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工程技术设计院 二 O 一七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 4 一、 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 4 二、 数控专业及实验 实训设备设施建设现状 . 5 三、 数控专业高职生培养现状 . 8 四、 数控技术相关专业简介 . 9 五、 与专业相关技能鉴定站的建设情况 . 10 第二章 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 . 10 一、 项目建设的目标 . 10 二、 宏观经济发展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 . 10 三、 技能型紧缺数控人才岗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 . 12 四、 本地区制造业发展概况及人才需求状况 . 13 五、基地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 16 六、相关专业高职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 17 七、二年制数控技术专业高职 培养方案 . 21 八、与企业、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办学 的合作伙伴关系 21 九、 高职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 21 第三章 建设方案、共享机制与改革创新方案和规划 . 22 一、 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建设方案和建设规划 . 22 二、 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和规划 . 26 三、 数控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 30 四、 资源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 . 31 五、 项目实施的风险预测分析 . 34 第四章 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筹措及保证措施 . 36 附件一、基地共建协议 . 37 附件二、数控实训基地平面 图 . 37 附件三、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 37 - 附件四、数控技术专业主干理论课教学大纲 . 37 附件五、数控技术专业实践课教学大纲 . 37 附件六、济南及周边地区部分制造企业和数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简况 . 37 附件七、济南及周边地区部分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和统计表 . 37 附件八、职业院校数控技术类实验实训课时需求调查统计表 . 37 附件九、济南及周边地区部分职 业院校数控技术类师资培训需求调查统计表 . 37 附件十、济南及周边地区部分企业数控类技工培训需求调查统计表 . 37 附件一、基地共建协议(复印件) . 37 附件二:数控实训基地平面图 . 38 附件三: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 39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 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我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 财政部 确定的重点支持建设的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院校, 是 山东省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制冷与空调、市场营销两个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制冷与空调专业被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民国初年, 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职教经验十分丰富的高等院校。现全日制在校生 12000 人。 2005 年面向全国 26个省市招收 4700 人。 学院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高校集中区,占地面积 2300 多亩,固定资产已达 5.2 亿多元。已建成校舍面积 37 万,图书馆藏书 120 万册,电子读物 70 万种。学院建有实训大楼 2.6 万 ,其中 2100 为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所专用。配备了广播级数字化摄录编播系统、双向自控闭路电教系统、电子商务模拟系统、证券投资模拟系统、英语听力发射系统等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并建有先进的计算机校园网,实现了教学和行政管 理手段现代化。 学院现有教职工 868 人,其中 专职教师 489 人,专业教师 375 人,兼职教师 204 人;在专职教师队伍中,正教授 9 人,副教授 149 人,“双师型”教师 293 人,中级职称及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 80%,大批专业教师通过产教研结合和社会实践,具备了较高的双师型素质,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学术)带头人,并长期聘请澳大利亚、荷兰等外籍教师上课。 学院与主管部门省商业集团的直属骨干企业银座商城、生物药物研究院以及烟台冰轮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冰轮工程学院、网络培训学院、福瑞达生物工程学院、银座商务学院等四个 学院,设工程技术、计算机、汽车与电子技术、外语、生物技术、工商管理、会计、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 9 个系及基础部和实训中心、商务培训中心,开设数控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电子、 IT、制冷与空调、生物工程、商贸、金融、旅游、服务、食品、服装、实用艺术等 46 个专业,并按社会急需的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了 70 多个职业方向。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充满活力的专业群体。 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第一,促进学生就业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构建“以德为本,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主 线”的教育体系,依托行业和企业优势,实行产学研结 - 合、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突出高职教育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实验实训自开率达到了 95%,近 3 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8%以上,专升本升学率名列同类院校前茅。学院与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院正在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标准建设一个在校生 15000 人,具有鲜明的高职办学特色,在全国高职人才培养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的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院。 二、 数控专业及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建设现状 数控技术专业是 我院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为了适应山东制造业强省特别是济南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发展对数控人才数量和知识技能结构的迫切要求,我们计划 2007 年以前把数控技术专业建成既能培养高职生又能为社会提供职业教育师资和制造企业在岗数控人才培训的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精品专业,并面向社会开展数控技术服务。同时,结合实践教学和社会培训需求,建设全国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目前已取得的数控技术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成就如下: 1、师资队伍 我院已配备数控技术专业专职教师 25 人,其中具有高级、副高级职称的 12 人 ,“双师”型教师 20 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 20 人,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 5 人,其中高级工、技师 6 人 。已基本满足了专业教学和实训、培训需要。 数控专业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基本情况如表 1-3。 表 1 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任课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历 年龄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张德生 高工 硕士 42 CAD/CAM 应用、生产管理基础 2 王建平 副教授 在读硕士 45 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 3 李沛瑜 研究员 硕士 42 机床电气控制 4 邵长波 讲师 硕士 35 CAD/CAM 应用 5 王继梅 高工 硕士 39 数控编程操作 6 田峰 讲师 硕士 30 数控编程操作 - 7 于军华 助教 硕士 28 机床电气控制 8 张新芝 副教授 本科 45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制图 9 管 旭 讲师 硕士 35 数控编程操作 10 李 军 副教授 硕士 33 电工与电子技术、 11 苏 燕 讲师 在读硕士 29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12 王家敏 讲师 硕士 28 数控机床电器与 PLC 13 张虹 助教 硕士 26 数控加工工艺、金属切削机床 14 袁科新 助教 硕士 25 机械制造基础、数控伺服系统 15 魏 蔚 副教授 在读博士 30 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 16 白淑文 高工 硕士 40 微机原理 17 王 琪 讲师 硕士 29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8 薛 梅 讲师 硕士 30 工程力学、机制工艺 19 孙秀清 副教授 本科 50 精密加工、 液压传动、 精密测量 20 尹选模 副教授 本科 51 刀具设计、特种加工 表 2 来自生产一线兼职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专业方向 工作单位 1 秦光文 高工 机制工艺 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2 谢清龙 高工 机械制造 济南轻骑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 3 林 檀 高工 机械设计 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4 刘茂华 技师 数控编程 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 5 尤协波 高工 网络技术 山东瑞宝控制技术开发公司 表 3 实训指导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历 指导课程 1 程虎 高级工 专科 数控编程操作 2 张德生 高工 硕士 机械 CAD/CAM、金工 - 3 房大宇 技师 专科 数控编程操作、数控维修 4 秦光文 高工 本科 金工、特种加工 5 秦绪波 应用技术研究员 本科 数控加工、电 工电子 6 袁厚之 应用技术研究员 本科 数控加工、自动控制 7 贾丽华 技师 专科 数控电加工 8 王淑华 技师 专科 数控加工、计算机应用 9 刘茂华 技师 专科 数控编程操作 2、数控实训基地现有设备设施 我院实训大楼 2.6 万 ,其中 2100 为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所专用( 见附件二 -数控实训基地平面图 )。现已建成数控机床加工操作实训室,已投入数控设备 28 台套;已建成较完备的电工电子实训室、微机原理与应用实训室、 CAD/CAM 实训室、 PLC 实训室,其中电工实训室已升格为省级中级电工职业资 格培训鉴定中心;初步建立了金工实训室。并已争得济南及周边地区的 15 家制造企业的大力支持,初步满足了数控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实习和实习实训的需要。 表 4 数控机床加工操作实训室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 数量 主要实验内容 设备造价 (万元) 数控机床加工操作实训室 CJK6032-4 型教学数控车床 4 台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32 ZJK7532A-4 型教学数控铣床 4 台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48 ck616i 数控车床 6 台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49 XK7124A 数控铣床 6 台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67 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台 6 台 42 D774 数控电火花机 1 台 电火花数控加工 7 DK7740 数控线切割机 1 台 线切割数控加工 7 华中、 Fanuc、 SiemensHNC 仿真软件 各 55点 数控编程仿真加工 21 数控仿真专用微机 55 台 28 - 工卡量具 12 合 计 313 表 5 数控专业基础课实训室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 主要实验内容 设备资产(万元) 电 工 电 子实训室 电工电子实验台 100 套 自耦变压器起动控制柜 5 套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柜 5 套 压 缩机控制台 5 套 直流、交流电路实验 电机启动控制实验 125 微 机 原 理与应用实训室 微机开发系统 单片机实验装置 微机组成结构 微机接口实验 汇编语言 18 金工实训室 交流弧焊机 5 台 气焊气割设备 5 套 各种量具 321 件套 钳工工作台、工具 20 套 钻床 10 台 除车、铣、刨、磨实训(在联合企业进行)以外的金工实训 16 PLC 实训室 PLC 可编程控制器 40 台 PLC 基础实验和应用试验 40 合 计 199 三、 数控专业高职生培养现状 1、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高中毕业生和中专、 职专毕业生。经过周密调查研究,自 2004 年开始 2 年制试点(试点 4 个班 210 人)。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数控机床市场营销及安装 - 调试维修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三年制和两年制教学计划 非试点班执行三年制教学计划,试点班执行两年制教学计划。计划从 2005 级学生开始,实行分方向教学(编程制造、数控设备维护维修、模具制造)。 4、毕业生就业方向 数控设备和数控加工的操作和管理岗位; 数 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含 CAD/CAM 软件应用);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设备改造;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 其他数控设备的检测与维修工作; 数控机床及其他数控产品制造部门的生产、管理、营售等岗位。 四、 数控技术相关专业简介 我院制冷与空调、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开设了数控技术课程,其中市场营销专业还根据近两年数控设备制造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开设了数控设备营销方向。这些专业的有关情况见表 6。 表 6 数控技术相关专业情况一览表 相关专业 制冷与空调 自动化 计算机应 用 应用电子 市场营销 开办年份 1970 1999 1996 1994 1995 在校生人数 470 120 280 160 210 今年招生计划 220 120 350 100 310 相关方向 生产制造 智能小区运行管理 设备数控及数控化改造 机电一体化 数控设备营销 数控理论课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电梯数字化控制与维护 机械数控系统原理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 数控塑料机械 - 数控实践课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电梯数控系统操作与维护 数控系统应用与维护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设备生产实习和 营销实习 五、 与专业相关技能鉴定站的建设情况 多年来,我院一直是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省机械、轻工、电子、商业等主管部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之一,近 200 名专职教师取得了职业技能鉴定员和鉴定师资格。经有关部门委托,我院不仅承担了近几年本院在校学生的 30 个专业 50 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鉴定工作,还每年承担数批社会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鉴定。我院毕业生全部获得 2-3 个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有近 8%的学生取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今年我院申报了包括数控技术在内的 13 个专业 20 个工种的省级技能鉴定站 ,目前正在审批过程中。 第二章 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项目建设的目标 本项目计划投入数控设备 48 台套,价值 641 万元。每年培养高职数控技能型人才 200250人,社会培训达 1000 人次以上。至 2007 年建成。 二、 宏观经济发展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 20 多年,我国机床消费额大致和国民经济 GDP 增长值同步,每十年翻一番。 80年代初,我国机床消费额为 10 亿美元, 90 年代初达 20 亿美元, 2000 年为 37.88 亿美元。 2000年世界机床最大消费国美国,消费额为 68 亿美元,原 预计 201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机床消费市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2001 年我国机床消费已达到 47.4 亿美元,比位居第一的德国仅差 15%。2002 年我国机床市场消费额已上升到 59 亿美元,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并正在以 25% 30%的速度增长。机床保有量达到 了 378 万台套,其中数控机床达到了 7.5 万台。 从教育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首届全国数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获悉,虽然我国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但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奇缺,其中仅数控机床的高级操作工就短缺 60 多万人。 据华中科 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 2003 年 10 月份完成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数控专业的毕业生每人通常有 4 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毕业生一次性就 - 业率在 95以上,其中模具技工的月薪由原来的 500 600 元飙升至现在的 5000 6000 元,有的模具技工的年薪甚至高达 30 万元,超过了部分博士毕业生的身价。 但该调查报告同时显示,目前我国的数控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奇缺,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即他们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企业的需求。 专家们就此指出,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走出学历误区, 不能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职业教育新模式的建立必须依托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坚持教学与培训相结合。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认为,近年来由于数控人才的需求拉动,我国各高校、高职和中职都加大了培养数控人才的力度,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数控用人企业的需求,数控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普遍存在。各高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工艺经验,难以满足用人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企业员工,他们具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和实践经验,但 普遍知识面较窄,缺乏对计算机数控系统的了解和应用经验。专家们介绍,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操作型 3 个层次,后两类人才正是社会急需的数控“蓝领”或“银领”高级技工。 制造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生产的技术底层平台,它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也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保证。 据统计, 2005 年我国的数控机床年产量将达到 3 万台,数控机床的普及率也将大大提高。而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还不到 2,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如果 要实现国家提出的到 2010 年数控化率达到 10%以上的目标,需要增加大量数控机床及其配套的软硬件。数控化率每提高 1%,就需要近 4 万台数控机床。 根据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调查,就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影响现有数控设备利用率因素中,编程能力不足占 17.2%,维修能力不够占 36.5%,操作人员不熟练占 15.2%,系统陈旧无法维修占 6.3%;影响数控设备完好率的因素中 ,维修太贵或无法买到占 22.6%,维修力量不够占38.4%,机床有待改造占 23.3%。由此可见,既具有足够的数控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经过系统地操作实 训的数控维护维修人员和数控编程人员是目前企业急需的数控人才。 - 从行业来看,军工企业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由于我国军工企业一度不景气,其数控人才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失严重。由于数控人才匮乏,军工企业数量有限的数控机床也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军工的投入,特别是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万台设备数控化改造专项实施后,迫切需要大量的掌握数控技术的各层次人才,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护维修人才已成为制约军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装备制造企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也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这 些企业近年来任务饱满,效益较好,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论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还是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都很缺乏。 随着非国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由此可见,我院建设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适应全国对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的迫切需求 。 三、 技能型紧缺数控人才岗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 根据国家数控技术中心的调查结果,全国数控人才的学历分布情况是,本科以上学历占8.55%,专科占 31.25%,中专及以下学历占 59.16%。工作岗位分布情况:数控编程占 12.6%,系统维修占 12.44%,机床操作占 70.13%,编程、维修、操作均能做的复合型人才占 4.83%。据此把数控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即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人才,但相对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所需知 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了解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目前,这类数控人才多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或企业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但部分企业已大规模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操作。可以预见,在企业对“蓝领层”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数量有很大需求的同时,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对“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的 - 培养,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 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 CAD/CAM”软件。 2、“银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即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 25.04%,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 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 12.44%。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 ( 1)数控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产品的数控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至少一种三维 CAD/CAM 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 编程。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 2)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要以机、电、光、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 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即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 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独立承担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任务。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这类人才必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网络技术。 分析表明,我院建设数控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适应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结构的客观需求。 四、 本地区制造业发展概况及人才需求状况 1、山东省建设制造业强省将需要大批数控技术人才 - 山东 省委书记张高丽在 2003 年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指出:“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强省为重点,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突破。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强省、加速工业化进程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到 2005 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超过 85。” 建设现代制造业强省,是山东省今后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山东将实现从“制造业大省”到“制造业强省”的跨越。中国工程院院 士、山东大学艾兴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制造业永远都是朝阳行业。我们一定要以这次省委工作会议为契机,把我省的制造业搞上去。制造业是我省工业中的第一大行业,涉及个大行业,上百个小行业。企业数、总资产和实现利润均居全国第五位。可以说,我省制造业基础较好,有几个优势行业,像专用设备制造业全国第一,普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居全国前列。”艾兴院士还指出,山东省制造业结构层次偏低,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仅占装备业的 12.39。目前,全省有近 50的设备落后于国际国内 先进水平,达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先进水平的仅占 10,数控化率不到 9。 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的转移,已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包括山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地区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这为打造“制造业强省”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山东省政府于 2003 年 7 月 10 日出台了关于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这标志着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正式启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目标是:从 2003 年到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5以上;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 6: 50: 44;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94;利用外资年均递增 40;制造业产品出口创汇年均递增 30;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企业;建成日韩产业转移的基地,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 2、济南及周边地区在全省制造业和数控技术领域占据龙头地位,急需数控职业教育大发展 济南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发展规模自建国以来一直处于国内居前的地位,也是全省制造业的龙头。其中包括济南机床二厂、机床一厂、机床四厂、济南锅炉厂、济南轻骑、山东小鸭集团、济南柴油机厂、中国重汽、齐鲁考格尔、德州机床厂、鲁南机床厂等一大批新老制造企业。这些企业的现状总体来说生产任务饱满、 效益较好,发展势头良好,设备数控化程度较高并有继续在短期内将设备数控率迅速提高的计划。这些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必将产生对数控人才的长期的大量 - 需求。另一方面,以山东模具制造技术中心、山东数控技术开发中心及各大制造企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数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近几年在数控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软硬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先进实用的成果,其中一些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将给本地区的数控生产、职业教育(包括实训)和职工培训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承和拉动。部分制造企业及数控研发机构简介见 附件六 。 济南 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重型锻压设备和大型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企业,是国内三大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压力机制造公司之一。企业规模大,大部分机加工设备都进行了数控改造,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强、有创造性的数控加工人才。 济南市传统的机械行业比较发达,随着传统机械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如中国重汽集团、济南重工集团等大型企业,老的机加工设备基本实现了数控化改造,新上的机加工设备几乎全是数控设备,每年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济南及周边地区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比较多, 济南第一机床厂是我国第一批数控机床生产企业,其数控机床年产量居国内前 3 名。德州德隆机床公司、鲁南机床厂的数控机床产量也进入了全国前 30 名。济南四机床的数控磨床发展迅猛。最近以“法因数控”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数控企业也发展起来了,为数控机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持,也就产生了人才的潜在需求。 济南天辰德佳机器有限公司,是国内塑窗设备行业龙头企业,目前生产的主要塑窗加工设备都采用了数控技术,因而需要大批从事数控系统安装、调试、维修服务的专业人员,目前这方面人员缺口约为 20 人。企业由于正常的人才流动,每年的人 才需求稳定在 30 人左右。 济南轻骑集团、山东小鸭集团、济南柴油机厂、济南汽车配件厂等一大批大中型制造企业机床数控化迅速,每年都需要录用或培养许多数控技术人才。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与数控机床有关的企业(不管是数控产品生产企业还是使用企业)都缺少一线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大部分企业的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也需要每年轮训一次。(济南及周边地区部分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调查统计表见 附件七 ,济南及周边地区部分企业数控类技工培训需求调查统计表见 附件十 ) 据不完全统计,济南及周边地区制造业从业人员达到 50 万人之众,按每年 5%的自然更新率计, - 总人员需求达到 2.5 万人。其中,对数控技术人才约有每年 5000 人的需求。而当前急需解决的是,由于全国性数控人才严重缺乏,数控技术更新速度较高,当地数控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实训教育能力不足,许多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维护维修岗位的人才素质急需通过录用具有高职水平的数控技术人才或通过对部分现有人员培训提升以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济南及周边地区的数控技术人才缺口已达到 2 万人左右。据山东省机械行业有关人士分析,这一人才需求量在今后几年内还将以较快速度递增,在 2020 年以前数控人才不会饱和。 3、济南及周边地区的机电类职业院校众多,但相对薄弱的数控师资力量和数控技术实验实训手段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济南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几十所职业院校,也是培养制造业一线操作人才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本地区数控技术实训培训能力较弱,这些学校的数控及相关专业的师资培训受到了制约。济南及周边地区职业院校数控及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与数控相关的实验实训课时与目前授课形式、师资培训需求调查统计结果见 附件八和附件九。 由此可见,我院建设区域共享型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适应济南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数控人才培养、 在岗员工和师资培训的迫切需要。 五、基地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本基地建成后将每年为本区域提供 12001250 人次的生产一线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和“双师型”师资力量的轮训,为数控机床及其他数控设备制造业和金属、非金属加工制造业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推动数控设备的市场需求和数控设备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综合实力,从而有力地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具体到量化指标上,可通过以下两组数据说明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的显著性。 1、全国数控示范区的投入产出比统计 根据 1999 年全国数 控示范区的统计,投入产出比在 1: 9 以上,最高的可达 1: 42。详见下表: 表 7 全国数控示范区投入产出统计数据 示范区 武汉市 河北省 四川省 陕西省 天津市 投入,万元 4350 8994 7145 16000 6560 - 产出,万元 183400 161892 118618 215600 60737 投入产出比 42.16 18 16.6 13.48 9.26 平均投入产出比 17.2 2、大幅度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表 8 全国数控示范区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统计结果 试点单位 一拖 上柴 东风 杭州氧机 沈变 嘉隆包装 东方锅炉 济南二机床 北重电机 杭州汽轮机 开发周期缩短, % 75 50 40 30 30 80 30 30 50 30 按平均每 10个数控技术人才保证 100万元的数控软硬件投入的正常运行和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 17 计算,本基地每年培养培训的数控人才将保证 6000 万元以上的数控设备的运行,其产出将超过 10 亿元。并能通过加快新产品开发,提升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