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报告表编号: 年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废棉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 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 ,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 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废棉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益坚 联 系 人 方汉祥 通讯地址 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 联系电话 13802590555 传 真 邮政编码 515200 建设地点 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 代码 C1711 棉、化纤纺织 加工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8500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5000 总投资 (万元) 102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9.8%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计投产日期 2014 年 3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 1)项目背景 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 102 万,租赁 位于 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 的厂房建设废棉加工项目( 以下简称“本项目”) 。 本项目占地面 积 8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5000 平 方米,项目拟建一条废棉加工生产线。本项目主要 从事进出口 纺织材料、棉纺制品 生产加工及销售,年产棉纱 20000 吨 。项目地理位置图与四至图分别见附图一、附图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 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 委托 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深入进行现场踏勘后,依据国家、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在建设单位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 ,并报请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2) 建筑规模 2 项目主要建筑物为一栋 2 层功能为办公 室的主楼,两个 1 层的生产车间及三个 1 层的仓库,建筑物详见下表。 表 1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m2) 层数 高度 (m) 1 办公楼 1000 2 7 2 生产车间 2000 1 5 3 仓库 2000 1 5 (3)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量 本项目计划年采用废棉 25000 吨作为原料,年产棉纱约 20000 吨。 ( 4) 设备材料 本项目有废棉加工生产线一条,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项目所有设备 均不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中被列入限制类和淘汰类清单的设备。 表 2 主要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弹棉机 套 1 2 混棉机 套 1 3 梳棉机 套 1 4 纺纱机 套 1 注:项目预计购买以上设备, 梳棉机与纺纱机不购买型号为“ 1”字头 淘汰类 的设备 ( 5)项目给水排水 项目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用水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用水量为 2250t/a,污水排放量为1800t/a。 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 进入贮存池 ,可定期抽排用于周边果园的农林灌溉和施肥,回用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 。 ( 6) 用能规模 本项目用电从当地供电主线路接线,年用电量约为 6 万 kwh。配备用发电机 1 台(作为照明用电),功率为 36kw。 ( 7)人员规模及劳动制度 本项目有员工 50 人 , 工作制度为 采用间断工作制度, 年工作 300 天,每天 1 班,每班 8小时。 员工均不在项目内食宿。 ( 8)运输方案 该项目原料及产品进出均采用汽车运输。 3 ( 9) 项目综合分析 项目 位于 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 , 主要从事进出口 纺织材料、棉纺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 。 本项目为纺织品生产项目, 对照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 (2011 年本 修订 )(国发 2013第 21 号) ,项目 属于“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为鼓励类项目,其建设 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的要求。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地处揭阳市南部,位于龙江河南岸、惠来县腹地,东邻惠来县溪西镇,南与鳌江镇相连,西北与葵潭镇毗邻。大南山侨区地处粤东四市的中心地带,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汇地,龙江河中游,濒临南海,距离大南海国际石化港仅 10 公里,是揭阳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区土地全部属国有土地,绝大部份为山坡地 (非耕地 ),工业区内的林业用 地已变更为非林用地,全部可供开发利用。 本 项目 场地已取得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用地证明,土地规划用途属于工业用生产经营场地 , 不属于农田基本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根据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总体规划( 2010-2030),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 区域规划布局方案提出空间结构为“二心、两轴、五区”,规划考虑到城市和产业园的发展,其中五区之一的创意产业区指省道 S337 与 S337 改线的交汇处,依托良好的交通优势,形成以创意产业为主,集生产、加工、展览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区,本项目为此区范围。经过实地踏勘, 本 项目 500 米内无居民聚居点 , 处于规划的大南山侨区的工业用地范围内, 卫生防护距离符合( GB18083-2000)规定 , 因此本项目符合项目选址要求、当地 土地利用规划, 项目选址可行。 根据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总体规划( 2010-2030),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产业发展思路中针对第二产业提出要适当发展工业,以轻型生态工业为主导产业。利用大项目进驻的契机,在发展石化下游配套产业的同时,引进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侨区工业目前呈“弱、小、散”格局,规划对现有工业进行整合,实现工业集中布局,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污 染较大的工业类型。提供工业项目入区门槛,杜绝引进高污染、高危险、高能耗“三高”项目,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积极形成一定规模的生态产业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侨区规划发展高端配套服务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逐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公平公正分配基础设施和发展机会,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本项目采用废棉纺织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及销售,属于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型产业,不属于以上所述的“三高”项目, 切实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施“三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 ,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规划。 综上所述, 项目的建设符合大南山 华侨管理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 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 位于 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 。项目东面为 道路及荒地 ; 西面 隔着旧仓库 300 米为 特产品加工区宿舍区 ;南面为厂路及农田;北面 为管理区内厂房 ( 30 米 )及农田 。 经调查, 项目东南面 600 米为三鸟场村,西南面 800 米为叶下桃村 , 周边 没有明显的工业废水,无电磁辐射、无恶臭等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四至图详见附图二。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问题是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内厂房 的 运营 噪声 影响 。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地理位置 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揭阳市南部。东西相距 67 公里,南北相距 33.5公里。东连潮阳,西接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全县面积为 1253 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 82 公里,主要有神泉、靖海等港口,神泉为省一级渔港 。 全县现设立14 个镇、 3 个农林场。 2010 年末, 全县总户数 244099 户,户籍人口 1308637 人。 二、地形、地貌 惠来县 地势北高南低,基本属海滨丘陵地形。大南山脉自西至南横贯县境北部,东南临海。海岸线曲折多湾,岛礁密布。北部为山地,中部、西部为亚岭地带,中南部多为 平原台地,沿海为沙滩地。全县土壤的母岩主要是花岗岩和砂页岩。分为 6 个土类, 12 个亚类, 23 个土属, 53 个土种。中部冲积平原一般属水稻土,北部丘陵地带一般属红壤或赤壤,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土壤含沙多,南部滨海区土壤含沙质和盐质。项目所在地地处南山岭丘陵,属大南山南伸余脉。 三、气候 惠来县地处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冷季受东、北季控制,暧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 陆风盛行,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据惠来县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气压 1011.7 百帕,年均气温 21.8 摄氏度,年均相对湿度 79%,年均降雨量 1828.9mm,年均风速 2.9m/s,每年 2 3 月份有不同程度的低湿阴雨天气, 46 月份为汛期,常有暴雨出现, 7 9 月份为后汛期,常有台风侵袭,秋冬多晴好天气,但后半年海面强风较多。 常年多以东南东为盛行风向,日照时数较长,年均 310.5 卡 /cm2。年平均降雨量1829 毫米。降雨量年内分配集中表现为冬春少而夏秋多。常见灾害性天气有寒露风、霜冻、春寒。每年寒流平均 6 7 次;春旱频率较大,五、六月多暴雨。 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气候,受东南亚季风影响明显,且处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天数多,平均气温高,夏季盛吹东南风,冬季为北风和偏北风。四季主要特点: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夏季高温湿热,常带来大雨、暴雨;秋季常有热雷雨、台风雨;冬季寒冷,雨量偏少,霜冻期短。 四、水文 6 惠来县 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河流有龙江、盐岭河、雷岭河、鳌江河,均分布于中西部。东部河流流量较小,有狮石湖、铭湖两个小水系。大部分河流上游已建有水库山塘。这些水系大都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五、水力资源 惠来县 大 小河流 18 条,总长 273 公里,河网密度为 0.14 公里 /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 12.78 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总量达 20 亿立方米以上,枯水年径流总量6.99 亿立方米。 县内有大型水库一座,石榴潭水库:位于隆江镇比部,集水面积 122.5 平方公里,校核洪水位 58.59 米,相应库容 11080 万立方米,正常水位 54.5 米,相应库容 8000 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 10.64 万亩,建设有坝后电站一座。 全县枯水年可利用水量 3.01 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 8 个,小型水库 217 个,蓄水总调节量 2.49 亿立方米 ;引水量 0.28 亿立方 米;提水量 0.02 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提水量约 0.22 亿立方米。 六、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表 3: 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 序号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1 水功能区划 类 龙江 河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执 行( GB3838-2002)类标准 项目污水排放标准执行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 2 大气功能区划 二类区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1996)及 2000 年修改单二级标准 3 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2 类区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 4 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5 风景保护区(市政府颁布) 否 6 水库库区 否 7 城市污水集水范围 否 8 管道煤气干管区 否 9 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 是 7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惠来县下辖 14 个镇(惠城、华湖、仙庵、靖海、周田、前詹、神泉、东陇、歧石、隆江、溪西、鳌江、东港、葵潭), 3 个农林场(东埔、葵潭场、青坑),县政府所在地为惠城镇, 2012 年末, 全县总户数 254524 户,户籍人口 1329899 人。 二、经济概况 惠来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 2012 年,全县完成 GDP 工业总产值 1803120 万元,增长 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22243 万元 ,增长 5.3%;第二产业增加值 990682 万元 , 增长 17.1%;第 三 产业增加值 390195 万元 ,增长 4.5%。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 2011 年的 24.8: 52.0: 23.2 转变为 23.4:55.0: 21.6;全县人均 GDP 生产总值 16502 元,增长 10.6。 惠来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生产条件继续改善。 2012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现价总产值 606064 万元,比上年增长 5.1。完成农业现价增加值 422243 万元,增长 5.3。全年肉类总产量 3.92 万吨,比去年增长 5.1;年末生猪存栏量 27.03 万头,牛存栏量 1.7 万头;水产品总产量 8.45 万吨,增长 1.7,其中:海产品产量 6.93 万吨,淡水产品产量 1.53 万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12 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 100234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6,农民人均纯收入 5509 元,增长 12.1。 三、文化与教育 2012 年科学技术经费 支出 830 万元,增长 54.8%。在科学技术创新上,惠来县积极申报科技计划项目 ,已获省立项 4 个项目 ,获市立项 6 个项目 。全县拥有中小学校 329 所,在校学生数 201111 人,教职工总数 9492 人;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4%,小学 升学 率在 100%;高考再创佳绩,全县 参加 高考 学生 4683 人, 录取人数达 4080 人 ,上线率达到 87.1%。全年末全县共有各种卫生机构 19 个,拥有病床数 1095 张;全县医疗人员 1319 人,其中中西医师 693 人 ,卫生防疫人员 102 人 。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 1036205 人。 四、文物与自然景观 惠 来县内名胜古迹多处,主要有龙泉山庄风景区、百花尖风景区、黄光山风景区、铭湖岩、仙井岩、清水岩、神泉的海角甘泉、海市蜃楼(非固定),惠城东栅永福寺(活佛宋禅祖师潜修圆寂之地)等。 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 表 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惠来县环境监测站监测资料: 本项目位于 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 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2000 年修订版)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 为了 解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选用 惠来县 环境监测站于 2013年 1 月 15 日 1 月 20 日 在项目所在地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其监测频率为一天 4 次,每隔 6 小时监测 一 次,其监测结果见表 4: 表 4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mg/m3) 监测项目 监测值 标准指数 超标率 % 评价标准 (mg/m3)(日均值) SO2 0.0150.065 0.33 0 0.15 NO2 0.0160.056 0.38 0 0.12 TSP 0.0680.132 0.67 0 0.16 从上述的监测结果与执行标准可知,各监测因子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 2000 年修改单二级,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二、地 表 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 最终 纳污水体为 龙江 河, 龙江 河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根据惠来县环境监测站资料表明:溶解氧 CODCr、等监测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未出现超标情况 ,项目纳污水体水质良好。 本 项目附近污水直接汇入附近的山坑水塘作为农用、林用灌溉用 水,根据监测资料表明:溶解氧 CODCr、等监测项目均符合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 ,未出现超标情况。 根据惠来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水环境质量指标平均值见下表 5: 表 5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 排灌渠水环境监测值 指标 PH CODMn BOD5 SS 粪大肠菌群数 监测值 7.3 97 42 48.6 3000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 5.5-8.5 200 100 100 4000 根据监测资料表明:排灌渠各监测指标均符合 农田灌溉水质 标准( GB5084-2005) 9 水作水质标准 ,未出现超标情况。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声功能区,其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即昼间标准值为: 60dB(A)、夜间标准值为: 50dB(A);噪声监测仪器采用积分声级计。本项目四周边界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时段为上午 10: 00-11: 00 和晚上 22: 00-23: 00,监测结果如下表: 表 6 声环 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 dB( A) 测 点 昼 间 夜 间 测值 标准值 测值 标准值 东面 56.2 60 44.8 50 南面 58.2 45.2 西面 55.4 43.3 北面 53.8 43.6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各边界监测点噪声值昼夜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质量良好。 评价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声环境、水环境状况处于良好水平。 四、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区内山体植被较好,森林茂密,受人为破坏小,富水性强,基本没有水土流失情况出现,生态环境现状良好。 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 龙江 河水环境质量符合区域水环境功能要求,即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使其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水质恶化。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控制本项目主要外排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及 2000 年修改单二级标准,使项目所在区域不因该项目而受到明显影响。 3)声环境保护目标 在环境管理体系指导下,对施工活动和施工现场布局精心安 排和设计,保护周围声环境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中的标准限值。 确保该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其周围环境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保护评价区内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严格控制噪声源,使其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项目周边敏感点 项目附近以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厂房为主,周边 500m 范围内无居民聚居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项目四至图见附 图二。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及其 (2000 年修改单 )的二级标准 ; 3、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废水排放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 (旱作: CODcr 200mg/L、 BOD5 100mg/L、 SS 100mg/L、 NH3-N 20) 2、 废气执行 广东省地方标 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 SO2 500mg/m3, NO2 120mg/m3,烟尘 120mg/m3,颗粒物120mg/m3); 3、 噪声排放 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 总量控制标准 建议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如下: 1、 废 水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废水回用于 周边果园的农林灌溉和施肥, CODCr 总量控制指标为 0。 2、 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发电机为备用设备是临时性排放污染源,不为连续性排放污染源,因此,不建议对其下达总量控制指标。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二、 工艺简述 1、弹棉: 弹棉 的实质是利用振荡原理进行开棉和清棉 。 主要目的是使纤维充分的混合,并开松纤维去掉杂质。 2、混棉: 使纤维充分的混合,增进其匀齐度 。 3、 梳棉:将开清棉出来的絮状棉卷经过梳棉机梳理,制成棉条,称为生条。梳棉的主要作用是使纤维顺直,去掉短纤维,并进一步取出杂质。 4、纺纱: 将棉条更予抽长拉细,使其具有适当的直径,且使纤维更为平 直 。 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 纱线 ,以便适用于织造。 主要污染工序: 一 、 施工 期污染工序 本项目为租用已建建筑,施工期包括装修与设备安装: 1. 噪声污染源: 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可能使用到大噪声设备有电钻,其噪声值可达到95dB。 2. 废气污染源: 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为施工扬尘以及装修使用材料 油漆、乳胶漆、喷塑剂、黏合剂等产生的有机废气,包括甲醛 、甲苯、二甲苯、氯化烃 。 3. 废水污染源: 施工人员均不在场地内食宿舍,只产生少量的冲厕与洗手废水 。 4.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余泥、渣土、施工剩余废物料,还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3 二、运 营 期污染工序 1、废水 项目没有生产废水,项目主要废水为员工平时生活废水。生活用水量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按 0.15 m3/d人计,则项目 50 名,年工作 300 天,则员工用水量为 7.5m3/d,即 2250t/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80%计,则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6t/d,即 1800t/a。 生活污 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可定期抽排用于周边果园的农林灌溉和施肥,回用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 经类比调查,则项目产生的 污水 水质水量如下表: 表 7 项目生 活 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水量 项目 pH CODCr BOD5 SS NH3-N 产生量: 1800m3/a 产生浓度 (mg/L) 5.5-8.5 250 120 150 25 产生量 (t/a) 0.45 0.216 0.27 0.045 回用量: 1800m3/a 排放浓度 (mg/L) 5.5-8.5 200 100 100 20 排放量 (t/a) 0.36 0.18 0.18 0.036 执行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5-8.5 200 100 100 无要求 2、废气 项目不设饭堂及中央空调,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生产时产生的粉尘及备用发电机的燃油废气。 ( 1) 粉尘 项目运营生产在弹棉、混棉及梳棉时产生定量的粉尘, 该 径粒平均为 2 3 m, 原料废棉年用量为 25000 吨, 根据项目工艺、规模, 结合国内类似生产厂家的经验情况,本项目 粉尘量按原料材的 0.02%计算,则粉尘产生量为 5t/a。 ( 2)发电机燃油尾气 项目设有 36kw 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一台,采用含硫量为 0.2%的轻柴油作为燃料,发电机耗油率取 220g/( kw h),工作时间按每月工作 8 小时,全年工作 96 小时,则项目的发电机全年耗油为 0.76 吨。项目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 8 发电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 污染物项目 SO2 NOx 烟尘 废气量 系数( kg/吨油) 4 3.36 0.425 20000( m3/吨油) 发电机污染物 产生 量( t/a) 0.003 0.0026 0.0003 1.52104( m3/a) 产生浓度 ( mg/m3) 197 171 20 排放标准( mg/m3) 500 120 120 14 3、噪声 本项目的设备噪声源主 要有 弹棉机、混棉机、梳棉机、 针织机、 发电机 以 及除尘器, 根据国内纺织企业的车间内噪声值的经验数据,其噪声级一般在 80 105dB( A)之间。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除尘设备收集的粉尘、不可利用的边角料、以及员工平时产生的生活垃圾。 ( 1)项目利用 旋风除尘器 收集粉尘,收集量约 3.8t/a, 出售给食用菌种植户用作食用菌培养基 。 ( 2)项目在纺纱过程产生废 定量边角料,产生量约为 2t/a, 出售给食用菌种植户用作食用菌培养基 。 ( 3)生活垃圾按 0.1kg人 /日计, 员工 50 名,年工作 300 天,则员工生活垃圾排放量为 1.5t/a,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15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 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旋风除尘器 粉尘 208.3mg/m3 5t/a 46.2mg/m3 1.2t/a 发电机 1.52 104m3/a (临时性排放) SO2 197mg/m3 0.003t/a 197mg/m3 0.003t/a NO2 171mg/m3 0.0026t/a 171mg/m3 0.0026t/a 烟尘 20mg/m3 0.0003t/a 20mg/m3 0.0003t/a 水 污 染 废 物 水污染物 ( 1800m3/a) CODcr 250mg/m3 0.45t/a 200mg/m3 0.36t/a BOD5 120mg/m3 0.216t/a 100mg/m3 0.18t/a SS 150mg/m3 0.27t/a 100mg/m3 0.18t/a NH3-N 25mg/m3 0.045t/a 20mg/m3 0.036t/a 固体废物 旋风除尘器 粉尘 3.8t/a 0 员工生活 生活垃圾 1.5/a 0 纺纱 边角料 2t/a 0 噪 声 弹棉机 机械噪声 80 105dB(A) 边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 2 级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混棉机 梳棉机 纺织机 备用发 电机 除尘器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不够时可附另页 ): 该项目使用现成建筑,只要建设单位注意落实好环保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做好污染治理,项目建成后预计不会带来明显的生态破坏。 16 环境影响分析 一、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建设项目的施工期主要为室内装修阶段。 1 施工期间噪声污染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所在地禁止使用混凝土搅拌机现场搅拌混凝土,因此,施工期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机械包括电锯、风动机等。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应依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中有关规定执行。 项目建设如果不注意施工期间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将严重干扰附近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安静环境。 2施工期建筑施工余泥、废弃材料的影响 装修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余泥和砖石、木竹废弃料等。经同类调查对比,施工余泥、废弃材料按 0.4kg/m2,则项目装修期间将产生此类固废约 0.6t,如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置,或者乱倒乱放在路边、农田中,则可能妨碍交通、污染环境。在运输过程中,有些车辆不注意清洁运输,沿途撒漏泥土,污染街道与公路,影响市容与交通。 因此, 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中撒落的砂石料应及时清扫, 木竹废弃料等 应集中堆放及时清理,防止露天长期堆放产生扬尘等二次污染。 以上垃圾 应外运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由有关部门统一处理,防止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当地环境质量。 3.废气 的影响 1) .扬尘的影响 建筑施工扬尘来源拆除室内隔间的扬尘,以及材料运输、装卸、加工过程中的扬尘。工地扬尘首先直接危害现场施工工人的健康,随风吹扬会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飘落到马路等公共场合则影响市容卫生。 项目 不需新建厂房,土方施工 量较少 ,因此,施工期扬尘产生量较少 ,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 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 2) .装修废气的影响 装修废气主要来自于房屋装修阶段产生的油漆废气,该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其主要污染因子为二甲苯和甲苯,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汽油、丁醇和丙醇等。 项目进行装修可能产生影响 , 由于项目主要进行室内装潢,在门窗基本封闭的条件下,施工对室外局部环境产生轻微影响,因其施工期短,所以其影响也是较短暂的。为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尽可能关闭门窗并设置围栏等防护措施。 为减轻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建议装修期间采用环保型的装修材 17 料,禁止使用国家列入淘汰产品名录的涂料 。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4工地污水的影响 工地污水来自清洗设备、材料所产生的污水、开挖基础的排水等。如不注意搞好工地污水导流、排放,污水一方面会泛滥于工地,影响施工,另一方面可能流到工地外污染环境。污水挟带的沙土可能会引起排水通道淤积、堵塞,影响排水。 由于此类废水 成份相对比较简单,污染物浓度低,水量较少,而且一般是瞬时排放,因此,对周围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大。 二、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所排污水主要是员工生活污水,污水排放总量 约 1800t/a,主要污染因子是CODcr 和氨氮等。项目粪便污水经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后,达到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 旱 作水质标准 ( CODcr 200mg/l, BOD5 100mg/l , SS 100mg/l)后排入回用于农林灌溉。 回用情况 :项目 处理后废水达农田灌溉用水标准旱作水质标准 后 全部回用于 农田灌溉 。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实际调查情况, 本项目 周边 的 农田 面积达 50 亩,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中对于“林牧渔业”中林果灌溉的用水定额, 农田 灌溉用水取 180m3/亩年,则灌 溉用水量约为 9000t/a, 项目污水产生量为 1800t/a,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 进入业主自建的 10m3贮存池 , 再供给周围农田灌溉, 可全部回用 消纳 ,达到零排放。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 备用柴油机尾气 。 ( 1)粉尘 项目弹棉、混棉和梳棉工序有粉尘产生,粉尘产生量为 5t/a,如不处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项目应在 弹棉、混棉和梳棉机 上设置收集装置,经旋风除尘器(去除率 80%)处理后 经 15m 高排气筒达标排放,同时排气筒应高出周围 200m 半径范围内建筑5m 以 上。 风机风 量 10000m3/h,弹棉、混棉和梳棉机每天工作约 8 小时,则粉尘产生浓度为 208.3mg/m3、排放量为 1.2t/a、排放浓度为 46.2mg/m3,符合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颗粒物 120mg/m3) 。 18 ( 2) 备用柴油机尾气影响分析 发电机尾气的年排放量约 1.52 104m3,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分别为 SO2: 197mg/m3; NO2:171mg/m3;烟尘: 20mg/m3。柴油发电机使用时间较短,各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标准浓度值。排放废气 通过 内置烟道引至 15 米的烟囱排放,烟色可低于林格曼 1 级,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 3)卫生防护距离分析 项目 500 米内无村民聚居区,根据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83-2000)的规定,卫生防护距离最少为 100 米,因此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符合( GB18083-2000)规定。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项目运行过程弹棉机、混棉机、梳棉机、纺纱机、除尘器、发 电机等产生的噪声源强大概为 85-95dB( A),为使本项目周界噪声达到所在区域环境标准要求,必须对噪声源采取隔声、消声、减振和距离衰减等综合治理措施。建议本项目噪声治理具体措施如下: ( 1) 对于各种生产设备,采取合理的布置,并对车间的门窗部位选用隔声性能良好的门窗结构,使机械设备的运行噪声减至最低。 ( 2) 对噪声设备采用隔音、消声等措施,对高噪声的设备进行减振处理。 ( 3) 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生产,从而减少噪声对车间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周界外 1 米处的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 类标准要求(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则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周围声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固废主要包括废边角料、旋风除尘器收集粉尘和生活垃圾。项目产生的边角料和粉尘 中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可用作食用菌培养基培养蘑菇、木耳、灵芝等,本项目产生的棉尘角料外售给食用菌种植户用作食用菌培养基 ;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卫生填埋场做无害化处理;经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9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 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旋风除尘器 粉尘 经 旋风除尘器 处理后经 15m 高排气筒排放 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