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系列一: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巡礼:从马力到算力All_In智能化时刻来临_116页_9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智能驾驶系列一: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巡礼:从马力到算力All_In智能化时刻来临_116页_9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智能驾驶系列一: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巡礼:从马力到算力All_In智能化时刻来临_116页_9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智能驾驶系列一: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巡礼:从马力到算力All_In智能化时刻来临_116页_9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智能驾驶系列一: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巡礼:从马力到算力All_In智能化时刻来临_116页_9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智能驾驶系列一: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巡礼:从马力到算力All_In智能化时刻来临_116页_9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天风新兴产业 &全球科技丨行业深度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智能驾驶系列一2021年 12月 18日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巡礼:从马力到算力, All In 智能化时刻来临分析师 吴立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10002分析师 孔蓉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20002分析师 于特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1050003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2 从电动化到智能化 , 投资范围可逐渐从三电系统 ( 电池 、 电机 、 电控 ) 向 智能驾驶产业链 拓展 , 建议从三条主线寻找投资标的: 智能座舱: 硬件为基 、 软件赋能 。 建议关注 座舱人机交互 ( HMI) 的 底座 座舱 SoC与座舱域控制器 、 窗口 IVI和 HUD、 灵魂 操作系统 、 铲子 HMI设计开发工具 等领域投资机会 。 自动驾驶: 智能汽车后期可通过算法迭代开放更多智能驾驶场景 , 但必须以 预埋硬件 为前提 。 建议关注 感知冗余 与 算力超配 带来的 传感器 、 芯片 、 域控制器 、存储芯片 等领域投资机会 。 整车落地: 自动驾驶时代量产为王 , 主机厂掌握数据资源 、 构筑核心壁垒 , 其价值有望在智能汽车时代迎来重估 。 建议关注 坚定拥抱智能化 的 造车新势力 与 积极推动量产落地 的 科技造车厂商 , 以及 商业化落地可期 的 未来出行厂商 。 电动化投资标的: 推荐 受益纯电与混动渗透率提升的国内齿轮龙头 【 双环传动 】 ( 与汽车组联合覆盖 ) 与自主变速器龙头 【 万里扬 】 ( 与汽车组联合覆盖 ) 。 风险提示: 芯片短缺持续时间超预期 、 智能驾驶落地不及预期 、 技术与产品迭代风险等 。智能座舱:硬件为基、软件赋能高通: 高端智能座舱领导者,自动驾驶平台商用在即华阳集团: HUD放量在即,座舱龙头充分受益汽车智能化浪潮长信科技: 车载显示模组龙头,大屏化及多屏化趋势下乘风而起自动驾驶:感知冗余、算力超配联创电子: 高端车载镜头领跑者,与自动驾驶核心平台共成长舜宇光学科技: 全球车载光学领导者,汽车智能化浪潮中扬帆起航丘钛微: 被低估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智能汽车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永新光学: 激光雷达核心供应商, 5年 5倍产值目标锚定高速增长Luminar: 从激光雷达制造商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Velodyne: 深耕激光雷达领域 12年,即将步入收获期Ouster: 数字激光雷达引领者,收购 Sense Photonics巩固汽车地位德赛西威: 深度绑定英伟达,卡位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黄金赛道经纬恒润: 深耕汽车电子领域,智能驾驶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均胜电子: 潜龙在渊,全能型汽车电子龙头未来可期北京君正: 国内车载存储芯片龙头,算力时代步入量价齐升阶段英伟达: 全栈工具链 +软件开发支持,英伟达卡位自动驾驶时代AMD: AMD与赛灵思共振,携手特斯拉强势切入智能座舱领域整车落地:数据壁垒、价值重估小鹏汽车: 全栈自研 +软硬一体化,快速迭代的智能汽车新物种图森未来: 无人驾驶卡车领跑者,商业化路径日渐清晰亿航智能: 飞行汽车先行者,政策支持 +产能释放背景下拐点将至感知冗余算力超配量产为王硬件为基赋能软件中科创达: 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平台型车载软件龙头正形成Unity: 领先的游戏引擎服务商,切入汽车领域大有可为投资摘要3目 录1. 智能汽车:从马力到算力, All In 智能汽车时刻来临2.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核心载体, “底座”与“窗口”大有可为3. 自动驾驶:高阶自驾量产前夜,“眼睛”与“大脑”率先上车4. 整车:数据构筑天然壁垒,造车势力百花齐放5.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投资建议36. 风险提示4 电动化 开启汽车革命上半场 , 而 智能化 将引领下半场 , 在此交替过程中: 性能指标转变: 燃油车以 内燃机马力 为指标;电动车以 动力电池续航 为目标;智能汽车时代 , 算力 成为影响汽车性能的核心要素 。 核心竞争力转移: 智能汽车 整车架构和商业模式 被重新定义 , 汽车核心竞争要素围绕 智能座舱 与 自动驾驶 展开 。 传感器 、 芯片等硬件在自动驾驶感知层与决策层扮演重要角色 , 算法 、 操作系统等软件在软件定义汽车 ( SDV) 时代重要性也愈发显著 。 汽车产业链重塑: 智能汽车重新定义整车架构和商业模式的同时 , 也重塑了汽车产业链 。 特斯拉问鼎全球车企市值榜首只是开始 ,智能汽车产业链亦将在变革中崛起 。1.1、智能汽车:从马力到算力,汽车自下而上重新定义资料来源 :集度汽车,天风证券研究所传统燃油车 电动汽车 智能汽车石油丨马力 电丨动力 数据丨算力1886-2010 2010-2021 2021- 造型与工程设计 动力总成 底盘 电子电气架构 电池 电机 电控 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芯片、传感器等硬件 算法、 OS等软件 服务性能指标时间节点核心竞争要素代表车企5 汽车智能化着陆点为什么是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 ? 智能座舱: 在 交互 环节实现对 双手 的解放 , 是 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的入口 , 通过座舱输入并识别用户需求 , 并主动输出 智能服务 自动驾驶: 在 驾驶 环节实现对 注意力 的解放 , 从而影响用户在车内功能需求 , 改变汽车产品形态 , 是 智能汽车产品质变的核心要素 通过 智能座舱 和 自动驾驶 实现对 双手 和 注意力 的完全解放后 , 汽车将真正实现从 以车为中心的交通工具 转变为 以人为中心的 “ 第三生活空间 ” 。1.1、智能汽车:从马力到算力,汽车自下而上重新定义现阶段短期长期L2L3L4L5手短暂放开需要时接管眼驾驶员需要 大部分注意力用于驾驶 主要通过方向盘、语音进行低专注度、短间歇的交互式操作需要时接管需要需要 眼睛放开,解放部分专注力 可进行一定沉浸的 短时车机互动 ,但需保持随时将专注力转移至驾驶 在确定时间范围内无需关注驾驶 可在车内进行一些固定时间段内的娱乐生活 可完全 沉浸式交互 ,体验各类娱乐生活形式不需要注意力要求降低车机操作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 智能服务输出: 驾驶操控体验车辆控制及驾驶功能: 辅助驾驶 智能安全 车辆智能控制 智能地图输入: 用户需求需求输入或主动识别需求: 语音交互 手势 /面部交互 AR HUD交互 多模交互输出: 服务体验与人密切相关的服务: 后市场服务 出行服务 社交娱乐及生活服务资料来源 :盖世汽车社区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6 汽车架构从分布走向集中 , 为智能化升级提供土壤: 解决智能化升级桎梏: 智能汽车对迭代速度 、 可扩展性 、 大数据 、 功能安全 、 数据安全 、 冗余备份等要求较高 , 且搭载代码量庞大 , 需要极高算力支持 。 分布式架构下 , 智能化升级依靠 ECU和传感器数量的叠加;而在集中式架构下 , 可将多个 ECU收集的数据在同一域控制器中统一处理 , 域内主控芯片算力较强 。 减少线束长度 、 降本增效: 随智能化升级 , 单车 ECU数量激增 , 汽车线束长度可达上千米 。 在愈发复杂的线路中 , 保证数据处理以及网络安全成为难题 。 而集中式架构可简化布线 、 减轻装配难度 , 降低车重和成本 , 并减少因 ECU不能协同而产生的算力浪费 , 提升计算效率 。 据汽车之心数据 , Model S整车共有 3000米线束 , 而 Model3只有 1500米 , 预计 Model Y线束只有 100米 。 为整车 OTA提供可能: 分布 E/E架构下的 功能 ECU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 , 代码不统一且不同 ECU中运行着不同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 难以进行整车 OTA。 而车端架构域化后 , 车厂自主掌握核心域控软件 , 方便车载软件升级换代 。 复刻手机架构演进趋势: 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 , 复杂的应用需求驱动手机硬件架构从分立走向集中 。 而智能化趋势亦对智能汽车的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 集中化的电子电气架构能够更好地满足计算集中的要求 。1.2、重新定义丨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走向集中,为智能化升级提供土壤表: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硬件架构从分立走向集中 表:从燃油车到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走向域集中,最终将走向中央集中资料来源 :佐思汽车研究公众号,地平线,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艾瑞咨询,天风证券研究所摄像头射频基带MSUDSP蓝牙/WiFi扬声器音频SIM卡存储芯片电源管理摄像头基带 SoC包含:AP、 CP两部分扬声器SIM卡存储芯片电源管理71.2、重新定义丨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走向集中,为智能化升级提供土壤 当前面向智能汽车主流架构方案:从分布走向域集中渐成共识 基于功能域控制器集中化架构: 博世 、 联合电子等 基于区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架构: 特斯拉 、 丰田等 基于环形主干网和多计算中心架构: 华为 、 安波福等表:主流公司域集中架构对比资料来源 :旺材汽车电子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基于功能域控制器集中化架构博世基于区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架构提出电子电气架构算力集中化 趋势,当下处于 功能模块合并阶段 , 正朝多域控制器架构方向发展。联合电子扩展型域控制器架构,共三层: 云服务平台 计算与控制 标准化执行器和传感器。特斯拉三大域: 中央计算模块 左车身控制模块 右车身控制模块其中,中央计算模块整合信息娱乐系统、辅助驾驶和车内外通信。中央 +地方 概念的电子架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汽车大脑或中控ECUs 跨区域通讯网络 跨区域控制器。基于环形主干网和多计算中心架构华为分布式网络域控制器 的 CC架构,整车分为三部分: 驾驶 座舱 整车控制并推出三大平台。安波福“大脑”与“神经”结合 方案,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中央计算集群 标准电源和数据主干网络 电源数据中心 优点: 传统成熟部件可沿用 架构技术趋于成熟,设计、测试、制造方便 支持个性变形,公用性强 缺点: 不满足网络传输多路径、关键硬件冗余备份的需求 整车线束复杂,长度不易缩短 优点: 架构可沿用较长时间 平台成型,支持功能扩展,公用性强 缺点: 不满足网络传输多路径 关键硬件备份成本高 对传统部件沿用性差 优点: 满足网络传输多路径、关键硬件冗余的备份需求 具有超前技术先进性 缺点; 架构超前,相关技术不成熟,设计、维护、测试难 传统部件沿用性差域集中架构可以集中算力,从而降低 ECU数量、降低硬件成本, ECU的标准化也能降低软件开发成本。丰田81.2、重新定义丨软件架构:从面向“信号”到面向“服务”, SOA赋能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定义汽车 ( SDV) : 汽车由机械驱动转为软件驱动 , 未来决定汽车差异化的将是人工智能化 、 大数据 、 云计算技术的综合应用 , 软件是实现智能汽车 “ 新四化 ” 的核心推动要素 。 软件架构从面向 “ 信号 ” 到面向 “ 服务 ” , SOA赋能 SDV SOA软件架构 (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 将控制器底层功能抽象为 “ 服务 ” , 以 “ 接口 ” 形式提供 , 开发者可直接基于服务和接口设计应用场景 , 无需关注底层硬件架构 。 SOA架构可提升开发效率 、 降低开发维护难度: 更符合智能汽车时代车载系统对软件架构的需求 。 SOA重构汽车生态: SOA使软硬件解耦 , 软件研发迭代加速且可持续升级 , 极大提升车厂服务周期 , 创造长期价值 。 “ 软硬 ” 价值占比提升 , 软件体系成车企差异化的关键 。图:软件是实现智能汽车“新四化”的核心推动要素资料来源 :盖世汽车社区公众,天风证券研究所图: SOA架构:将控制器底层功能抽象为“服务”,并以“接口”形式提供给开发者图:主机厂加速推进 SOA软件架构平台的量产部署资料来源 : AUTOSAR,天风证券研究所厂商 SOA软件平台进展 SOP上汽零束2021年 4月平台正式发布,将实现“ T+0+1+7”迭代速度: 新的应用场景: 可用于“ T+0”上线 新的轻应用: 可于“ T+1”上线 新的 APP: 可在“ T+7”时上线计划 2022年量产搭载小鹏汽车采用混合 SOA架构,三层交互架构形态: 车身功能层: 提供少部分的服务接口,实现整车大部分本地功能,最终被服务接口取代 交互层: 定义服务接口标准,管理车身功能的服务 应用层: 实现整车少部分本地功能,最终通过调用服务接口实现所有本地功能,实现远程终端应用和云端应用计划 2022年量产搭载威马汽车 威马 W6汽车中应用 SOA平台,上线 自定义编程功能 以及 超 100个自定义场景 , 可利用手机端 APP“威马智行” 自定义场景编程功能 。2021年已量产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合众新能源哪吒 S计划将基于 SOA架构开发整个系统,产品正式上市时间可能在 2022年下半年,可能首先搭载在内部代号为 EP40的旗舰车型上。计划 2022年下半年量产资料来源 :佐思汽车研究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91.2、重新定义丨软硬解耦:提升软件复用性,降低软硬件开发难度 软硬解耦: 通过分层解耦 , 实现软件与硬件分离 、 应用与基础平台分离 目的: 提升软件复用性 , 降低软硬件开发难度 , 从而真正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 SDV) 如何分层解耦:硬件抽象层: 设备与端口解耦 , 屏蔽硬件功能差异和厂家差异 【 该层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SDV工作组联合定义 , 并实现标准化 】 ; 基础平台层: 基础软件与硬件解耦 , 屏蔽设备与驱动差异 【 该层由基础平台供应商主导 】 ; 原子服务层: 服务与平台解耦 , 提升软件复用性 【 该层由 SDV工作组联合定义并标准化 】 ; 应用 /组合服务层: 应用与服务解耦 , 实现应用跨车型复用 , 聚焦体验 【 该层由 OEM主导 】 对供应商影响:主机厂软硬件分开招标 ( 如车企 A平台拆成多个标:软件平台 , 驾舱软件 , 自驾软件 , 车身域控等 ) 硬件供应商:需具备软件能力 ( 如提供 OS, 基础库 , 外设驱动及编译链 ) 软件供应商:具备更深 ( 如 OS, 中间件 , 应用层 , 云等维度 ) 与更广 ( 跨多域 ) 的软件能力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成立 SDV工作组,软硬件将加速解耦资料来源 :汽车商业评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天风证券研究所应用 /组合服务层智能温控 车控 ADS 座舱 赛道模式 迎宾一键备车迎宾模式 出行场景 AEB LKA Vlog 宠物模式原子服务层车身控制服务车门 车窗座椅 能量管理服务充电 均衡供电 运动控制服务扭矩 姿态转向 热管理服务通风 除霜空气质量 基础软件框架基础操作系统计算和通信架构座椅 车门 车窗 尾门 天窗 传统 ECU空调CAN LIN PWM DI AI LSDHSD硬件抽象层GIPO 应用 /组合服务层: 应用与服务解耦使应用能快速开发,千车千面OEM主导: 基于原子服务实现对整车服务、应用、体验等进行定义、组合、增强,构建 OEM的差异化竞争力基础平台层: 基础软件与硬件解耦,屏蔽设备与驱动差异基础平台供应商主导: 提供整车基础运行环境、框架、 OS原子服务层: 原子服务与平台解耦,提升软件复用性SDV工作组联合定义 &标准化: 基础平台提供商负责集成硬件抽象层: 设备与端口解耦,屏蔽硬件功能实现 &厂家差异SDV工作组联合定义: 实现标准化,零部件商主导实现101.2、重新定义丨商业模式:利润中心“由硬入软”,订阅式服务加速落地 特斯拉软件收入加速兑现 , 主机厂利润中心 “ 由硬入软 ” : 汽车不再是一次性付费的工业产品 , 主机厂可在寿命周期内更大程度挖掘价值 。 主机厂软件商业模式:一次性付费模式 +订阅服务模式 一次性付费模式前期培养用户基础 , 后期通过增值服务持续 变 现: 智能汽车出厂时部分辅助驾驶功能可采取一次性付费 , 不同等级服务采用不同的收费结构 。 后期推送增值服务可采用订阅服务模式 。 订阅式服务毛利率高 、 稳定性强 、 创收周期长: 可覆盖软件开发 、 通信费用增加等后续成本 。 该服务模式更匹配主机厂的迭代研发流程 , 用户选择度高 , 享受提升服务的同时持续激励主机厂的开发 , 在汽车寿命周期内可持续性创造收入 。图:特斯拉引领主机厂商业模式变革,利润中心正“由硬入软”资料来源 :远川科技评论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特斯拉升级包 收费标准FSD订阅服务99美元 /月或199美元 /月FSD功能包美国 1万美元中国 6.4万元动力性能加速 2000美元蔚来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适用车型: ES8、 ES6、 EC6一次性付费具体内容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变换车道、自动停车、召唤、交通标志与停车标志控制;未来将新增在城市街道上自动辅助转向。升级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该功能包拟定价为 7000美元, 2020年内多次涨价,目前已上涨至 1万美元。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变换车道、自动停车、召唤、交通标志与停车标志控制。未来将新增城市街道上自动辅助转向等。NAD自动驾驶系统适用车型: ET7订阅服务 模式精选包( 1.5万) 基础功能加以下功能: 自适应巡航 道路保持辅助 远光自动控制 视觉融合全自动泊车系统等按月开通: 680元 /月小鹏 Xpilot3.0软件及升级服务:(适用车型: P7)三种付费方式可选: 标准 终身 服务:3.6万(一次性付费) 限时优惠终身服务,车辆交付前订阅 : 2万(一次性付费) 年度服务: 1.2万 /年,连续订阅三年享受终身服务 Xpilot3.5系统:选配(适用车型 P5)基础功能: 领航辅助 转向灯控制变道 辅助驾驶注意力检测 车辆近距召唤 道路标识识别 自动限速调节 前侧来车预警 高速自动辅助驾驶 拥堵自动辅助驾驶图: NVIDIA黄仁勋:“汽车制造商的业务模式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到 2025年,许多汽车企业很有可能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销售汽车,并主要通过软件为用户提供价值。”资料来源 :各公司官网,智阅汽车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全配包( 3.9万) 精选包加以下功能: 领航辅助 转向灯控制变道 道路标识识别 自动限速调节 高速、拥堵自动辅助驾驶等更多高毛利软件( OTA)销售更好汽车体验带来更多汽车销量更多数据更快更好迭代软件更多驾驶员产量更多投资更强规模效益更快学习曲线更多毛利更低售价更多销量111.2、重新定义丨主机厂组织架构:从“服务定义”出发,开发周期与模式革新传统 OEM架构下的工程院,没有软件部门的存在车身动力底盘内饰外饰 电子娱乐智驾车身SDV时代,软件能力作为重点模块建设硬件 软件车身动力底盘内饰外饰娱乐车身智驾汽车软件供应商资料来源 :轩辕之学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传统模式【 车型迭代 】销售部门需求(配置 /定价 / )行业车型对标行业分析及部门需求确认车身定义底盘定义内外饰定义动力总成定义电子电气定义架构定义硬件模块定义(含软件)其他产品 /车型定义 研发 生产 销售 售后用户需求分析及定义新模式【 单车迭代+车型迭代 】 行业车型价值区间对标用户需求分析用户服务车辆功能服务定义车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定义车身定义底盘定义内外饰定义动力总成定义电子电气定义架构定义(可迭代)硬件功能模块其他软件(可迭代)硬件算力研发 生产 销售 售后资料来源 : 2021第二届软件定义汽车高峰论坛暨 AUTOSAR中国日,天风证券研究所 为顺应 软件定义汽车 趋势 , OEM厂商成立 独立软件开发部门 , 承担公司级软件开发任务 , 汽车开发周期压缩 供应商负责开发: 通用基础部分 ( 如 OS, AUTOSAR组件 , 云框架 ) , 细分领域组建 ( 如 V2X协议栈 ) , 部分应用 , 开发和测试工具链; OEM负责开发: 应用层 组织架构变革带来汽车开发模式革新: 传统开发模式: 封闭式 、 横向整合 , 以产品开发为导向 ,软件没有权限维护和更新 新开发模式: 个性化 、 多元化 , 从 “ 服务定义 ” 出发 ,可通过软件迭代持续更新产品 /平台定义根据销售数据、市场反馈,进行车型分析根据售后数据反馈,改善车型根据销售数据、市场反馈,通过软件改善服务体验根据售后数据,通过软件改善服务体验121.2、重新定义丨产业链重构:供应链边界日趋模糊,价值量向两端高附加值区域聚拢供应链生态体系变革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4S店消费者零部件供应以硬件为主研发制造销售使用科技巨头向汽车产业渗透 供应链边界日趋模糊 技术发展与消费需求的推动各大汽车制造商抓紧打造自己的生态体系汽车制造商硬件软件系统解决方案财务娱乐信息呼叫中心金融智能家居互联网选购车(制定)贷款(金融) 生产?(进度) 使用(服务)二手车报废从汽车全生命周期出发,服务覆盖整个产业链条资料来源 :盖世汽车社区公众号,至顶头条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电气架构变革 + 软硬解耦 + 利润中心由硬入软 = 汽车产业链重构 智能汽车行业价值量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区域聚拢 : 上游: 掌握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智能软件系统 ( 人工智能算法 ) 、AI 处理器芯片设计厂商 、 系统平台等 下游: 智能出行服务提供商 、 自动驾驶数据应用商图:软硬解耦使得智能汽车供应链边界日趋模糊(以智能座舱产业链为例)图:智能汽车价值量向两端高附加值区域聚拢:上游和下游价值量提升明显图:智能汽车供应链生态体系变革:科技巨头入局 + 供应链边界模糊化 + 服务周期延长资料来源 :亿欧智库,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德勤分析,天风证券研究所131.2、总结:域控 + SOA+ 商业模式变革 + 主机厂组织架构变革 = 重新定义汽车 ! 电子电气架构域集中趋势清晰 解决智能化升级桎梏 减少线束长度、降本增效 为整车 OTA提供可能 可以集中算力,从而降低 ECU数量、降低硬件成本与软件开发成本 复刻智能手机架构演进趋势 SOA软件架构赋能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定义汽车( SDV) 将控制器底层功能抽象为“服务”,以“接口”形式提供,开发者可直接基于服务和接口设计应用场景,无需关注底层硬件架构。 SOA重构汽车生态 软硬件解耦 主机厂组织结构变革 特性定义,需求设计,产品开发,售后等都加入软件相关内容; OEM成立独立的软件公司或部门; 供应商: 负责开发通用基础部分(如OS, AUTOSAR组件,云框架),细分领域组建(如 V2X协议栈),部分应用,开发和测试工具链; OEM: 负责开发应用层。 商业模式变革:利润中心由硬入软 汽车不再是一次性付费的工业产品 可在寿命周期内更大程度挖掘用户价值 一次性付费模式 +订阅式服务 NVIDIA黄仁勋:“汽车制造商的业务模式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到 2025年,许多汽车企业很有可能 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销售汽车,并主要通过软件为用户提供价值。”141.3、为什么我们认为 All In 智能化时刻来临 ?政策助力All In 智能化 造成新势力 与 自主崛起 共振 , 汽车 智能化加速 智能手机巨头 跑步入场 , 智能化是最佳切入点 互联网巨头 生来 智能 , 强大 生态 赋能智能汽车主机厂加码 + 政策助力 + 缺芯缓解 = All In 智能化时刻来临内卷加剧:多方势力加入造车智能化内卷时代开启缺芯改善:“缺芯”短暂抑制智能化进程,边际改善后有望提速政策锚定: 2025/2030年 L2+和 L3自动驾驶功能新车占比要达到 50%/70%以上 根据工信部 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图 2.0 , 搭载 L2+和L3 自动 驾 驶功 能的 新车 销 量在 2025/2030 年要 达到50%/70%以上 2030年前全面自动驾驶智能应用落地 , 动态地图数据秒级更新 , 建成先进且完善的国家标准体系 智能化使得智能汽车含硅量显著提升 , 芯片短缺 短暂抑制 汽车智能化进程 政府出手 打击芯片囤货 , 工信部 组建工作组保供给 半导体重镇马来西亚 疫情缓解 , 产能利用率已恢复满产151.3、 All In 时刻:新势力与自主崛起共振,汽车智能化加速车企 新势力蔚来 小鹏 理想 自主崛起长城 吉利 长安 广汽 上汽资料来源 :各公司官网,遇见汽车,新智元,棱镜,蔚来资本,量子位,中国证券报,电动汽车观察家,汽车之地,高工智能汽车等,天风证券研究所图:造车新势力以及自主品牌智能化布局:新势力高举高打,深植智能化基因;自主厂商及时组建智能驾驶团队,全面拥抱智能化研发团队带头人团队规模研发中心产品数字化中心、 毫末智行 、仙豆智能、诺创科技等智能化组织咖啡智驾三剑客:张凯,甄龙豹:长城汽车内部人才顾维灏: 多年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工作经验截止 2021年近 400人北京 全球软件研发 中心、圣何塞 全球自动驾驶 研发中心等任少卿: 助理副总裁,前Momenta公司研发总监白剑: 硬件副总裁 , 前小米芯片和前瞻研究部门总经理2021年底达 800人总部位于 广州 ,北京 、 上海 、深圳 、 硅谷 、圣地亚哥 等地设研发分部吴新宙: 自动驾驶副总裁,前高通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负责人,多年汽车研究、无线通信和车联网行业经验2021年底超 1500人在 上海 设立研发中心王凯: 出任理想 CTO,前高通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负责人,多年汽车研究、无线通信和车联网行业经验2021年底达 600人苏州 智能驾驶全球研发中心沈子瑜: 联乘智能董事 &总经理,亿咖通科技 CEO,芯擎科技公司董事长旗下极氪超过100人广汽研究院郭继舜: 曾在Google X-Lab、EMC2等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现任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技术部部长、广汽L3/L4无人驾驶技术总监截止 2020年300人以上联合创新中心、重庆和美国底特律等设研究所何举刚: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总经理,曾任副总工程师、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兼电装开发中心主任等职务预计 2025年达 5000人先后成立智能驾驶中心、零束软件分公司、软件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刘涛: 现任智己汽车的联席 CEO,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历任上汽产品部经理、质量与经济运行部副总经理等职。战略布局积极战投 :Innovusion( 激光雷达 )Momenta (瞄准 L4 )黑芝麻( 自动驾驶芯片 )嬴彻科技( L3重卡 )小马智行( Robotaxi)XPILOT 4.0( 2023年上半年实现 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XPILOT 5.0将有望实现 全冗余自动驾驶软硬件架构2022年实现 L3级 导航自动驾驶 NOA2024年 L4级 自动驾驶能力OTA到量产车上战投地平线( 自动驾驶 AI芯片 )长城 2025战略战投 亿咖通科技( 车载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等)旗下 芯擎科技,国内首颗 7nm车规级座舱芯片流片成功吉利 2025战略发布 2025年、2030年规划,构建 软件和智能化能力2025年, 智能化软件 人才占比达到 50%联合大陆集团、恩智浦打造 智能网联产品联合 华为 开发车型, 2023年底量产 (具备L4级)Momenta ( 瞄准L4 )与中兴通讯合作( 云计算、智能网联 )与 OPPO合作( SOA应用服务、车机互联 )与芯驰科技合作( 计算平台和区域控制器 )科大讯飞( 人工智能、SOA) 造车新势力生而智能 , 自主崛起厂商抢滩布局智能驾驶: 造车新势力高举高打 , 深植智能化基因;自主厂商认识到消费者需求转变后 , 及时组建智能驾驶团队 , 全面拥抱智能化 !16 智能手机终端增长乏力 , 巨头跑步入场造车: 技术方面 , 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行业在软件 、 智能技术上存在不少交叉领域;供应链方面 , 消费电子厂商领先布局汽车电子 , 智能手机厂商与其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 智能手机巨头选择造车 , 智能化是最佳切入点 。1.3、 All In 时刻:智能手机巨头跑步入场,智能化是最佳切入点图:手机厂积极布局智能化汽车:苹果、小米以整车落地为目标,华为旨在为主机厂赋能, OPPO、 Vivo或从智能座舱切入华为 苹果 小米 OPPO VIVO手机厂研发团队战略布局智驾部门带头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该部门定位 智能汽车 领域,提供智能汽车的 ICT部件和 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团队超 2000人 卞红林: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TO、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 王军: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发布 华为核心网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 , 面向5G核心网 自动驾驶 网络的理念、目标和构架 超前 发布 L4级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MDC 600 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座舱、智能车云 五大汽车业务矩阵 在武汉集万人研发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 等 战投炬光科技( 激光雷达 )、赛目科技( 智能网联 汽车测试与评价)Project Titan自动驾驶 汽车研发计划 Kevin Lynch:汽车项目负责人,前 Adobe首席技术官,先后在Frame Technology, General Magic和Macromedia任职 专利布局 自动驾驶、V2V/V2X、汽车娱乐系统 等领域 AR-HUD聚焦 导航 领域 自动驾驶 导航系统( ANS) 推出 CarPlay,切入汽车座舱领域 收购 自动驾驶 公司Drive.ai小米汽车智能驾驶部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引入一大批科技人才 蔡锐,李志伟 :小米汽车智能驾驶部专家工程师,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任主管研究员,研究立体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 张弛 :小米汽车智能驾驶部专家工程师,高精地图与 SLAM专家积极战投 : 黑芝麻智能(大算力 自动驾驶 计算芯片与平台) 战投博泰(整合 车载、互联网、手机 、以汽车生活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 纵目科技(自动驾驶系统ADS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禾赛科技( 激光雷达 ) 几何伙伴( 4D毫米波成像雷达 ) 爱泊车(专注于 智慧停车 )暂未公布暂未公布 上汽集团和 OPPO联合探索 SOA应用服务、生态域融合、 车机互联 等领域 2021 OPPO 开发者大会,OPPO 智行 解决方案,车机互融能力正式对外开放,预计 2022年落地超1500万辆车。 与理想、蔚来、长安、上汽等展开合作 申请注册新商标“ Ocar” 与 vivo、小米牵头,长安、吉利、上汽等共同成立 智慧车联开放联盟 ( ICCOA)暂未公布暂未公布 推出 Jovi InCar 车联网服务平台, “不做车机 OS,只做与车机OS 的协同,同时做好车外服务” 联手百度 CarLife+,共同打造 智能车载 新体验资料来源 :各公司官网,半导体行业观察,经济观察报,车云,盖世汽车研究院,半导体投资联盟等,天风证券研究所17 手机端流量见顶 , 互联网巨头强大生态赋能智能汽车: 智能汽车商业模式 “ 由硬入软 ” , 开启全新流量入口 。 互联网巨头围绕软件数据增值 、 出行平台等生态服务体系全面布局 , 充分挖掘消费者信息与场景需求结合 , 依托自身强大生态赋能汽车产业新赛道 。1.3、 All In 时刻:互联网巨头携软实力着陆,强大生态赋能智能汽车图:互联网大厂瞄准智能驾驶积极布局:互联网巨头携软实力着陆,强大生态赋能智能汽车资料来源 :各公司官网,智车派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公众号,禾赛科技公众号等,天风证券研究所百度互联网大厂Apollo 智驾出行聚焦特色 积极 战投 : 威马汽车( 整车 ) 禾赛科技( 激光雷达 ) 中科慧眼( 视觉传感 ) 多产业链布局:包括 智能乘用车、 Robotaxi、 Robobus、智能货运 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与吉利合资成立“集度汽车” ,百度持股 55%战略布局 李震宇 :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北航毕业后就职华为,2007年加入百度,历任质量部、项目管理部、流程信息管理部、基础技术运营部、AI平台部、自动驾驶事业部( L4)负责人研发部门地图智驾部门领头人阿里智慧物流 软硬兼具 战投 小鹏汽车 达摩院自研 自动驾驶 机器学习平台 AutoDrive、云上智能仿真测试平台、嵌入式计算单元以及深度定制 传感器技术 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合资成立 千寻位置 ,定位精度以达到亚米级 成立独立芯片企业“平头哥”,研究 神经网络芯片地图腾讯提供软件、服务、仿真平台字节跳动汽车云滴滴出行服务 与沃尔沃战略合作,在 自动驾驶 测试车队展开合作 与北汽集团战略合作,在汽车、人工智能及共享出行领域深度合作,共同研发 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 成立地图公司滴图(北京)科技,布局 高精度地图 与广汽埃安达成 自动驾驶战略合作,开发可投入规模化应用的 无人驾驶 新能源车型车联网“技术 +内容”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 王刚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 2017年联手广汽布局 智能网联 及新能源汽车 与希迪智驾战略合作,聚焦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 赛道 与吉利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聚焦 服务与软件 ,结合自身的 AI、云、信息安全等技术优势,打造出集 自动驾驶研发及评测验证 于一体的数据云平台、模拟仿真平台和高精度地图平台 ,为行业赋能 汤道生 ,现任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本科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并于 1997年在斯坦福大学,曾在 Oracle软件公司、 Sendmail软件公司工作。CSIG事业群组(智慧产业事业群):自动驾驶、腾讯车联、位置服务 战投 自动驾驶 初创企轻舟智航、 理想汽车 推出汽车云,计划 2025年追赶腾讯,提供三大服务:火山引擎公有云、火山引擎-自动驾驶云服务 、服务管理、车辆管理、 SaaS包括售后数据、生产数据等 储备诸多 智驾、智能座舱 方面的专利技术 将旗下丰富的内容平台与车机结合, 抢滩车联网 获得 “字节汽车” 商标 张博 ,滴滴出行 CTO兼任自动驾驶新公司 CEO,本科毕业武汉大学,获软件学院学士学位并获得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滴滴自动驾驶公司18 智能化带动智能汽车含硅量显著提升 , 芯片短缺短暂抑制汽车智能化进程 据第一财经 , 因 “ 缺芯 ” 导致毫米波雷达供货短缺 , 小鹏 P5/理想 ONE将进行 “ 减配交付 ” 宝马汽车宣布 , 新车将 取消触摸屏 , 车型包括 3系 、 4系双门轿跑车 /敞篷车 、 4系 Gran Coupe( 不包括 i4) 、 Z4以及 X5、 X6 、 X7 通用汽车宣布 , 受芯片短缺影响 , 将在多款跨界车型和除顶配之外的全尺寸皮卡车型上 取消座椅加热功能 梅赛德斯 -奔驰宣布 , 受芯片短缺影响 , 将 取消部分车型无线充电板 、 免提后部接入系统 、 LED车灯和音频组件等 芯片短缺情况有望边际改善 , 汽车智能化进程或提速 政府出手打击芯片囤货 , 工信部组建工作组保供给: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 有望缓解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叠加涨价带给国内汽车市场的双重压力 。 此外 , 工信部组建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多次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 ,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 、 整车企业和芯片企业的力量 , 加强供需对接和工作协同 , 共同来推动提升汽车芯片供给能力 。 半导体重镇马来西亚疫情缓解 , 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步恢复: 根据华强微电子产业链观察 , 10月份以来 , 马来西亚疫情数据全面好转 , 目前马来西亚成人接种率超过九成 , 预计本次晶圆厂营运恢复具有较强可持续性 , 芯片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步改善 。 我们认为汽车芯片短缺至暗时刻已过 , 未来随着政府严打芯片囤货与全球疫情缓解 , 汽车智能化进程仍将继续 !1.3、 All In 时刻:“缺芯”短暂抑制智能化进程,边际改善后有望提速图: HUD标配率: 2021H1缺芯抑制 HUD渗透率提升,但 2021Q3已有明显提速4.87%5.84%7.69% 7.93%8.33%10.27%8.47%10.49%7.91%3.54%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