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十四五”规划解读 2021-2025年国家发展目标 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021年 3月 国家十四五 规划解读 关键词 相关指标 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完成情况 十四五目标 提质增效 GDP增速 6.5% 5.7% 保持在合理期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CBRE预测值: 5.5%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6.6% 5.7% 高于 GDP增长 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 15% 11.5%( 2019) 17%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 56% 54.5% 未设置 创新驱动 研发强度 * 2.5% 2.4%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 “ 十三五 ” 时期实际 基础研究强度 * - 6.2% 8%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件数) * - 6.3 1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 - 7.8% 10% 城镇化 总人口(亿) * 14.2 14.0 (2019) 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0% 60.6%( 2019) 65% 消费升级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6.5% 5.6% 与 GDP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调查失业率 * -(登记失业率 =5%) 5.2%( 2020) 6.0%)的方式提出今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预期目标,表明将更重视经济发展的质 量和效率,同时确保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空间的灵活性。 CBRE预计, 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 8.2%。 财政和货币政策将逐步正常化。 3.2%的财政赤字率以及社融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匹配的设定将确保政策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 十四五规划要点 提质增效 淡化经济增速目标,强调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优化。规划未设置服务业占比目标,体现出对制造业发展和升级 的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预计在 2025年超过 17%,较 2019年的 11.5%大幅提升。 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和内循环的主线之一。十四五期间,除了研发强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外,基 础研究和创新质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规划用单独一个篇章阐述数字化发展战略,未来五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增加值占 GDP比重将从 7.8%提升至 10%。此外,规划明确支持北京、上海、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 及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城镇化和消费升级 作为内循环的另一个重要支点,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城镇化将快速推进,新增城市居民将超过 6000万。规划提出 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抓手优化空间和区域经济布局,并通过数字化赋能和可持续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十四五期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将与 GDP保持同步增长。优质消费品以及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服务的供应扩大将 成为推动国内消费升级的供给侧推手。 可持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规划要求未来五年 GDP单位能耗降低 15%,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18%。 对外开放 十四五规划提出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 开放;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推动 RCEP实施,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数据来源: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2021年 3月 主要指标 2020年实际值 2021年目标 GDP增速 2.3% 6.0% 新增城镇就业 1186万人 1100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 5.2% 80% 83.9% 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巩固 人口总量 * 2300万人 2153.6万人( 2019) 2300万人 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 五年累计超过 500亿美元 830亿美元 五年累计 830亿美元左右 数字经济增速 或占比 无特定目标 38%(占比, 2019) 增速 7.5%左右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 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重 6%左右 6% 6%左右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与经济增长同步 7.5%,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碳排放总量 降幅达到国家要求 碳强度比 2015年下降23% 降幅达到国家要求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 60% 研发强度 * 3.5% 4.1% 4.5% 跨国总部数量 * 新增跨国公司总部超 过 200家 ( 2015年 底 : 535家 ) 771家 1,000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72,000元 /人 72,232元 /人 年增速 5.0% 碳排放总量 *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 2.5亿吨内 -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300万吨 上海将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 2020年全国的金融中心银行落户上海的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 70%以上,金 融市场规模扩大与开放以及鼓励支总部经济发展为 写字楼 市场带来强劲动能;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高端产业集群将为 物流工业地产 注入活力; 经济进入正向发展,各行业欣欣向荣,这将吸引 更多投资者 在商业地产领域进行布局, TMT、消费升级以 及人口红利将丰富投资渠道; 上海将加快推动服务消费升级,扩大健康消费、丰富体验消费,有利于 零售物业市场 创新融合发展。与此 同时,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的目标将使上海继续引领全国的首店经济。 金融开放和总部经济 市场交易总额达到 万亿元左右 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 部数量累计达 家 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加值占 比 重达到 消费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引导高端消费回流,打 造最潮消费场景 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 数据来源 : 上海市 “十三五 ”规划 、 上海市 “十四五 ”规划 , 上海统计局 , 世邦魏理仕 , 2021年 3月 国际贸易和航运 年集装箱年 吞吐量达到 万标准箱 备注 : 带 *标注的指标为期末目标 , 带 标注的为期间目标 CBRE解读 | 上海十四五规划 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主要经济数据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 外滩 -陆家嘴 -北外滩 2 世博 -前滩 -徐汇滨江 3 张江高科 4 漕河泾开发区 5 杨浦双创示范基地 6 市北高新区 7 中以创新园 8 虹桥智谷 9 虹桥商务区 10 临港新片区 11 张江科学城 核心产业和要素集聚带 科创功能区 国家战略承载区 1 1 1 2 2 2 3 11 10 5 6 7 8 9 4 上海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随着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扩大,金融平台在广州的落地和发挥作用,服务业对 写字楼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广州快速延伸的市内、跨市轨道交通所带来的 TOD项目,以及未来将大规模实施的旧村改造项目,将带 来大量 零售物业 供应机会; 南沙港的扩建及相关疏港铁路的建设将提升广州港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与周边城市的 “同城化 ”与 “一体化 ” 措施,将进一步巩固广州南中国交通枢纽和 物流 中心地位。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和科技创新投入 的增加,都将对 工业 地产利好; 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将增强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提升整体竞争力,而与香港和澳门的融合 /合作将带来以 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契机,是其他区域没有的优势。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 是国内外 投资者进行 资产配置 的时候不可忽视的一个市场。 科技产业 加快建设国家级重大科技基 础设施 实验室 重点领域研发攻坚,包括人 工智能、集成电路和智能网 联汽车等。 制造业 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 壮大新兴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新兴优势产业 现代服务业 提交广交会辐射面和影响力, 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加快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 提升其他金融平台能级 。 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目标实现情况 十四五目标 GDP增速 7.5% 6% 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业占 GDP比重 * 70% 72.5% 保持 1 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 总值比重 * 12% 8.6% 加快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人口总量 * 1550万人内 1530万人( 2019年末 ) 2000万人 ( 2035年 ) 实际使用外资额增速 * - 7.5% ( 2020年当年 )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 出口额 * 进出口总值 2000亿美元 进出口总值 1430亿美元( 2019年 ) 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 发展新业态 。 数字经济占比 * - - 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 研发强度 * 3% 2.87% 持续扩大科技研发投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8.1%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 本同步 碳排放总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目 标任务 污染防治取得关键进 展 , 空气质量首次全面 达标 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备注 : 带 *标注的指标为期末目标 , 带 标注的为期间目标 , 1 根据广州“十四五”规划建议描述估计 。 数据来源 : 广州市 “十三五 ”规划 、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 建议 , 广州统计局 , 世邦魏理仕 , 2021年 3月 CBRE解读 | 广州十四五规划 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主要经济数据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广州十四五 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1 2 3 4 5 6 7 1 越秀 2 珠江新城(天河中央商务区) 3 天河体育中心(天河中央商务区) 4 琶洲(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5 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中央商务区) 6 万博长隆片区 7 白云新城总部集聚区 8 中新知识城 9 广州科学城 10 天河智慧城 11 南沙科学城 庆盛片区 12 南沙科学城 明珠科学园 13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4 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15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4 8 910 11 12 13 14 15 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科技产业集聚区 制造业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持续发展将带动科技板块办公需求的不断放大。研发、设计、会计、法律、 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着力发展以及对金融创新产业的政策倾斜将带动专业服务业和金融板块 写字楼 需求 的持续增长; 深圳将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吸引聚集高端消费。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汽车消费推动和体育消费 领域的发展将带动相关品牌的扩张,为 零售物业市场 注入新的活力; 保税物流、冷链物流,以及国内大循环下传统消费的提升与新型消费的培育也将带动电商以及实体商业 类的物流需求不断放大,共同推动深圳 工业物流市场 的发展; 主要支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城市前景将进一步增强 投资者 对深圳市场 的关注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 新引擎 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数字经 济等战略性先进制造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加大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做大做强做优总部经济 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专项规划全称为 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 20212023年 ) 数据来源 : 深圳市 “十三五 ”规划 、 深圳市 “十四五 ”规划建议 , 深圳统计局 , 世邦魏理仕 , 2021年 3月 金融产业创新发展 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推动金融双向开放 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区 建设金融创新监管试验区 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目标实现情况 十四五目标 GDP增速 9.72% 7.04% 8.92% 服务业占 GDP比重 * 61% 62.1% 尚未公布 人口总量 * 1,480万人 1,344万人 实施促进人口中长期均衡发展 战略 。 不断创造有利于城市发 展的人口总量势能 。 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速 - 7.14% 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 出口增速 - 0.72% 发挥贸易强市辐射带动作用 , 打造国内优质产品出口集散 地 。 数字经济增速 到 2020 年 , 战略性新兴产 业规模达到 3 万亿元 , 起中 包含数字经济 。 7.20% 若参考专项规划 *2020-2023年均增长率为 6.5%。 研发强度 * 4.25% 4.93% 5.0%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 60,000 64,878 尚未公布 碳排放总量 /可再生能源 * 2020 年非化石能源达到一 次能源消费总量 的 15% - 到 2030年 , 以先行示范标准完 成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任务 备注 : 带 *标注的指标为期末目标 , 带 标注的为期间目标 CBRE解读 | 深圳十四五规划 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主要经济数据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深圳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1 蔡屋围 2 福田 CBD 3 后海 4 前海 5 蛇口 6 高新园 7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 8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9 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 10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1 1 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金融产业高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未来产业集聚区 2 2 34 4 5 6 6 78 9 10 关键词 相关指标 十四五目标杭州 苏州 宁波 成都 重庆 西安 长沙 郑州 青岛 提质增效 GDP增速 在 2025年达到 2.3万亿元 6%左右 年均 6.5% 6-8% 6%左右 6.5% 7%左右 -(经开区 2000亿) 7%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 6% 7% 高于 GDP增长 19(万元 /人,2020年价) 7% - - - 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 - - - - - 35%(高新技术 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12% 四新经济 1 40%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 - - - - - - - 65% 十三五期末超 60%十四五指标将淡化 创新驱动 研发强度 * 4% 4%左右 3.6% 8+%(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2.5% - 10.5%(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 - - 基础研究强度 * - - - - - - - -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件数) * - 23.8 45,000(有效专利拥有量,件) 18 1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2 50(每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件) - 20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 重 * 30% 30% 1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5% 5% 12% - 8.5% 城镇化 总人口 * - - - - - - 常住人口 1,000万 - 常住 1,100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82% 达到 76% 80% 80% 73% 77% 82% - - 消费升级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突破人均 8.5万元 与 GDP增速同步 5% 与 GDP增速同步 6.5% 7.50% 7%左右 7% ( 2035 远景目标人均 GDP4万美元)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左右 3%以内 - 5%左右 5.5% 5.5% - 4% 新增就业 175万人 可持续发展 单位 GDP能耗 * - 省下达任务 省下达目标 省下达任务 国家下达目标 - - (高耗能产业占市工业降低至 20%) - 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 * 实施碳排放达 峰行动 省下达任务 省下达目标 省下达任务 国家下达目标 - - - - 备注:带 *标注的指标为期末目标,带 标注的为期间目标; 1:四新经济是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来源:各城市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国家统计局,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2021年 3月 部分已公布“十四五规划”全文的二线城市的主要发展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