装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中国家用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市场规模 32.7 41.6 43.7 45.0 43.3 45.4 47.90.3 1.0 2.5 5.2 9.1 14.5 21.532.9 42.6 46.3 50.2 52.3 69.459.929.3% 8.6% 8.6% 4.2% 14.4% 15.9%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B端物联网云平台及服务市场规模(亿元)C端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B端云平台与设备销售挂钩,C端云存储等服务增长迅猛家用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市场由B端和C端两部分组成,2019年市场规模为50.2亿元。针对B端物联网云平台及服务市场与 终端销售量关联度较高,2019年市场规模为45.0亿元,但相对C端云服务而言增长较慢。C端以云存储为主的云服务受益 于智能摄像头等家用安防产品的销售增长及用户付费意识的逐渐养成,尽管当前市场规模仅有5.2亿元,但未来的增长势头 强劲,预计未来两年将保持60%-70%的高速增长,为家用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2016-2022年中国家用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市场规模及结构 家用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市场规模增长率(%)注释:1)B端物联网云平台及服务包括设备连接、设备管理、消息推送、固件升级、应用开发等服务及相关的定制开发;2)C端云服务以云存储为主。 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整体规模及预测 注释:1)家用物联网市场规模为后装、前装和平台及云服务三个子市场的规模总和;2)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指用户在装修完成后自行购买的无需动水动电、即装即用的智能家居产 品,其市场规模由智能家电、智能家用安防、智能连接控制、智能照明四类产品的销售收入构成;3)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指在装修前为用户提供的包括物联网系统规划、布线及安 装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4)家用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市场包括面向B端客户的物联网云平台及服务(包括设备连接、设备管理、消息推送、固件升级、应用开发等服务及相关的定 制开发)和面向C端用户的云服务(以云存储为主)。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企业访谈及统计预测模型估算,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后装仍是市场重心,疫情转好后预计增速回归到5%左右2019年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前装和平台及云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为3608亿元,同比增长3.3%。从体量来看,后装市场 依然是家用物联网的绝对重心,也正因疫情拖累了智能家电的增长,导致2020年家用物联网整体规模出现短暂的下降。前 装市场虽然体量最小,但却是家用物联网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随着中国经济从疫情中逐渐恢复,家用物联网市场 增速将会恢复至5%-6%的水平。2016-2022年中国家用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及预测25.0% 2634.3 3290.1 3441.3 3532.0 3380.9 3532.0 3708.80.0 0.4 4.2 25.8 50.2 37.8 52.3 56.7 59.9 77.3 69.432.9 42.6 46.34.8% 3.3% -3.8% 5.1% 5.7%2016 2017 2018中国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规模(亿元) 中国家用物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2019 2020e 2021e 2022e中国家用物联网前装市场规模(亿元) 中国家用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率(%) 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发展背景1中国家用物联网市场规模2中国家用物联网产业链拆解3中国家用物联网厂商的竞争要素4中国家用物联网行业趋势展望5 中国家用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物联网云平台厂商 设备连接 设备管理 消息推送 固件升级 应用开发 视频服务 云存储 数据分析 AI服务 边缘计算 .硬件产品房地产家装公司运营商技术服务软 件 相 关 上游技术蓬勃发展,助力中游打磨产品与服务家用物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基础的软硬件提供商,其中硬件相关的厂商主要由元器件、中间件供应商以及代工厂商组成, 他们向中游终端厂商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等服务;软件相关的厂商主要为向中游提供通信、云计算、AI以及大数据 等技术的服务商。中游是家用物联网的核心掌舵者,也是厂商的主要竞争场,由提供智能家用产品的终端厂商、提供云平 台及服务的物联网云平台厂商以及前装市场的解决方案商组成。中游厂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将产品与服务销售至C端用户, 也可打包自身软硬件能力,销向房地产、运营商以及家装公司等,间接触达最终用户群体。2020年中国家用物联网产业链上游厂商中游家用物联网厂商下游渠道与用户元器件供应商后装市场家用物联网终端厂商 智能家用安防 智能连接控制 智能照明 智能家电线上 渠道线下 渠道C端用户B端客户前装市场解决方案商硬 件 相 关物 理 基 础 设 施计算 存储 网络基 础 云 厂 商AI、大数据等技术件芯片传感器面板电源电信运营商代工厂商中间供应商网关设备通信模块通信模组 中国家用物联网产业图谱 物联网云平台厂商 智能家用安防厂商智能家电厂商智能连接控制厂商智能照明厂商前装解决方案商2020年中国家用物联网产业图谱后装市场 平台及云服务市场前装市场 上游:家用物联网厂商生产模式分析智能终端设备商多以ODM/OEM形式实现相关设备规模量产上游生产厂商与中游的合作形式归纳起来有三种,在具体开展生产过程中,中游家用物联网厂商根据自身的情况,综合考 虑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因素,选择不同对生产模式,达到利益最大化:1)OEM合作形式:中游家用物联网厂商参与产 品研发环节,生产环节交由OEM厂商执行;2)ODM合作形式,中游家用物联网厂商把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环节均交给 ODM厂商执行;3)自建工厂:从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生产环节均由中游家用物联网厂商自身执行。上游家用物联网厂商生产模式 注释: OEM全称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通常称为代工(生产)。 ODM全称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通常称为贴牌(生产)。 原材料采购元器件中间件产品中 游 家 用 物 联 网 厂 商生 产 环 节生产性能测试 整机测试 包装质检设 计 研 发硬件方案 芯片算法 软件方案云端接入. OEM厂商ODM厂商OEM生产模式设计自有生产委外ODM生产模式设计委外生产委外 自建厂生产模式设计自有生产自有 上游:家用物联网产品的智能制造 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数据化自收集 自处理 协同作业自感知 自决策 工业视觉可追溯 可识别 数据反馈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服务匹配 初级阶段实现降本增效:企业能平衡产品性能与成本未来实现C2M动态反馈:企业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型智能制造是家用物联网厂商实现生产、管理、产品、服务智能化的重要生产方式。目前阶段,中游的家用物联网厂商多依 赖于代工厂商进行相关设备生产,难以实现生产流程与产品质量全权掌控。厂商追逐规模经济,会根据自身情况“上马” 智能制造。资金能力欠缺,但软件技术能力强的企业通常会以技术赋能上游生产厂商,通过向上游厂商提供关键工序软件 与系统,实现监控产品质量、把握生产进度的同时,减少人力成本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未来,随资金与技术实力逐步雄厚,在符合自身战略条件下,向更深度的智能制造布局:从生产、管理、产品智能化向服务智能化转型,通过高频 快、多种类的智能化产品携用户数据快速反馈至上游制造,建立C2M动态反馈平衡生态。家用物联网产品智能制造的必要性 关 键 特 征 能 力智 能 制 造 内 涵实现关键工序标准化、 自 动化、智能化作业;通过传感器、 机器人、 软件系统等对产品核心性能给予指标控制。ERP 、 MES 、 PLM 等管理 软件与系统帮助厂商进行 生产实时管理与作业信息数据化,从而实现从供应、 制造到出厂的全环节可控。集成传感器、 处理器、 通 信模块、 AI芯片等, 使产 品具备感知、 通信能力的 同时, 实现产品可追溯、 识别与定位等能力。以产品智能化为基础,将智能 化产品至于全链条中,完成数据感知、识别定位、数据传输、服务匹配能功能,实现从生产 性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型。核心目标1: 降本增效,扩 大规模效应核心目标2:实现C2M动态反馈高频快、小批量、多种类的消费智能化产品,将具备数据服务的能力,可以快速将数据反馈至上游,动态平衡供给状态 上游:原材料供应市场分析整体供应充足,受宏观环境影响,半导体呈结构性供给短缺上游芯片、传感器、通信模组等半导体材料的供给状态对家用物联网后装市场产生直接影响。从宏观上看,家用物联网上 游原材料市场整体供应充足。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制造产能增速领跑全球,保障了下游智能设备市场持续供给。同时, 中国持续扩张晶圆制造产能,2017至2020年间,中国已有26座新建晶圆厂投入运营,占全球比例高达42%,中国有望持 续保持半导体产能扩张优势。但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晶圆制造厂商对晶圆需求预测保守,下半年疫情好转,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等需求快速反弹,造成晶圆产能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此外,芯片、传感器等封测的需求市场高涨,促使半导体 封测环节价格溢出20%-30%水平。加之5G手机大量出货,芯片等用量增加,会占用更多封测产能,对周边家用物联网设 备出货产生影响。目前来看,半导体存在结构性供给短缺现象,判断为宏观环境周期性影响,有一定阶段性特征。2017-2020年全球与2018-2022年全球和中国半导体产能变化半导体部分环节价格情况 中国新建晶圆工厂数量 来源:新建晶圆厂数据来自SEMI;全球和中国半导体制造产能来自 IC Insight;关键环节价格上涨水平为公开资料,研究院整理及绘制。 622017-2020年新建晶圆厂中国新建晶圆厂(座)全球新建晶圆厂(座)1945 2432391 410全球半导体产能(万片/月) 中国半导体产能(万片/月)2018年2022e晶圆制造环节:2020Q4以来,台 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等8寸晶圆 工厂产能供不应求,部分厂商的 代工价格调涨10%-20%。产能偏 向于高毛利的订单,造成其他类 型晶圆制造产能不足,一定程度 上造成其价格上涨。封测环节:公开信息显示,封测 厂商在2020年10月已将导线架打 线的封装价格调涨10%,11月之 后的封测新单涨价约20%、急单 涨价20%-30%左右。中国占全球42%26 中游:自有品牌模式分析家用智能终端品牌商向前打通供应链,向后布局渠道自有品牌模式,家用智能终端品牌商作为产业链掌舵者,企业通常会综合考虑自身的实力,对产业链不同环节进行把控采 取有利于自身企业的合作模式:1)对于资金雄厚的成熟厂商,既可选择全产业链掌控,也可选择生产环节外包;2)对于 成长阶段的新兴厂商,主要将生产环节外包,集中精力打造销售渠道,集中资金树立品牌价值。自有品牌模式下的家用物 联网厂商因品牌的加持,始终手握渠道及用户等核心优势。同时,品牌商也可基于自身硬件技术的能力向上游延展实现供 应链打通,同时制造更优性价比的产品来进一步巩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2020年家用物联网终端自有品牌模式 产品流 数据流图例物联网云平台供 应 链 业 务 流运输线上渠道线下渠道生产出仓设计 研发家用智 能终端 品牌商根据用户消费习惯, 偏好等优化迭代产品 自建云平台 接入第三方云平台可利用电商平台数 据,做用户分析直接2C B端采购目前阶段:掌握供应链中某个阶段能力2B2C直接2C 中游:生态合作模式分析两个核心同时向外开放,逐步突破边界建立更大生态圈在IoT概念还不普及时,家用智能终端品牌商多以品牌作为“护城河”群雄逐鹿,赛道竞争激烈,初创企业难以入局。随 着在IoT概念逐步普及,加上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效应下的巨大商业价值,巨头厂商开始思考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