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 省 XX 县 XX 河段治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 O 一七年十月工程名称: XX 省 XX 县 XX 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 勘设阶段:初步设计 证书等级:水利行业乙级 证书编号: A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 准:李 军 审 定:蒲继刚 审 查:蒲继刚 校 核:黄 智 报告编写:李元奇 袁 俊 唐 勇 张乔军 胡 玥 张艳红 邓文强 胡兴昕 包丽丽 概算编制: 黄 珏 参加人员: 丁 立 设计单位: XX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一分院 单位地址: 单位电话: 传 真: 邮 编: 目 录 第一章 综合说明 . 1 1.1 绪言 . 1 1.2 水文 . 2 1.3 地质 . 3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 5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6 1.6 施工组织设计 . 6 1.7 工程占地 . 7 1.8 环境保护设计 . 7 1. 9 水土保持设计 . 8 1.10 工程管理设计 . 8 1.11 设计概算 . 9 1.12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9 1.13 招投标方案 . 10 1.14 结论 . 10 第二章 水 文 .11 2.1 流域概况 . 11 2.2 气象 . 11 2.3 基本资料和参证站 . 12 2.4 设计暴雨 . 12 2.5 设计洪水 . 14 2.6 整治前后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 17 第三章 工程地质 . 20 3.1 前 言 . 20 3.2 区域地质 . 21 3.3 治理河段工程地质 . 21 3.4 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和建议 . 24 3.5 其它建筑 物工程地质 . 25 3.6 天然建筑材料 . 25 第四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 27 4.1 社会经济现状及工程建设必要性 . 27 4.2 河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8 4.3 工程任务和规模 . 30 4.4 堤防工程 . 30 4.5 河道清淤清障规划 . 33 4.6 防洪水文分析计算 . 33 第五章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38 5.1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 38 5.2 设计基本资料 . 38 5.3 工程总体布置 . 39 5.4 主要建筑物设计 . 41 5.5 主要工程量 . 51 第六章 施工组织设计 . 52 6.1 施工条 件 . 52 6.2 施工总体布置 . 52 6.3 天然建筑材料 . 54 6.4 施工导流 . 54 6.5 主体工程施工 . 54 6.6 施工总布置 . 58 6.7 施工总进度 . 62 第七章 工程占地 . 63 7.1 概述 . 63 7.2 建设征地范围 . 63 7.3 实物指标 . 63 7.4 工程占地 . 63 7.5 占地补偿 . 63 第八章 环境保护设计 . 67 8.1 环境现状 . 67 8.2 设计依据 . 67 8.3 环境影响分析 . 67 8.4 环境保护设计 . 69 8.5 环境管理 . 71 8.6 环境监测及监理计划 . 72 8.7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 75 第九章 水土保 持 . 77 9.1 水土流失现状 . 77 9.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77 9.3 工程项目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预测 . 77 9.4 水土 流失防治措施 . 79 9.5 水土流失监测 . 81 9.6 水土保持投资 . 81 9.7 结论 . 81 第十章 工程管理设计 . 83 10.1 管理机构 . 83 10.2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 83 10.3 工程管理运用 . 84 10.4 工程管理设施 . 84 第十一章 设计概算 . 86 11.1 工程概况 . 86 11.2 编制原则及依据 . 87 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89 11.4 总概算表 . 89 第十二章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92 12.1 社会效益 . 92 12.2 环境效益 . 92 12.3 结论 . 92 第十三章 招标方案设计 . 93 13.1 招标范围 . 93 13.2 招标方式 . 93 13.3 标段划分 . 93 13.4 资质要求 . 93 13.5 招标方案基本情况汇总 . 94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 95 14.1 结论 . 95 14.2 建议 . 95 附件 . 96 工 程 特 性 表 序号及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一、水文 1、流域面积 XX 河控制断面以上 km2 135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 年 54 1956 2009 年 3、设计洪峰流量 m3/s 201 P=10% 4、河道平均比降 5.5 5、设计洪水标准 10 二、工程任务及规模 1、河堤工程总长度 km 3.0 整治后长 2.92km 新建河堤 km 4.638 2、工程防护区等级 等 3、防洪保护人口 万人 2.0 4、防洪保护面积 亩 1600 农田 三、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堤防型式 土堤 2、护坡型式 砼栅格草皮护坡 3、主要建筑材料及用量 水泥 t 973 砂 m3 2681 碎石 m3 1257 块石 m3 4942 序号及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四、主体工程数量 1、土方开挖 m3 43367 2、石方开挖 m3 39731 3、清淤 m3 9556 5、回填方量 m3 11593 6、砌石工程 m3 8184 7、砼及钢筋砼 m3 1552 8、施工工期 月 10 五、工程投资 1、建筑工程 万元 609.31 2、施工临时工程 万元 48.40 3、独立费用 万元 99.85 4、基本预备费 万元 37.88 5、水保环评 万元 19.62 6、临时工程占地 万元 11.36 6、工程占地 万元 256.34 地方政府自筹 六、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 万元 827.31 2、总投资 万元 827.31 3、单位长度投资额 元 /m 1894 1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1 绪言 XX 县位于 XX 省中部, XX 北部,东经 10707 10743,北纬2653 2730之间。东西宽 57km,南北长 65km,政区面积 1973.8km2。东与黄平,南与福泉,西与开阳、 遵义,北与湄潭、余庆各市县接壤。现辖有 14 个乡、 9 个镇, 8 个居民委员会, 247 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47 万,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有苗、布依、土家等族,占总人口的 4.3,县人民政府驻雍阳镇。县城距省会贵阳 170km,距贵新(贵阳 新寨)公路马场坪入口处仅 65km。省道马遵(马场坪 遵义)和久铜(久长 铜仁)两公路通过县城,交通较为方便。 XX 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半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多年平均气温 13.6 ,极端最高气温 34.4 ,极端最低气温 -9.2 ,平均无霜期 262.6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185.9 小时。年平均风速2.1m/s,以 N 风为多,全年静风频率为 29.0%, 30 年一遇最大风速21.9m/s。多年平均降水量 1129.0mm,集中于夏半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寒潮、霜冻、冰雹、春旱和夏旱。 XX 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位于 XX 省 XX 县银盏乡境内,处于 XX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区域内。银盏乡位于 XX 中部, 距 XX 县城3km, 东抵草塘镇,南接雍阳镇,西临玉华乡,西北接渔河乡,北接木老坪乡,地貌属于中心平坝地带,平坝海拔 1040m。 银盏乡辖 4 个行政村, 112 个村民组, 3720 户, 14467 人 ,国土面积 56.2km2,耕地面积 10024.83 亩(其中:田 6982.24 亩,土 3042.59亩),人均耕地 0.7 亩,境内交通便利,铜修公路从境内横穿而过,村村通公路,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梅花堰小( 1)型水库坐落在太平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201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 2620.0 元。 2014 年乡内生产总值达 4.32 亿元。有浙江浦峰集团水泥厂、瓮福黄磷厂、省属北斗山磷矿黄磷厂、弘扬公司等大小企业 20多家,境内有丰富的煤、铁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和中国十大水帘洞瀑布 穿洞河瀑布,有餐馆 29 家,有度假村一 个, XX 县殡仪馆和XX 县污水处理厂建设位于境内,在太平村小春湾建设饮食一条街。银盏已形成集农业、工业、饮食、修理等服务行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典型城郊乡镇。 根据 2014 年 11 月 28 日 XX 县政府以瓮府函 201472 号文 “对 XX河流域治理规划报告进行了批复,规划报告明确了 XX 河干流重点防洪治理河段有: ( 1)平定营镇三合桥 县城花桥河段,( 2)城区河段,( 3)银盏河段。本次设计河段为银盏河段,符合规划要求 。 2017 年 3 月,我单位受 XX 县水利局委托承担 XX 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接到任务后我单 位立即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踏勘,开展测量、地勘等工作,收集有关资料,紧接着投入设计论证工作,克服设计周期短、任务重等困难,于 2017 年 4 月底完成了初步设计阶段工作。防洪治理总体方案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流域规划,对 XX 河银盏段进行整治,以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治理范围 XX 河岩脚桥下游约 650m(太平段末端)至金山屯河段,治理河道长3km,整治后长 2.92km,修建防洪堤总长 4.638km。保护人口 2 万人,保护农田约 1600 亩。 治理该河段是各级多届领导高度重视的项目,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该项目 对保护农田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当地经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迫切需求的。 1.2 水文 1.2.1 流域概况 3 XX 河流域位于 XX 省 XX 县,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 XX 河发源于平定营南面大花岩处,发源地高程 1352m,自南向北流经平定营、芦花、花桥、 XX 县、大元后,在大寨坪接纳白水河后折向西流,在流经小寨后接纳马颈河后折向北流,在流经高松、磨坪后,在江界河汇入乌江, XX 河全流域 864km2,主河道长 70km。 1.2.2 气象 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多年平均气温为 13.6 ,最 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3.0 ,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为 23.2 ,极端最高气温 34.4 ( 1988 年 5 月 6 日),极端最低气温 9.2 ( 1970 年 1 月 6 日)。多年平均降水量 1119.1mm,集中于 4 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75%左右,灌溉期( 5 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左右,降水分配不均,尤其是夏季灌溉季节突出。日降水量 0.1mm日数为 187.6 天, 10.0mm日数为 33.0 天, 25.0mm日数为 10.1 天, 50.0mm 日数为 1.7 天, 100.0mm 日数为 0.2 天。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 146.0mm( 1967 年 6 月 17 日)。年平均无霜期261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226 h,年平均雨凇日数 15.1 天,年平均雾日数 11.5 天,降雪日数 18.3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83%。年平均风速2.1m/s,以 N 风为多,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1.1m/s。 1.2.3 洪水 本流域属典型的山区雨源性河流,洪水由暴雨所致,具有陡涨陡落、峰量集中、涨峰历时短等山区性河流的特点。暴雨天气一般发生在每年的 6 7 月,其中以 7 月为最多。涨水历时一般为 1 3h,一次洪水总历时 1 2 天,洪水过程多为单峰型,洪水多发生在 6 8 月。 1.3 地质 1.3.1 区域地质 4 XX 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为乌江的一级支流,测区主要以岩溶地貌为主,河谷两岸地形多开阔,谷浅坡缓,耕地集中,田土连片,相对高差多在 50m 左右。区内地层主要有寒武系、二迭系及三迭系,岩性主要以白云岩、灰岩为主,泥页岩次之。 测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 )、黔北台隆( 1)、遵义断拱( 1A)、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 1A3)。工程区地处一背斜西翼并靠近轴部,核部为寒武系地层,两翼主要分布二迭系及三迭系地层,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详见区域地质图。 据 1/400 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并参考距离最近的地震记录,该流域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该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属弱震区。流域内历史上无中强震地震记录,为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工程区断裂无活动表现,地震活动也不频繁,区域构造基本稳定。 1.3.2 地层岩性 整治河段出露岩性较为单一,地表主要覆盖第四系( Q) 洪冲积的砂砾石为主,零星分布于河床中,厚度 00.5m;残坡积的粘土夹少量碎石,主要分布于河床两岸阶地上,厚 02.0m;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岩性为白云岩,在河床及岸边大分部分裸露。 1.3.3 地质构造 该河段地处瓮一背斜西翼且靠近轴部,堤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但受区域内构造的影响,主发育 NNE 及 EW 两组节理裂隙,岩层产状总本倾向 SWW,倾角 3845。局部地段可达 50 余度。河段地下水、地表水多由南、东及西三个方向排泄于整治的河段中,地下水多为以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 5 1.3.4 堤基地质结构 据现场勘察,整治河段河床及两岸边缘带基岩大多裸露,岩性以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为主,覆盖层零星分布,河床覆盖层主要 为砂砾石组成,厚 0-0.5m,岸边覆盖层多为粘土夹少量碎石组成,厚 0-2.0m,因此本次未对该河段采取实物的勘察手段。即堤基地质结构以基岩为主,为单层结构;局部为双层结构,即上部覆盖层以粘土及少量砂砾石层为主,下部为基岩层。 1.3.3 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1)虽然河段内基岩大部分祼露,但局部仍有卵砾石层存在,该层透水性强,透水系数大,基坑开挖时涌水量很大,对基坑排水会造成一定难度,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 2)受区域构造的影响,部分地段浅埋强风化基岩段可能存在少量的裂隙密带,其力学性质较差、透
展开阅读全文