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牛奶及发酵酸奶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鲜牛奶及发酵酸奶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鲜牛奶及发酵酸奶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鲜牛奶及发酵酸奶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鲜牛奶及发酵酸奶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鲜牛奶及发酵酸奶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鲜牛奶及发酵酸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Word 版本 -可编辑 -完整版 ) 编制单位:某某工程咨询公司 二 O 一六年十一月 1 目 录 目 录 . 1 第一章 总 论 . 6 1 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6 1 1 1 概况 . 6 1 1 2 财务 状况 . 7 1.1.3 法人 代表 基本情况 . 8 1.2 项目 建设 方案 . 8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 8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 (或经营 )方案 . 8 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 (主体工程 ) . 8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 源 . 10 1.3.1 投资结构 . 10 1.3.2 资金来源 . 11 1.4 项目 效益 . 11 1.4.1 经济效益 . 11 1.4.2 生态 效益 . 11 1.4.3 社会效益 . 11 1.5 可行性 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11 1.6 综合评价 . 11 1.6.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1 1.6.2 可行性 . 12 1.6.3 风险评估 . 13 1.6.4 带动作用 . 13 1.6.5 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 13 2 1.6.6 结论与建议 . 14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 15 2.1 项目建设背景 . 15 2.1.1 国家产业政策 . 15 2.1.2 行业规划 . 15 2.1.3 区域发展 规划 . 16 2.1.4 产业 布局 . 16 2.1.5 项目单位自身发展需求 . 16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7 第三章 建设条件 . 19 3.1 项目区概况 . 19 3.1.1 建设地点选择 . 19 3.1.2 自然条件 . 20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20 3.1.4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 21 3.2 项目 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 21 3.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 21 3.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 23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24 4.1 市场分析 . 24 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 24 4.1.2 项日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25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26 4.3 市场风险分析 . 27 4.3.1 项日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 27 3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 27 4.4 对比分析 . 27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28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28 5.1.1 产品方案 . 28 5.1.2 建设规模 . 28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 28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 28 5.3.1 建设标准 . 28 5.3.2 产品标准 . 29 5.4 工艺 (技术 )方案 . 29 5.4.1 工艺 (技术 )路线及流程图 . 29 5.4.2 工艺 (技术 )流程说明 . 29 5.4.3 主要工艺 (技术 )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 30 5.4.4 主要工艺 (技术 )参数 . 30 5.4.5 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 (水资源平衡、草畜平衡 )分析 . 30 5.4.5.1 水资源平衡 . 30 5.5 设备方案 . 31 5.5.1 设备选型 . 31 5.5.2 设备 清单 . 31 5.5.3 设备来源 . 32 5.6 建筑方案 . 32 5.6.1 建筑物 (主体工程 ) . 32 5.8 实施进度安排 . 34 5.9 工程建设进度表 . 35 4 5.10 对比分析 . 35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36 6.1 环境影响 . 36 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36 6.3 评价与审批 . 36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38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38 7.1.1 组织机构 . 38 7.1.2 职能划分 . 38 7.2 劳动定员 . 38 7.3 经营管理措施 . 38 7.4 技术培训 . 39 7.4.1 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 . 39 7.4.2 中层 管理 人员的培训 . 39 7.4.3 工人 的培训 . 39 7.4.4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 . 40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40 7.5.1 消防 . 40 8.1 投资估算依据 . 41 8.2 投资估算 . 41 8.2.1 总投资 . 41 8.3 资金来源 . 41 8.3.1 中央财政资金 . 42 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 42 8.3.3 自筹 资金 及来源 . 42 5 8.3.4 银行贷款及筹措 . 42 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 42 8.4.1 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 42 8.4.2 其它 . 42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43 9.1 财务评价依据 . 43 9.2 销售 (营业 )收入、销售 (营业 )税金和附加估算 . 43 9.2.1 销售 (营业 )收入: 2800 万元 . 43 9.2.2 销售 (营业 )税金及附加 224.64 万元 . 43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 43 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 43 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2231.39 万元 . 43 9.3.3 经营成本估算 . 44 9.5.2 敏感性分析 . 45 9.7 对比分析 . 46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 47 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 47 10.2.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 47 10.2.2 建设 现代 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等 . 47 10.2.3 辐射带动能力分析 . 48 10.3.1 农民增收 . 48 10.3.2 农业增效 . 48 10.3.3 对比分析 . 49 6 第一章 总 论 1 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 1 1 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某某某 乳品饮料厂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历程: 某某某 乳品饮料厂的前身是 某某某 乳制品厂,成立于 2000 年,是一家从事牛奶乳制饮料综合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过 10 年的发展,好朋友乳品饮料厂在科技兴企、新产品开发、诚信经营、资本经营、低成本扩张、严细管理、市场开拓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4 年、 2 005 年,好朋友乳品饮料厂被评为青海省消费者协会认可推荐产品、西宁市城北区优秀民营企业、农牧业生产化龙头企业先进单位, 2007年产品“酸奶冻、酸奶”被省政府指定为青洽会及环湖赛唯 一专用乳品, 2008年被评为西宁市级龙头企业,“好朋友”商标在 2006 年被评为城北区好商标。 目前主营产品:酸牛奶、酸奶冻、冰激淋牛乳制品和饮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 2008、 2009 年公司销售额已突破 2000 万,酸奶年产突破 300 吨,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 35%,青海市场网络已全部覆盖,产品已销往临省市场甘肃(张掖、酒泉、武威)、陕西和宁夏。 人员结构:公司现有职工 6 3 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 22 人,管理人员 l 0人,市场营销人员 12 人,技术研究开发人员 6 人 (其中: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2 人 )。公司管 理人员、技术人员长期在食品、乳制品企业从事过管理、技术研究工作。人员结构年轻、综合能力强,符合现代企业经营要求,组织机构设置科学、管理团队知识、经验、年龄结构合理,具备现代创新、开拓型企业的需要。 7 1 1 2 财务 状况 表 1-1 二 00 八年财务状况表 项目 单位 金额(万元) 备注 总资产 万元 1407.34 固定资产 万元 1047.85 流动资产 万元 354.59 净资产 万元 747.26 负债总额 万元 622.62 所有者权益 万元 784.72 销售收入 万元 930.40 净利润 万元 135.09 净资产收益率 % 22.24 资产负债率 % 58 表 1-2 二 00 九年财务状况表 项目 单位 金额(万元) 备注 总资产 万元 1508.09 固定资产 万元 1111.93 流动资产 万元 391.13 净资产 万元 754.86 负债总额 万元 588.04 所有者权益 万元 920.05 销售收入 万元 1210.32 净利润 % 435.33 净 资 产 收 益率 % 57.96 8 资产负债率 % 39 1.1.3 法人 代表 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 李某某 ,男, 42 岁,大学本科, 某某某 乳品饮料厂总经理,职业经理人。 1989 年以来先后曾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强、有惊人的实干精神,属现代企业务实领导者,是现代企业员工的楷模。 2000 年接手经营西宁城北饮料厂并进行乳品深加工业务。几年来,以青藏高原牛乳为原料,成功自主开发出牛乳冰激琳、奶粉、酸奶冻、奶酪等牛乳产品。 企业信用良好、财务规范、管理严格、资产优良、银行资信良好、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员工 社会保险金。 1.2 项目 建设 方案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10000 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二十里铺村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 (或经营 )方案 建设规模:新建生产车间 3200 平方米,辅助车间 1005 平方米,办公生活用建筑 400 平方米,购置设备 24(台套 );其他配套工程:供水设施、供电设施、供热设施、道路设施、厂区绿化等建设。 产品方案:年产液态奶 6000 吨、百年酸奶 4000 吨,合计 10000 吨。 1.2.3 技术 、设备、建筑物 (主体工程 ) 1.2.3.1 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9 项目所采用的配方工艺、高温灭菌、发酵等多项技术为项目单位自有技术,是项目单位结合青藏高原地产牛乳特点研究开发,并经过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所以项目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具有可靠保障。 1.2.3.2 主要设备名称、数量等 表 1-3 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备注 1 室外保 鲜奶罐 20 吨 1 18 万 18 万 2 双链奶过滤机 1 0.5 万 0.5 万 3 牛奶分离机 4 吨 /小时 1 9 万 9 万 4 高温灭菌机 4 吨 /小时 1 30 万 30 万 5 均质机 4 吨 /小时 1 台 9 万 9 万 6 配料罐 4 吨 4 6.1 24.4 万 7 罐装机 1 75 万 75 万 8 输运机 1 2 万 2 万 9 封箱机 2 1.8 万 3.6 万 10 电脑打码机 1 3.5 万 3.5 万 11 保鲜库 300 平米 1 45 万 45 万 12 制冷机 1 5 5 13 配电系统 250 千瓦 1 20 万 20 万 14 供热 系统 蒸汽锅炉 1吨 1 20 万 20 万 10 15 质检设备 1 套 5 万 5 万 16 保鲜箱式车辆 5 4 万 20 万 合计 24 290 1.2.3.3 主要建筑物 (主体工程 )类型、面积或数量等。 表 1-4 主要建筑物明细表 序号 项目 建设性质 建设面积 ( ) 主要技术指标 1 液态奶生产车间 新建 1800 无尘 2 酸奶生产车间 新建 1400 无尘 3 制冷车间 新建 300 无尘 4 包装车间 新建 400 无尘、干燥、无菌 5 仓库 新建 200 无尘、干燥 6 化验室 新建 40 无尘、干燥、无菌 7 锅炉房 新建 40 8 配电室 新建 25 9 办公室 新建 200 10 员工宿舍 新建 200 合计 / 4605 / 1.2.3.3 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 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7 月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3.1 投资结构 项目总投资 795.5 万元,基础建设投资 415 万元,其中:生产车间、辅助 11 车间投资 360 万元、供水设施 31 万元、供电设施 1.5 万元、道路设施 22.5 万元,设备购置费 290 万元、其他费用 (前期费 )3.5 万 元、科技投资 (管理体系认证 )5.5 万元;项目总建设投资 714 万,流动资金 80 万元。 1.3.2 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794 万元中,企业自筹 500 万元,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200 万元、青海省地方财政资金支持 94 万元。 1.4 项目 效益 1.4.1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 2800 万元,净利润 257.98 万元。 1.4.2 生态 效益 项目产品所需主要原料一一鲜奶主要来自于西宁周边各养殖场、农牧民散养户,饲料原料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不依赖于草场的放养,所以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破坏。 1.4.3 社会 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年需主要原料 鲜奶约 6000 吨,将带动 600 户农牧民从事奶牛养殖,养殖户从事奶牛养殖所需主要原料将间接带动 200 户农牧民从事玉米、大豆、碗豆等农作物的种植,对带动农民增收、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障全民健康、对稳定市场供需平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该项目的建成将解决 70 余人就业,其社会效益显著。 1.5 可行性 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010 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指南 1.6 综合评价 1.6.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中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 2020年 远景目标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发展的意见,符合中国奶业行 12 业发展规划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 006 2010 年 ) ),符合青海省发展规划:青海省食品工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纲要。 由于项目产品 百年酸奶味道宜人、细腻滑润、酸润可口、营养丰富,不仅可帮助人体补充钙质,降温解暑,提供水分,是夏天清凉去暑的美味食品;酸奶中有较多的卵磷脂,可释放出胆碱,对增进记忆力有较好帮助;酸奶中的有机酸、丹宁和各种维生素,可以给人体提供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能满足人民生活所需,适应当前食品供求关系新变化的需要;具有整合乳品加工业和养殖业之间的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重大作用。 1.6.2 可行性 1.6.2.1 技术 项目所采用的配方工艺、低温灭菌、发酵等多项技术为项目单位自有技术,是项目单位结合青藏高原地产牛乳特点研究开发,并经近十年的实践,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所以项目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具有可靠保障。 1.6.2.2 经济 经本可研报告第九章的财务分析,年销售收入 2800 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 224.64 万元、销售利润 343.97 万元、净利润 257.98 万元、投资利润率高达60,多项目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远远高于一般农产品加工项目和工业项目。 1.6.2.3 环境 目投产后,噪声仅为 40 60 分贝,不产生废气、废渣,废水为 CIP 清洗系统清洗加工设备、管路和容器产生的污水,经过厂区污水处理池,由城北区市政管网排除。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不产生影响。 1.6.2.4 市场 13 项目单位自 2000 年起即开始进行牛奶乳制品深加工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市场开拓,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西宁市 场约有 70的超市、终端店在销售,且部分产品已试销到陕、甘、宁等省区,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将有 6 0部分在本地市场销售,其余 40部分销往外省市场。 1.6.3 风险评估 技术风险,来源于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新产品的断档,所以项目单位要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捕捉市场信息,拓展新产品领域。 品质风险,来源于项目单位对质量控制不严所造成,所以必须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工作溯源体系要求作业,质量监管机构要加强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做好品质事故的分析和防范。 不正当竞争风险,来源于产品价格恶性竞争,所 以项目单位在管理上要加强力度,做好开源节流,降低各项费用。 市场风险,来源于市场上的恶意破坏,所以项目单位一方面巩固原有销售网络,树立根深蒂固的可信群体,同时加强“好朋友”品牌宣传和媒体宣传。 1.6.4 带动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将直接带动 600 户农牧民从事奶牛养殖、间接带动 200 户农牧民从事玉米、大豆、碗豆等农作物的种植,每户农牧民养殖户年增收 20000元,每户农牧民种植户年增收约 10000 元。 1.6.5 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1.6.5.1 奶源短缺问题 目前奶源短缺仍是制约青海乳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发展 的主要原因,本项目的建设,已与二十里铺镇的石头磊村、二十里铺村、莫家庄村、花园台等 14 村签订了“公司 +农户”的奶牛养殖及牛奶收购协议,养殖收购规模达 1130头,可保障本项目的原料鲜奶供应。 1.6.5.2 产品开发 由于本地区乳品产品较为单一,高端产品较少,所以公司将成立产品研究开发部,专门从事高原新特产品、高端产品的研究开发,以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1.6.5.3 质量问题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即包括标准化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ISO9001、 ISO22000 体系认证,严格原辅材料采购的控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 工艺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的权威、严格产品的包装、贮存、运输和装卸容器、工具、设备的要求,严控厂区环境、生产厂房、生产车间设施、生产设备等的卫生要求,做到原料收购、出厂产品 100合格。 1.6.6 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符合新时期青海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地有关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年销售收入 2800 万元,净利润 257.98 万元,投资开利润率高达 60,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能够直接带动项目区内 600 户农牧民发展奶牛养殖、间接带动 200 户农牧民从事玉米、大豆、碗豆等农作物的种植,对拓宽青海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解决 7 0 余人就业,其社会效益显著。 综合各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牛乳综合深加工产业,其前景广阔,项目生产技术先进可靠,建设方案科学合理,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和品牌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建议项目单位尽快立项实施。 15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国家产业政策 2006 年 5 月 11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重庆一家奶牛养殖基地时留言写道:“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厅奶。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中国奶业“十一 五发展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规划以及 2007 年 9 月 27 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发展的意见 (国发 200731 号 )。强调保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加大奶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办法。 青海畜牧业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波动和发展调整,出现了更高层次的稳定发展势头,其突出特征之一是产业聚集步伐加快,表明了畜牧业由粗放开经营向集 约型经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这一历史性转变过程中而产生的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结构调整。从而使畜产品市场的波动周期近年来发生了明显变化,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将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方向发展。 2.1.2 行业规划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 2010 年 )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等方面内容, 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目标是: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5 0以上,规模化、标准化、产 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加速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形成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雏形,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以规模经营为主, 16 散户生产为辅的奶源供应体系,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辅助的乳品加工体系,以北方重点优势产区为主体,南方零散奶源地为补充的产业布局体系。力争实现奶源优质高效、奶农收入增加、企业实力提升、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