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白杨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白杨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XX白杨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XX白杨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XX白杨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XX白杨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件) 项 目 名 称 : 遵义白杨 110kV 输变电工程 评价单位(盖章):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部 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 3) 行业 类别 按国标填写。 (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批复。 3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3 环境质量状况 . 16 评价适用标准 . 2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7 环境影响分析 . 3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58 结论与建议 . 63 附图及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登记表 附件 1 关 于 确认 2013 年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贵州省 110kV 以上电网工程”建设内容的函; 附件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附件 3 关于遵义供电局白杨 110kV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请示的批复; 附件 4 遵义市城乡规划局同意本项目选址意见 附件 5 遵义市城乡规划局同意本项目线路路径意见 附件 6 建设项目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本项目变电站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 3 本项目线路路径、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 4 杆塔一览图; 附图 5 电缆沟布设示意图; 现场照片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遵义白杨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遵义供电局 法人代表 谭绍鹏 联 系 人 赖斌 通讯地址 遵义市汇川区南京路 555 号 联系电话 13985682361 传真 0852-8417223 邮政编码 563000 建设地点 变电站位于 遵义市 新浦新区迎宾大道南侧 , 输电线路位于 遵义市境内 立项审 批部门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文号 黔重大办 2013 7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 改 扩 建 . 技改 .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m2) 变电站: 4496 输电线路: 950 绿化面积 ( m2) 总投资 (万元) 4720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42.2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89%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内容与规模 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和背景 遵义市白杨片区规划建设面积 18平方公里,已经于 2009年 9月正式启动,是贵州省、遵义市的重点建设项目,随着高铁车站的建成、商住楼的建成、新南大道的建成,负荷将迅速增长。目前已经有火车站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九栋高楼已经或即将完工,负荷即将达到 26.73MW,预计 2013年最大负荷为 19.30MW,到 2016年,白杨片区的最大负荷为 37.7MW。电网现有供电方式将不能满足供电需求,因此,遵义白杨 11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遵义供电局委托四川省核工业 辐射测试防护院 (委托 书见附件 2)对遵义白杨 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编制依据 1、采用的国家标准、规范名称及编号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起实施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 2005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年 11 月 29 日起实施 ) ; 2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39 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 1999年 3 月 18 日起实施) ; ( 6)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1997 年 3 月 25 日起实施) ; ( 7)国家环境部令第 2 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008 年10 月 1 日起实施)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程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 2.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2-2008) ;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HJ/T2.3-93) ;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 ( 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 ( 6)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及附录)( HJ/T24-1998) ; ( 7)电磁辐射监测仪 器和方法( HJ/T10.2-1996) ; ( 8) 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T7349-2002) ; ( 9)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 HJ681-2013) ( 10)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 DL/T691-1999) ; (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函 环办函 2007881 号关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 三、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 ,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 四 、规划和产业政 策的符合性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 关于 确认 2013 年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贵州省 110kV 以上电网工程”建设内容的函 对本项目的立项进行了确认, 见附件 1。 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 3 调整指导目录 ( 2011 年本) (修正版) 中第一类鼓励类(电网改造及建设)项目,符合国家 现行 产业政策。 五 、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1、项目的建设内容 ( 1) 白杨 110kV 变电站 白杨 110kV 变电站 的建设内容:主变最终规模为 350MVA,本期 150MVA。110kV 出线:终期 4 回,本期 1 回。 10kV 出线:终期 36 回,本期 12 回。 10kV 电容器: 终期 66012kVar,本期 26012kVar。 10kV 站用变: 2 200kVA,本期一次建成。 本次环评变电站部分按本期规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2)线路工程 新建白杨 110kV 变 颜村 110kV 变 110kV 输电线路,全长约 5.2km。其中 白杨变进线侧采用电缆进线,电缆长度约 0.3km,采用 ZR-YJLW03-Z64/110-1 500 电缆,水平排列,占地约 750m2; 架空线路长约 4.9km,导线使用 JL/G1A-300/40 钢芯铝绞线, 导线呈垂直排列、三角形排列,共设杆塔约 19 基,占地 950m2。新建线路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新浦新区境内。 本次环评线路部分按本期建设规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3) 110kV 颜村变间隔扩建工程 110kV 颜村变扩建 1 个 110kVGIS 间隔至白杨变,占用颜村变 110kV 配电装置由东向西第 4 个出线间隔,电缆出线。 施工不涉及土建施工,仅 增加少量隔离开关、互 感器、断路器等电器设备,变电站其它设施均不变 。 110kV 颜村变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镇平庄村迎红组大院子,目前正在建设中。建设初期已委托四川省 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 已取得贵州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文件(黔环辐表 2010220 号), 本次扩建的间隔已在遵义市颜村 11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进行了评价 。 因此 本次环评不对颜村 110kV 变电站 110kV 间隔扩建部分进行重复评价 。 ( 4)通信工程 沿本工程新建线路新建 24 芯 OPGW 光缆 1 根,路径长 5.2km。 鉴于光纤通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项目组成和主要设备选型分别见表 1-1 和表 1-2。 4 2、工程概况 ( 1)项目组成 表 1-1 遵义白杨 11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组成表 名 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白杨110kV变电站 主体工程 新建白杨 110kV 变电站 为户内变电站,主变及110kV 配电装置均采用户内 布置 ,电缆 出线 ,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水土流失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项目 本期规模 终期规模 主变 ( MVA) 1 50 3 50 110kV 出线(回) 1 4 10kV 出线(回) 12 36 10kV 无功补偿( kVar) 2 6012 6 6012 10kV 站用变 (kVA) 2 200 2 200 辅助工程 给、排水系统,站内道路, 化粪池( 2m3)事故油池( 15m3) 同上 生活污水 事故油 公用工程 进站 道路 8m 同上 噪声、扬尘 办公及生活设施 综合控制室、警传室、工具间 同上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绿化 围墙内空地和道路两侧 线路 工程 主体工程 新建白杨 110kV 变 颜村 110kV 变 110kV 输电线路 1 回,全长约 5.2km。其中白杨变进线侧采用电缆进线,电缆 长度约 0.3km,采用 ZR-YJLW03-Z64/110-1 500 电缆,水平排列,占地约 750m2;架空线路长约 4.9km,导线使用 JL/G1A-300/40 钢芯铝绞线,导线呈垂直排列、三角形排列,共设杆塔约 19基,占地 950m2。新建线路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新浦新区境内。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噪声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办公及生活设施 仓储或其它 5 110kV 颜村变间隔扩建工程 主体工程 本期颜村 110kV 变电站扩建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 本期 间隔扩建 仅增加少量隔离开关、互感器、断路器等电器设备 。 在遵义市颜村11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 已 评价 在遵义市颜村11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 已 评价 辅助工程 在建给、排水系统,站内道路,事故油池, 化粪池,本期无。 公用工程 在建站内、外道路,本期无。 办公及生活设施 在建主控室、值班室和厕所等,本期无。 绿化 在建绿化地带,本期无。 光纤通信工程 沿本工程新建线路新建 24 芯 OPGW 光缆 1根,路径长 5.2km。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 2)主要设备选型 表 1-2 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 型号 白杨 110kV变电站 110kV 主变压器 终期规模: 3 50MVA,本期规模: 1 50MVA 型式:三相双绕组降压变 调压方式:有载调压 容量比: 100/100 额定电压: 110 8 1.25%/10.5kV 容量: 50/50MVA 连接组别: YNd11 冷却方式:自冷 110kV 电压级 设备 110kV 间隔采用 室内 GIS 设备:断路器开断电流40kA,额定电流 2000A, 3S 热稳定电流 31.5kA,动稳定电流峰值 100kA;隔离开关额定电流 2000A, 3S热稳定电流 31.5kA;电流互感器采用电磁式互感器。 10kV 电压 级 设备 10kV 开关柜选用金属铠装中置式,主变进线柜、分段柜短路电流水平按 40kA 考虑,馈线柜按 31.5kA 考虑。 线路 工程 导 线 JL/G1A 300/40 型 钢芯铝绞线 ZR-YJLW03-Z64/110-1 500 电缆 地 线 地线一根使用 OPGW-24B1-100复合架空光缆,另一根为 JLB23A-100铝包钢绞线。 绝缘子 悬垂串采用 LXY-100玻璃绝缘子 2*8片成双串,耐张串采用 LXY-100玻璃绝缘子 2*9片成双串,跳线串采用 8片成单串。 杆 塔 塔型 导线排列方式 基数 铁塔基础 直线塔 1C2X1-Z1 垂直排列 3 原状土基础和立柱式基础 1C2X1-Z2 4 1C2X1-Z3 3 耐张塔 1C2X1-J1 垂直排列 3 6 1C2X1-J2 2 1C2X1-J3 2 1C2X1-J4 1 1C1X1-JD 三角形排列 1 共计 19 六 、 变电站 选址及总布置合理性分析 1、变电站 根据 遵义 110kV 白杨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供了白杨 110kV 变电站 新南大道朱家村站址(站址一)和新浦新区迎宾大道站址(站址二)两个 具有可比性的拟选站址 , 现做如下比较分析 。 表 1-3 白杨 110kV 变电站 站址方案比较表 站址 站址一:新南大道朱家村站址 站址二:新浦新区迎宾大道站址 综合评价 站址地理位置 处于遵义至高铁火车站新南大道北旁,位于遵义市城市规划区内。 遵义市新浦新区迎宾大道以南、湘江河以东,位于遵义市城市规划区内。 相当 站址现状 斜坡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部地势高,南部底,属中山斜坡地貌, 地表为耕植旱地,地表高程 822.00m 837.000m,高差相距约 15m。 属岩溶洼地地貌,北、西侧为山地斜坡,坡度 30 50,东、南侧为较平地。现地面为回填块石、渣土等 。场地标高 814815m,相对高差 1m左右。地势平坦。 站址二优 土地性质 耕地,不占用基本农田。 城市规划用地,目前为空地,不占用基本农田 站址二优 敏感目标分布 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无居民敏感点分布 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无居民敏感点分布 相当 交通情况 新 南大道北侧,距遵义火车站约 15km,交通便宜。新建进站道路长 10m。 迎宾大道南侧,距遵义火车站约13km,交通便宜。新建进站道路长 5m。 站址二优 线路进、出线情况 站址北面、南面地势具有相对较好的出线条件。 站址北面、南面地势具有相对较好的出线条件。 相当 水文地质 场地内未发现地下水露头;主要为地表水下渗补充,其补给来源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地基无影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场地内未发现地下水露头;主要为地表水下渗补充,其补给来源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在钻 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地基无影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相当 施工水源、电均可由附近自来水管网、电网接入 均可由附近自来水管网、电网接入 相当 7 源 土石方量 变电站场地挖土石方为 240 m3,边坡挖土石方 3500 m3,基础开挖方 500 m3。回填方 0 m3。外运土方 6400 m3。 该站 杨 土石方量挖方约 0m3,填方约 12702m3,主要利用新建新浦新区城市开发市政道路开挖的土石方回填,费用较低, 站址二优 征地面积 总征地面积 4524m2,围墙内占地面积 3852m2。 总征地面积 4496m2,围墙内占地面积 3798m2。 站址二优 结论 站址二优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 站址二 新浦新区迎宾大道站址 地势较平坦,挖填方量较少,占地面积小,施工期对地表植被及土壤扰动较小,对外 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较小 ,因此,选择站址二 新浦新区迎宾大道站址 作为本项目推荐站址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是合理的。 ( 1)站址合理性分析 白杨 110kV变电站 位于 遵义市新浦新区迎宾大道南侧,拟建站址 处现为空地,站址东侧及南侧均为空地,站址西侧约 65m为湘江河。站址 靠近负荷中心,地理位置适当,交通条件便利 。 本变电站的选址具 有如下特点: 站址附近无军事设施、飞机场等重要无线电保护设施,地势开阔; 站址附近无重要文物区、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 保护区、森林公园 等 特殊生态敏感目标 ; 交通条件 较好 ,有利于施工和运行管理; 站址附近无地下矿藏、管线及文物,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 站 址高程满足 50 年一 遇洪水位要求,不受洪水影响 ; 站址周围评价范围内没有电磁辐射影响源 。 综上所述,该区域外环境关系、交通、地质、水文因素等条件均较好,满足变电站 建设 的环保要求。变电站 的平面布置及外环 境关系图 详见附图 2。 ( 2)变电站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平面布置: 站区为矩形,布置在迎宾大道南侧,根据新铺新区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用地51.5m 87.30m。站区为围墙内面积 3798m2,征地面积 4496m2(折合 6.744亩)。站内设配电装置楼,主变、 110kV配电装置、 10kV配电装置、电容器组、站用变及控制室均位于配电装置楼内;变电站大门设在站区 北 侧,进站道路和大门均直对主变压器运输主干道,便于主变运输;配电装置楼周围设有环形道路,道路宽 4.0m,进 8 站大门与站内主干道直接贯通。事故油池位于站区西南角 ,化粪池位于站区西侧。该方案占地面积较小,布置紧凑。户内配电装置楼坐南朝北,配电装置及辅助房间按其功能的不同争取较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满足防火和卫生要求,在其周围可适当绿化,美化环境。本项目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 竖向布置: 站址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影响。场地标高由土方就地平衡确定,场地内竖向布置为平坡式,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 0.3m,主变油坑顶高于所区场地 0.1m,站内道路高于场地 0.1m。 给排水: 站址附近有自来水管网分布,施工期及营运期用水均来自自来水管网。 本变电站站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站区内值 守 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收集后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站内雨水、电缆沟内的积水 采取有组织排水汇集至排水沟,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站区内 新建 事故油池(容量为 15m3),当主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后,变压器油回收利用,少量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不外排。 站区道路 : 站内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宽度为 4.0m, 道 路转弯半径 9m。 绿化 为改善站区环境和运行条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站区 除了道路、 综合楼 、沟道外的空地绿化, 宜 种植低草或培植天然草坪类植物为主,定期进行修剪。 站 区入口、主要建筑入口附近培植观赏和美化效果好的常绿树, 站内道路两侧的绿化选择低矮、根系浅的灌木及花草类为主。 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总图布置较为合理的 。 2、输电线路工程 新建白杨 110kV 变 颜村 110kV 变 110kV 输电线路,线路全长 5.2km(其中架空线长 4.9km,电缆路径长 0.3km)。 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及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 3。 ( 1) 线路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避开军事设施,城镇及当地规划区,使得线路对军事设施、城镇及当地规 9 划区无影响。 尽量避开工厂、村庄、房屋,减少居民房屋的拆迁。 避开通讯设施、广播电视 设施等,满足其安全要求。 尽量避开地质条件不良地带,尽量避开高山大岭。 尽量避开重要矿产资源区域及采石场。 尽量利用现有的国道、省道、城镇公路,避开 I、 II级通信线和军事设备。 避开自然保护区 缓冲带及中心地带 ,尽量少砍伐树木,对经济林木尽可能采取跨越措施,利于环境保护。 对已建的线路多采用跨越或穿越,尽量减少改造。 应考虑线路耐张段的长度和施工牵张场地的设置。 应考虑近、中、远期规划建设的线路走廊,并予以预留,避免过度的交叉跨 越和改造。 除上所述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运行维护情况等因素对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 2) 线路路径 根据 遵义 110kV 白杨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 本工程线路较短,受城市规划区的影响,只拟定了唯一的路径方案 ,具体如下: 线路从白杨 110kV 变电站电缆出线跨越迎宾大道,电缆长度 0.3km;架空线路接电缆,经由青坑、新民村、大坪上、朱家坝、汤家湾、尚家坎、杨家湾、犀牛湾、冯家湾、马屎田、小坎湾后进入颜村 110kV 变电站,架空线路长 4.9km。 由于本工程路径选择在遵义市新浦新区境内,为了不影响新区建设用地,路径选择全部在大山上,所以林木相对较多,但是本工程尽量使用较高的杆塔,减少林木砍伐量,避免破坏生态坏境。 该线路路径具有下列特点: 沿线无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重要文物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区; 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度较大和不良地质段,以方便施工,减少线路保护工程量,确保 其长期可靠安全运行 。线路沿线已避开断层破碎带,未见有明显滑坡、坍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条件,处于稳定的地质构造单元,线路杆塔地基 稳定,地下水无腐蚀 10 性。沿线无大的河流和水库。 从环保角度,本项目线路路径选择合适。 ( 3)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根据调查了解及收集资料可知,本工程线路主要 沿山顶 走线。线路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按 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规范 ( GB50545-2010)规定考虑,见表 1-5。 表 1-5 输电线路导线对地面及交叉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一览表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间距 ( m) 备注 1 居民区 7.0 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 2 非居民区 6.0 车辆能到达的房屋稀少地区 3 耐火屋顶建筑物 顶部 5.0 4 公路路面及机耕道 7.0 5 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树木顶部 4.0 6 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果树顶部 3.0 7 110kV 及以下电力线路 3.0 8 通信线路 3.0 9 不通航河流 3.0 本工程交叉跨越情况见表 1-6。 表 1-6 本项目交叉跨越情况一览表 被跨越物 跨越次数 公路 2 次 35kV 线路 1 次 110kV 线路 1 次 10kV 及以下低压线路 9 次 通信线路 6 次 ( 4)林木砍伐 根据设计规程和目前的环保政策,本工程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林木集中地段,尽量升高铁塔采用高跨方式以减少树木砍伐; 导线与树木(考虑三年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 4.0m,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 3.5m 的树木不砍;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 2.0m 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及城市灌木林时不应砍伐通道,三年内能保证距净空 4m 即可。 据调查, 本工程线路经过区域植被良好,沿线未跨越大面积树林。线路经过地区松树、杂树较发育,约需砍伐 60株。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到相关林业部门办理手续 并对林路所有人进行补偿 后才能进场施工。 七、 清洁生产 原则的符合 性 本项工程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及确保送电工艺可 11 靠,其设备选型及选用材质满足送电需要,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工程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八 、项目拆迁及安置 本项目 110kV 白杨变电站站址处现为空地,站址范围内无民房分布,不涉及居民拆迁问题。 输电线路在拟定线路时已尽可能避让民房,在沿线踏勘时已避开成片建筑物,不涉及居民拆迁。 从后面的预测可以看到,本工程运行后无环保拆迁。 九 、工程占地情况 白杨 110kV 变电站建设需新征用土地 4496m2,站址 位于遵义市新浦新区 迎宾大道南侧 , 站址处现为空地, 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 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全长 5.2km(其中架空线长 4.9km,电缆路径长 0.3km)。架空线路设杆塔 19 基,塔基占地约 950m2, 属永久占地 , 塔基占 地主要为旱地和林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塔基施工 临时占地 1500m2、 紧线场临时占地 400m2;电缆沟占地约 750m2,属临时占地。 十 、 运营期工作人员 白杨 110kV 变电站自动化程度高,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只设 1 名门卫值守。 十一 、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 ( 1)变电站 110kV白杨变电站站址位于遵义市新浦新区迎宾 大道南侧,城市规划区内,交通运输便利。新修进站道路从迎宾大道引接,长约 5m。进站道路 采用 4m宽的城市型道路,站内主要车行道路面宽 4m,进站后 可直通主变位置和 110kV配电区,方便设备的运输和施工。 ( 2)输电线路 线路沿线有城市道路以及多条乡村公路可以利用,平均汽车运距 2.5km,人力运距 0.9km。 2、施工工序 ( 1)变电站 施工工序主要为新建 站外 运输道路 , 场地平整、修建围墙、构筑基础、设备安 12 装、站内附属建筑。施工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生活设施占地。施工周期约需 1 年,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8 人左右,民工 16 人左 右。 ( 2)输电线路 施工工序为 拆除线路, 施工便道建设、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施工期需临时占用土地(包括铁塔安装、放紧线通道、修路及施工人员临时建筑等占地)、砍伐少量林木、损坏庄稼、土石方开挖破坏地表等。 施工周期约需 3 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6 人左右,民工 15 人左右,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进出走廊、施工开挖、填方、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 十二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7。 表 1-7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名称 单位 变电站 线路工程 合计 1 占地面积 永久 m2 4496 950 5446 临时 紧线场 m2 400 400 塔基施工 m2 1500 1500 电缆沟 m2 750 750 合计 m2 4496 3600 8096 2 进站道路长度 m 5 5 3 挖方 m3 0 1140 1140 4 填方 m3 12702 970 13672 5 总建筑面积 m2 2746 2746 6 静态投资 万元 3537 1183 472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 环境问题 1、白杨 110kV 变电站 白杨 110kV 变电站 为新建 变电站 ,工程所在区域没有原有污染问题 。 2、输电线路 本工程线路为新建工程,工程所在区域没有原有污染问题 。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气象、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东面与本省铜仁地区和黔东南自治州接壤,西面与四川省交界,西南和东南面分别与本省的毕节地区和黔南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在北纬 278 2913、东经 10536 10813之间。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 1000 1500m。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明显地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地表相对起伏不大,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从乌江谷缘到大娄山脉,明显可见三级台地:最低一级海拔高度 1000 1200 米,中间一级 1300 1350 米,最高一级 1500 1600 米。 山北以中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山地垂直差异明显,耕地比较分散。南片占全市总面积的 37.6,北片占62.4。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境内与四川省合江县交界的赤水河口,海拔 221米;最高处在桐梓县境内的箐坝大山,海拔 2227 米。全市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可分成三大类:熔蚀地貌区、熔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其中以溶蚀和熔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75。 全市河流以大娄山山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乌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全市有水流的河长共 9148.5 公里,河网密度 0.3 公里 / 平方公里,河长大于 10 公里或集雨面积大于 20 平方公里的河流有 416 条。其中干流 2 条(乌江、赤水河),一级支流 60 条,二级支流 168 条,三级支流 149 条,四级支流 33 条,五级支流 4 条。地表(河川)径流量 178.80 亿立方米,约为贵州全省的 17,每平方公里产水 58 万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 2 倍左右。 变电站站址区域内无大断裂通过,场地地形平坦、四周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影响到场地,土层中无土洞、不良人工洞穴存在,基岩中无大的溶蚀裂隙及溶洞,拟建场地站址地表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无矿业活动, 区域构造及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建筑。 14 二、气候、气象条件 遵义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沛,多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低气温 -7.1,极端最高气温 38.7。 工程所在区域的气象特征值下见表。 表 2-1 工程区多年平均气象特征值统计 项 目 遵义市气候 最高气温 38.7 最低气温 -7.1 年平均气温 15.2 最大风速 21.9m/s 平均风速 1.1m/s 年日照时数 1160.5h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年平均降雨量 1097.8mm 全年无霜期 280.8 三、植被 本工程变电站所在区域属城市生态系统,线路沿线 区域属于 森林和农业 生态系统 为主。 线路沿线 区域植被良好 ,树种主要 有松树和杂树 。 在评价 区域内无珍稀濒危植物。 四 、生物多样性 本项目所在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动物以家畜为主,经常出没的动物为常见的小型野生动物,如麻雀、蝙蝠等。 在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概况 1、社会经济结构 遵义市辖 3市辖区、 2县级市、 8县和 2个少数民 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地在汇川区人民路。 目前 ,遵义形成了 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1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1个省级高新区; 19个重点园区已全部纳入省 “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 ”。园区起步区规划面积达 122平方公里 ,累计完成投资 803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由 554户增加到 806户 , 净曾 252户。 15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584.7亿元,同比增长 (下同 )14%; 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566.1亿元,增长 33.1%;财政总收入 356.6亿元,增长 23.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6.8亿元,增长 21.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365.8亿元,增长 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0.4亿元,增长 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5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849元,增长 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 2222.6亿元、1203.6亿元,均比年初增长 29.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高 2个百分点、达 78%;23.3万人脱贫,正安县和 20个重点乡镇 “减贫摘帽 ”。 全市 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 700.25亿元,同比增长 17.5%,超贵阳90亿元,占全省比重 24.6%;规模工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41.3%,提升 2.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利润达 256.2亿元。全年入住 19个重点产业园区的 725家企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近 850亿元,约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70%,上缴税收总额95.87亿元,从业人员 11.4万人,为遵义 “工业强市 ”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 . 2、文化 “十一五 ”期间建成县级文化馆及图书馆 21个、 乡镇综合文化站 140个、 “农家书屋 ”1742个。开发旅游 景区 (点 )65个,其中新增 A级旅游景区 23个、省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