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万吨配合饲料生产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 -可编辑 -完整版 编制机构:某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二 O一七年七月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4 一、 项目概况 . 4 二、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 9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0 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0 二、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2 第三章 市场预测 . 15 一、 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 . 15 二、 市场前景分析 . 18 三、 产品销售方案及营销策略 . 19 四、 企业竞争力分析 . 23 第四章 承担单位概况 . 26 一、单位概况: . 26 二、股权结构图 . 29 三、经营情况 . 29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31 一、项目建设规模 . 31 二、生产规模的确定 . 31 三、产品品种和质量指标 . 31 第六章 场址选择 . 32 一、 项目选址 . 32 二、 建设条件 . 32 第七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 35 一、 技术方案 . 35 2 二、 设备方案 . 36 三、 工程方案 . 41 第八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 44 一、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 . 44 二、 燃料 动力消耗 . 44 第九章 项目总体布置 . 45 一、 总体布置 . 45 二、 运输 . 45 三、 给排水 . 46 四、 供电及通讯 . 47 五、 供汽与通风 . 48 第十章 节能 . 49 一、 项目能耗指标及分析 . 49 二、 节能措施 . 49 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 . 51 一、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 51 二、主要排放废源及处理措施 . 51 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54 一、 劳动安全卫生 . 54 二、 消防 . 55 第十三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 . 58 一、 组织管理机构 . 58 三、 经营管理模式 . 60 第十四章 实施进度 . 63 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64 3 一、 投资估算 . 64 二、 资金筹措 . 70 第十六章 财务评价 . 72 一、 财务评价依据 . 72 二、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 72 三、 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 73 四、 财务 评价 . 74 五、 不确定性 分析 . 75 第十七章 社会评价 . 77 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77 二、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 77 三、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77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77 第十八章 结论 . 78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 7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 78 4 第一章 总 论 一、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20万吨配合饲料生产线项目 承建单位: 单位名称: *饲料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 技术负责人: * 建设性质 :新建 资源条件: *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多年从事饲料生产与销售的经验。 *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近 50 家饲料生产厂,主要有家禽、水产类等 10 大系列包括预混料、浓缩料、配合料在内的 100 多个饲料品种。市场遍布山东、河南、江苏、湖北、 山西、北京、上海、东北三省近 20个省市。 项目建设地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公路畅通,运 输能力强。 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玉米的种植经验丰富; 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政策到位,可为当地发展畜牧业、饲料加工业提供可靠保证。 (一)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该项目建设年产 20万吨 全价配合饲料 , 产品分:鸡、猪、鸭、鱼系列。 (二) 厂址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 山东省 *, *工业园区内。 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足, 5 基础设施完善,接近原料产地和饲养基地。有悠久的农 业种植基础和畜牧业养殖基础。厂区地势平坦,符合项目建设。 (三) 技术设备方案 项目选择使用先粉碎后配料工艺。主要分原料接收; 原料清理、粉碎工段; 配料、混合工段和制粒工段四部分。 主要设备包括:化验设备、公用工程设备、散装玉米仓设备、及配合饲料成套设备共 222台(套)。 (四) 主要原材料供应 主要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花生粕、菜粕、鱼粉、次粉、混合油、氨基酸等由公司在当地或国内统一采购。 (五)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执行,并对主要排放废源做到及时有效处理。 (六) 项目 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约需 12 个月,各项工作按计划交叉进行。 其中土建工程施工6-7个月;设备安装 3-4个月,包括安装中的单机试运转、调试等;试生产一个月。 ( 详见项目建设实施进度横道图) (七)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为建设投资与铺底流动资金之和,共 2400 万元,包括建设投资 2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 400万元。由公司自筹解决。 (八) 财务评价 该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0.6%,大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 8%,投资回收期短,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均较强。综上所述,各项分析表明,该项目 6 从财务角度可 行。 通过不确定性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实现自身盈亏平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九) 社会评价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 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 促进种植业三元结构的建立,促进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 增强六合饲料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地方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 (十) 研究结论 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除满足公司内养殖公司需要外,还可外销,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 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 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一 生产规模 吨 /年 120000 二 产品方案 12 1 肉鸡料 万吨 /年 8 2 蛋鸡料 万吨 /年 1 3 猪料 万吨 /年 1 4 鱼料 万吨 /年 4 4 鸭料 万吨 /年 10 三 年工作日(装置运行日) 天 300 7 四 主要原材料消耗 1 玉米 吨 120000 2 豆粕 吨 24000 3 花生粕 吨 8000 4 菜粕 吨 6600 5 鱼粉 吨 1100 6 次粉 吨 9500 7 混合油 吨 2400 8 蛋氨酸 吨 220 9 赖氨酸 吨 1200 五 公用动力消耗 1 供水 年用量 万m3 3.5 2 供电 装机容量 KW 1600 年耗电量 KW.h 500000 3 供汽 年用汽量 t 8000 折合耗煤 2600吨 六 三废排放量 1 废水 无 2 废气 无 3 废渣 吨 600 煤渣出售做砖 七 运输量 1 运入量 吨 240720 2 运出量 吨 240000 八 劳动定员 人 100 8 1 其中:生产工人 人 81 2 管理人员 人 19 九 本工程建筑面积 m2 7780 十 占地面积 亩 53 包括公用工程分 摊 十一 工程项目总投资 万元 10268.23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968.8 2 铺底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2299.43 十二 年销售收入 万元 59000 达产年 十三 成本和费用 1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54999.18 达产年 十四 年销售税金 万元 达产年 十五 年净利润 万元 3000.61 达产年 十六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29.22 2 投资回收期 年 6.39 含建设期 1年,静态税后 3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20.6 税后 5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10649.26 Ic=8%,税后 6 产量盈亏平衡点 % 43.38 9 二、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一) 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 3、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5、 *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二) 编制的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法规,实事求是地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力求报告合理、科学、可靠。 2、 根据山东省畜牧业总体规划要求 ,按照大型饲料生产企业进行规划设计 . 3、根据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的总体规划,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发挥该公司技术及产品的优势,力求投入少、时间短、见效快。 4、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采用先进 的工艺技术及可靠的设备、材料,生产高品质的饲料产品。 5、执行国家、地方、行业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的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 6、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做到设计、施工投产三同时,三废排放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7、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8、该工程的公用设施,包括配电房、供汽、化验室、供排水、机修车间、消防设施、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工程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10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发展饲料工业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先决条件 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畜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繁荣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饲料是畜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料工业的发展,必须适应畜牧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我国饲料业已成为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 2005 年饲料产品总产量达7806万吨,饲料加工业产值接近 2000亿元,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同步增长。截至 2007年底,饲料总产值已达 3335亿元,总产量已达 1.23亿吨,职工 85.6万人,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饲料成本占养殖业成本的 70以上,因此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推广饲料加工新技术,是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今后,山东省饲料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食品安全两大主题,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加快科技水平和体制创新步伐 ,提高饲料工业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素质;优化饲料产品结构,由总量扩张向提高产品质量和确保饲料安全;搞好饲料行业的规模化重组,支持民营和三资企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乡经济蓬勃发展,在广大人民群众温饱解决以后,便进一步要求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结构,增加肉、蛋、奶在食物中的比重。为提高动物食品在食物中的比重,就必须大力发展 畜牧养殖业 ,而发展养殖业又必须发展饲料工业的生产。 (二) 是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饲料安全是维护 11 食品安全的前提条件,提高畜禽水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畜牧水产业的主攻方向。因此,发展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业对于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 是我国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入世后,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畜禽水产品的出口,将大大拉动饲料工 业的更快发展。而畜产品的出口在当前必需是以生产绿色畜禽为前提,绿色畜禽的生产又必须有绿色畜禽配合饲料。因此,建设生产纯天然、无污染、无毒害、无副作用的绿色畜禽饲料是我国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目前,国内的牛、羊、猪价 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虽然国家将逐步调低肉类进口关税,但在国际上仍具有 竞争力。另外,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水产品的需求将有很大增加,从而对饲料产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根据“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十五计划及 2015年规划”,到 2015年,工业饲料需求量为 2100万吨。因此,饲料加 工企业为进一步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必将有更大、更快的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将在国民经济总体结构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 是 满足市场 对畜牧饲料产品的需求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中产阶层的崛起,使国内对畜牧饲料产品的需求始终保持旺盛的势头,开辟了世界上最为广大的市场。 当前中国人口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不到世界八十年代水平,膳食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国 务院颁布的中长期农业发展纲要和九十年代食物结构改革 和发展纲要提出了 2000年至 2020年畜牧、水产品的发展目标。作为养殖业配套产业的饲料工业,一方面要将满足养 12 殖业需求始终放在首要位置,另一方面要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完善饲料工业体系。 这是饲料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畜禽产品饲养环境,扩大畜禽产品出口。另外,通过对国外饲料企业的学习、考察,把他们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带进来,有利于我们饲料企业的项目建设,有利于饲料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管理同 国际接轨,缩小其在生产工艺和技术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因此,为进一步加快我省饲料加工企业发展的步伐,迅速提高我省饲料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科技含量,促进山东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我国是世界上畜牧生产大国,在肉、蛋产量方面居世界首位。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经过近三十年的蓬勃发展,饲料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包括饲料原料、饲料加工、饲料机械、饲料添加剂以及饲料教育、科研、检测等服务系统在内的门类比较 齐全、功能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为养殖业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节约粮食资源、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为饲料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5年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 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些政策的落实将给以后的饲料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 报告中号召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饲料工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饲料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并号召培育世界一流领军人才,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伴随着饲料工业发展的伟大实践,饲料行业也培育和造就了新希望集团、六和集团等一批优秀的饲料企业,具备了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的雏形。但无论在数量还会是质量,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这些企业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加强饲料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实施饲料行业名牌战略,扩大联合、加快整 合,重点扶持一批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企业文化和综合效益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争取早日在行业内造就一批真正的领军企业和世界级饲料企业。 (二) 符合行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饲料工业十五计划还 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我国饲料工业中长期发展目标是“满足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对饲料产品质和量的需求,实现能量和蛋白质饲料(除动物蛋白外)基本自给,使饲料工业科技水平、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到 201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 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饲料工业,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饲料工业即要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又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更大发展。 山东省是饲料大省,饲料工业总产量和产值已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二位。我国加入 WTO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将获得更大发展,与之相关的饲料工业也将随之发展壮大。随着关税壁垒被打破,出口体制会进一步完善理 14 顺。再加上我国大部分畜产品(除禽肉外)价格低于发达国家,山东作为沿海省份,畜产品出口有望获得较大增长,这也有利于促进山东饲料工业的发展。 根据畜牧 业 “十五”计划和 2015 年远景目标:到 2010 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要达到 40%;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大独立产业;到 2010 年,我国畜牧业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都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畜产品在国际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将大大增强,而所有以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以饲料企业的发展、进步为前提和基础的。 因此,随着国际大市场的形成,将为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适时发展我国的饲料工业是可行的。 15 第三章 市场预测 一、 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 (一) 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分析 饲 料业是我国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纽带,在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消费不断增加。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对畜产品的消费将大量增加。加上新一轮消费升级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增加,促进了饲料行业的发展。 1、产值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各省统计数据来看, 2016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 4258亿元,同比增长 8.51%。其中工业饲料总产值 3812.9 亿元,同比增长 14.32%,饲料添加剂 286.6亿元,动物源性饲料 69.6亿元,饲料机械设备 88.8亿元。工业饲料产量连续 4年突破亿吨大关,达到 1.37亿吨,同比增长 10.83%。配合饲料产量为 10590万吨,同比增长 13.64%;浓缩饲料产量为 2531万吨,同比增长1.5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 546万吨,同比增长 4.79%。 2、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 年,我国配合饲料比重进一步提高,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分别占饲料总产量的 77.5%、 18.5%和 4%,配合饲料产量同比提高了 1.5个百分点,浓缩饲料比重略微下降,添加剂预 混合饲料保持稳定。 3、猪饲料恢复性增长,水产饲料和反刍饲料平稳 2016 年,猪饲料、蛋禽饲料、肉禽饲料、水产饲料、反刍动物饲料和其他饲料产量分别达到 4577万吨、 2666万吨、 4220万吨 、 1339万吨、 571万吨和 303万吨,同比增长了 14.40%、 5.86%、 15.04%、 0.96%、 0.39%和 18.11%。 16 2016 年,受一系列促生猪发展政策的扶持,以及生猪存栏量的增加带动猪饲料呈现恢复性增长,猪饲料所占比重由 2007年的 32%上升到 34%。禽类饲料产量稳定增长,所占比重保持 50%。水产饲料 和反刍饲料受水产出口受阻和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基本上维持上年度水。 4、东部中部区域保持强劲涨势 2016年,东部 10 省总产量为 6270万吨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45.88%;中部六省总产量为 306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22.41%;从区域发展速度来看,占我国饲料工业比重较大的经济带东部 10省和中部 6省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从各省产量看,排在前 5 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 1646 万吨)、山东( 1589万吨)、河南( 939万吨)、辽宁( 897万吨)、河北( 843万吨)。 从各地区产量的增减情况来看,与 2007 年相比,增 长量超过 100 万吨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增长 242万吨)、山东(增长 217万吨)以及湖南(增长101万吨)。 5、主要原材料供应 根据国际粮油信息中心提供资聊, 2016年全国玉米产量为 1.56亿吨,较2007年增长 370万吨,增幅 8.7%;大豆产量为 1650万吨,较 2007年增长 377万吨,增幅 29.66%。其他包括鱼粉、蛋氨酸、赖氨酸等供应均充足。 (二) 行业发展趋势 2016 年山东省饲料行业依然取得了较快发展,饲料总产量再上新台阶,总产量首次突破 1500万吨,达到 1530万吨,产值 430亿元(占全 省 GDP31072.1亿元的 1.38%),同比分别增长 12%和 13%。 1、饲料生产稳定发展 17 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人禽流感事件的影响,饲料业发展遭遇困境,但是 2016年饲料行业依然取得了较快发展,饲料总产量再上新台阶, 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 4258亿元,同比增长 8.51%。山东省 总产量首次突破 1500万吨,达到 1530万吨,产值 430亿元(占全省 GDP31072.1亿元的 1.38%),同比分别增长 12%和 13%。 2、 结构更加优化。 在猪料、禽料稳定发展的同时,水产料、反刍动物料增长较快,逐步形成了适应全国 养殖业特点的,以猪料、禽料为主体,水产料、反刍动物料、特种动物料共同发展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在配合饲料稳步发展的同时,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发展迅速,企业类型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安全、质量成为经营突破口 通过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饲料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安全优质饲料产品已占主流。进入“十五”以来,全国配合饲料产品抽查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 饲料质量安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饲料企业的生命线。 因此,今后以“质量三包”为突破口,将是饲料 企业打破价格战、服务战的有效竞争策略。 4、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饲料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工艺水平,提高了饲料产品的科技含量。许多骨干饲料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加大了研发投入,逐步形成了一批以企业为研发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力量。北京大北农集团、湖南正虹集团等已经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5、 做大做强优势凸显 18 2006 年,全国年产 10 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 164 家,全国排名前 10 位的饲料企业生产总量为 2642 万吨,约占全国饲料生产总量的四 分之一。许多大型饲料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广东恒兴集团、广东温氏集团、湖南正虹集团、唐人神集团、六和集团、大北农集团等 30 多家大型饲料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整合重组模式,进一步加快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发展。 6、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饲料产品总量约占世界产品总量的 15%,自 1996年开始,连续 12年为位居世界第二的饲料生产大国。许多饲料加工企业开始到国外投资办厂。高精度大型饲料机械成套设备已经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东 南亚、欧盟、非洲、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饲料添加剂工业更是发展迅速,全面实现了由依赖进口型到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创汇型的转变。 二、 市场前景分析 (一) 国家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为饲料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9年 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文件一共提出了 28 点措 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可以相信, 2009 年,中国农业会走得更好。 饲料业是我国 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纽带,在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饲料业中长期发展总体目标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优化饲料产业结构和布局,科 19 学利用和综合开发各类饲料资源,加快饲料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安全优质高效和替代进口饲料产品的生产,加快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饲料生产体系,以实现大宗饲料原料和饲料总量供求的基本平衡。 可以预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项政策的落实将给 2009年的饲料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 畜产品消费的稳步增长要求饲料行业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 ”期间,我国肉类产量需要年递增 2 1,蛋类产量年递增0 8,奶类产量年递增 5 8,相应的,饲料产量需求达到 13100万吨以上。预计到 2010 年,肉类产量达到 8400万吨,年递增约 1 6;蛋类产量达到 3000万吨,年递增约 1;奶类产量达到 4200万吨,年递增约 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8;饲料产量 13100 万吨,产值 3400亿元。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禽品种适度规模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 (户 )的产品比例分别提高 10个百分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百姓对小麦、大米等口粮的 需求量会越来越小,而对副食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量则越来越大,主食下降为副食,而副食上升为主食,因此对生产畜产品的饲料用粮需 求也会随之迅速扩大。 所有这一切都为饲料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空间。 (三) 畜牧饲料农场经济兴起将带动饲料业的发展 由于中央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土地集中后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可能性加大,同时随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市场锻炼经历的劳动力返乡,加之中央十大利好政策和社会资本的加入,农村集中养殖农场将会出现,畜牧饲料农场经济兴起将带动饲料业的发展。 三、 产品销售方案及营销策略 (一) 产品 定位策略: 20 1、始终把饲料产品品质(好产品 +好服务 +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树立好产品的口碑,避免饲料产品质量的波动性。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以散养为主导的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饲料工业已经进入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的新阶段。 我国饲料行业经过了 30 年的发展,已由高速增长期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在实现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过程中,饲料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单纯追求销售数量、增长速度,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经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 需要。企业应及时进行战略调整,追求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效益提升的集约式经营过渡,才能取得可持续性发展。 2、研制和开发猪饲料系列产品,作为重中之重。 山东是传统的畜牧大省,从各项数据来看,禽类占据了山东畜牧业的半壁江山,养禽的规模化程度比较高,近几年,山东的养禽市场逐渐 稳定, 伴随国家 2007年及 2016年对于养猪业规模化的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的调整, 2016 年及未来几年养猪的规模化程度会大幅提高, 养猪市场开始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